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600718)

搜索文档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4-20 21:4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3.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1] - 2025年3月10日审议通过现金收购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7%股权议案[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权审计等工作未完成,谈判仍在进行[3]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4月30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现金收购57%股权相关议案[3] - 本次交易尚需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机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5]
东软集团20250312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东软集团、上海思睿、东软医疗、西康运营院、望海康信 - **行业**: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东软集团基本面变化 - **业务落地与业绩承诺**:已实现几百家医院业务落地,形成实质业务收入和上万病例应用;新一轮股权激励业绩承诺2024年主营业务利润4.2亿,2025年5亿,2026年6亿,CAGR超20% [1] - **财务表现**:经营现金流创新高,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保持增长 [1] 收购上海思睿的意义 - **客户协同**:思睿核心客户为字节跳动、京东等高科技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企业,补充东软在新业务方向的客户资源 [2] - **AI业务协同**:思睿在与字节跳动合作中,重兵投入豆包、火山等AI业务,增强东软在AI新赛道的协同能力 [2][3] - **估值与对价**:思睿连续几年营收9亿、利润几千万,东软以6.9亿估值、3.97亿对价收购其57%股权 [3] AI+医疗赛道布局 - **行业价值理解**:通用大模型不能解决医疗场景落地问题,东软关注基于医疗场景理解和数据解决AI价值化问题 [5] - **自身业务优势** - **医保信息化**:东软是中国医保信息化龙头,按IDC报告市占率排名第二,在参保人群覆盖、省份城市覆盖、核心系统覆盖率、中标金额和数量等方面市场第一 [6] - **医疗影像管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影像管理产品PAC市场排名第一(按IPC 2023年报告) [7] - **医院核心诊疗系统**:按IDC报告市场份额排第二 [7] - **客户覆盖**:附带600多家三级医院、2800多家医疗机构、8万多家基层医疗卫生组织 [7] 旗下公司业务情况 - **东软医疗** - **设备地位**:是中国第一台CT发明人,CT赛道销量国内top3 [8] - **融资与发展**:完成融资分拆,引入宏益、高盛、通用技术集团等投资人,加速产品迭代 [8] - **AI+医疗业务**:开展Matters业务,实现多模态数据与影像识别、智能算法结合,覆盖16000多家医疗客户 [9] - **西康运营院**:提供互联网线上问诊和护理到家服务,符合医疗管控要求,在浙江宁波实现医保付费,服务人群超百万,参与在线医生和护士分别达十多万和十万名,2023年居家护理服务量和咨询量三位数以上增长 [10] - **望海康信**:围绕医院精细化运营提供HRP医院ERP系统,与东软集团前台诊疗业务覆盖全院信息化需求 [11] 产品临床落地与应用 - **临床落地情况**:产品在90多家顶级医院长期临床落地应用,如武汉中南医院等;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业务增长,问诊量达几十万到几百万 [14][15] - **业务区别优势**:在问诊环节应答质量、精准识别、智能追问、病例与电子病例引入协同方面表现扎实,更关注提升医院流程效率和患者体验 [16] 飞镖4.0医疗影像标注平台 - **产品地位**:是业界公认最好的医学影像辅助标注平台,获西京医院、四川华西等顶级医院专家团队临床专家共识推荐 [18] - **数据积累**: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标注医疗影像数据达5500万张 [19] - **商业模式**:以license形态售卖,也提供SaaS模式按使用时长付费;更关注与医生团队合作开展临床科研 [19] AI+医疗垂直应用案例 - **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2019年开发新冠疫情临床诊断AI算法,2023年获肺部New Long Care产品二类证,慢组肺识别算法应用于几百家医院、两万多临床病例 [20][21][22] - **与吉序明院士团队合作**:2018年开发面向脑卒的算法,2022年获中国第一个三类医疗器械证(针对New Brain Care产品),算法用于基层医院辅助诊断,实现商业变现 [23][34] 其他疾病算法与应用 - **泛血管类疾病**:与天坛医院王院长联合开发近十个子产品,在多家医院落地应用,如脑血管类在四川华西等医院,冠心病类在三大齐鲁等医院,主动脉类在西京医院等 [26] - **西骨关节炎**:开展手术智能规划和慢病全程管理算法研究 [28] AI+医疗市场切入点与优势 - **市场切入点**:关注提升基层医生水平,解决90%以上基层医生的临床问题,实现更大社会价值 [28] - **合作优势**:全链条覆盖医院管理流程、专业知识和影像数据,拥有全生命周期闭环数据;开发团队为复合型人才,懂算法、计算机和医疗专业知识 [29] AI+医疗发展机遇 - **算力平权影响**:deepseek带来算力平权,提升AI+医疗关注度,医院、医生团队和投资人更关注该领域,带来新的科研和开发合作机会 [30] - **医保政策机遇**:国家医保总局要求医院让患者获取影像数据,东软早有影像云布局(如辽宁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影像云),此政策将改变商业模型 [30][31] 产品推广策略 - **生态合作**:与华为等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动AI+医疗赛道落地 [35] - **内部策略**:内部要求AI+医疗落地要快,不在意初期收入,智能医疗研究院产品内部结算可零价结算 [36] 产品优势与区别 - **与其他医疗大模型区别**:东软做的是垂域应用落地和智能体,而非底层大模型;在智能体落地应用方面投入早、落地早;有多个二类证、三类证产品,临床应用案例多,算法准确度高(如脑卒算法90秒多模态数据输入准确度达95%以上) [37][39][40] - **AI原生应用产品**:包括慢组肺、主动脉夹层、泛血管识别、脑卒、西骨关节炎等产品 [4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绩增长原因**:2022 - 2023年医疗健康板块收入连续增长(2022年28.5%,2023年29.7%),得益于创新产品推出和与医院的深度联合科研合作,拉动传统医疗信息化板块收入增长 [12][13] - **产品进入指南与共识**:飞镖产品进入指南,脑卒类产品New Green Care于2022年进入中国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专家共识 [35] - **影像AI产品收入问题**:有投资人询问影像AI产品目前收入及未来三到五年增长空间 [32] - **脑卒AI产品竞争与商业化**:脑卒AI产品是国内唯一获三类证产品,通过国家卒中中心覆盖几百家基层医院实现商业变现(医院联入付费或按病例付费) [34]
东软集团-AI影像辅诊领军,AI医疗业务深度交流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东软集团及其旗下东软医疗、西康、望海等子公司,上海思睿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变革与战略 - 2024年公司进入新战略部署和变革元年,目标是提升发展速度、改善财务金融指标和市值 [2] - 加强管理干部考核轮岗和退岗机制,约三分之一干部退岗、三分之一轮岗、三分之一留任 [3] - 提出解决方案全面智能化战略,进行新一轮股权激励并发布业绩承诺,2024 - 2026年主营业务净利润分别达4.2亿、5亿、6亿,年增速约20% [4] 医疗业务布局 - 医疗信息化:以医院前台诊疗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和医保信息化处于领先地位,医保赛道市场占有率第一,是排名第二友商的一倍;核心诊疗系统按IDC报告为市场第二 [7][8] -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东软医疗拥有核磁共振、数字X线等设备,其MEDIS业务覆盖16000多个客户,多数年份三位数增长 [9] - 互联网 + 护理:西康通过与卫健委合作,实现线上有十几万医生和护士,打通医保直接到户付费,采用分层运营模型 [10] - 医院经济化运营:望海面向医疗机构经济化运营,掌控医院后台成本和人力数据,在复旦百强医院中覆盖68 - 69家 [11][12] 业务增长情况 - 2022 - 2023年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板块收入增速近30%,2022年为28.5%,2023年为29.7%,原因是满足医院创新业务和科研需求 [13] - 2023年集团及旗下四大板块在医疗健康领域营收达65.3亿 [14] AI + 医疗业务 - 技术对接:已与DeepSeek、文心一言等底层大模型对接,拥有垂直应用框架并在多行业应用,医疗领域最深入 [16] - 智能体落地:在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应用,已在多家医院落地,包括在云南、天津、武汉等地实现DeepSeq模型应用,进入优化医院诊疗流程阶段,可提升医院收入规模和诊疗量 [17][18][20] - 专业产品与科研合作 - 飞镖4.0医学影像标注平台:是临床专家共识唯一推荐的商业化工具,累计标定影像数据达5500万张,应用于几十家大型医疗机构,有多种收费模式,并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 [21][22][23] -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有面向新冠的快速诊断产品,慢性肺炎临床应用病例达两万多个,还开展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研究 [24][26][29] - 脑缺血辅助诊断:与习近平院士团队合作,脑缺血辅助诊断软件获国家三类证,算法90秒诊断准确度达95%以上,提升基层医疗诊断效果 [26][27][28] - 其他产品:泛血管智能评估和辅助诊疗系统覆盖近10个子产品,已在多家医院落地;膝骨关节智能评估软件可提升基层诊断质量 [30][31][32] 行业趋势与公司机遇 - DeepSeek开源赋予有稀缺数据的公司AI技术底座,利于开展AI应用,公司有望开启高速成长曲线 [39] - 国家医保局对影像胶片不再付费,以及患者拥有影像电子数据,为AI + 医疗落地带来新场景和商业模型放大机会 [36][37][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与华为在医疗领域有合作,春节后发布基于DeepSeek的一体机 [41] - 公司现金收购上海思睿57%股权,估值较2022年下降约21%,思锐核心大客户包括字节跳动、京东数科等,主打AI方向 [41]
东软集团(600718)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东软集团收购股权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2025-04-09 19:33
收购交易 - 拟现金3.97亿元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6] - 后续发行股份购剩余43%股权属权益性交易[8] - 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通过收购相关议案[3] 财务数据 -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增值3.89亿元,增值率126.27%[1] - 预计确认商誉约2亿元,最终以2025年审计报告为准[1][8] - 公司享有思芮科技可辨认净资产57%份额为1.92亿元[6]
东软集团(600718) - 北京中天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东软集团收购股权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中评估问题的意见
2025-04-09 19:33
评估数据 -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6.97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3.89亿元,增值率126.27%[1] -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预计确认商誉约2亿元[1] - 企业整体价值为82,506.49万元[10] 财务预测 - 2025 - 2030年及稳定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007.48万元等[5] - 2025 - 2030年及稳定年度净利润分别为5,020.71万元等[5] - 2024 - 2030年及稳定期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分别为 - 1,521.89万元等[6] 成本与利率 - 所得税率为14.69%[6] - 评估无风险利率为2.3397%[7] - 超过10年期的股权市场超额回报率ERP为5.84%[7] 风险系数与成本 - 无财务杠杆风险系数β值为1.0930[8] - 评估基准日被评估单位D/E为27.75%[10] - 企业特有风险超额回报率Rs测算为3.00%[10] - 所有者权益(股权资本)的成本Ke为13.23%[10]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0.92%[10] 资产与负债 - 非经营性资产账面净值为5,262.69万元,评估价值为5,142.28万元[11] - 评估基准日企业有息负债为17,931.99万元[11] 收入与增长 - 2022 - 2023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5%、4.13%[15] - 2021年对字节跳动集团等业务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16] - 2024 - 2029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46%等[22] - 2024 - 2029年毛利率分别为15.72%等[22] - 2024 - 2029年净利润分别为1979.02万元等[2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达7470亿元,同比增长41.0%,预计2025年达10457亿元[26] - 2024 - 2026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4.46%[26] - 2024 - 2028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6.25%[26] 订单情况 - 2025年1 - 3月重点客户数字技术服务在手订单17159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7.33%[29] - 截止2025年3月末,软件解决方案成果物交付在手订单约1936万元,约占全年预测数据的40%[30] 对比数据 - 5家可比上市公司2019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平均值为19.43%,公司为11.98%[33] - 2020 - 2023年中国IT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3.86%[34] - 2021 - 2023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67%[34]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率预计围绕12%左右浮动[27]
东软集团(600718)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东软集团收购股权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2025-04-09 19:33
业绩数据 - 2023年、2024年1 - 10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41亿元、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0.16亿元[5] - 2024年1 - 10月净利润1610.92万元,2024年度预计3589.93万元,2023年度为5776.12万元[25] - 2024年1 - 10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12587.30万元,2024年度预计 - 6902.11万元,2023年度为283.52万元[26] 资产数据 - 2023年末、2024年10月末,公司总资产分别为5.75亿元、6.57亿元[5] - 2023年末、2024年10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合计分别为4.40亿元、5.90亿元[5] - 2024年10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60196.37万元,坏账准备和减值准备期末余额1212.20万元,计提比例2.01%,剔除东软集团影响后为3.41%[22][23] 客户应收账款数据 - 2024年10月31日,东软集团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27420.71万元,占比45.55%[7] - 2024年10月31日,广联达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5308.48万元,占比8.82%[7] - 2024年10月31日,字节跳动集团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2711.98万元,占比4.51%[7] 财务变动数据 - 2024年11 - 12月,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净减少约0.5亿元,确认收入增加约2亿元,回款约2.5亿元,销售现金流入约2.36亿元[20] - 2024年12月31日有息负债合计14728.72万元,2024年10月31日为17931.9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34.11万元[32]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4081.86万元,其中受限资金97.90万元,非受限资金3983.96万元[33] 授信与偿付数据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取得银行授信额总计2.65亿元,实际使用授信额1.8亿元,尚可使用授信额度为8500万元[34] - 报告期内公司贷款偿还率及利息偿还率均为100%,预计支付利息费用约113万元[34] 原因分析 - 2024年1 - 10月其他收益较2023年度减少1694.79万元,减值损失增加518.57万元致净利润下滑[27] - 2024年1 - 10月、2023年度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差异分别为14198.22万元、5492.60万元,因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26][29] - 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规模较大且快速增长受结算周期、客户结算及付款节奏、季节性回款等因素影响,具有合理性[17] 业务模式 - 公司提供数字技术服务和软件解决方案两种服务,前者按人月或人天工作量收费,每月用产出法确定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后者以成果交付,完成履约交付成果时确认收入[16] - 合同资产仅含采用产出法确定履约进度的数字技术服务应收款,按客户结算金额结转计入应收账款[17] - 数字技术服务按人员数量、单价按期确认收入,软件解决方案交付成果经客户验收确认收入,结算周期以季度和月度为主,收入确认至客户回款周期一般3 - 6个月[18]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现金收购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1%股权签署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二)的公告
2025-04-09 19: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 - 2025年多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议案[4] - 已与天津芮屹签署购买思芮科技11%股权协议及补充协议[5] 交易价款 - 补充协议生效5个工作日内付55%,即4217.8785万元[8] - 剩余45%,即3450.9915万元按安排支付[8] - 依应收账款回收率分笔支付剩余款项[9][10] 交易情况 - 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待审批[3] - 天津芮屹设承诺和补偿安排保障股东利益[12]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收购股权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2025-04-09 19:31
业绩总结 - 2023年、2024年1 - 10月,思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0.16亿元[39] - 2023年末、2024年10月末,思芮科技总资产分别为5.75亿元、6.57亿元[39] - 2022 - 2023年思芮科技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5%、4.13% [103] - 2024年1 - 10月公司净利润1610.92万元,2023年度为5776.12万元,下滑因其他收益减少和减值损失增加[72][73] - 2024 - 202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007.48万元、104,646.32万元等,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46%、10.70%等[106] - 2024 - 2029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16,019.81万元、89,482.15万元等,毛利率分别为15.72%、14.49%等[106] - 2024 - 2029年公司本年净利润分别为1,979.02万元、5,020.71万元等[106] 用户数据 - 思芮科技覆盖200多家优质客户,与公司近年客户群体重叠比例仅为10%[26][29] - 2024年度围绕战略性产业的客户业务规模约5亿元,是2021年度规模的2倍以上[29] - 2024年1 - 10月思芮科技前十大客户交易金额合计49287.2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5.3%[45] - 2023年度思芮科技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易金额34623.4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6.8%[46]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率预计围绕12%左右浮动[108] - 2025年1 - 3月重点客户数字技术服务在手订单17,159万元,相比于2024年同期增长27.33%[111] - 截止到2025年3月末,软件解决方案成果物交付在手订单约1,936万元,约占全年预测数据的40%[11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本次现金收购交易对价合计3.97亿元,购买思芮科技46%股权、天津芮屹11%股权的对价分别为3.21亿元、0.77亿元[1] - 2022年9月东软控股将46%思芮科技股份转让给瑞应人才,交易对价4.08亿元[18] - 本次思芮科技100%股权交易作价6.97亿元,较2022年前次交易下降约21%[23][25] - 公司拟以3.97亿元现金购买思芮科技57%股权,初步计算商誉约2亿元[87] - 公司后续拟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剩余43.00%股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8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前十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70%以上 [105] - 公司与天津芮屹于2025年3月10日约定持股平台合伙人自交割日起持续任职不少于24个月[121] - 公司与天津芮屹约定持股平台合伙人任职及离职后不得从事同业竞争业务[122] - 公司与天津芮屹约定补充协议生效日起支付全部交易对价的55%[123] - 2025年度审计报告出具后,若应收账款净额回收率不低于75%,支付标的资产交易价款的22.5%[124] - 2026年度审计报告出具后,若应收账款净额回收率达100%,支付标的资产交易价款的22.5%及之前扣除金额之和[125]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4-09 19:3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4月30日上午10:00在沈阳东软软件园召开[1] - 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网络投票时间9:15 - 15:00[1][4] -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4] 股权与议案 - 审议现金收购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7%股权议案[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4月23日[9] 其他 - 各议案已在指定报刊和网站披露[6] - 股东于4月24 - 29日工作日到董事会办公室登记[10]
东软集团多元化困局
IPO日报· 2025-03-23 19:27
核心观点 - 东软集团拟以3.97亿元现金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交易完成后思芮科技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1] - 东软集团面临营业收入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的局面,2021-2023年营收从87.35亿元增至105.44亿元(增长20.7%),但扣非净利润从0.35亿元降至-1.47亿元 [3][4] - 公司多元化战略导致成本激增与利润受挤,2023年研发费用达10.3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为6.92亿元 [6]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1年10.19亿元增至2023年15.4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增至17.19亿元 [11] - 存货高企,2024年前三季度达57.78亿元,其中合同履约成本占89.08% [13][14] - 思芮科技估值从2022年8.87亿元缩水至6.96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8%至0.36亿元 [17][18]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87.35亿元→105.44亿元(+20.7%) [3] - 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0.35亿元→-5.3亿元→-1.47亿元 [4] - 2023年研发费用:10.32亿元 [6]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92亿元 [6] - 2024年半年报四大核心业务营收: - 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6.89亿元(毛利率47.25%) - 智能汽车互联:17.29亿元(毛利率16.22%) - 智慧城市:7.06亿元(毛利率41.42%) - 企业互联及其他:11.72亿元(毛利率34.66%) [8][9] 业务结构 - 早期以外包业务起家,2006年成为全国首家外包收入过亿美元的软件企业 [5] - "十四五"以来实施多元化布局战略,拓展大健康产业(2011年)和智能汽车产业(2015年) [5] - 2024年半年报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 自主软件、产品及服务:37.92亿元(毛利率31.30%) - 系统集成:4.14亿元(毛利率12.39%) - 物业广告:0.93亿元(毛利率72.45%) [9] 资产状况 - 应收账款: - 2021年:10.19亿元 - 2023年:15.44亿元 - 2024年前三季度:17.19亿元(占流动资产16%) [11] - 存货: - 2021年:49.3亿元 - 2023年:49.47亿元 - 2024年前三季度:57.78亿元(占流动资产53%) [13] - 合同履约成本: - 2024年半年报:45.91亿元(占存货89.08%) [13][14] - 2023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8亿元,其中1.7亿元(81.73%)来自合同履约成本减值 [14] 收购标的分析 - 思芮科技估值变化: - 2022年估值:8.87亿元 - 本次交易估值:6.96亿元(缩水1.91亿元) [17] -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8.64亿元→9.04亿元→9.42亿元 - 2021-2023年净利润:0.45亿元→0.4亿元→0.58亿元 - 2024年未经审计数据: - 收入:9.45亿元(与2023年持平) - 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滑38%)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