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601398)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金融监管局核准郭宇中国工商银行成都分行行长任职资格
金投网· 2025-08-26 13:22
人事任命 - 四川金融监管局核准郭宇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行长职务 [1] - 核准任职资格人员需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 否则批复失效并由监管局办理注销手续 [1] - 公司需督促任职人员持续学习经济金融法律法规 强化风险合规意识并熟悉岗位职责 [1] 监管合规 - 公司应要求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相关监管规定 [1] - 任职人员到任后需及时向四川金融监管局抄送任职文件 [1] - 未尽事项均按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规定办理 [1]
工银科技取得授信业务数据处理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15
公司专利与技术发展 - 工商银行与工银科技获得"授信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专利授权 授权公告号CN115834492B 申请日期为2022年11月 [1] - 工商银行注册资本达35640.6257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111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拥有商标信息988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77个 [1] - 工银科技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10次 专利信息670条 [1] 企业结构与业务布局 - 工商银行成立于1985年 总部位于北京 主营业务为货币金融服务 [1] - 工银科技成立于2019年 总部位于石家庄 主营业务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知识产权战略 - 工商银行体系累计专利数量达5670条(含工银科技670条) 体现技术研发投入强度 [1]
【银行观察】优化银行风险管理 落实好并购贷款政策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5
政策核心调整 - 首次将参股型并购纳入支持范围 打破仅覆盖控制型并购的局限 [1] -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从60%提至70% 最长期限从7年延至10年 [1] - 参股型并购贷款比例上限设为60% 期限最长7年 [1] 监管要求升级 - 要求银行满足监管评级良好和主要审慎监管指标达标等基础条件 [2] - 设置资产规模门槛 引导资源向风控能力更强的大中型银行集中 [2] - 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不超过50% [2] - 参股型贷款余额不超过并购贷款总余额30% [2] 银行运营影响 - 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2] - 需制定专项管理政策并搭建信息系统 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测 [2] - 需组建涵盖并购专家、信贷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律师、会计师的复合型团队 [3] - 需构建财务与非财务多维度还款能力评估体系 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非财务因素 [3] 产业整合支持 - 为科技领域技术整合提供灵活资金支持 加速产业技术迭代 [1] - 精准契合当前产业链协同需求 [1] - 政策松绑有助于缓解并购方资金压力 [1]
2000亿级答卷出炉!解锁“普惠金融看深圳”的工行样本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深圳经济发展成就 - 深圳经济特区在45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实现GDP超过1万倍的增长 [3]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 - 普惠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 较5年前增长至10倍规模 年均增幅43% [4][6] - 2024年末在普惠贷款增量、增速、客户数增量三项指标上实现深圳四大行排名"三第一" [6] - 累计触达和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10万户 [5] 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建设 - 设立39家普惠金融旗舰网点、19家普惠金融标杆网点、83家普惠金融普及型网点 [5] - 组建50支"普惠青年先锋队" 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5] 场景化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园区e贷"产品 开展进街道、进园区、进协会的"三进"活动 成为深圳金监局"园区贷"首批试点银行 [7][8] - 推出"工银兴科贷"匹配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性 [9] - 提供"普惠商户贷"等线上小额信用贷满足个体商户"短频急"需求 [10] - 运用数字信用凭据等工具为绿色低碳产业链精准"输血" [11] - 打造"鹏农贷"等特色产品服务涉农领域和乡村振兴 [12] 科技赋能数字化体系建设 - 建立抵押业务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办理模式 单笔业务时长压缩至8小时内 [14] - 线上化改造为基层客户经理人均节省工作日41天 [14] - 实现第三方验签方式融合运用 落地RPA、OCR、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在普惠场景的探索 [14] 生态服务体系建设 - 深化政府性担保合作 创新"见贷即保"模式降低融资成本 [16] - 深化政企平台合作 丰富结算、代发等综合服务 [17] - 依托"环球撮合荟"平台提供7×24小时推介、对接、融资一站式服务 [18]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将普惠金融深度嵌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外贸出海、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场景 [5] - 围绕科技、绿色、养老、数字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持续发力 [5] - 坚持"全行办"与"走出去"相结合 将"融资、融智、融商"有机融合 [15]
践行大行担当 多维赋能湾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专精特新贷"等科创专属融资产品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其中一笔500万元贷款在3天内完成投放[3] - 绿色金融领域累计授信超67亿元 涉及渔光互补、海上风电及工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2024年以来在环保领域授信超25亿元用于固废处理和水质净化项目[3] - 普惠金融方面发放粤农e贷4300万元、养殖e贷1300万元支持特色农业 发放预制菜贷2300万元支持农产品加工业 为4户海洋牧场养殖户投放1000万元[4] - 养老金融服务119家企业年金客户 管理规模达16.57亿元 打造12家配备老花镜、轮椅等设施的"银发网点"[4] - 数字金融嵌入市场监督局"一网通办"系统累计预约开户超千户 布设17台"银政通服务一体机"自2025年以来服务近3000户市场主体[5] 风险防控与消费者保护 - 2024年成功拦截7笔电信诈骗 保护客户资金126.6万元 提供可疑线索444条[6] - 开展精准化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针对老年群体、青年学生及新市民等重点对象进行反诈宣传 2025年6月联合7家机构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7] - 设立全市首个"金融消费教育基地"及纠纷调解工作站 打通粤港澳三地金融纠纷化解渠道[7] 跨境金融创新 - 横琴分行落地17项跨境金融创新 "工银琴澳通"品牌累计服务澳企近1000家、澳人超10万人次 跨境融资投放近70亿元[8] - 自由贸易账户(FT/EF)累计开立358户 资金划转超230亿元 通过FT联动融资模式为广东企业境外关联公司办理表内外融资超44亿元[9][10] - 联合工银理财、工银澳门发行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理财产品规模超1亿元 以QDII方式投资澳门金融资产[10] - 与区内头部公募基金合作吸引超千亿资金落地横琴 并通过模式复制引入区外基金公司超千亿定期存款[10]
银行积极筹备消费贷“国补”相关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8-26 00:12
政策实施与银行准备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于9月1日实施 银行网点已开展筹备工作 但具体细则仍需总行制定下发 [1] - 银行通过上线智能问答功能和解读产品为政策落地做准备 例如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已提供贴息申请流程说明 [3] - 贴息资金在贷款结息日直接扣减 银行自动识别符合政策的消费贷款并向客户发送提示短信 [3] 政策内容与机制 - 财政贴息比例为年化1% 直接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激发重点领域消费需求 [2] - 政策引导银行信贷资源向民生消费领域倾斜 优化信贷结构 同时稳定银行利差 缓解净息差下行压力 [2] - 贴息政策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 [2] 利率影响与客户受益 - 当前多家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维持在3% 叠加1%财政贴息后 部分客户实际利率可能降至2%水平 [4] - 恒丰银行线下消费贷最低利率为3% 线上为3.25% 若利率不变 贴息后部分客户实际利率或低于3% [4] - 但能获得3%最低利率的客群占比较少 部分客户需叠加银行利率优惠券才能享受最低利率 [4] 行业影响与业务发展 - 政策预计推动银行消费贷业务量价双升 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借贷意愿 带动汽车、家居、电子、文旅等重点领域消费 [5] - 财政贴息设计考虑银行息差保护 不加重净息差压力 提升银行开展消费贷业务积极性 [5] - 政策推动银行强化贷款与场景生态建设 通过信贷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增强客户黏性和获客能力 [6]
吉林长龙药业认购5000万元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8-25 20:38
公司财务运作 - 公司认购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 [1] - 理财产品认购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 [1]
吉林长龙药业(08049)认购5000万元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9:08
公司财务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认购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 [1] - 认购金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 [1]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8月25日跌0.32%,农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16:47
板块整体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32% 领跌个股为农业银行(跌幅0.55%)[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62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15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5287.24万元[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 与银行板块形成分化走势[1] 个股价格表现 - 交通银行涨幅1.45%居首 收盘价7.68元 成交量203.28万手[1] - 邮储银行上涨0.8% 收盘价6.27元 成交量197.61万手[1] - 建设银行下跌0.22% 工商银行下跌0.52% 中国银行下跌0.35%[1] - 农业银行表现最弱 下跌0.55%至7.26元 成交量748.8万手为板块最高[1] 资金流向分化 - 邮储银行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亿元(净占比12.55%)居首 但游资净流出609.22万元[2] - 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入1.47亿元(净占比9.5%) 但游资净流出1.08亿元[2] - 工商银行遭遇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出2.99亿元(净占比-9.54%) 但游资净流入1.76亿元[2]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出1.89亿元(净占比-10.56%) 游资净流入9096.68万元[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出5854.92万元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1612.39万元[2]
信用周报20250824:本轮信用债调整还会持续吗?-20250825
西部证券· 2025-08-25 15: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轮信用债调整主因权益市场火热叠加纯债赚钱效应下降致债市资金分流,8月前后宽财政等政策扰动资金面和预期也使债市情绪降温 [10][11] - 历次调整中,二永债等特征明显,最大回调幅度上二永债大、中短久期券种大,回调初始上二永债等率先,回调结束上二永债率先、7 - 10年期滞后 [12] - 风险偏好或为近期走势主因,权益市场扰动大,固收 + 理财规模增长或支撑中高评级、中短久期非金信用债,但难扭转整体走向 [15][17] - 策略建议缩短久期,城投债可中短久期适度下沉,产业债中高等级配置,银行二永债交易能力强的机构快进快出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本轮信用债调整或仍将持续 - 调整原因:8月前后信用债表现弱,因宽财政等政策出台扰动资金面和引导预期转向;2025年7月以来权益市场火热、纯债赚钱效应下降使资金分流,信用债走弱 [10][11] - 调整阶段特征:回顾2023 - 2025年部分调整阶段,二永债整体回调幅度大、中短久期券种回调幅度大,二永债、中短久期券种、高评级券种率先回调,二永债率先回调结束、7 - 10年期券种滞后 [12][14] - 后续走势判断:风险偏好是主因,权益市场扰动大;固收 + 理财规模增长或支撑中高评级、中短久期非金信用债,但增幅有限难扭转走向;建议缩短久期,不同品种采取不同策略 [15][17] 信用债收益率全览 - 上周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信用债走弱,利差走阔,短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小,中长久期10年期AAA级城投债上行幅度大 [22] - 分品种看,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上行幅度大,各期限按平均上行幅度排序为10Y>5Y>3Y>7Y>1Y;短端产业债与城投债相似,中长久期优于城投债;金融债3年期表现差,银行二永债优于券商和保险次级债 [22][25] 一级市场 - 发行量:上周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增加同比减少,净融资规模同环比大幅上升,主要由金融债拉动;城投债和金融债净融资规模环比增加,产业债减少 [34] - 发行成本:信用债平均发行利率环比上升,城投债和产业债上升,金融债下降 [41] - 发行期限:信用债平均发行期限环比下降,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均下降 [43] - 取消发行情况:上周信用债取消发行数量和规模环比下降,但为23年以来第五高 [46] 二级市场 - 成交量:上周信用债合计成交环比增加,除中票和短融外各券种成交量上升,同比部分券种上升部分下降;部分品种成交规模、期限、隐含评级有变化 [50][54][55] - 成交流动性:上周城投债和金融债换手率上升,产业债下降;分期限看,各品种不同期限换手率有不同变化 [56] - 利差跟踪:上周城投债利差多走阔,除1年期部分评级收窄;分区域各省份大多走阔;产业债AAA级除商业贸易外走阔,AA级均走阔;银行二永债、券商次级债、保险次级债利差大多走阔 [60][66][68] 周度热债一览 - 根据qeubee债券流动性打分,选取流动性评分前20的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供参考 [75] 信用评级调整回顾 - 上周无债项评级调整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