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601788)

搜索文档
光大证券,重要人事变动!研究所所长高瑞东离职,下一站曝光
券商中国· 2025-08-21 16:48
核心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近期离职并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党总支部书记并可能接任总经理[1][2][8] - 高瑞东调任后,光大证券研究所或由副所长王一峰执掌,其具有20年金融业从业经验,2019年5月加入公司[2] 高瑞东职业履历 - 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2020年12月加盟光大证券担任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及副所长,2023年10月正式升任所长,2024年5月兼任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4] - 其曾任职于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并曾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4] 光大证券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为国内老牌研究所之一,当前拥有104名分析师,行业排名第18位[5] - 2024年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1.68亿元,行业排名第26位[5] 光大保德信基金业务 - 公司为中外合资公募,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光大证券持股55%,美国保德信持股45%[9]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72只开放式基金,总资产规模956亿元,近一年及近十年固收投资绝对收益业绩排名行业第一[10]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券商研究所所长转会公募案例罕见且多由股东委派,例如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陈莉转任南方基金党委书记[11] - 研究型人才在资管行业变革中作用凸显,尤其在宏观经济及大类资产配置领域[10][11]
从卖方到买方,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或调任光大保德信基金
新浪证券· 2025-08-21 16:16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近日卸任 研究所日常事务由副所长兼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1] - 高瑞东离任后拟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总经理 任命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批准后生效 [1] 个人背景 - 高瑞东拥有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及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职务 [1] - 高瑞东系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 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成员 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1] - 高瑞东2023年10月曾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就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1]
“光大系”,重要金融人事变动!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5:53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所长高瑞东于8月21日正式卸任,日常工作由副所长王一峰接管[2] - 高瑞东或调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需完成内部程序及监管审批[2][3] - 王一峰拥有20年金融从业经验,曾获新财富、水晶球等分析师奖项,2023年四季度升任副所长[2] 高管背景 - 高瑞东为学者型管理者,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及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擅长宏观经济研究与机构销售[4] - 高瑞东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曾参与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全球朱格拉周期"等前瞻性观点[4] - 高瑞东对中央汇金增持ETF的解读将其称为"中国版平准基金",强调其对市场信心的稳定作用[5] 光大保德信基金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6亿元,光大证券与美国保德信分别持股55%和45%[7]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791.36亿元(非货币基金609.29亿元),行业排名第68位[7] - 债券基金规模511.50亿元,占非货币基金超80%,量化投资为特色领域[7] - 2024年末总资产16.51亿元,净资产14.46亿元,全年营收3.61亿元,净利润0.47亿元[7] 行业高管流动现象 - 光大保德信现任代任总经理贺敬哲、副总经理龚俊涛均来自光大证券[8] - 行业普遍存在券商研究所所长转任基金公司高管案例,如南方基金陈莉(原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东证资管胡雅丽(原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等[8] - 券商研究所与基金公司话语体系相通,高管流动有助于提升投研一体化能力[8]
纳芯微2年1期亏损 2022年上市超募48亿光大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5: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65亿元有所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8亿元,上年同期为839.77万元 [1][2]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0亿元,同比增长49.53% [2]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05亿元亏损扩大 [2]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230.00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526.6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58.11亿元,净额55.81亿元 [3]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7.50亿元多出48.31亿元 [3] - 发行费用总额2.30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2.03亿元 [4] 股东权益 - 2023年5月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 [4]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股,共计转增40,425,600股 [4] - 分配后公司总股本增至141,489,600股 [4]
华菱钢铁:接受光大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5:16
公司调研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接受光大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由刘笑非和王音参与接待并回答问题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钢铁行业收入占比74.5% [2] - 贸易业务收入占比15.63%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4.76% [2] - 材料让售业务收入占比4.64%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47% [2]
A股突变,券商股集体走低
证券时报· 2025-08-21 15:12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一度跌超0.2%后反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下跌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连续7个交易日突破该水平 [2] - 证券股集体回调,长城证券跌6.56%至11.96元,哈投股份跌5.22%至7.81元 [2][3] - 银行股逆势走强,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盘中创历史新高 [3] 个股表现 - 多只高位股跌停,包括联环药业、中电鑫龙、飞龙股份、金田股份等 [4] - 申联生物、赛诺医疗、济民健康等个股跌幅超过8% [4] - 港股瑞声科技盘中最大跌幅超14%,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4%至133.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3.1%至8.76亿元 [6][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超0.5%,恒生科技指数跌逾1% [6] 市场分析 - A股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但需关注交易量快速提升可能带来的短期波动 [8] - 8月18日全市场交易额超过2.8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超过5%,历史经验显示短期波动可能加大 [8]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瑞东拟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3:56
人事变动 -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高瑞东将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 [1] - 高瑞东拟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党总支部书记 [1] - 后续可能进一步接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一职 [1]
光大证券维持歌礼制药(1672.HK)“买入”评级,持续聚焦代谢产品,打造差异化管线
格隆汇· 2025-08-21 08:43
业绩预测与评级 - 光大证券上调歌礼制药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鉴于公司在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扩大临床研发投入且上半年研发费用支出较预期为低 [1] - 维持歌礼制药"买入"评级 [1] 核心管线进展 - 旗下ASC30可成为潜在最佳GLP-1小分子减肥药 美国Ib期临床数据显示口服28天肥胖患者相对基线平均体重降6.5%(剔除安慰剂效应) [2] - ASC30皮下注射于肥胖患者中半衰期达36天 支持低频次给药 [2] - 正推进ASC30口服及皮下注射美国IIa期临床 预计25Q4、26Q1获顶线数据 [2] - 礼来口服GLP-1小分子减肥药Orforglipron72周减肥数据低于预期 提升了ASC30海外商务合作价值与预期 [2] - 另一款ASC47联用GLP-1多肽类药物体现减重不减肌潜质 Ib期试验显示肥胖患者单次皮下注射90mg后第50天峰值减重1.7%且无肌肉流失 [2] - ASC47为脂肪靶向药物 可低频次皮下注射治疗肥胖 [2] - 临床前动物试验表明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优于单药 肌肉占比与健康小鼠相近 [2] - 正开展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的美国临床 预计2025年取得顶线数据 [2]
光大证券:8月29日将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0:16
公司公告 - 光大证券计划于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15:00-16:00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易方达基金增持光大证券25.86万股 每股作价约11.2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19:29
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8月14日增持光大证券25 86万股 [1] - 每股作价为11 2239港元 总金额约为290 25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4949 82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7 03% [1] 市场交易 - 此次增持涉及港股市场 股票代码为06178 [1] - 交易金额和持股比例变化反映机构投资者对光大证券的配置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