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600406)

搜索文档
国电南瑞江宁基地主体结构封顶
南京日报· 2025-07-21 07:39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国电南瑞江宁基地园区提升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达97912平方米,涉及南宿舍楼、北宿舍楼、配套用房及地下室等建设内容 [1] - 项目应用地面整平机器人、ALC安装机器人、抹灰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提高建造效率 [1] - 地面整平机器人参与楼面顶板混凝土整平作业,搭载激光定位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精确控制施工结构表面平整度、水平度 [1] - 地坪研磨机器人、四盘磨光机等设备省去二次找平工序,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1] 智能设备操作 - 塔机操作员通过手持遥控器输入送货地点,塔机自动规划路线并避开障碍物完成吊运作业 [2] - 无人值守施工升降机实现材料、人员运输的精准快速,相较于传统人工驾驶升降机更智能 [2] 项目管理与安全监测 - 项目全过程应用智能建造工程指挥中心,内设生产、质量、设备等管理平台,实时显示项目进度、安全等管理数据 [2] - 通过AI算法结合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测,实现人员定位、安全帽佩戴检测、明烟明火等违章作业检测 [2] - 采用高支模安全监测系统,对高大模板支撑的模板沉降、支架变形和立杆轴力进行实时监测,满足超限预警、危险报警等要求 [2]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国电南瑞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落地该项目旨在改造江宁基地园区生产生活设施 [2] - 项目目标为提升人才吸引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央企年度考核结果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20 19:40
中央企业考核结果 - 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共50家,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移动通信等头部央企[1][3] - 2022-2024年任期业绩考核A级企业同样为50家,招商局集团、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远洋海运位列前三[1][5] - 两份名单显示能源(国家电网、国家能源投资)、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交通运输(中国远洋海运)行业企业表现突出[3][5][6] 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 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共28家,较2023年26家增加2家[1][8] - 中国石油化工、国家电网、中国船舶集团位列科技创新榜单前三名[8]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企业占比显著,包括中国中车、中国兵器工业、中国航天科技等15家企业[8][9] 重点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类央企占据考核前排,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国家能源投资等7家企业同时入选年度A级和科技创新榜单[3][8] - 通信行业央企表现亮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同时获得年度A级、任期A级和科技创新三项荣誉[1][5][8] - 装备制造领域央企在科技创新榜单中占比达53%,中国船舶、中国中车等企业实现考核与创新双突破[8][9]
央企年度考核结果出炉
财联社· 2025-07-20 19:29
国务院国资委2024年度及任期考核结果 - 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共50家,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能源、通信、交通领域龙头企业 [1][4][5][6][7] - 2022-2024年任期业绩考核A级企业共50家,招商局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企业在跨周期考核中表现突出 [1][7][8][9][10] -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等企业同时入选年度和任期双A级名单 [1][4][7] 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 - 2024年度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数量增至28家,较2023年的26家提升7.7% [1][11][1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家电网、中国船舶集团位列科技创新榜单前三名 [1][11] - 能源领域企业占比最高,包括国家电网、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8家企业 [11][12]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中国中车、中国船舶集团等6家企业入选 [11][12] 重点行业表现 - **能源行业**: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12家企业同时获得业绩考核A级和科技创新奖项 [4][7][11] - **通信行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实现业绩与创新双优 [4][7][11] - **交通运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等5家交运企业入选任期A级名单 [7][9][10] - **高端制造**:中国船舶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企业在科技创新榜单中占据1/3席位 [11][12]
新华财经晚报: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9 18:01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需求 [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 - 财政部表示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良好 国内消费占GDP比重上升 经常账户贸易顺差占比约2% 下半年将落实更积极财政政策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 战略矿产出口管制 - 多部门联合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将建立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联合执法协调中心 从严查办重大案件并公布典型案例 防止绕道出口 [3] - 将制定战略矿产合规出口工作指引 指导企业做好尽职调查 防止物项被非法用于军事用途 [3] 央企经营业绩 - 国资委公布2024年度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国移动等50家央企获评A级 [3] 低空经济气象保障 - 气象局推动将气象工作纳入低空飞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主导低空飞行规则制定 参与航空器装备设计和测试 加紧制定低空气象标准体系 [4] 制造业投资项目 -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开工 总投资50亿元 计划年底投产 达产后年产值100亿元 苏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同日成立 [4] - 一汽旗新动力科技公司成立 为一汽全资子公司 专注于新能源动力总成技术研发 产品匹配红旗、奔腾等车型 [4] 国际金融监管 - 美国通过首个联邦层面稳定币监管法案 美联储和财政部分别监管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发行 要求1:1储备资产支持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稳定币在美国流通 [6] - 欧洲投资银行推出42.5亿欧元融资计划 支持欧盟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及绿色技术领域投资 [6]
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1:53
202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位列榜首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二 [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三 [2] - 能源类企业占据前五名中的三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2] - 电力行业企业数量突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华电、国家电投等) [2][3] - 军工类企业集中上榜(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 [3][4] - 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入选(中国中车、东风汽车、中国一汽等) [3][4] 2022-2024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 -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一 [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二 [5]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排名第三 [5] - 能源类企业保持强势(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煤能源等) [5][6] - 基建类企业新增上榜(中国建筑集团) [6] - 多元化央企表现稳定(华润集团、中国国新控股、中国诚通控股等) [5][6] 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电力行业占比最高(石油、电力、核电、煤炭等) [2][3][5][6] - 通信行业双巨头持续领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2][5]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全覆盖(船舶、航天、航空、兵器、电气装备等) [3][4][6] - 交通运输相关企业集体入围(远洋海运、东风汽车、南方航空等) [2][4][5]
南瑞牵头编制的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安全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发
中国能源网· 2025-07-17 18:15
国际标准发布 - 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IEC 62840-2:2025 CMV《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第2部分:安全要求》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方案获得国际认可 [1] - 该标准聚焦换电系统安全,旨在保障电动汽车换电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适用于连接供电网络且配备相关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换电系统 [4] - 标准内容涵盖电池更换系统及通信的安全规范、电磁兼容性、标记说明、防电击及其他危险等,通过多维度要求构建闭环的安全保障 [4] 标准技术升级 - 新版标准新增便携式换电系统的安全要求,适用范围扩展至轻型车辆,覆盖两轮、三轮电动车换电场景 [4] - 通过详细规范系统接口、定义状态转换协议增强互操作性要求,强化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保护水平 [4] - 标准与IEC 62840-1:2025《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第1部分:通用与导则》相呼应,共同为IEC TS 62840-3《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第3部分:便携式电池更换系统特殊要求》提供底层支撑 [4] 国际协作与产业影响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批注版(CMV)发布标准,将专家评注与标准条文并列呈现,方便用户快速理解并比对版本差异 [5] - 南瑞研究院技术标准中心和验证中心/检测公司的专家参与IEC/TC69/WG13工作组会议,提供技术方案助力全球专家达成共识 [5] - 公司将持续强化"标准-研发-产业"联动,促进关键技术深度融入国际标准体系,提升中国在全球标准治理中的话语权 [5]
中证红利回报指数报7857.8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万华化学等
金融界· 2025-07-16 16:44
中证红利回报指数表现 - 7月16日中证红利回报指数报7857 8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 66%,近三个月下跌0 78%,年至今下跌2 89% [2]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1000 0点 [2] 指数编制规则 - 样本选取标准为累计分红融资比和过去三年平均分红融资比高的上市公司 [2] - 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进行样本调整 [3] - 调整时优先剔除现金红利/净利润低于30%、市值或成交额未达前90%的原样本 [3] - 样本调整比例通常不超过20%,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3] 指数持仓结构 十大权重股 - 贵州茅台(14 72%)、五粮液(9 37%)、格力电器(8 3%)、伊利股份(6 69%)、三一重工(4 33%) [2] - 万华化学(4 0%)、海尔智家(3 74%)、福耀玻璃(3 51%)、国电南瑞(3 38%)、泸州老窖(3 38%) [2]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2 84%,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7 16% [2] 行业分布 - 主要消费(39 27%)、可选消费(18 78%)、工业(13 74%)、原材料(10 27%) [2] - 医药卫生(6 42%)、信息技术(3 73%)、能源(3 32%)、通信服务(3 26%)、公用事业(1 22%) [2]
特高压专题-一周内连获两条直流核准,预期修复 订单放量在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特高压、电力设备、电网 公司: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下半年特高压核准提速,当前是布局相关电力设备股票的好时机 [1] - 2025年特高压投资将突破1500亿,设备端突破500亿,对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公司中标额贡献大 [9][10] - 2023 - 2027年特高压利润占比普遍提升10%左右 [11] - 推荐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国电南瑞,其估值处于底部位置 [15] - **论据** - 6月下旬一周内核准两条特高压项目,预计下半年核准节奏明显加快 [1] - 2024年国内电网设备企业市场规模18000亿,同比增速13%,特高压投资基数偏低,正常每年投资在1000 - 1400亿之间,理论高峰2000亿 [3] - 2023年四条直流线路核准,对应设备招标量400多亿,企业中标情况不错 [5] - 2024年上半年部分线路推进不及时,但6月底至7月初有两条线核准,9 - 10月还有工程将核准,预计今年特高压设备投资额达500亿以上 [6] - 若今年10月前四直三交及5条背靠背工程顺利核准,2025年可招标到全部线路设备 [9] - 南瑞、启东、平高、许继特高压利润贡献分别约为10%、20%、38%、45% [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国内电网设备企业市场规模可拆分为网内、网外、海外需求,网内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整体投资额接近8000亿 [3] - 特高压研究框架关键词为理想、现实、偏差,需对线路开工、设备需求、玩家分配、确认周期及业绩释放做测算,并跟踪现实指标 [4] - 2026年预计有4 - 5条直流线路和3条交流线路核准及开工 [8] - 下半年需把握三个时间节点,包括特高压核准节奏和时间、7月21日年终讨论会、年终讨论会之后的情况 [11][12] - 书面店和配网招标情况不错,500千伏、750千伏项目进展快,配网上半年物资招标有20%的增速,年终可能增加两三百亿预算并对特高压建设方向有指示 [12] - 特高压建设存在四个风险点,包括地区性问题、环境评测、广网人手有限挤压特高压环节人手、融资方案确立问题 [13][14]
德国要严查意德企业收购案“中国因素”,专家:对中德深化经贸与投资合作不利
环球时报· 2025-07-15 06:41
交易概述 - 意大利能源公司Snam计划收购德国最大天然气网络运营商欧洲开放电网公司(OGE)24 99%的股权 交易股权价值为9 2亿欧元[1] - OGE是德国最大的独立天然气输送运营商 管网全长约1 2万公里 年输气量约210亿立方米 服务400余家终端客户[1] - 交易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需满足德国联邦反垄断局审批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外商投资审批及VGH其他股东未行使优先购买权等3个条件[1] 股东结构与审查 - 中国国家电网通过持有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CDP Reti)35%的股权间接影响Snam的决策 但并非其直接股东[2] -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以"国家安全疑虑"为由启动深入审查程序 认为中国间接收购OGE的举动"非常敏感"[2] - 德国政府计划全面评估交易是否危害公共秩序及安全 审查程序由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赖歇主导[2] 德国政策背景 - 德国近年对华基调为"去风险" 将能源基础设施划入"关键基础设施"范畴 对中国企业参股持顾虑态度[2] - 新总理默茨提出"战略性去风险" 计划为敏感行业设置更高门槛 并可能在联邦议院设立专门委员会审查涉华交易[2] - 德方"泛安全化"趋势明显 涉华项目审查层层加码 甚至波及普通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领域[3] 中德关系动态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强调中德经济互补性 呼吁防止"去风险"政策损害双方正常合作[3]
国电南瑞蝉联国务院国资委“科改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6:49
公司改革与治理 - 国电南瑞连续两届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标杆"企业 体现其在市场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1] - 公司系统谋划改革路线图 围绕传递压力、增强活力、加大吸引力、提高竞争力推进改革 高质量部署"科改行动"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1] - 动态优化董事会6项重点职权落实途径 加强董事会专委会建设 开展领导班子竞聘上岗 营业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科技创新体系 - 构建"一个委员会、两个层级、三极架构"科研组织体系 新设院士研究中心和"十年磨剑"研究团队 搭建"紫金论电"学术交流平台 [1] - 与西交大等高校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优化"应用基础-共性平台-场景应用"科技创新模式 研发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7%以上 [1] - 创新成果包括全国产化直流控保、5000A级特高压换流阀、构网型技术、绿电制氢、虚拟电厂等 成功投运世界首套6kV构网型SVG、兆瓦级构网型储能等设备 [2] 技术成果与行业地位 - 新立国际标准4项 牵头发布国家行业标准7项 入选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12项 34项成果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2] - 4家单位入选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家单位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 连续十年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类评价 [2] - 连续三年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 首次入选"长三角ESG·先锋50指数" 显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现 [2] 未来发展布局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公司聚焦新型储能、绿电制氢、电算协同、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即将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2] -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推动创新能力、产业实力、管理效能取得新领先 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 [3] - 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样板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