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600909)
搜索文档
华安证券:发行不超100亿元次级公司债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7:24
公司融资动态 - 华安证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1]
城商行板块9月2日涨1.65%,齐鲁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16:59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上涨1.65%,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45%)和深证成指(下跌2.14%)[1] - 齐鲁银行以3.79%涨幅领涨板块,青岛银行(2.63%)和苏州银行(2.24%)涨幅居前[1] - 西安银行是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47%[2] 个股交易数据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7.55亿元,成交量162.40万手[1][2] - 宁波银行成交额15.10亿元,杭州银行成交额12.00亿元,北京银行成交额12.83亿元[1][2] - 重庆银行成交量最低仅13.85万手,成交额1.36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游资净流出2.03亿元,散户净流出1.38亿元[2] - 江苏银行主力净流入1.40亿元(占比8.0%),杭州银行主力净流入1.30亿元(占比10.84%)[3] - 重庆银行主力净流入1701.04万元(占比12.55%),厦门银行游资净流入1058.73万元(占比6.68%)[3]
华安证券:给予晶合集成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2 15:08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 [2] -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增加1.45亿元和1.09亿元,主要因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及单位销货成本下降 [2] 市场地位与行业排名 - 公司在液晶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市场占有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晶合集成位居全球晶圆代工业者营收排名第九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三 [3] OLED显示驱动芯片布局 - 公司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4] - 根据Omdia数据,2024年OLED DDIC出货量达8.35亿颗,2025年Q1和Q2分别为1.85亿颗和2.01亿颗,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10.84亿颗,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5% [3] CIS产品进展与市场前景 - 公司CIS产品制程涵盖90-55nm,55nm CIS产品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主摄、辅摄及前摄镜头,55nm全流程堆栈式CIS芯片实现批量生产 [6] - 据Omdia预测,2029年全球CIS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70亿美元,2023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6% [5] - 汽车市场成为CIS增长新动力,未来单车摄像头用量有望攀升 [5] 产品结构与研发成果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12,979.42万元,按制程节点分类,55nm、90nm、110nm、150nm占比分别为10.38%、43.14%、26.74%、19.67%,40nm开始贡献营收 [7] - 按应用产品分类,DDIC、CIS、PMIC、MCU、Logic占比分别为60.61%、20.51%、12.07%、2.14%、4.09%,CIS和PMIC产品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7] - 研发成果包括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批量生产、28nm逻辑芯片持续流片、55nm堆栈式CIS全流程生产以及55nm逻辑芯片和110nm MicroOLED芯片小批量生产 [7]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1.69亿元、127.15亿元和141.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12.97亿元和14.85亿元 [9]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0.8X、38.8X、33.9X,维持增持评级 [9]
华安证券(600909):投行业务突破,自营投资驱动增长
山西证券· 2025-09-02 14:51
投资评级 - 增持-A(维持) [1][5] 核心观点 - 投行业务突破 自营投资驱动增长 [1] - 受益资本市场回暖 投资与投行业务大幅改善 基金投顾发展迅速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3亿元、22.27亿元、25.52亿元 同比增长30.11%/15.23%/14.60% [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 同比增长43.09%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 同比增长44.94%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2% 提升1.19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7.70亿元 同比增长27.00%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 同比增长30.11% [5][7] 业务板块表现 - 投资业务实现收入10.83亿元 同比增长68.36% [4]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36亿元 同比增长45.59% [4] - 投行业务收入1.15亿元 同比增长245.85% [4] - 资管业务收入2.76亿元 小幅下滑2.61% [4] -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4325万元 同比增长52.65% [4] - 投资咨询业务收入5187万元 同比增长129% [4] 投资业务配置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下降22%至286.42亿元 [4] - 其中债券下降37.45%至159.89亿元 [4] - 股票增长94.28%至16.30亿元 [4] - 其他债权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10%至224.85亿元 [4] - 其他权益投资规模较年初减少18.37%至21.75亿元 [4] - 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33.67%达11.58亿元 [4] 投行业务突破 - 完成1单创业板IPO项目 [4] - 完成1单深交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出售项目 [4] - 完成1单新三板挂牌项目 [4] - 完成2单新三板定向发行项目 [4] 财富管理转型 - 客户端APP月活人数60.37万 同比增长24.69% [4] - 基金投顾相关收入增长贡献显著 [4] - 围绕产品与资产供应体系、投资顾问服务体系、科技赋能体系、客群发展体系、组织人才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财富管理转型 [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华安嘉业实现利润总额1.06亿元 [4] - 月均实缴规模排名第10位 较上年度同期提升3位 [4]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6.43元 [3] - 年内最高/最低价7.13元/4.23元 [3] - 总市值300.82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4.95元 [3] - 净资产收益率4.47% [3] - 预计2025-2027年PB分别为1.21/1.13/1.04 [5][7]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5.63/13.56/11.83倍 [7]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维持泸州老窖“买入”评级,看好行业恢复期的公司业绩弹性
格隆汇· 2025-09-02 14:0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64.54亿元,同比下降2.67%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63亿元,同比下降4.54% [1] - 第二季度营收71.02亿元,同比下降7.9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70亿元,同比下降11.10% [1] 业绩预期 - 上半年财务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1]
上交所: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9月3日上市,代码243668
金融界· 2025-09-02 13:00
债券上市基本信息 -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于2025年9月3日在上交所上市 [1][2] - 债券证券简称为"25华安G1" 证券代码为"243668" [2] 交易方式与规则 - 债券上市采取匹配成交、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协商成交交易方式 [2] - 根据中国结算规则 该债券可参与质押式回购 [2]
调研速递|珠海博杰电子接受华安证券等22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01 20:3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落实下游大客户多元化战略 业务从消费电子向服务器和汽车电子跨越 可支撑未来3年基本盘 [1] - 未来将围绕大客户需求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型 在谐波减速器 关节等领域有技术储备 [1] - IPO和可转债募投项目落地后 产能将有2-3倍增长空间 [1] 液冷业务发展 - 3年前开始为客户产品测试设备采用液冷方案 因客户高功率产品需求大增 [1] - 公司自研液冷模组应用于测试设备 与高校合作研发 未来将加大研发及与北美大客户对接力度 [1] - 凭借与大客户紧密合作 早期明确需求有利于商业布局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IMU传感器测试设备已小批量发货对接T客户 同时送样麦克风和声学领域检测设备 [1] - 在机器人领域布局4-5年 投资一家有自研谐波减速器技术的机器人公司 具备成本优势 [1] - 正在寻找工厂生产等应用场景方案 [1] 广浩捷并购整合 - 广浩捷主营摄像头模组检测设备与自动化组装线 从消费电子切入汽车电子和车载摄像头模组 [1] - 去年获得B客户订单 技术与交付能力扎实 将成为公司光学板块重要抓手 [1] - 半年度业绩考核已达成 对完成全年考核有信心 在半导体和MEMS检测设备有技术储备 [1] 成本与费用管理 - 公司在成本管理 费用管理 信息建设和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整合 [1] - 此前因市场不明朗导致多种设备产品尝试 管理与研发费用较高 [1] - 随着产业趋势明晰和产品规模出货 将形成规模优势 [1] AI相关业务 - AI服务器领域主要提供电测设备 价值量几十万到上百万 [1] - AI眼镜领域提供射频 声学和光学等测试设备 价值量上百万 [1] - 客户需求明显增加 光学检测设备将成为高速增长点 公司已有技术准备 [1] 零部件发展规划 - 公司为测试设备降本自研很多零部件 具备技术能力储备 [1] - 未来将整合产业资源通过自研交付 同时围绕大客户需求筛选零部件供应赛道 [1] - 将从大客户开始试水零部件供应业务 [1] MLCC设备进展 - 从六面体外观检测设备切入MLCC领域 经过高研发投入拥有4款设备 [1] - 包括测包机 八轨高速测试机和叠层机 其中叠层机被誉为MLCC制程皇冠明珠 [1] - 高速测试机和叠层机已在客户端小规模发货 可能继续沿MLCC制程核心价值设备研发 [1]
博杰股份:接受华安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20:34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接受华安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董事会秘书黄璨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占比100% [2] 市值信息 - 公司当前市值达85亿元人民币 [3]
艾迪药业:8月2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华安证券、兴全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9-01 19:4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HIV新药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58.49%,人源蛋白业务通过收购南大药业实现协同整合,推动整体营收3.62亿元(同比+100.19%)和归母净利润919.1万元(同比+120.23%)[3][6][8] - 抗HIV核心管线ACC017在初治患者中显示显著疗效,单药治疗10天病毒载量平均下降2.34Log10拷贝/mL,联合用药后超90%患者实现病毒学完全抑制,耐药人群II期临床已完成入组,三联复方制剂IND已获受理[2] - 公司布局长效预防药物(PrEP)领域,完成两个新分子专利优先权申请,推进半年给药周期候选药物研发,计划年底前提交IND申报[4] - 人源蛋白业务通过南大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及净利润3817.19万元,并推动2.2类新药D108注射液获批IND及DB116项目获IND受理[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3.62亿元,同比上升100.19%,归母净利润919.1万元,同比上升120.23%,扣非净利润-511.27万元(同比改善90.41%)[8] - 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1.65亿元,同比上升86.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39.1万元(同比改善79.92%),毛利率65.58%[8]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为-2300万元至1000万元,2026年预测净利润3719万元至1.12亿元[10] 研发进展 - ACC017初治患者Ib/IIa期临床显示联合用药后超90%患者实现病毒学完全抑制(HIV-RNA<50拷贝/mL),100%患者HIV-RNA<200拷贝/mL[2] - 耐药人群II期临床已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三联复方制剂(ACC017+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IND已提交并获受理[2] - 长效PrEP药物完成两个新分子专利优先权申请(2024年11月及2025年1月),启动1个新分子IND申报前研究,计划年底前提交IND[4] 商业化策略 - HIV产品聚焦三类患者群体:传统治疗出现CNS不良反应者、国际方案导致代谢问题者及高生活质量需求者[3] - 通过亚太艾滋病大会(PCC)、国际艾滋病大会(IS)等学术会议展示144周循证数据,打造"与艾同行"等学术品牌[3] - 优化营销团队并推行差异化销售策略,强化患者教育及品牌建设[3] 业务布局 - 人源蛋白业务覆盖抗炎、溶栓、抗凝、脑卒中及生育辅助领域,通过南大药业整合上游产业链资源[6][7] - 2.2类改良型新药D108注射液获IND批准(2025年3月),高分子量尿激酶项目(DB116)获IND受理(2025年7月)[7] - 双轮驱动战略(HIV新药+人源蛋白)推动收入多元化,南大药业贡献营业收入1.71亿元及净利润3817.19万元[6][8] 行业动态 -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PrEP)被《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年版)》列为重要干预策略,长效药物因副作用低和私密性优势预计主导市场[4] - 国际PrEP药物包括吉利德Decovy(每日口服)、GSK Pretude(两月注射剂)及吉利德Truvada(每日口服)[4]
麦澜德:呈瑞投资、华安证券等多家机构于8月29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9-01 19:4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62%至2.4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96%至6392.01万元,主要因处置子公司不良资产及新品推广策略调整 [2][3] - 生殖康复与抗衰业务收入7983.87万元,同比增长42.45%,成为增长核心动力,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结合线上渠道 [4] - 公司布局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覆盖上肢运动机器人、无创神经调控等领域,并研发情感交互诊疗装备(预计2027年结题),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 [5][6] - 海外业务以盆底产品为主聚焦东南亚市场,国内通过康美中心模式(当前处于江浙样板建设阶段)与多中心临床研究拓展医疗渠道 [8][9][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1亿元(同比+5.62%),归母净利润6392.01万元(同比-11.96%),扣非净利润6072.3万元(同比-8.08%)[2][1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收1.23亿元(同比-0.89%),归母净利润2406.04万元(同比-33.76%),毛利率70.9% [11] - 毛利率下降主因新品推广阶段销售策略调整及大客户订单数量增加 [3] 业务板块进展 - 生殖康复与抗衰业务收入7983.87万元(同比+42.45%),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强调严肃医疗背景赋能消费医疗的合规性与产品力 [4] - 盆底业务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增强医学证据,加速医院准入进程 [7] - 海外业务以盆底产品为核心,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通过参展与学术交流推进 [8] 技术研发布局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覆盖上肢/手部运动机器人、无创神经调控及多模态生理信号采集,未来拓展多模态闭环神经调控与认知障碍干预算法 [5] - 情感交互诊疗装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形成原理样机,计划2025年开展临床预实验,通过多模态信号融合实现疾病早期识别与干预 [6] 战略与模式创新 - 坚持"严肃医疗消费化,消费医疗严肃化"双轮驱动战略,以临床数据为消费医疗背书,以客户运营反哺严肃医疗流量 [11] - 康美中心为医院合作新模式,当前处于初期推广阶段,2025年目标为江浙地区样板中心建设 [9]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1亿/1.69亿/2.19亿元(华源证券)及1.36亿/1.65亿/2.01亿元(信达证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