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六大行上半年净利润达6841亿元,六大行上半年实现营收1.8万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30 18:05
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 [1]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6841亿元 [1] - 总资产规模稳步提升且营收均保持上行态势 [1] 业务发展 - 信贷投放更加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 - 制造业、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贷款增长显著 [1] - 持续加大"稳外贸"金融供给以应对外部冲击 [1] 经营战略 - 各家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显著提升 [1] - 聚焦主责主业方面表现突出 [1]
超2000亿元红包!国有大行上半年盈利超6800亿,中期分红30%
第一财经· 2025-08-30 17:55
业绩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1.8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1.8万亿元小幅增长[1]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较去年同期6833.88亿元基本持平[1] - 营业收入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中国银行增速最高达3.76%,建设银行2.15%,工商银行1.57%[2][3] - 归母净利润三家实现正增长,农业银行以2.66%领先,交通银行1.61%,邮储银行0.85%[3]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39%、1.37%、0.85%[3] 分红情况 - 六大行均按归母净利润30%比例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合计派发2046.57亿元[3] - 工商银行分红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4] - 建设银行分红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4] - 农业银行分红418.23亿元,每10股派1.195元[4] - 中国银行分红352.50亿元,每10股派1.094元[4] - 邮储银行分红147.72亿元,每10股派1.230元[4] - 交通银行分红138.11亿元,每10股派1.563元[4] - 中期分红总额与去年基本持平(去年中期分红2048.23亿元)[3][6] 市场表现 - 六大行股息率中位数超3%,工商银行最高达4.15%,建设银行最低为2.03%[5] - 年内股价表现分化显著,农业银行涨幅37.37%领跑,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涨幅近12%[5] - 建设银行涨7.20%,中国银行涨4.65%,交通银行下跌1.55%[5]
狂赚6900亿元!国有六大行中期业绩亮眼,投资者笑称“躺着赚钱”
华夏时报· 2025-08-30 17:40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总额超过6900亿元 盈利能力保持强劲 同时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预计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凸显银行股作为资本市场"现金奶牛"的投资价值 [1]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大关 达到52.32万亿元 稳居行业首位 [2]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4万亿元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2] 经营业绩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六大行之首 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 同比下降1.46% [3] - 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净利润1626.38亿元 同比下降1.45% [3]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亿元 净利润1399.43亿元 同比增长2.5% [4]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3290.03亿元 1794.46亿元和1333.6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61.38亿元 494.15亿元和464.55亿元 [4] 资产质量 - 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实现同比下降 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7.71% [5]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95% [5]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197.39% [6] -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3%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39.40% [6]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09.56% [6]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 为六大行最低 拨备覆盖率260.35% [6]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呈现集体下行态势 降幅区间在0.08%至0.21%之间 [7]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 为六大行最高 建设银行1.4% 农业银行1.32% 工商银行1.3% 中国银行1.26% 交通银行1.21% [7]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 较上年下降12个基点 但边际降幅出现收窄 [8]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 较上年末下降10个基点 降幅同比收窄 [8]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较上年下降14个基点 [8] - 建设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40% [8]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 同比下降8个基点 [9]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 二季度以来降幅趋缓 [9] 分红情况 - 六大行预计中期分红总金额超2000亿元 分红率普遍维持在30%左右 [12] - 工商银行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建设银行约486.05亿元 农业银行418.23亿元 中国银行352.5亿元 邮储银行约147.72亿元 交通银行138.11亿元 [12] - 工商银行A股股息率4.2% H股股息率5.8% [13] - 农业银行中期现金股息占半年度净利润30% [13] - 中国银行累计分红已超9400亿元 [14] - 交通银行连续第十四年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 [14] - 邮储银行自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稳定在30% [14]
上半年中国四大行不良贷款率齐降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7:01
核心观点 - 四大行经营效益总体稳健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信贷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1] 经营业绩 - 四大行盈利规模依然庞大 利息净收入作为营业收入大头表现关键 [2] - 受LPR利率持续下行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美联储降息影响 四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 [2] - 工行净息差1.3% 农行净息差1.32% 中行净息差1.26% 建行净息差1.4% [2] - 银行采取加强存贷款定价管理 加大外币债券投资力度 拓展非利息收入等措施稳定息差 [2] - 多家银行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净息差有望边际趋稳 [2] 信贷投放 - 四大行信贷资源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配置 科技领域为重点支持方向 [3] - 农行上半年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新增超8000亿元 增速超20% [4] - 中行计划未来5年提供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 [4] - 工行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设备更新改造 制造业贷款余额5.2万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2.4万亿元 设备更新再贷款余额1000亿元 [4] 资产质量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 拨备覆盖率处于合理充足水平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5] - 农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年初下降2个基点 [5] -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精细化管控 采取一省一策加强风险管控 支持地方资产盘活和债务重组 [5] - 随着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同向发力 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实现止跌回稳 [5]
管窥六大行上半年动向:推出中期分红计划,持续发力科技金融
搜狐财经· 2025-08-30 16:58
业绩表现 - 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270.92亿元 同比增长1.6% 净利润1688.03亿元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67%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2% [1] - 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99亿元 同比增长0.8% 净利润1399亿元 同比增长2.5% [1] - 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 同比增长3.76% 净利润1261.38亿元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 净资产收益率9.11% 净息差1.26% 成本收入比25.11% [1] - 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942.73亿元 同比增长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 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 [1] - 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 同比增长0.77% 利息净收入852.47亿元 同比增长1.20% 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2] - 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同比下降2.67% 非息收入403.8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净利润494.15亿元 同比增长1.08% [2] 分红计划 - 工商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414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503.96亿元 [2] - 农业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195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418.23亿元 [2] - 中国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094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352.50亿元 [2] - 建设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858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486.05亿元 [2] - 交通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563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138.11亿元 [3] - 邮储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230元现金股息 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净息差管理 - 中国银行通过加大资产投放力度 优化负债结构 加强外币资金统筹管理等措施应对净息差压力 二季度净息差环比降幅大幅收窄 [4] - 建设银行二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1BP 在可比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预计息差逐季下滑幅度将逐渐收窄 [4] 科技金融布局 - 工商银行建立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设立28支AIC股权投资基金 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近500亿元 [6] - 交通银行建立"股贷债租托"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为6.8万户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支持 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6] - 建设银行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7416.58亿元 增幅16.81% 定位作为科技金融服务首选银行 [7]
中国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千亿元贷款注实体 一抹“中行红”映雪域
证券日报· 2025-08-30 16:4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西藏主要金融机构 坚守扎根西藏 建设西藏 奉献西藏的初心使命 积极助力稳定 发展 生态 强边四大任务[1] - 公司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持续将金融资源注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助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公司研究制定支持西部大开发行动方案 明确17项工作任务 覆盖公共事业 脱贫攻坚 交通运输 能源供应 水利通信 城市公共设施等项目[1] 业务发展与信贷投放 - 公司为支持各类项目建设投放贷款超千亿元 今年前七个月公司贷款新增投放超230亿元 新增信贷全部投向实体经济领域[1] - 公司创新推出藏油贷 藏药贷 藏商贷 天路贷 优客惠贷等普惠特色金融产品 精准解决市场主体资金难题[2] - 公司通过配置项目贷款 开设绿色审批通道 为采矿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2] 绿色金融与生态建设 - 公司建成区内首家碳中和网点 以绿色运营带动绿色发展 承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造林计划1620亩[2] - 公司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南北山绿化工程 获评西藏自治区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先进集体[2] - 公司持续加大节能降碳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服务藏东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2] 重点项目支持 - 公司金融支持川藏铁路建设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 - 公司聚焦西藏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 打破传统服务模式 深入探索契合本土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1] - 公司围绕西藏特色产业链条 全方位赋能本土企业成长 使特色产业成为经济活力重要引擎[2]
营收提速、净利润降幅缩窄,中国银行拟中期分红超35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6: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超36万亿元,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1261.38亿元,同比下滑0.31% [2][3] - 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同比下降5.27%,主要受LPR下调及外币降息影响,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下降48个基点 [4] - 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6.4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7.91亿元(+9.17%),代理业务手续费144.79亿元(+23.7%),贵金属销售收入161.18亿元(+36.87%) [4][5] - 营业支出1765.42亿元,同比增长4.68%,资产减值损失575.02亿元,同比下降5.08% [4] 资本充足率 - 获得1650亿元注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2.57%,较去年末增加37个基点,为历史最高水平 [6][7] - 核心资本补充提升其他各级资本补充空间,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24%,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7.39%,较去年末下降3.21个百分点,为六大行中唯一低于200%的银行 [8][9] - 房地产业为境内新发生不良第一大行业,个人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新发生不良比率同比上升,境外新发生不良同比呈下降趋势 [10][11] 战略布局 - 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转型重中之重,发布人工智能产业链支持方案,计划未来5年提供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服务 [7] - 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授信户数16.11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7800亿元 [7]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息1.094元(税前),合计352.50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比例约30% [11]
(经济观察)上半年中国四大行不良贷款率齐降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5:41
核心观点 - 四大行经营效益总体稳健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信贷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1] 净息差表现与管理 - 四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 工行1.3% 农行1.32% 中行1.26% 建行1.4%[1] - 银行采取存贷款定价管理 加大外币债券投资 拓展非利息收入等措施稳定息差[1]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边际趋稳 因存款重定价 市场化机制效能释放 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1][2] 信贷投放结构 - 信贷资源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配置 科技领域为重点支持方向[3] - 农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新增超8000亿元 增速超20%[4] - 中行计划未来5年提供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4] - 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5.2万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2.4万亿元 设备更新再贷款1000亿元[4] 资产质量与风控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下降 拨备覆盖率处于合理充足水平[5] - 农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年初下降2个基点[5] -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一省一策"精细化管控 支持资产盘活和债务重组[5] - 房地产供需政策同向发力 市场有望逐步止跌回稳[5]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超20倍,500倍业绩王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4:29
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2] 行业表现 - 大消费和大科技板块表现亮眼 农林牧渔 计算机 电子等行业营收和净利增速位居前列 [3][4] - 净利润增速最高行业为综合行业超8倍增长 农林牧渔和钢铁行业净利增速分别为170.06%和157.17% 建筑材料 计算机 有色金属 传媒 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28% [4] - 电子行业营收增速19.10%位列第一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速11.40%位列第二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等行业营收增速位居前列 [5] - 房地产和电力设备行业业绩承压 净利润亏损公司1246家 其中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亏损超20亿元 个股亏损TOP10中6家来自房地产行业3家来自电力设备行业 [16][17] 个股营收表现 - 56家公司营收过千亿 6家公司营收超五千亿 3家公司营收破万亿 [6]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突破1万亿元 [7] - 比亚迪营收超3700亿元同比增长23.30% 进入个股营收TOP10且为汽车行业唯一代表 [8]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公司营收增长超20倍 营收增速TOP3均来自科创板 [9][10]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速超3500倍 海创药业-U营收增速近120倍 两家公司营收均小于5千万元且处于亏损状态 寒武纪-U营收增速4347.82%营收28.81亿元 [10] 个股净利润表现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公司超500亿元 [12] - 四大行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1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正且股价涨幅37%领跑银行股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为负 [12]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公司增长超100倍 [14]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中6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4家来自计算机行业3家来自建筑材料行业 国防军工 环保 家用电器 汽车 医药生物行业各有2家 [14]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超500倍但净利润不足5亿元 新特电气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但净利润仅533万元 [14][15] 特别关注 - 智翔金泰-U和海创药业-U创新药获批上市但处于商业化初期 寒武纪-U股价超1492元市值突破6200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10] - 万科A亏损超110亿元主因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及计提资产减值 [17]
国有六大行,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4:14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25亿元,营业收入超1.8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农业银行1395.10亿元,中国银行1175.91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交通银行460.16亿元,邮储银行492.28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 中期分红计划 - 六家国有大行宣布中期分红计划,合计派息超2000亿元 [3]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1.414元,派息总额503.96亿元 [3] - 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1.195元,派息总额418.23亿元 [3] - 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1.094元,派息总额352.50亿元,派息比例保持30% [3] - 建设银行中期分红金额约486.05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万亿元 [3] - 邮储银行拟每10股派1.230元,派息总额147.72亿元 [3] - 交通银行拟每10股派1.563元,派息总额138.11亿元 [4]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策略 - 商业银行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多家银行通过稳定利息收入、拓宽非息收入缓解压力 [2] - 预计下半年净息差下行压力仍是行业共性,但降幅将进一步收窄 [2] - 净息差变化与货币政策影响、社会信贷需求趋势、银行资产结构调整能力三大因素紧密相关 [2] 新质生产力支持举措 - 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5]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完成9只AIC试点基金设立及备案,承销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5] - 工商银行成立总规模800亿元科创基金,实现全国18个AIC股权投资试点地区全覆盖 [5]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目前正在积极向监管部门申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