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威股份(600438)
icon
搜索文档
通威智造,点亮世界!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灯塔工厂”实现零的突破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20:11
全球灯塔工厂认证与通威太阳能成就 -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成为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家灯塔工厂 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 - 全球共201个工厂获灯塔认证 中国工厂数量占比超40% 通威是其中唯一聚焦光伏电池制造的案例 [1][2]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成效 - 公司部署50余项第四次工业革命应用场景 集成十亿级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模型、CNN/DNN智能镀膜优化、RAG增强型GenAI设备维护等先进技术 [3][4][6] - 数字化转型使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2% 缺陷率降低41% 转换成本降低37%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3% [6] 企业战略与行业地位 - 通威深耕光伏产业十余年 打造高纯晶硅和高效电池两大全球龙头业务 2025年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 品牌价值突破2500亿元 [8] - 公司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 为客户提供更稳定准时可验证的价值交付 [8]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影响 - 通威加入RE100计划 五次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ESG综合表现获五星级杰出评价 获英国标准协会颁发可持续发展绩效奖 [9]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与绿色化发展 为全球光伏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范本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9]
通威智造,点亮世界!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灯塔工厂”实现零的突破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18:28
核心观点 -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成为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家获此认证的工厂 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3][5] 评选背景与意义 - "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联合评选 旨在表彰在生产力 供应链韧性 可持续性 人才发展及以客户为中心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先进制造典范 [1] - 全球目前共有201个工厂获得认证 中国工厂数量占比超过40% [1] - 该认证为全球光伏行业提供了可复制 可推广的转型范本 [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工厂集成50余项第四次工业革命(4IR)应用场景 远超至少5个世界领先水平技术应用的入围要求 [2] - 具体应用包括:十亿级大数据分析驱动太阳能电池效率优化 深度学习模型赋能丝网印刷自调节优化 CNN/DNN赋能的智能镀膜优化和闭环控制 RAG增强型GenAI的设备维护和OEE管理 基于ResNet和XGBoost模型的闭环质量管理 [2] - 大多数用例以人工智能为基础 包括机器学习推动工艺优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维护 先进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缺陷 [2] 运营绩效提升 - 光电转换效率(PCE)提高12% [2] - 缺陷率降低41% [2] - 转换成本降低37% [2] -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3% [2] 企业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 制造和推广 通过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数智模型的规模化集成形成系统化优势 [3] - 构建贯穿"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能力 为客户提供更稳定 更准时 更可验证的价值交付 [3] - 通威集团打造了高纯晶硅和高效电池两大全球龙头业务 2025年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成为全球光伏行业连续三年上榜企业 [3] - 通威品牌价值突破2500亿元 蝉联光伏和水产两大产业全球领先地位 [3]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公司以黄金会员身份加入RE100计划 连续五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4] - ESG综合表现为"五星级" 获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可持续发展绩效奖"及"标准先锋奖" [4] - 提出"共建 共治 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通威方案" [4]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与光伏制造深度融合 加速行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3] - 为全球光伏行业打造更智能 更环保的绿色工厂 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智慧" [5] - 公司将持续探索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新范式 与全球伙伴共享清洁能源的美好未来 [5]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通威股份后续业绩有望反转,调整为“增持”评级
格隆汇· 2025-09-16 15:12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同比下降58.35% [1] - 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3.63亿元,同比下降0.85% [1] - 25Q2毛利率转正,现金流边际改善 [1] 多晶硅业务 - N型硅料出货比例达90%以上,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 [1] - 蒸汽基本实现零消耗,N型料体金属含量降至0.1ppbw以内 [1] - 表金属含量降低至0.2ppbw以内,显著领先行业水平 [1]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海外销量5.08GW,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 - 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市场取得领先优势 [1] - 实现EEC 148MW溯源项目订单及TNC2.0G12R66双玻订单突破性交付 [1] 行业与前景 - 多晶硅价格自6月以来显著反弹 [1] - 公司在行业周期底部展现强大成本控制能力 [1] - 后续业绩有望实现反转 [1]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四川17家公司榜上有名
搜狐财经· 2025-09-16 11:28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2024年榜单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其中15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1] 地区分布特征 - 500强企业分布在30个省级行政区 前五大集中地区为北京(79家)、浙江(未列明具体数量)、广东(54家)、山东(52家)和江苏(38家)[2] - 四川省以17家企业上榜 位列全国第九[2] 四川企业具体表现 - 新希望控股集团以2682.65亿元营业收入位列全国第103 居四川首位[3] - 蜀道投资集团(2571.03亿元)和通威集团(2413.80亿元)分别位列全国110和118名[3] - 五粮液集团(1952.97亿元)和四川长虹(1526.75亿元)进入全国前200强[3] - 四川省共有17家企业上榜 其中5家进入全国前200名[3]
汉王科技目标价涨幅近80%;通威股份等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19
券商评级调整 - 汉王科技目标价涨幅79.86%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1] - 瑞普生物目标价涨幅64.51% 属于动物保健行业[1] - 新点软件目标价涨幅60.09%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1] 券商推荐覆盖 - 94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包括山鹰国际 华侨城A 哈药股份各获1家推荐[1] - 金风科技获民生证券首次覆盖"推荐"评级[1] - 高伟达获中邮证券首次覆盖"增持"评级[1] - 华立科技获开源证券首次覆盖"买入"评级[1] - 中策橡胶获中信证券首次覆盖"买入"评级[1] - 华勤技术获华源证券首次覆盖"买入"评级[1] 评级下调情况 - 通威股份被天风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1] - 焦点科技被华泰金融控股(香港)从"买入"调低至"增持"[1] - 北京君正被中邮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1]
汉王科技目标价涨幅近80% 通威股份等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15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汉王科技目标价涨幅79.86% 位列第一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1][2] - 瑞普生物目标价涨幅64.51% 位列第二 属于动物保健行业 [1][2] - 新点软件目标价涨幅60.09% 位列第三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1][2] - 华阳国际目标价涨幅56.93% 福昕软件目标价涨幅51.06% 亿纬锂能目标价涨幅48.89% [2] 券商推荐覆盖情况 - 94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包括山鹰国际 华侨城A 哈药股份各获1家推荐 [3] - 金风科技获民生证券"推荐"评级 属于风电设备行业 [4][5] - 高伟达获中邮证券"增持"评级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4][5] - 华立科技获开源证券"买入"评级 属于文娱用品行业 [4][5] - 中策橡胶获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4][5] - 华勤技术获华源证券"买入"评级 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4][5] 评级调整情况 - 通威股份被天风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于光伏设备行业 [3][4] - 焦点科技被华泰金融控股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于互联网电商行业 [3][4] - 北京君正被中邮证券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属于半导体行业 [3][4]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这些成都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13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2] - 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7.46% 总体规模保持增长且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3]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 达到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2] 千亿级企业规模扩张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千亿级企业占比提升至53.4% [2]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蝉联榜首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分列二三位 [2] - 前十强企业包括四家银行(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 农业银行14199.41亿元 建设银行14148.38亿元 中国银行12646.92亿元)和京东集团(11588.19亿元) [2] 四川企业上榜情况 - 四川省共17家企业入选500强 新希望控股以2682.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川企榜首(总排名103位) [1][4] - 通威集团以2413.8亿元营业收入居总榜118位 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排名从478位跃升至452位 营业收入541.9亿元 [1] - 五粮液集团(141位) 长虹电子(176位) 泸州老窖(265位) 东方电气(325位)等知名川企均上榜 [4]
光伏:反内卷扎实推进,Q4价格有望上涨
2025-09-15 22:57
**光伏行业反内卷与价格走势分析** **一 行业与公司** *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自六月底开始 已持续两个多月[2] * 行业总产能预计从350万吨降至200多万吨[8] * 看好硅料端龙头如通威 协鑫 大全 新技术代表如爱旭 隆基 组件一体化龙头如晶澳 晶科 天河及阿特斯[12] * 辅材领域看好玻璃与胶膜 如福斯特 福莱特 美畅[12][13]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反内卷初见成效 工信部多次座谈强调治理低价竞争[1] 其政治高度毋庸置疑 得到高层明确支持[2] * 9月初棒状硅报价小幅上涨至55,000元 相较之前48,000-49,000元有所提升[4] 头部企业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微利[4] * 下游硅片 电池组件价格逐步传导上涨[1] 华润和华电组件集采招标中标价格达龙头企业7毛3以上水平 相比之前6毛大几有明显涨幅[4] * 取消出口退税预期推动海外组件价格调整[1][5] 组件期货商讨亦有助价格传导[1][5] * 行业发展围绕产能治理 限制产销和价格端推进[6] 双并购方案或于10月落地[6] 若市场化效果不佳 将加强法治化管控 如修订多晶硅能耗标准[6] * 各硅料企业已于9月实施减产计划[1][6] 预计产量约束将常态化[1] 未来几个月产量预计在12.5至13万吨之间 若维持至12月 总产量可能达50万吨[3][8] * 四季度在政策支持下 产业链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1][9] 国内需求受136号文细则推动逐步重启[9][10] 海外市场在欧洲假期后恢复[1][10] 组件排产环比增长明显 有望达50几GW甚至60几GW体量[10] * 成本端受政策要求产业链需以不低于成本价销售[3][11] 四川电力需求增长和西南枯水期电价上涨将推高硅料成本[3][11] 龙头企业有望扩大利润[3][11] * 当前光伏板块股价处于低位 基本面优于去年同期[3][12] 主流标的股价仍有30%至50%的差距[12] 短期催化因素和明确大方向推动下 板块或出现持续修复行情[3][12] **三 其他重要内容** * 总书记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 * 预计到2026年 需求在600GW以上装机对应700多GW组件 硅料需求约150至160万吨[8] 总体上仍存在供过于求[8] 但通过开工率恢复至百分之六七十 并配合能耗和产销约束 有望实现供需持续好转[8]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显示光伏价格较低 但企业报出低价表明成本端信心足[10] 在机制电量保障下需求端有刚性支撑[10] * 这种动态调整类似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 通过市场化为主 法治化为辅的方式解决问题[7]
通威股份(600438):25Q2毛利率回正,下半年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天风证券· 2025-09-15 17:15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调整为增持(调低评级)[5] 核心观点 - 25Q2毛利率转正至1.98% 显示行业周期底部成本控制能力 多晶硅价格自6月显著反弹 后续业绩有望反转[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亿元、29.4亿元、51.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6.7X、33.9X、19.6X[3]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归母净利润-49.55亿元同比下降58.35%[1] - 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245.75亿元同比增长1.44% 归母净利润-23.63亿元同比下降0.85%[1] - 25H1计提各类减值25.04亿元 其中25Q2减值16.92亿元 是亏损主因[1] - 经营性现金流25H1净流出19.51亿元 25Q2净流出4.94亿元环比显著改善[1] 业务运营 - 25H1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 电池销量49.89GW 组件销量24.52GW[1] - 25Q2单季度多晶硅销量8.64万吨 电池销量32.42GW 组件销量14.63GW 环比显著提升[1] - 多晶硅环节N型出货比例达90%以上 硅耗降至1.04kg/kg.si以内 蒸汽基本零消耗[2] - 电池环节A级率、转换效率、非硅成本等指标行业领先 TNC2.0组件最高功率突破645W[2] - 组件业务单W非电池成本同比下降11%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1%[2] 市场表现 - 国内分布式出货保持国内第一 集中式中标大唐电力、三峡集团、中核集团等项目[3] - 海外市场25H1销量5.08GW保持增长 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市场领先[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3.58亿元、1238.65亿元、1383.58亿元[4]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0.13%、11.76%、12.39%[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7亿元、29.39亿元、51.04亿元[4]
储能和光伏行业共振,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2.48%,前十大权重股深度参与储能和光伏行业
新浪财经· 2025-09-15 12:16
碳中和ETF泰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5日11:21碳中和ETF泰康(560560)上涨2.48%盘中换手3.61%成交266.86万元[1] - 跟踪指数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强势上涨2.89%[1] - 成分股晶盛机电(300316)上涨12.11%湖南裕能(301358)上涨11.39%天赐材料(002709)上涨9.99%宁德时代(300750)科达利(002850)等个股跟涨[1] 储能行业政策与市场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核心目标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预计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未来三年需实现装机量翻番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20%[2] - 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支持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现货市场交易通过峰谷价差套利获得收益[2] - 政策要求新能源项目接入公共电网按容/需量缴纳输配电费下网电量免系统备用费降低分布式能源接入成本[2] 光伏行业技术与发展 - N型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优势全面替代传统P型技术铜电镀无银化等降本技术成为研发焦点[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GW累计装机突破1000GW(1太瓦)标志着规模进入太瓦时代[3] - 受欧美贸易政策影响对欧洲巴西等传统市场出口下滑但对菲律宾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出口额猛增超51个国家增幅达100%以上[3]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依法治理光伏等领域低价竞争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益比拼优化产能布局[3] 碳中和ETF成分股业务 - 前十大权重股深度参与储能和光伏行业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企业[4][5] - 宁德时代位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取得阿联酋19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4][5] - 阳光电源为全球光储龙头储能系统开拓至欧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第一[4][5] - 亿纬锂能作为储能电池前列企业目前储能产能已供不应求[4][5] - 隆基绿能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多次刷新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业务贯穿垂直一体化产业链[4] - 通威股份为全球高纯晶硅生产和太阳能电池片核心供应商高纯晶硅产能全球领先成本与技术优势突出[4] 指数结构与投资特性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由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等公司组成全面反映低碳经济主题表现[5] - 指数精选50家低碳经济核心企业构建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存储—清洁生产消费全产业链布局[5] - 碳中和ETF(560560)通过一篮子持股有效规避个股淘汰风险精准捕捉龙头红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