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护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中外香氛文化交流,气味上海×美护上海双展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0-18 15:44
展会概况 - 第四届气味上海与首届美护上海于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同期同馆举办 [1] - 展会首日即迎来近4000名专业观众,整个展期预计将吸引超过8000名专业观众与15000名消费者到场 [1] - 双展构建起香氛与美护产业深度融合的交流场域,成为2025年度行业最受瞩目的盛会之一 [1] 气味上海展会亮点 - 本届气味上海以“传承”为主题,呈现香水世界从历史根源到当代创新的多重面貌 [4] - 展会汇聚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的近300个精品香水香氛品牌,涵盖国际经典、小众品牌及中国新锐力量 [4] - 世界首个香水档案馆带来的原始配方珍藏香水首次在中国展出,重现百年前的香气原貌 [4] - 展会设置九大特别展览,从香水史回顾、原料探索到嗅觉艺术等主题,为观众带来“嗅觉漫游”体验 [5] - 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嗅觉读物《Nez in China》第二期在展会现场免费发放 [4] 美护上海展会亮点 - 首届美护上海以“美的标准”为主题,聚焦高质量护肤、彩妆与个护品牌 [5] - 展会汇聚近200个国内外优质品牌,包括东边野兽、eios等中国新锐品牌及Molton Brown、Revive等国际品牌 [5] - 展会联合行业媒体举办主题论坛,聚焦“品牌价值时代”、“文化创新”、“新零售体验”等议题 [5] - 《美觉 BeautyNEXT》在现场首发中国文化方式商业读物,呈现中国品牌在文化创新与价值表达上的探索 [5] 行业意义与影响 - 双展的联合不仅是空间上的并行,更是理念与产业的融合,共同构成中国当代“感官文化产业”的生动图景 [6] - 双展打通品牌、渠道、买手与消费者,形成了完整的行业生态,展现中国品牌在“文化力”与“品牌力”上的集体崛起 [6] - 此前在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举办的“巴黎—上海香水展”上,超过20家中国香水品牌集体亮相巴黎,与欧洲行业人士展开深入交流 [6]
德尔玛:公司坚持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设立了清洁健康、水健康和生活健康三大研发中心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2:13
公司研发战略 - 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以保持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1] - 技术研发方向符合市场及行业发展方向以保持技术竞争优势 [1] - 公司坚持对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投入 [1] 研发组织架构 - 公司设立了清洁健康、水健康和生活健康三大研发中心 [1] - 清洁研发中心专注于清洁电器品类 [1] - 生活研发中心专注于个护和运动健康品类 [1] - 水健康研发中心专注于净水品类 [1] 研发中心职能 - 各研发中心专注于各自领域的需求调研和市场分析 [1] - 各研发中心负责新产品研发、产品推广和改进 [1] - 研发架构旨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快速开发迭代 [1]
纺织服装10月投资策略:9月越南纺服出口同比转正,羊毛价格上涨显著
国信证券· 2025-10-10 18:55
核心观点 - 报告对纺织服装行业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纺织制造板块的反弹机会 [1][5] - 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纺织制造板块基本面改善迹象明确,受益于越南出口回暖、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及品牌客户订单恢复,而品牌服饰则面临短期销售压力 [1][3][5] 行情回顾 - 9月以来A股纺服板块整体走势弱于大盘,其中纺织制造板块表现(+0.1%)优于品牌服饰板块(-1.6%)[1] - 港股纺服指数同样弱于大盘,9月以来板块整体下跌 [1] - 部分重点公司表现亮眼,9月以来涨幅领先的包括新澳股份(+16.9%)、丰泰企业(+14.9%)、阿迪达斯(+11.6%)、儒鸿(+10.8%)、申洲国际(+8.6%)和报喜鸟(+7.6%)[1] 品牌服饰观点 - 社零数据:8月服装社零同比增长3.1%,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但预计9月及十一假期因假期错期、气温偏高及出行客流分流等因素,服饰销售存在压力 [2] - 电商渠道:8月电商户外品类增长保持领先,户外服饰同比增长22%,运动服饰、休闲服饰、家纺、个护同比变化分别为-1%、-1%、-7%、-1% [2] - 细分品牌表现:运动服饰中迪桑特(+51%)、露露乐蒙(+35%)增速领先;户外品牌中凯乐石(+113%)、蕉下(+79%)、可隆(+69%)增长强劲;休闲服饰中江南布衣(+65%)快速增长 [2] - 社交媒体:9月小红书平台运动户外粉丝增速前三为迪桑特(+12.1%)、HOKA(+8.6%)、KEEP(+8.2%);休闲时尚粉丝增速前三为地素(+5.8%)、MIUMIU(+3.2%)、哈吉斯(+2.8%)[2] 纺织制造观点 - 宏观层面:9月越南纺织品出口当月同比转为正增长9.4%,鞋类出口当月同比转为正增长9.0%;8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速为1.4%环比改善,但服装/鞋类出口同比表现不佳,分别为-10.1%/-17.1% [3] - 采购经理指数:9月印尼和印度PMI均环比下降,分别下降1.1和0.8,越南PMI环比持平为50.4 [3] - 原材料价格:9月内外棉价格均小幅下跌,国内棉价和国际棉价分别下跌4.0%和0.3%;羊毛价格显著上涨,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7.5%和28.3% [3] - 微观企业层面:部分台企9月营收仍受关税和汇率波动影响,但预期四季度后影响减弱,订单已逐渐回稳;儒鸿订单能见度已达2026年第一季,聚阳已接到客户追加明年订单,志强订单能见度看到明年第一季初 [3] 投资建议 - 纺织制造板块:建议关注四季度订单修复带来的困境反转机会,重点包括直接受益于关税落地及耐克复苏的代工制造企业(如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以及细分赛道制造龙头(如开润股份、健盛集团)和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纺织材料企业(如新澳股份、百隆东方、伟星股份)[5][7] - 品牌服饰板块:预计三季度流水增速环比二季度改善,运动户外赛道仍保持领先增速,建议把握品类分化趋势,看好高端细分与跑步赛道布局的品牌(如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李宁、361度),非运动品牌可关注稳健医疗和海澜之家 [7]
金融制造行业10月投资观点及金股推荐-20251008
长江证券· 2025-10-08 22: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金融制造行业及相关子行业在2025年10月的投资前景持积极态度,推荐了多个行业的金股组合,并维持对具体公司的"买入"评级 [7][55] 报告核心观点 - 宏观层面关注四季度需求韧性,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取决于出口、消费同比增速能否得到总量政策支持 [10] - 金融行业(地产、非银、银行)在政策预期改善、市场热度维持和系统性调整后,聚焦优质房企、保险龙头及城商行的配置机会 [11][14][17] - 制造行业(电新、机械、军工、轻工、环保)主线底部确立,重点推荐新技术边际变化、二增曲线及高成长性标的 [23][27][33][36][43] 分行业总结 宏观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快速回升至20.4%,增速边际回升21.9个百分点,但营收同比仅增长1.9%,改善幅度较小 [10] - 利润增速回升主要缘于国企投资收益集中确认,8月国企利润同比增速回升56.8个百分点至50.0% [10] 地产 - 核心城市二手房价下行压力加大,北京、上海、深圳陆续放松限购,增量政策仍有空间 [11] - 推荐越秀地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3/16亿元,对应PE为18.0/14.5/11.6倍 [12][13] 非银 - 市场热度维持高位,保险板块受益于存款搬家、增配权益和新单成本改善逻辑,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 [14][15] - 推荐新华保险,预测2025-2026年内含价值分别为2921.2亿元和3290.1亿元,对应PEV分别为0.66、0.59倍 [16] 银行 - 银行股系统性调整后优质城商行股息率回升至5%-5.5%,吸引力显著回升 [17] - 推荐南京银行(2025年预期股息率4.8%,PB估值0.75倍)和齐鲁银行(2025年PB估值0.70倍,预期股息率4.6%) [18][19] 电新 - 光伏反内卷主线确立,硅料收储方案推进,限产销举措落地;储能需求超预期,锂电格局稳定 [20][23] - 推荐阳光电源(预计2025-2026年净利润140+亿、170-180亿元,对应PE为24、20倍)和宁德时代(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60亿元左右) [25][26] 机械 -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国内产量预计达万台量级;轨交装备订单释放,动车组需求增加 [30] - 推荐北特科技(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1.17亿、1.55亿元)和时代电气(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43.0、50.2亿元) [31][32] 军工 - 聚焦军贸、内装、军转民三条主线,覆盖新型军机、航空发动机等传统赛道及低空经济等新领域 [33] - 推荐中航沈飞,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8.77/45.70/55.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18%/21% [34][35] 轻工 - 新型烟草全球化加速,出口降息后耐用品需求有望修复,包装出海具备成本优势 [36][37] - 推荐美盈森(2024年海外工厂收入8.83亿元,同增61%)和思摩尔国际(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0/20.4/28.9亿元) [39][41][42] 环保 - 垃圾焚烧、水务资产现金流预期向好,检测、IDC温控等成长性板块存在机会 [43][45][53] - 推荐龙净环保(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03/14.02/17.01亿元)和冰轮环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22/8.45/10.04亿元) [48][50][54] 金股组合盈利预测 - 报告列出12只金股2025年预测PE区间为6.5倍(齐鲁银行)至162.9倍(北特科技),多数标的估值具备吸引力 [55]
京东超市计划三年内扶持100家个护新锐品牌
北京商报· 2025-09-24 12:50
京东超市宣布三年内扶持100家个护行业新锐品牌 每年打造百款爆品和百大商家店铺[1] 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提出"3个100"三年翻倍计划 三年扶持100个新锐品牌成长[1] - 每年打造100个行业影响力产品 助力100个POP商家实现跨越式发展[1]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已有32家个护品牌销售过亿 成为亿元俱乐部品牌[1] - 个护品类打造出千万级爆品91个 百万级爆品超2000个[1] - 203家上半年交易额超10万的自营店铺实现30%以上增长[1] - 1.4万家POP店铺实现30%以上增长[1] 财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用户数同比提升20%[1] - 订单量增长25%[1] - 交易额上升18%[1]
平台创新、品牌破局、小店逆袭 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效率与体验驱动 上海引领即时零售“下半场”
解放日报· 2025-09-17 09:45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行业从抢用户转向练内功 由效率与体验驱动新一轮竞争 [1] - 行业形成平台+前置仓+仓店一体多元格局 国际品牌到本土商超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1][3]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保持蓬勃发展之势 [7] 京东战略布局 - 京东在本地生活领域展开系统性布局 上海成为发力即时零售的关键支点 [2] - 通过达达集团实现深度协同 构建覆盖衣食住行全场景的即时服务体系 [2] - 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成为行业首家 保障数万一线劳动者权益 [2] 叮咚买菜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实现规模与利润双增长 通用会计准则下连续第六个季度盈利 [2] - 上海市场单仓日均单量最高履约成本最低 核心城区实现30分钟达常态化 [2] - 通过差异化竞争摆脱行业同质化内卷 专注做少数人的120分 [2] 滔搏运动零售 - 将超百家直营门店接入美团闪购京东秒送 包括环球港耐克等核心门店 [4] - 打破线上线下界限 将专业导购转化为线上一对一专属顾问服务 [4] - 1至8月即时零售销售额增速线上表现最优 上海地区月销售额较年初增长逾8倍 [4] 飞利浦数字化转型 - 通过即时零售寻找新需求场景 将个护产品与节日礼赠场景深度融合 [5][6] - 提供免费包装代写贺卡等增值服务 父亲节期间礼盒销售额较平日增长超10倍 [6] - 实现从种草到收货只需几十分钟 创造情感价值满足应急需求 [5][6] 创新商业模式 - 闪电仓模式采用纯线上运营 专攻高频刚需商品数字化零售业态 [6] - 租金仅为传统门店三分之一 容纳6000至1万SKU实现小空间大库存高周转 [6] - 美团闪电仓无需临街门面 选址居民区地下室等低成本场所 [6] 中小商家案例 - 快赣特价超市在浦东租80平方米非临街仓库 接入美团牵牛花系统 [7] - 要求每单误差率低于0.5% 配送准时率保持98%以上 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万单店 [7] - 凭借稳定履约精准选品和竞争力价格 在周边社区建立信任 [7]
大消费组九月消费金股:PPI触底,全面进攻
招商证券· 2025-09-01 21:02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PPI触底,行业进入全面进攻阶段,大消费板块迎来投资机会[1][2] - 行业指数表现强劲,绝对表现12个月达53.1%,相对表现12个月达15.9%[2] - 细分行业景气分化,白酒出清、食品高景气、运动鞋服库存见底、工具出口反转、量贩零食净利率超预期等成为核心亮点[3][4][6][10][15] 食饮行业 - 白酒企业开启出清,头部企业如五粮液、老窖、汾酒利润增速转负,中小酒企报表出清更明显[4] - 食品板块景气分化,饮料、宠物食品、休闲食品延续高景气,啤酒成本红利释放盈利,乳制品和调味品龙头优势凸显[4] - 卫龙美味8月动销增长20-25%,新品麻酱魔芋爽铺货加大,魔芋单品延续高增,海外市场布局加速[4] - 百润股份25Q2收入7.5亿元(同比-9.0%),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10.9%),动销数据8月大幅改善,威士忌业务稳步扩张[5] - 山西汾酒经销商盈利状态良好,渠道库存可控,玻汾顺价销售,清香消费群体持续扩容[6] 轻纺行业 - 运动鞋服库存见底,推荐安踏体育、李宁、晶苑国际、申洲国际、九兴控股[6][7][8] - 安踏体育户外领域全覆盖,户外占比提升推动业绩增长,李宁下半年冬奥营销助力品牌力提升[6] - 纺织制造海外需求稳定,晶苑国际预计上半年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长,申洲国际上半年收入增长15%,九兴控股26年利润增速恢复10%[7][8] - 个护新消费推荐百亚股份和登康口腔,百亚股份Q2业绩低点已过,线上竞争边际趋缓,登康口腔8月新品预热,10月发布4.0技术新品[9] 家电行业 - 美联储降息催化工具出口反转,泉峰控股布局OPE园林工具和电动工具,卡位劳氏和JohnDeer渠道[10] - 美联储降息预计增加50万套房屋销售,带来21.12亿美元工具增量需求,拉动行业增量4%[11] - 越南工厂25年底覆盖美国需求60%,26年底覆盖90%以上,EGO品牌6月涨价10%传导关税压力[12] - 泉峰控股25-26年业绩预计12/15亿元人民币,估值9/7倍,对比同行估值修复空间大[14] 零售行业 - 量贩零食7月行业净增1425店,万辰集团25Q2净利率达4.7%(环比提升0.8pct,同比提升1.9pct),剔除股份支付净利润约5.4亿元[15] - 万辰集团25H1新开1468家店,闭店率1.9%,西部及北方市场饱和度低,空间广阔[15] - 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1.9/17.2/21.6亿元,拟发行H股上市增强资金储备[15] 医药行业 - 创新药BD出海加码,推荐联影医疗和铂医药[16][17][18] - 联影医疗为国内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产品覆盖CT、MR、MI、XR、RT等领域,国内外市场空间广阔[17] - 和铂医药与全球药企合作,覆盖抗体、ADC、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商业模式贡献稳定现金流[18] 商社行业 - 新式茶饮半年报高增长,蜜雪冰城25H1收入148.7亿元(同比+39.3%),古茗收入56.6亿元(同比+41.2%),门店数量分别增长22.7%和17.5%[19] - 外卖补贴收窄利好茶饮同店增长,推荐古茗、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百胜中国等[19] - 酒店价格降幅收窄,OTA表现优于酒店,推荐携程集团和亚朵酒店[20][21] 农业行业 - 生猪产能去化,7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滑至4042万头,推荐牧原、德康、温氏等低成本猪企[22] - 种植业极端气候频发,粮食安全重视度提升,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22] - 禽养殖白羽鸡父母代鸡苗供给偏紧,黄羽鸡存栏低位,成本回落,推荐立华股份和德康农牧[23]
曝无人机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和年终奖发放前集中裁员;个护公司品牌总监被投资人点名走人;某硬件公司内部斗争严重丨鲸犀情报局Vol.18
雷峰网· 2025-08-22 18:39
无人机企业管理与运营问题 - 某无人机企业在试用期结束和年终奖发放前集中裁员 补偿低于年终奖或转正工资 [2] - 高管团队变动频繁 产品负责人一年一换 销售负责人两年换三任 董秘5年换5人 [2] - 老板性格急躁且决策偏执 业务刚盈利就大举投入AI AI项目缺乏明确商业模式 无人机搭载AI方案至今未实现销售 [2] - 出现"诸侯割据 独立王国"情况 海外子公司职能齐全无需依赖总部 总公司对海外子公司失去管控 [2] - 持续人员管理动荡导致公司风评下滑 留不住人 招聘困难 物流履约岗两人离职后发出3个offer均被拒 第四人工作两天后离职 [2] - 新款产品被亚马逊标为高退货率产品 现金流不佳 今年更换一批人员 [9] - 4月份经销商和供应商担忧公司能否正常发工资 因存在拖欠款项情况 [9] - 产品成本较大疆高很多 老板为产品极致主义者不愿牺牲性能 导致销量不佳 但在日本和美国市场销售表现较好 [9] 白电巨头裁员与人力政策 - 白电巨头因电商冲击线下市场 友商发展势头猛 美国关税影响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进行最大规模裁员 有的部门直接被裁撤 [3] - 去年夏季将产品事业部国内销售组织合并到中国区域 调整中裁撤大量人员 [3] - 所有年薪百万以上中层需接受降级降薪二选一 或拿补偿金但金额较少 [3] - 内部薪资上限约为社会平均工资三倍 但制造业社会平均工资较低 早年设有高分紅福利但门槛高 一个事业部通常仅个位数人员能拿到 [3] - 员工规模过大 五险一金可能按社会平均工资或更低基数缴纳 每月仅几百块 [3] 个护公司品牌管理问题 - 个护公司招聘华为背景高级品牌总监 新品发布后总监将重点放在品牌革新上 为新slogan狂砸钱 品牌部门招聘几十人 [3][4] - 品牌推广开销较大 大促期间抖音直播间单日投流费用达200多万元 [4] - 新品客单价较低 经不住高额投入 2022年亏损超过2亿元 [4] - 投资人直接点名让总监离职 原因包括烧钱太厉害和无法与团队搭档 离职后引发员工庆祝 [4] 激光雷达厂商合作与战略差异 - 激光雷达厂商寻求与老牌割草机厂商深度合作 提出"投资+技术团队支持"方案 条件为后期逐步全面采用激光雷达 [5] - 割草机厂商仅同意在1-2款产品中试水激光雷达 拒绝承诺大规模应用 担心技术抬高产品价格削弱欧洲市场竞争力 [5] - 激光雷达厂商认为老牌割草机厂商是唯一有量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 [5] - 割草机厂商认为下半年不太乐观 每增加硬件即增加成本 产品竞争力下降 重心转向降本 更多资源投入商用割草机器人领域 [5][6] 硬件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 深圳某硬件公司挖角对手公司人员 内部形成多个阶级帮派 互相斗争 与原有员工产生矛盾冲突 内部在互相清洗人员 [6] - 新业务关键负责人由对手公司挖来 并从老东家带出一批人员 公司内部配股信息显示其本人无股份 由老婆代为持股 [6] - 关键负责人老婆进入公司担任产品经理 [6] 割草机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 某割草机公司被传破产 创始人表示账上有1000多万元人民币 总融资6000多万元 项目叫停因方向不对未找到用户核心需求 [6][7] - 联合创始人已带领原核心团队部分成员出走创业 新项目聚焦AI潜水镜方向并成功获得融资 [7] - 某储能厂商跨界布局割草机业务 投入约1亿元找最贵团队 但产品质量差 发动时掀起草皮 割草不干净 收到大量差评 影响主业店铺评分 [8] - 本想打包卖给某割草机厂商但签约前被放鸽子 总计花费约3亿元未激起水花 [8] - 创始人通过引入外资将运营主体和身份转移至新加坡 老股东未等到承诺上市 [8] - 某割草机公司海外营销ROI超高 每投入1美元广告费带来6-10美元销售额 最近一个季度谷歌广告日均投放5-6万美元 重点覆盖德国和美国市场 [9][10] - 一年广告费达数百万美元 所有品牌出海优先投北美市场因语言原因和中国人熟悉美国市场 [10] - 某人形机器人厂商推出的割草机产品定价高但产品力不足 广告投放预算较低 效果不达预期后暂停推广 [10] - 美国割草机市场已非常红海 若非高举高打大规模品牌曝光很难占领市场 [10]
尼尔森解读北大CBI指数:618、双11大促成为品牌增长关键驱动
格隆汇· 2025-08-22 14:39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CBI指数升至65.21 较第一季度63.38提升2.21% 较2023年基期增长9.7% [1] - 近10个季度数据显示电商大促期间呈现"量质齐升"特点 消费者偏好从白牌商品转向优质品牌产品 [1] - 指数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商学院联合开发 基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评估品牌价值 [2] 线上零售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线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的增速 [3] - 快消品行业全渠道同比增长3.4% 其中线上渠道增长达16.2% [8] - 美妆、饮料、粮油食品、个护等品类线上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8] 电商大促策略与效果 - 促销周期从17天延长至32天 通过官方立减、国补优惠、平台红包等措施推动GMV显著增长 [5] - 平台通过简化促销规则、优化会员体系提升购物体验 有效激发品牌消费潜力 [3] - 季节性品类表现突出:冰淇淋增39.4% 啤酒增19.6% 杀虫剂增10.8% 防晒乳增9% [5] 品牌营销策略演变 - 圈层营销成为关键增长路径 通过理解核心圈层需求、教育过渡圈层、渗透外围圈层建立用户认同 [10] - 形成"种草-转化-复购-裂变"营销闭环 提升ROI并构建高黏性用户资产 [10] - 把握电商大促机会已成为全球品牌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要素 [1]
国泰海通|轻工:新旧共振,轻工掘金
家具行业 - 存量房市场需求走强,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持续推进,家具需求得到支撑 [1] - 龙头企业具备更全面的渠道布局、更强的品牌力和更成熟的营销体系,优势进一步放大,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流量瓶颈" [1] 个护行业 - 需求相对刚性,企业注重产品创新和消费者精准定位 [1] -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行业趋势 [1] 出口链 - 2024年四季度开始出口链业绩低基数效应走弱,内生增长权重提高,取决于下游行业需求景气度和公司品类、渠道及客户扩张努力 [1] - 关税扰动加剧,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实现超额营收表现 [1] 两轮车行业 - 2025年初车企推出年度重磅新品,渠道端积极补充库存应对旺季,全国层面以旧换新力度加大,车企业绩增速上行 [1] - 新国标白名单强合规经营要求和制造能力约束下,头部品牌竞争优势扩张,格局集中有望持续兑现 [1] 谷子行业 - 长期成长空间大,传统文具向文创产品靠齐 [2] - 泛娱乐玩具市场受益于娱乐性、互动性,增长或更快 [2] 智能眼镜行业 - 各大厂商加速产品与AI模型融合,一代产品已发布,除雷鸟V3已发售外其他产品预计2025年陆续发售 [2] 造纸行业 - 特种纸表现优于大宗纸,24Q4盈利见底,纸价提价启动 [2] - 25Q1浆价见顶,盈利边际改善,25Q2浆价拐点确认 [2] 包装行业 - 行业布局相对充足,资本开支节奏放缓,未来更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及股东回报 [2]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龙头间并购整合加速,份额集中有望带动行业整体盈利中枢上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