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银行(601166)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成首批科创债ETF认购主力,份额折算提升交易便利性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27
科创债ETF发行与上市情况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7日一日售罄,并于7月17日统一上市 [2][13] - 机构为认购主力,机构持有份额比例最高达99.61%(科创债ETF南方) [2][13] - 兴业银行作为5只产品的托管行,总计持有41.4亿份基金份额 [2][13] 科创债ETF产品明细 - 10只产品总发售金额约280亿元,单只产品发售金额在20-30亿元之间 [3][14] - 科创债ETF富国(159200.SZ)认购户数最多(6011户),个人持有占比最高(40.24%) [5][16] - 科创债ETF南方(159700.SZ)机构持有占比最高(99.61%) [3][14] 主要持有人结构 - 兴业银行为多只产品第一大持有人:持有科创债ETF嘉实30.08%、易方达30.83%、南方29.74%、招商8.9亿份、景顺6亿份 [4][15] - 银河证券持有科创债ETF嘉实13.52%、华夏15.2% [4][15] - 中信信托信益5号持有科创债ETF广发16.85% [4][15] 基金份额折算安排 - 10只产品均进行份额折算,折算比例为1:100(如华夏ETF折算后总份额从29.61亿份变为2960.82万份) [9][19] - 折算后单位净值调整为100元(原为1元),以匹配标的指数(中证AAA科创债指数114.38元)的涨跌表现 [9][19] - 折算目的包括提升交易便利性(如净值1元时每手交易仅需100元) [9][19] 产品定位与运营策略 - 科创债ETF填补公募基金在科创类场内债基领域的空白,落实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战略 [11][21] - 多家公募与做市商合作提升流动性,并升级IT系统保障交易效率(如嘉实基金优化申购赎回处理) [10][20] - 产品设计兼顾机构配置需求(一键配置高等级科创债)和个人投资需求(替代传统信用债配置) [10][20] 市场意义与投资价值 - 产品有助于构建"长钱长投"生态,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如险资、养老金) [11][21] - 对个人投资者提供票息收益和资本利得机会,适合中长期持有 [10][20] - 对机构投资者降低操作成本(无需自建信用研究团队筛选个券) [10][20]
上市银行年度“红包”密集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7-15 04:55
上市银行分红情况 - 30余家A股上市银行进入年度分红高峰期,工商银行7月14日派发A股现金股息约443.78亿元,每股约0.16元 [1] - 招商银行7月11日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共计派发A股现金红利约412.58亿元 [1] - 农业银行将于7月17日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255元,共计派发A股现金红利约400.65亿元 [1]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进行中期分红,2018年-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93.73亿元 [2] 银行股市场表现 - 厦门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A股上市银行股价涨幅超30% [2] - 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股的股息率均超4.5% [2] - 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远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2] 券商对银行股的展望 - 天风证券研报称,险资配置银行股的确定性增强 [3] - 银河证券认为银行板块股息率居行业前列,中长期收益具备确定性与稳健性,符合险资投资导向 [3] -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业绩拐点可期 [3] 银行股增持计划动态 - 华夏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计划增持股份,因定期报告窗口期与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暂未实施 [3] - 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计划增持股份,因股价超过增持价格上限17.59元/股暂未实施,股价曾创20.96元/股新高 [4]
债券承销费最低仅700元 中国银河兴业银行等6券商被查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18:37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涉及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 包括中国银河证券 广发证券 兴业银行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中信证券 [1] - 调查依据为《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 若发现违反自律规则情况将予以自律处理 [1] - 调查背景是交易商协会前期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 旨在强化对低价承销费 低价包销等不合规行为的自律管理 [1]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承销项目情况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达350亿元 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选定主承销商 [1] - 6家中选主承销商及对应含税预估服务费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700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兴业银行70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 中信证券21000元 [1] - 项目总承销服务费63448元 提供6%增值税专用发票 [1]
兴业银行(601166) - 兴业银行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7-14 17:15
保荐信息 - 兴业证券为兴业银行可转债项目联席保荐机构[1] - 原保荐代表人王海桑和张翊负责持续督导至2023年12月31日[1] 人员变更 - 因张翊工作变动,徐蕊接替其履行持续督导义务[1] - 变更后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王海桑和徐蕊[1] 人员信息 - 徐蕊为保荐代表人等,就职于兴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2]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3]
A股上市银行密集分红,银行ETF指数(512730)涨势不断,周线斩获十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7-14 10:34
指数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上涨0.46% 成分股民生银行上涨2.25% 贵阳银行上涨2.19% 青农商行上涨1.59% 邮储银行上涨1.41% 浙商银行上涨1.36% [1] - 银行ETF指数上涨0.33% 报1.83元 二季度累计上涨12.20% [1] 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度分红 涵盖5家国有大行 7家股份制银行及23家城商行和农商行 [1] 政策预期 - 稳地产 促消费 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 顺周期个股或有超额收益 [1] - 经济修复需时间 降息仍有空间 红利策略或持续有效 [1] 指数构成 - 银行ETF指数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采用中证行业四级分类体系编制 [2] - 中证银行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64% 包括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工商银行等头部银行 [2]
启动自律调查!这几家机构被点名
经济网· 2025-07-14 10:08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包括中国银河证券 广发证券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中信证券及兴业银行 [1] - 调查起因于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引发市场关注 [2] - 交易商协会近期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 明确禁止承销机构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竞标 [3]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承销项目详情 - 广发银行通过竞争性磋商采购选定6家主承销商 承销服务费总额63448元 含6%增值税 [4] - 各机构中标金额分别为 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 中信证券2100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兴业银行和中国银河证券均为700元 [4][6] - 广发银行2025年一季度资本债券余额达1095亿元 其中760亿元为2024年6月后发行 [7]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历史与现状 - 四年前广发银行600亿元金融债券项目中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费率低至0.0001% 对应承销费仅6万元 [8] - 交易商协会2021年已发布规范通知 要求建立承销费率报备机制 督导检查明显低于行业水平的报价 [8] - 当前行业存在通过"综合服务协议"等变相补贴逃避监管的现象 [8] 低价竞争背后的商业逻辑 - 主承销商通过低价包销抢占市场份额 并以短期利益损失换取长期客户绑定 [9] - 该策略导致高技术含量的承销工作异化为通道业务 破坏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9] - 债券发行人通常也是承销商其他业务客户 损失可通过其他业务补偿 [9] 低价竞争对行业的影响 - 导致承销能力空心化 技术贬值 行业创新动力衰退 [10] - 过低定价无法覆盖人工 风控 技术等成本 可能埋下风险隐患 [10] - 包销债券若遇市场波动 可能转化为自营持仓亏损 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10] 行业规范建议 - 需制定更严格自律处罚措施 如没收非法所得 严厉处罚灰色商业回扣 [10] - 承销商应强化业务人员道德自律 依靠品牌和专业水平而非灰色手段竞争 [10] - 应鼓励"做强"而非"做大" 强调"质"而非"量" 加固市场健康发展根基 [10]
广东17家银行跻身世界银行千强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07:07
全球银行排名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进入"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 [2][4] - 招商银行排名第8位,较去年上升12位,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均上升2位 [4][5] - 恒丰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121名升至118名,渤海银行排名下滑15位至146名 [4][5] 广东银行表现 - 广东共有17家银行上榜,占中国内地143家上榜银行的11.89% [6] - 广东华兴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376名升至336名,上升40位 [6] - 微众银行排名上升28位至227名,东莞银行上升12位至277名 [6] - 珠海华润银行排名倒退20位至358名,广东南粤银行和佛山农商银行均倒退9位 [7] 金融数据 - 2024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金融机构总资产47万亿元 [8] - 2025年5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存款余额37.4万亿元,同比增长4.3% [8] - 广东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提出2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9]
35家A股上市银行年度分红密集落地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53
分红实施情况 - 截至7月13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35家完成2024年年度分红,占比83% [1] - 完成分红的银行包括5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以及23家城商行和农商行 [1] - 分红密集落地原因包括落实新"国九条"要求、回报投资者传递业绩向好信号、强化市值管理 [1] 股息率表现 - 以7月11日收盘价计算,近12个月内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约半数股息率超4%,其中招商银行、长沙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重庆银行、中国银行6家股息率突破7% [2] - 高股息率源于银行股估值相对较低及积极响应分红政策 [2]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达19.34%(按算术平均计算,截至7月11日收盘) [2] - 多家银行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并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以增强投资吸引力 [2] 行业展望 - 银行稳健经营和偏高股息水平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强,板块有望延续上行态势 [3]
本周聚焦:上半年有多少ETF资金流入银行板块?
国盛证券· 2025-07-13 2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持续;顺周期策略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聚焦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ETF资金净流入情况 - 选取主要宽基指数ETF(规模1.58万亿元)、银行ETF(174亿元)、红利ETF(936亿元)为样本,上半年宽基指数ETF资金净流入304亿元,较上年同期3803亿元明显放缓,主要因中证A500ETF净流出561亿元,4月为资金净流入高峰期,沪深300ETF当月净流入1273亿元;银行ETF、红利ETF分别净流入35亿元、52亿元,同比多流入62亿元、少流入107亿元,银行ETF仅6月单月净流入50亿元,红利ETF净流入集中于去年12月及今年1月 [1] - 上半年ETF流入银行板块资金合计122亿元,主要源于沪深300ETF(89亿元)、红利ETF(32亿元)、银行ETF(32亿元);个股方面,国有大行、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因在沪深300及红利指数中权重较高而受益,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净流入金额均在5亿以上(含5亿) [2] 板块观点 关税政策或短期冲击出口,中长期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持续;顺周期策略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3]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跟踪: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4962.78亿元,环比上周增加547.41亿元;两融余额1.87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78%;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48.19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94.91亿元,7月以来共计发行265.68亿元,同比减少269.15亿元,其中股票型44.06亿元,同比减少7.66亿元,混合型4.05亿元,同比减少27.23亿元 [4][7] - 利率市场跟踪: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4264.3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834.6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21.17万亿元,相比6月末增加484.50亿元,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91%,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94%,环比6月下降12bps,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1.07%,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10%,环比6月下降12bps;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1.65%,环比上周增加1bp;本周新发行专项债639.85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31.53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2275.22亿元;本周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286.32亿元,平均利率2.04%,全年累计发行18185.70亿元 [8] 相关图表 - 展示主要宽基指数净流入规模、样本ETF对银行资金净流入情况、银行在各类宽基指数的权重等图表 [11] 主要新闻 - 中国6月末外汇储备3.32万亿美元,前值3.29万亿美元,黄金储备7390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连续8个月增持 [17] -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称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17]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提高相关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不超过90%,大型企业最高提至不超过50%,困难企业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17] - 2025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降转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 [18] - 财政部发布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指标考核方式,“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均采用“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9] 主要公告 - 中国银行2025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规模500亿元,期限4年,票面利率1.75% [20] - 渝农商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获核准 [20] - 浙商银行核准陈海强行长任职资格,陆建强辞去董事长等职务,由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等职责 [20] - 招商银行于2025年7月9日行使赎回权,全额赎回2020年公司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规模500亿元 [20] - 长沙银行核准白晓副行长、彭敬恩首席风险官任职资格 [20] - 苏州银行表示拓宽中收来源,深耕财富管理业务,在新批业务发力 [20] - 苏农银行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推进区域发展策略,关注股东利益 [21] - 厦门银行汤琼兰因到龄退休辞去董事等职务 [21] - 齐鲁银行核准吴睿智董事任职资格,2025年7月4日触发转债赎回条款 [21] - 浦发银行2025年第二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规模2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1.96%;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1元,合计派发124.10亿元;浦发转债7月9日至15日停止转股,调整后转股价12.51元/股;董事会同意提名林华喆出任公司董事 [21][22] - 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合计派发439.23亿元(A股现金红利400.65亿元) [22] - 宁波银行披露将发行不超过450亿元资本类债券;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合计派发59.43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完毕,规模3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1.71%;密切关注资本计量高级法监管动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 [22][23] - 兰州银行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规模5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2.49% [23] - 江阴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郁晓芸为副行长,王凯因工作调动辞去副行长职务 [23] - 江苏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等增持A股股份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增持216.48万股,金额0.24亿元 [23] - 华夏银行部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受因素影响暂未实施,后续择机完成 [23] - 沪农商行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规模分别为30亿元、40亿元,期限均为3年,票面利率分别为1.70%、1.67% [24] - 杭州银行杭银转债赎回数量591.2万元,赎回兑付总金额594.12万元 [24] - 贵阳银行梁诚辞去拟任董事等职务,董事会同意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金融债券 [25] - 光大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章程修订议案,发行普通股由524.89亿股调整为590.86亿股,优先股由3亿股调整为6.5亿股 [25] - 工商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16元,合计派发586.64亿元(A股现金股息443.78亿元) [25] - 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相关企业拟增持股份,因股价超上限尚未实施,后续视情况择机增持 [26] - 北京银行董事会通过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捐赠议案 [26]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展示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本周金融板块表现、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等图表 [28][29][30]
低至700元!债券承销费再现“白菜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3 21:25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事件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包括中国银河 广发证券 兴业银行 国泰海通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 因其承销费低至700元 被指"白菜价"承销 [1]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主承销商中标结果显示 6家机构承销服务费总额仅63448元 含6%增值税 中国银河与兴业银行报价低至700元 [1] - 广发银行2022年260亿元债券承销中 中信证券等6家机构承销费率低至0.000046%-0.0002% 跌破千万分之五水平 [2] 历史低价承销案例 - 2020年江西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中 4家券商代理费总额仅1.5万元 [2] - 2021年嘉兴银行同类项目中 中金公司以1万元承销费中标 均被市场称为"地板价" [2] 监管机构规范措施 - 交易商协会6月16日发布《通知》 明确禁止低价承销费 低价包销 拼盘投资 利益输送等行为 [3] - 协会要求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费率竞标 发行人不得拖欠费用 投资者不得协助"自融"或操纵市场 [4] - 协会将定期监测承销业务 违规行为将记入诚信档案并公示 涉嫌违法将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5] 承销机构业务要求 - 主承销商开展余额包销需报价公允 利率不得低于投资者有效申购上限 不得挤占认购规模 [4] - 承销机构投资债券时需实现发行承销与投资业务隔离 防范利益冲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