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家化(600315)
icon
搜索文档
美容护理板块走强,上海家化触及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15 10:08
板块市场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整体走强 [1] - 上海家化股价触及涨停 [1] - 水羊股份股价上涨超过8% [1] - 科思股份、嘉亨家化、锦波生物、芭薇股份等公司股价跟涨 [1]
化妆品板块10月14日涨0.31%,上海家化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328.4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4日化妆品板块整体上涨0.31%,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上海家化以5.10%的涨幅领涨,而嘉亨家化跌幅最大,为-11.15% [1][2] 领涨个股表现 - 上海家化收盘价为26.59元,涨幅5.10%,成交量为10.27万手,成交额为2.70亿元 [1] - 拉芳家化涨幅为4.05%,收盘价24.65元,成交量为9.02万手,成交额为2.21亿元 [1] - 青岛金王上涨1.92%,收盘价7.97元,成交量为41.34万手,成交额为3.29亿元 [1] 资金流向 - 化妆品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328.4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997.8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669.44万元 [2] - 上海家化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986.38万元,主力净占比达11.06% [3] - 拉芳家化主力资金净流入2189.11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90% [3] - 青岛金王主力资金净流入1679.69万元,主力净占比5.10% [3]
中金:内地黄金周年轻人成消费主力悦己消费长期布局 推荐潮玩及电子烟等板块
智通财经· 2025-10-13 16:26
假期消费整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与中秋假期叠加形成更长假期窗口 带动境内与出入境出行热度高企 消费数据普遍表现亮眼 [1] - 消费趋势呈现年轻化与重体验特征 家居家电及户外运动等可选消费品类有较好表现 [1] 出行数据与结构变化 - 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日均流动量同比增长6.2% [1] - 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提升14.6% 主要因出入境游持续恢复及国内长途游、分段游占比提升 [1] - 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数突破200万人 同比增长15% [1] 境内商圈消费情况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商圈前3日客流同比增长4.2% [1]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商圈前3日营业额同比增长4% [1] 投资赛道与公司推荐 - 推荐关注潮玩及电子烟等悦己消费长期布局赛道 相关公司包括泡泡玛特、布鲁可、思摩尔国际 [1] - 推荐布局美妆及个护赛道的国货崛起趋势 相关公司包括毛戈平、巨子生物、上海家化 [1] - 关注内需政策支撑叠加旺季催化下的零售等政策催化受益板块 [1]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天猫双11下周开幕,抖音国货抢跑-20251012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2 21:4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化妆品医美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天猫双11大促即将开启,预计将带动Q4销售旺季,国货品牌在抖音等新兴渠道表现亮眼,GMV增速显著 [3][8] - 化妆品医美板块近期表现弱于市场,但个护用品子板块表现较强 [3][4] - 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品牌矩阵完善、渠道优化和研发投入构建核心竞争力,高端化、全球化转型是重要趋势 [3][9][10] - 国货品牌在护肤品和彩妆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份额提升 [25][28]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期间,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上涨1.3%,其中申万化妆品指数上涨1.2%(弱于申万A指0.4pct),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上涨3.1%(强于申万A指1.5pct) [3][4] - 2025年8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349亿元,同比增长5.1%,1-8月累计零售额2915亿元,同比增长3.3% [17]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同比下滑3.7%,但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前十榜单中国货占据5席,合计市占率16.6% [25][26]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增长0.4%,国货品牌毛戈平市占率大幅提升1pct至3.7% [28][32] 重点公司分析 - 水羊股份:形成“自有品牌+CP代理品牌”双业务格局,2024年毛利率63.01%(较2021年提升10.94pct),自营渠道毛利率达67.82% [3][9]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31/3.98亿元,同比增长134.9%/28.1%/20.2% [3][13] - 自然堂:拟赴港上市,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2.92亿/44.42亿/46.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8亿元(同比增长6.43%),毛利率稳定增长至70.1% [3][19] - 上美股份:2025年9月抖音+淘系合计GMV达9.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韩束品牌GMV 7.6亿元,同比增长33% [14] - 若羽臣:旗下斐萃品牌2025年9月单月GMV过2亿元,同比增长10869% [14] 电商渠道表现 - 抖音渠道成为重要增长引擎,上美股份、若羽臣等公司抖音GMV增速显著 [3][8][14] - 2025年9月,部分国货品牌抖音GMV增速亮眼:若羽臣旗下斐萃GMV 2.1亿元(同比增长25864%),林清轩GMV 1.0亿元(同比增长293%),上海家化合计GMV 0.9亿元(同比增长252%) [14] 机构持仓与估值 - 2024年Q4基金持仓数据显示,丸美生物持股总量环比增长7451%,持股总市值增长8355%;而珀莱雅、爱美客等持股总量和市值均出现下滑 [33][34] - 行业主要公司估值:珀莱雅25年预测PE为18倍,巨子生物为21倍,爱美客为31倍 [38]
化妆品企业为何再攻植物成分
经济观察报· 2025-10-11 16:21
行业技术突破 - 国内化妆品行业自2022年起逐步掌握"活性物标记、杂质分离、纯度控制"全流程技术,多家中国品牌突破关键技术,使植物核心功效成分的"分子画像"愈发清晰[1][10] - 企业采用多种先进提纯技术:植物医生使用酶解—超滤耦合技术从铁皮石斛分离石斛寡糖;相宜本草通过双菌株协同发酵技术使红景天苷含量比原药材提高86.29%;自然堂运用超临界CO2萃取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纯度98%的紫丁香苷;谷雨通过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11] - AI技术加速成分筛选进程:谷雨从近200万种酶中筛选6大最优生物酶,得到超98%高纯度稀有人参皂苷CK;上海家化利用AI从153种青蒿提取物成分中找到64种调控炎症关键蛋白[12] 植物成分应用案例 - 贝泰妮发现青刺果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皮肤屏障修复作用,其黄酮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2018年推出青刺果修护保湿喷雾,2019年"双11"售出1.7万套;2024年3月通过提取青刺果多糖升级舒敏保湿特护霜至2.0版本,该产品在天猫"双11"敏感肌面霜赛道蝉联销售榜首[2] - 多家企业聚焦本土植物成分开发:谷雨从新疆光果甘草提取光甘草定;相宜本草从海拔1600-4000米红景天提取红景天苷;上海家化将青蒿提取物应用于玉泽、启初品牌[3] - 自然堂小紫瓶精华以喜马拉雅喜默因为核心成分;谷雨光感美白修护精华霜以光甘草定为核心;相宜本草红景天焕白精华液以红景天苷为核心;佰草集金盏花系列以金盏花提取物为核心[6] 原料创新趋势 - 植物新原料备案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3款增至2024年42款,2024年植物新原料备案数量超越化学原料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增长最快类型[7] - 政策支持推动创新: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鼓励结合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发新原料,设立优先审评通道[7] - 截至2025年7月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总数86款,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其中植物原料备案27款占比33.3%,同比增长超47%[7]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多家植物成分化妆品企业启动上市进程:3月谷雨启动A股IPO;4月伽凯生物申请北交所上市;5月林清轩递交港交所招股书;7月植物医生启动深交所主板IPO[14] - 资本积极投资植物原料研发企业:9月自然堂获欧莱雅集团、加华资本超7亿元融资;5月未名拾光获欧莱雅与纳爱斯近亿元投资;4月菁萃生物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14] - 行业倡导国产原料替代:自然堂倡导国货品牌加快使用国产原料替代美国进口原料;据香妆协会统计2024年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超55.2%,未来国产原料预计占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15]
化妆品企业为何再攻植物成分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15:08
再过一个多月,生长在海拔1800-3200米高原地区的青刺果将渐次进入开花期,这种植物受积雪融水灌 溉,盛开时满树白花,被当地人称为"百花之王"。 青刺果寒冬开花,春季结果,全株均可入药,云南少数民族将其嫩尖捣烂,外敷可消炎止痛、促进伤口 愈合。2015年,云南本土美妆企业贝泰妮(300957)发现了青刺果在人体皮肤上的效用:青刺果含有的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皮肤屏障修复作用;青刺果仁经萃取后得到的青刺果油含有黄酮提取物,具有抗衰老 作用。 2018年,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将青刺果应用于护肤品中,推出青刺果修护保湿喷雾,宣称起到屏障修 护与舒缓功效,该产品在2019年"双11"期间通过直播间售出1.7万套。2024年3月,薇诺娜通过提取青刺 果多糖(PROMAX),将其明星产品舒敏保湿特护霜升级为2.0版本。当年财报显示,该产品在天猫"双 11"大促活动期间的敏感肌面霜赛道中蝉联销售榜首。 像贝泰妮一样,用"植物成分"打造爆品的逻辑,如今成为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9月25日到9月27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上,多家化妆品企业展示最新研发成 果,其中,中国本土植物成分成为各化妆品企业展示 ...
化妆品企业为何再攻植物成分|科技赋能新消费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15:07
再过一个多月,生长在海拔1800-3200米高原地区的青刺果将渐次进入开花期,这种植物受积雪融水灌溉,盛开时满树白花,被当地人称为"百花之王"。 青刺果寒冬开花,春季结果,全株均可入药,云南少数民族将其嫩尖捣烂,外敷可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2015年,云南本土美妆企业贝泰妮发现了青刺 果在人体皮肤上的效用:青刺果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皮肤屏障修复作用;青刺果仁经萃取后得到的青刺果油含有黄酮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 2018年,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将青刺果应用于护肤品中,推出青刺果修护保湿喷雾,宣称起到屏障修护与舒缓功效,该产品在2019年"双11"期间通过直播 间售出1.7万套。2024年3月,薇诺娜通过提取青刺果多糖(PROMAX),将其明星产品舒敏保湿特护霜升级为2.0版本。当年财报显示,该产品在天猫"双 11"大促活动期间的敏感肌面霜赛道中蝉联销售榜首。 像贝泰妮一样,用"植物成分"打造爆品的逻辑,如今成为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9月25日到9月27日举行的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上,多家化妆品企业展示最新研发成果,其中,中国本土植物成分成为各化妆品企业展示产 品功效与差异化竞争的" ...
万亿美妆市场洗牌加速:靠营销的短命品牌退场,研发型公司逆势突围
第一财经· 2025-10-11 15:01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中国香妆行业市场规模连续两年超万亿元,2024年交易总额达10738.22亿元,同比增长2.8%,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1][3] - 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从渠道驱动转向品牌驱动 [1] - 行业通过深化科技驱动、重塑品牌逻辑、构建协同网络来培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1] 原料创新与研发突破 - 化妆品原料是行业核心原动力,但国内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端原料依赖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3] - 企业正通过自研原料突破“卡脖子”问题,例如自然堂集团自研自产20多种原料,并已应用于20款明星产品 [5][6] - 华熙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精准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开发各类衍生物;新品牌“润兰馨”以啤特果为核心研发出全球首创成分TPTBLOOM™ [6] - 珀莱雅凭借在线粒体抗衰机制上的基础研究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并将成果转化为Cellergy pro™复合配方 [6]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国家药监局对化妆品注册类新原料实行“即报即审”政策,并对高创新价值原料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指导”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7] - 上海发布新政策,提出11项举措,对注册类新原料提供每项200万元、备案类新原料每项50万元的全国最高补贴标准 [7] - 政策重点聚焦特色化、高端化、功能化升级,支持新原料开发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7]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 - 行业创新呈现系统化、源头化特征,旨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长期壁垒 [8] - 云南贝泰妮集团强调“医学引领+科技驱动”逻辑,以皮肤学解决方案构建品牌护城河 [8] - 南京市江北新区启动“美丽健康医研企转化中心”,多个产学研项目签约,致力于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9] - 上海家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发布全国首个青蒿提取物团体标准,建立青蒿化学成分数据库(收录441种成分)以推动应用发展 [9][11] 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业内主流看法认为,依靠营销驱动的时代将过去,最终留存的是具有研发创新实力的企业 [2] - 企业认识到长远生意需掌握原料科技,将其视为化妆品创新的“芯片” [5] - 真正的科技创新需要长期坚持,例如自然堂集团花费十多年时间才实现微生物发酵原料的投产 [6][8] - 紧密的产学研协作模式能整合基础研究资源与产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落地 [12]
双11箭在弦上,高盛专家:本土美妆品牌领跑,上海家化、毛戈平位居高增长梯队
智通财经· 2025-10-10 22:16
文章核心观点 - 高盛看好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在双11购物节中的表现,预测其将引领高增长,并认为双11是检验行业格局的关键节点,加速本土品牌与跨国品牌的分化 [1][2][8] GMV目标与平台表现 - 双11通常贡献美妆行业四季度线上GMV的60%以上、全年GMV的20% [1] - 天猫/淘宝全品类GMV目标同比增长20%-25%,约6000亿元,美妆品类增速目标约20% [2] - 抖音全平台GMV目标同比增长超40%,美妆品类增速超30% [3] - 天猫头部KOL直播GMV预计增长10%-12%,达240-260亿元 [2] - 实际销售表现或优于目标,天猫退货率从去年15%-20%降至15%以下,抖音退货率从35%-40%降至25% [3] 平台策略与促销周期 - 天猫目标高于618,核心源于更激进的定价策略 [3] - 抖音凭借内容电商与直播优势,持续吸引品牌增量投入 [3] - 双11促销周期显著拉长,抖音延长22天,9月16日启动预热,10月9日正式开启 [4] - 京东延长8天,分四轮推进(10月31日-11月14日) [5] - 天猫延长2天,预售期10月15日-20日,正式期10月20日-11月14日 [5] 品牌表现与增长梯队 - 高增长梯队本土品牌包括:毛戈平(40%-50%)、韩束(天猫30%-40%、抖音高双位数)、巨子生物(可复美30%+、可丽金50%+)、上海家化(多数品牌高双位数,佰草集低基数下三位数增长) [6] - 稳健增长梯队:彩棠(30%+),受益于花西子份额下滑 [6] - 短期承压梯队:珀莱雅主品牌(天猫<10%、抖音10%-15%),因规模扩大增速放缓 [6] - 跨国高端品牌如兰蔻、赫莲娜、雅诗兰黛、海蓝之谜、CPB等保持强势,预计增长10%-30% [7] - 大众品牌如巴黎欧莱雅、玉兰油等面临压力,增速预计低于10% [7] KOL趋势与品牌合作 - 天猫头部KOL直播GMV增速(10%-12%)低于平台整体,美妆品类占比不足50% [7] - 头部KOL更侧重与跨国品牌合作,例如10月6日美妆小样节中70%产品为跨国品牌 [7] - 抖音向中腰部KOL倾斜流量,部分中腰部KOL佣金下降3%-5% [7] - 本土与跨国品牌均开始头部加中腰部双布局,中腰部KOL在精准触达与转化效率上优势凸显 [7] 行业格局与投资焦点 - 双11是行业格局的检验场,本土品牌凭借对直播渠道的适配和产品创新持续抢占份额 [8] - 跨国品牌需在高端优势与大众破局间寻找平衡 [8] - 平台通过差异化策略巩固核心客群,为消费者带来更长周期、更低价格、更简规则的体验 [8] - 对于投资者,本土高增长龙头与跨国高端品牌值得重点关注 [8]
化妆品板块10月10日涨1.51%,水羊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9614.0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52
化妆品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10月10日化妆品板块整体上涨1.51%,表现显著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领涨个股为水羊股份,涨幅达8.72%,嘉亨家化紧随其后,涨幅为7.95% [1] - 板块整体获得资金净流入,主力资金净流入9614.0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06.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9820.42万元 [1] 个股价格与交易表现 - 水羊股份收盘价为23.93元,成交量为39.70万手,成交额为9.31亿元 [1] - 嘉亨家化收盘价为37.76元,成交量为11.98万手,成交额为4.38亿元 [1] - 拉芳家化收盘价为23.80元,涨幅3.30%,成交量为7.36万手,成交额为1.75亿元 [1] - 上海家化收盘价为25.58元,涨幅1.91%,成交量为6.45万手,成交额为1.65亿元 [1] 板块及个股资金流向 - 水羊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309.2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4.63%,但游资净流出961.56万元,散户净流出3347.70万元 [2] - 嘉亨家化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302.86万元,主力净占比7.55%,同时获得游资净流入3400.90万元,游资净占比7.77% [2] - 拉芳家化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53.94万元,主力净占比7.26% [2] - 贝泰妮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40.23万元,主力净占比2.48% [2] - 上海家化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万元,主力净占比-0.07%,同时游资净流出1749.0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