Workflow
永泰能源(600157)
icon
搜索文档
永泰能源:迎接储能黄金十年,执光储“黄金钥”开启绿色矿山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8:20
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提出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重点推动低成本长时钒基 铁基 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发展[1] - 政策强调储能装备需提升本征安全性能 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特别契合矿山对供电稳定性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的严苛要求[1] - 山西省要求所有正常生产井工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并配备应急电源 为储能应用创造政策窗口[1] 公司项目实践与成效 - 南山煤矿光储一体化项目集成2.7MWp分布式光伏与1.5MW/6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具备4小时长时储能能力 实现清洁替代与安全兜底双重价值[2] - 截至2025年9月 项目光伏累计发电294万千瓦时 储能系统完成186次充放电循环 放电量超76万千瓦时 通过削峰填谷实现电费节省[4]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32kW钒电池电堆 电流密度达180mA/cm² 电堆能量效率超80% 获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认证 符合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要求[4]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Vnergy研发全球首创正极固体增容材料 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40%-60% 结合短流程工艺可再降40%[6] - 材料使工作温度范围扩至5℃-70℃ 无需额外温控 适应矿山复杂工况 且可无缝接入现有钒电池系统[6] - 第一代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5kW系统产品进入生产 第二代材料性能翻倍 负极材料研发计划2027年底实现钒用量降50%[7] 产业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Vnergy与国内外企业达成合作 西南地区10kW/40kWh项目进入立项 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开启对接[7] - 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机构开展产品认证 形成全球化技术输出态势[7] - 公司构建资源+技术+项目全产业链优势 呼应政策对自主可控和低成本长时储能的要求[8] 市场机遇与战略定位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实施将推动钒电池储能在矿山领域迎来新发展机遇[8] - 公司凭借钒电池全产业链和煤矿行业深耕优势 通过政策与技术创新合力促进黑色煤炭向绿色能源转型[8] - 光储融合模式为矿山利用采空区 沉陷区布局新能源提供可复制方案 具备良好推广性[4]
煤炭开采板块9月25日跌0.68%,永泰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煤炭开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68% [1] - 上证指数下跌0.01%至3853.3点,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445.9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5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84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新大洲A涨幅4.93%居首,收盘价5.32元,成交量54.72万手,成交额2.95亿元 [1] - 安源煤业涨幅2.47%,收盘价7.88元,成交量40.22万手,成交额3.17亿元 [1] - 究矿能源微涨0.29%,收盘价13.72元,成交额达7.08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永泰能源跌幅3.01%领跌,收盘价1.61元,成交量1199.03万手,成交额19.46亿元 [2] - 晋控煤业与郑州煤电均下跌1.91%,收盘价分别为14.37元和4.11元 [2] - 路安休能下跌1.89%,收盘价14.54元,成交额6.01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安源煤业获主力净流入3238万元,主力净占比10.22% [3] - 新大洲A主力净流入3039.23万元,占比10.29%,游资净流入958.73万元 [3] - 电投能源遭主力净流出298.85万元,游资净流出1217.22万元,散户净流入1516.07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永泰能源成交量达1199.03万手,为板块最高 [2] - 平煤股份成交量16.03万手,成交额1.27亿元 [1] - 淮北矿业成交量15.73万手,成交额1.97亿元 [2]
3.10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煤炭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3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4日上涨0.83%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28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88%居首 电子行业涨幅2.76%居次 [1] - 银行行业下跌0.36% 煤炭行业下跌0.29% 通信行业下跌0.0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97.25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130.46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0.21亿元居次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汽车行业净流出20.64亿元居首 通信行业净流出16.70亿元居次 [1] - 公用事业 食品饮料 银行等行业净流出资金较多 [1] 煤炭行业表现 - 煤炭行业下跌0.29% 位居跌幅榜第二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10亿元 [2] - 行业37只个股中16只上涨 19只下跌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16只 净流出个股21只 [2] 煤炭个股资金流向 - 5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兖矿能源净流入4757.40万元居首 中国神华净流入3128.77万元 郑州煤电净流入2446.14万元 [2] - 10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千万元 永泰能源净流出2.13亿元居首 潞安环能净流出6627.72万元 中煤能源净流出3062.80万元 [2] - 永泰能源下跌3.49% 换手率6.97% [2] - 华阳股份上涨2.22% 资金净流入1529.53万元 [3] - 陕西煤业下跌0.53% 资金净流入1465.95万元 [3]
今日看盘 | 9月24日:永泰能源领涨变领跌 山西板块整体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9-24 16:18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深证成指上涨1.80% 上证指数上涨0.83% 创业板指上涨2.28% [1] 山西板块走势 - 山西板块结束连续多日下跌态势 9月24日转为上涨0.95% [1] 个股涨幅表现 - 东杰智能涨幅达5.33% 为山西板块涨幅最高个股 [1] - 狮头股份上涨3.83% 锦波生物上涨3.46% 分列涨幅第二、三位 [1] - 科新发展与永东股份均上涨2.84% 并列涨幅第四序列 [1] 个股下跌表现 - 永泰能源跌幅3.49% 从23日领涨转为24日领跌 [1] - 北方铜业下跌2.34% 潞安环能下跌1.07% 跌幅均超1% [1]
399.41万元资金今日流入煤炭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09
市场表现 - 沪指9月23日下跌0.18% [1] - 申万行业中5个上涨 银行和煤炭涨幅居前分别为1.52%和1.11% [1] - 社会服务和商贸零售跌幅居前分别为3.11%和2.90% [1] 煤炭行业资金流向 - 行业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399.41万元 [1] - 行业37只个股中21只上涨 16只下跌 [1] - 13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6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1] - 11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入排名 - 永泰能源净流入1.38亿元 涨幅6.17% 换手率11.97% [1] - 晋控煤业净流入5618.18万元 涨幅3.97% 换手率3.42% [1] - 陕西煤业净流入5304.98万元 涨幅0.93% 换手率0.55% [1] - 安源煤业净流入3459.88万元 涨幅6.96% 换手率6.49% [1] - 兖矿能源净流入1718.37万元 涨幅2.53% 换手率1.16% [1] 个股资金流出排名 - 中国神华净流出6197.12万元 涨幅0.91% 换手率0.20% [1] - 山西焦煤净流出4494.41万元 跌幅0.68% 换手率1.75% [1] - 中煤能源净流出4325.77万元 涨幅2.42% 换手率0.60% [1] - 新集能源净流出4207.02万元 涨幅0.78% 换手率2.16% [1] - 美锦能源净流出2143.12万元 跌幅1.45% 换手率1.62% [1] 相关ETF产品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 [3][4] - 近五日下跌2.13% 最新份额3.0亿份 [4] - 主力资金净流入4389元 [4]
永泰能源:公司未开展固态电池相关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23 15:48
业务布局 - 公司未开展固态电池相关业务 [1] - 公司主要布局并有序发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业务 [1] 核心资源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优质的矾矿资源 [1] - 公司核心技术包含23项核心专利技术 [1] - 公司已形成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 [1]
永泰能源以创新驱动全钒液流储能产业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8:42
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认可 - 公司旗下德泰储能获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创新突破奖 科研带头人贾传坤教授获科研教育先锋人物奖[1] - 依托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公司成功转化全钒液流电池核心专利技术二十余项 覆盖关键材料及电堆结构等全产业链环节[1] - 累计拥有储能专利23项 子公司张家港德泰储能申请专利25项(含14项发明专利) 其中15项已获授权[1] 核心产品技术突破 - 2024年4月自主开发32kW电堆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 2025年9月完成电堆迭代升级[2] - 新一代电堆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180mA/cm² 能量效率突破80% 功率提升至45kW 单堆功率成本大幅降低28%[2] - 完成500kW/2MWh集装箱式储能模块研发 集成自研BMS系统 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2] 关键技术痛点突破 - 子公司Vnergy研发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 1公斤材料可替换1.45升传统钒电解液 成本仅为传统电解液40%-60%[2] - 结合短流程工艺使综合成本再降40%以上 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5℃-70℃ 兼容现有电堆系统[2] - 5kW系统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 第二代正极增容材料性能翻倍 负极材料实验室测试启动[2] - 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降低50%[2] 上游资源布局 - 通过收购优质钒矿拥有五氧化二钒资源量158.89万吨[3] - 丰富优质的钒矿资源储备为全产业链布局提供稳定原材料保障[3] 行业发展机遇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要求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3] - 钒液流电池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3]
煤炭开采板块9月22日跌0.69%,永泰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6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16:53
板块表现 - 煤炭开采板块当日下跌0.69% [1] - 上证指数上涨0.22%至3828.58点 [1] -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 [1] 个股表现 - 永泰能源领跌板块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7945.56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85亿元 [2]
永泰能源:实力再获权威奖项认证,以创新驱动全钒液流储能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5:13
核心技术突破与行业认可 - 公司旗下新加坡Vnergy解决钒液流电池卡脖子技术难题[1] - 德泰储能获中国发明协会颁发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 - 德泰储能子公司获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创新突破奖 首席科学家贾传坤教授获科研先锋人物称号[1] 专利布局与技术迭代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转化全钒液流电池核心专利技术二十余项[2] - 累计拥有储能专利23项 其中张家港德泰储能申请专利25项(发明专利14项)[2] - 电堆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180mA/cm² 能量效率突破80% 功率提升至45kW 单堆功率成本降低28%[2] - 完成500kW/2MWh集装箱式储能模块研发 集成自研BMS系统[2] 上游资源控制与产业优势 - 公司拥有优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达158.89万吨[3] - 汇宏矿业钒矿平均品位1.06% 规划建设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生产线[3] - 嘉阳矿业钒矿资源量134.74万吨 平均品位0.93%[3] 政策环境与行业前景 - 国家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要求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3] - 政策将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3] - 钒液流电池被明确为长时储能主力技术路线之一[3] 核心竞争力构建 - 公司形成核心技术+产品落地+成本优势完整竞争力[4] - 依托资源+技术+装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4] - 定位为能源结构转型和全球储能技术发展提供支撑[4]
永泰能源:子公司斩获液流电池储能创新大奖 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凸显
中证网· 2025-09-22 12:51
行业背景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长时储能需求攀升 全钒液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长寿命优势成为储能领域焦点[1] 技术实力 - 公司旗下德泰储能获"2024-2025年度中国液流电池储能创新突破奖" 首席科学家获评科研先锋人物[1] - 累计拥有23项储能专利 子公司申请25项专利(含14项发明专利) 其中15项已获授权[1] -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院校合作成功转化二十余项核心专利技术 覆盖关键材料与电堆结构[1] 产品性能突破 - 32kW电堆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 升级后电堆工作电流密度达180mA/cm² 能量效率突破80%[2] - 电堆功率提升至45kW 单堆功率成本大幅下降28%[2] - 完成500kW/2MWh集装箱式储能模块研发 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2] 核心材料创新 - 研发正极固体增容材料 1公斤可替代1.45升传统钒电解液 成本仅为40%-60%[2] - 结合短流程工艺使综合成本再降40%以上 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5℃-70℃[2] - 第二代材料性能翻倍 1公斤可替换3.7升电解液 负极材料实验室测试已启动[2] - 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降低50% 两项核心专利推进中[2] 上游资源布局 - 通过收购钒矿拥有158.89万吨五氧化二钒资源量[3] - 汇宏矿业钒矿平均品位1.06% 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入选国家2024重大项目库[3] - 嘉阳矿业钒矿资源量134.74万吨 平均品位0.93% 正推进资源扩储[3]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国家政策要求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3] - 公司形成"资源+技术+装备"全产业链布局 具备核心技术、产品落地与成本优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