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601117)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601117) - 关于中国化学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4-29 23:18
关于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目录 1、 专项审计报告 2、 附表 委托单位: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单位: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联系电话:010-88217171 关于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非经营性资金占 | 资金占用方 | 占用方与上市 | 上市公司 | 2024 | 年期 | 2024 年度 占用累计发 | 2024 年度 占用资金 | 2024 年度 | 2024 年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的关联关 | 核算的会 | 初占用资 | | | | 偿还累计发 | 末占用资金 | 占用形成 | 占用性质 | | 用 | 名称 | | | | | 生金额(不 | 的利息 | | | 原因 | | | | | 系 | 计科目 | | 金余额 | 含利息) | (如有) | 生金额 | 余额 | | | ...
中国化学(60111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22: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4.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8%[4] - 营业总收入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51.71亿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46.53亿元,降幅1.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3%[4] - 营业利润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6.05亿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24亿元,增长13.6%[16] - 利润总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5.96亿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8.57亿元,增长16.3%[16]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4,827,824.95元,同比增长18.8%[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增长20.00%[4]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增长20%[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9%,同比增加0.20个百分点[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13.39亿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03.62亿元,降幅2.4%[16]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9.59亿元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1.60亿元,增长21.0%[16] - 2025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960,037,529.86元,同比增长15.4%[21] - 2025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5,678,381,757.13元,同比下降6.3%[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9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67.70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96,869,723.63元,同比恶化123%[21]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019,811,756.32元,同比下降16%[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9,264,771.99元,去年同期为+603,331,862.87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4,936,711.09元,去年同期为-1,248,091,853.38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284,845,957.48元,同比下降23.4%[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500.67亿元下降至2025年3月的333.31亿元,降幅33.4%[12]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362.52亿元增至2025年3月的370.01亿元,增长2.1%[12] - 存货从2024年底的58.48亿元增至2025年3月的72.64亿元,增长24.2%[12] - 合同资产从2024年底的464.68亿元增至2025年3月的511.56亿元,增长10.1%[12]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275.42亿元降至2025年3月的219.50亿元,降幅20.3%[13]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309.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0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38.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48%[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300.24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3040.60万元人民币等[6] 股东信息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51%,共计24.59亿股[9] 其他综合收益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8,432,007.33元,同比扩大15.4%[17]
中国化学(60111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2: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85,843,681,886.95元,同比增长4.20%[1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7,933,905.73元,同比增长4.82%[1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股,同比增长4.49%[20]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514,772,863.24元,同比增长6.02%[19]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866.13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营业收入1858.44亿元,同比增长4.2%[2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亿元,同比增加2.62亿元,增长4.83%[29]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49.39亿元、456.70亿元、435.43亿元、516.91亿元[21]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16亿元、16.22亿元、9.99亿元、18.50亿元[21]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66.13亿元,同比增长4.14%[72]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同比增长4.54%[72] - 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8亿元,同比增长4.83%[72]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85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67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74] - 化学工程业务分包成本710.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7%[81] - 化学工程业务机械费用29.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3%[81] - 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为5.01亿元,同比增长1.51%[84] - 公司2024年管理费用为35.48亿元,同比增加5.71亿元,增长19.2%[85] - 公司2024年财务费用为2.22亿元,上年同期为-1.69亿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85]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6.4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8%,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1.72%[86] - 环境治理业务分包成本同比下降36.51%至8.12亿元,占总成本41.26%[82]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22,135,369.15元,同比下降4.51%[1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43.54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1]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7.22亿元,同比下降4.51%[90]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7.6亿元,上年同期为-33.65亿元[90] -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4.09亿元,上年同期为13.05亿元[91] 业务线表现 - 化学工程业务收入152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9%,占总收入的82.12%[76][77] - 基础设施业务收入205.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6%,占总收入的11.11%[76][77] - 化学工程业务毛利率为10.70%,同比增加0.83个百分点[76] - 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为6.20%,同比减少0.89个百分点[76] - 2024年新签合同额3669.40亿元,同比增长12.30%,其中境内2536.27亿元(占比69.12%),境外1133.13亿元(占比30.88%)[34] - 建筑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3507.28亿元,占比95.58%,其中化学工程2762.68亿元(同比增长5.8%),基础设施649.40亿元(同比增长56.28%)[35] - 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83.25亿元,同比增长27.88%[35] - 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合同总金额1339.94亿元人民币,已履行金额693.99亿元人民币[80]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4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6%[76][79] - 公司在建项目共3499个,完成产值1715.22亿元[54]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有9家子公司参与建设[54] -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是全球单体投资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有10家子公司参与建设[54] - 北方华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是中沙两国"一带一路"倡议重大合作项目,有7家子公司参与建设[54] - 公司工程承包主要采用工程总承包(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55] - 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59] - 2024年底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59] - 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并实现达产目标[59] - 公司实业板块聚焦高性能纤维、可降解材料、气凝胶等化工新材料领域[59] - 公司现代服务业以产融结合为重点,通过投资带动规划、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62] - 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过1000亿美元[69]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275,575,565.47元,同比增长8.31%[19]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33,421,377,309.40元,同比增长6.53%[19]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8.21亿元人民币,较上期减少43.34%,占总资产比例从3.88%降至2.07%[93] - 应收账款增长38.08%至362.5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1.98%升至15.53%[94] - 发放贷款及垫款增加42.34%至89.4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2.87%升至3.83%[94] - 在建工程增长34.26%至94.2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3.20%升至4.04%[94]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长106.31%至82.8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83%升至3.55%[94] - 短期借款激增214.71%至27.5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0.40%升至1.18%[94] - 境外资产规模达385.0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6.49%[95] - 公司年末资产负债率处于建筑央企最好水平[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计划完成新签合同额3700亿元,营业总收入1950亿元,利润总额76.8亿元[127] - 公司面临国际化经营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多重挑战,加强多层级联动风险防控体系[128][129] - 化工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新产品处于初级阶段,个别投资项目效益未达预期[130] - 项目执行控制风险中,业主单位资金支付能力下降,部分项目合同条件苛刻,争议较多[131] - 安全环保健康风险隐患存在,公司严格执行管理体系,全面开展节能降碳行动[132] - 现金流风险突出,上游结算难、收款难,下游刚性支付压力大,公司加强信用管理和"两金"压降[133] - 公司高度关注经营性现金流、"两金"、合同资金、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139] - 公司深入开展境外佣金督查和境外风险监督检查,防范境外经营风险[139]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86元(含税),合计分配利润1,136,222,917.33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9.98%[3] - 202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78元(含税),共派发现金股利1,087,485,760.04元,占净利润的20.04%[170] - 2024年拟每10股派息1.86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1,136,222,917.33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19.98%[17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3,305,013,766.84元,占年均净利润的59.98%[174] 研发和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6.4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8%,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1.72%[8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5,824人,占总员工比例11.42%,其中博士168人,硕士1,718人[87] - 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730项,专有技术348项[67] - 公司拥有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8家高新技术企业[67] - 公司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76名[68]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2.65万亿元,同比增长3.9%[44] -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44] - 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8.6%[45] - 2024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47] - 2024年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其中2万亿元化债额度已启动发行[47]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4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48] -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达到20%左右,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48]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48] - 2024年化工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8.6%[50] - 2024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提升至79%,但高性能树脂等功能性材料自给率仍不足50%[115] - 化工新材料行业目标"十四五"期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2025年达到1.2万亿元[115] - 2025年计划形成10个年产值超百亿的化工新材料园区,培育50家行业领军企业[115] - 城中村改造年均投资预计达1.3万亿元,保障房和"平急两用"工程年均投资分别为3822亿元和5022亿元[116] - 交通投资占传统基建投资近30%,2025年将推进20个重大工程包和40个单体重大项目[117] - 工业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按7.7%年复合增长,"十四五"末达1262亿元[119]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65%,资源化利用率达60%[119] - 非电领域大气治理市场规模约1023亿元,危废处理市场2025年预计达1979亿元[119] - 9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119] - 新材料产业聚焦高性能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高端化差异化发展[120]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陈壁)
2025-04-29 22:52
2024 年,作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独立董事,本人严格遵守《公司法》、上市公司监管规 则、公司《章程》及各项管理规定,积极参加董事会会议及 调研活动,勤勉、公正、独立地履行职责。现将履职情况报 告如下: 一、勤勉尽责,积极参加董事会会议和考察调研活动 (一)参加董事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股东大会会议 情况。年内我出席公司董事会 11 次,审议及听取汇报事项 60 项,其中,审议董事会会议议案 52 项,均投赞成票,听 取汇报事项 8 项;出席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5 次,审议及听取 汇报事项 5 项;出席外部董事沟通会 1 次,听取汇报事项 22 项;出席股东大会 4 次,审议及听取汇报事项 17 项。本人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独立董事的履职要求, 勤勉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出资人权益,对会议讨论的重大经 营决策事项和其他重大事项进行了认真审议。在审议过程中, 本人始终坚持以公司整体利益和全体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审 慎行使表决权,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 2024 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独立董事 陈壁 2024 年,本人在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议决策时,坚 持实事求是、 ...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兰春杰)
2025-04-29 22:51
2024 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二、重点关注事项情况 (一)勤勉尽职,关注重点事项。2024 年,本人切实从 维护全体股东和出资人权益角度出发,注重推动公司持续迈 向高质量发展与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在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 会审议决策时坚持原则、担当尽责、诚实守信、建言献策, 就公司预算、决算、年度担保、计提减值准备方案、利润分 配方案及关联交易事项等发表了意见。 一是支持公司高质量发展。鼓励公司加强对建筑行业的 战略研判,准确把握相关政策方向。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方式, 审议通过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议案,强调提 高投资质量、加强过程审批、保障投资收益、防范投资风险, 同时充分发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对创效的支撑作用,注重 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创效能力,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严格审核重要财务事项。认真审核公司综合授信、 财务预算和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募集资金使用存放等 独立董事 兰春杰 2024 年,作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独立董事,本人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 公司监管规定,勤勉履职,积极参加董事会各类会议及调研 活动,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 ...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杨有红)
2025-04-29 22:51
二、年度履职重点关注事项的情况 独立董事 杨有红 2024 年,作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独立董事,本人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 规定和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忠实勤勉履行职责,独立 负责地行使职权。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出席公司各类会议,勤勉尽责履行董事职责。年 内我出席公司董事会 11 次,审议及听取汇报事项 60 项,其 中,审议董事会会议议案 52 项,均投赞成票,听取汇报事 项 8 项;出席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6 次,审议及听取汇报事项 33 项;出席外部董事沟通会 1 次,听取汇报事项 22 项;出 席股东大会 4 次,审议及听取汇报事项 17 项。对于公司董 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议决策的重大事项的议案资料,作为 独立董事均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时间提供, 对全部议案进行了客观审慎的思考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向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问询。在出席公司股东大会、董事 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相关会议时,积极参与对议案的讨论、审 议,依法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审慎表决,并向公司提出合 理化建议。关注决议执行情况和效果,督促公司严格按照会 议决议的相关 ...
中国化学(601117):当前时点如何看中国化学?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估值与财务状况 - 公司当前PB为0.75倍,处于近10年6.2%分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1] - 2024Q3末有息债务率仅为6.3%,为8大建筑央企中最低,在手现金类资产397亿元,净现金256亿元(市值453亿元) [1] - 上市以来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正,近五年经营性+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合计139亿元(8大央企中仅两家为正) [1] - 分红率目前20%,显著低于可比公司(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平均43%),未来提升空间大 [1] 己二腈项目与化工新材料 - 己二腈项目负荷率逐步提升,受益进口替代(美国企业占全球产能68%)及原材料价格下行 [2] - 原材料成本显著下降:丁二烯价格从11100元/吨降至8600元/吨(-22.5%),单吨己二腈成本下降12.6%至10323元/吨 [2] - 一期20万吨产能可因成本下降增厚利润2.98亿元 [2] - 重点推进阻燃尼龙、尼龙6T、POE等中试项目,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 施工业务发展 - 国内煤化工投资加速:2025-2026年预计年投资额1177/2104亿元,公司有望获得EPC订单391/736亿元(占2024年订单10.7%/20.1%) [3] - 海外订单持续高增:2024年新签海外订单1133亿元(占比30.9%),在2023年大增165%基础上再增13% [3] - 海外订单进入施工期,将驱动营收与利润加速 [3] 盈利预测与增长驱动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7/63/72亿元,同比增速5.8%/9.8%/13.8%,对应PE 7.9/7.2/6.3倍 [4] - 增长驱动包括海外订单执行、煤化工投资提速、实业项目潜力及分红提升预期 [4]
当前时点如何看中国化学?
国盛证券· 2025-04-27 14:23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国化学"买入"评级 [5] 估值与财务亮点 - 当前PB为0.75倍,处于近10年6.2%分位,具备安全边际 [1][12] - 2024Q3有息债务率仅6.3%,为8大建筑央企最低 [1][12] - 在手现金类资产397亿元,净现金256亿元(市值453亿元) [1][12] - 近五年经营性现金流与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之和达139亿元 [1][12] - 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7/63/72亿元,对应PE 7.9/7.2/6.3倍 [4] 己二腈项目进展 - 项目负荷率逐步提升,受益进口替代加速(美国企业占全球产能68%) [2][18] - 原材料成本显著下降:丁二烯价格降22.5%,综合成本降12.6% [2][18][25] - 按20万吨产能测算,成本下降可增厚利润2.98亿元 [2][18] - 同步推进阻燃尼龙、POE等中试项目,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18] 施工业务前景 - 国内煤化工投资加速:2025-2026年预计投资1177/2104亿元 [3][27] - 预计可获煤化工EPC订单391/736亿元,占2024年订单10.7%/20.1% [3][27] - 2024年海外新签订单1133亿元(占比30.9%),同比增长13% [3][27][30] - 海外订单进入施工期,将驱动营收利润加速 [3][27] 同业比较 - 分红率20%显著低于中钢国际(50.1%)和中材国际(36.2%) [1][13] - 净现金状况优于同业,8大建筑央企中唯一现金覆盖有息负债 [1][13] - 当前PE 7.9倍低于三维化学(23.7倍)等可比公司 [31]
中国化学(601117):当前时点如何看中国化学?
国盛证券· 2025-04-27 14: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63/72亿元,同比增长5.8%/9.8%/13.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9/7.2/6.3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大单加快执行、国内受益煤化工投资提速、实业项目发展潜力大,且盈利质量高、现金流充裕,分红具备提升潜力,当前持续重点推荐[4][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前时点如何看中国化学 - 公司当前PB为0.75倍,处于近10年的6.2%分位,具备较强安全边际[1][12] - 2024Q3末有息债务率仅为6.3%,是8大建筑央企中最低,在手现金类资产397亿元,减去有息债务后为256亿元,是8大建筑央企中唯一在手现金大于有息负债的公司[1][12] - 自上市以来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正,近五年(2019 -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与投资性现金流净额之和为139亿元,8大建筑央企仅有中国化学与中国中冶为正[1][12] - 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情况与中钢国际、中材国际等公司特征类似,相较于两家公司平均43%的分红率,未来公司分红率(目前20%)具备较大潜在提升空间[1][12] 己二腈项目 - 项目整体进展顺利,负荷率预计逐步提高[2][18] - 己二腈对美进口依赖度较高,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进口预计将受到较大影响,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2][18] - 己二腈原材料丁二烯、天然气、液氨价格下降,单吨产品价格较去年初下降1489元/吨,降幅12.6%,按一期20万吨产能计算,成本下降可提升2.98亿利润,项目盈利能力已有明显改善[2][18] - 公司持续推动“技术 + 产业”一体化模式开拓,一批重点中试项目稳步推进,打造实业第二增长曲线潜力大[2][18] 施工业务 - 国内受益煤化工投资提速,2025 - 2026年预计每年投资完成额为1177/2104亿元,中国化学后续有望显著受益,预计2025 - 2026年可分别获得订单391/736亿元,占公司2024年订单的10.7%/20.1%,预计可对冲国内其他品类化工订单下滑,带动国内订单保持平稳增长[3][25][27] - 海外保持较高景气,2024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1133亿元,占总订单的30.9%,在去年海外订单大增165%的高基数上继续增长13%,随着海外订单陆续进入施工期,有望驱动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加速[3][27]
【沈鼓讯息】戴继双董事长接待中国化学莫鼎革董事长到沈鼓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4-21 21:32
公司动态 -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一行到沈鼓集团调研,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接待 [1] - 中国化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胡富申参加调研,沈鼓集团总裁马诚、副总裁张勇参与接待 [1] - 双方参观沈鼓展览展示中心、转子车间、定子车间、总装车间和核电公司 [3] 合作展望 - 沈鼓集团期待与中国化学深化战略合作,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及共建"一带一路"领域拓展合作 [5] - 中国化学希望与沈鼓集团继续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走出去",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5] 公司评价 - 沈鼓集团称赞中国化学是工业工程领域资质齐全、功能完备、业务链完整的工程公司,为国内外化工产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5] - 中国化学高度评价沈鼓集团在改革创新及重大装备研制方面的成果,认为其解决了能源与化工行业核心动设备"卡脖子"问题 [5] 参会人员 - 中国化学综合管理部、发展规划部、经营管理部负责人参与接待 [5] - 沈鼓集团办公室、透平营销中心、安检公司、进出口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接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