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翻倍基”率先出现!医药基金横扫半年业绩榜
券商中国· 2025-06-15 18:13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截至6月14日,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名中有9只为医药主题产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3.67%的收益率位居榜首,成为年度"翻倍基" [2][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87.73%的收益率位居第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以79.79%紧随其后,前十名基金平均涨幅超过69%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是时隔两年再次出现的年内"翻倍基",此前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3年均出现年内业绩翻倍基金 [3] 医药行业驱动因素 - 医药基金的超额收益源于三重动力:政策催化创新药审批加速、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BD交易重塑企业成长预期 [3] - 创新药是"中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工程化能力,产业仍处于向上攀升阶段 [4] - 医药行业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三重驱动下,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7]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HSSCID.HI年内涨幅达到70.09%,显著跑赢A股创新药指数8841049.WI的24.15% [5] - 业绩居前的10名基金中有9只持有港股仓位,含"港"量决定业绩弹性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创新药发展前景 - 香港联交所2018年推出的18A上市规则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开辟融资通道,一批企业已进入研发后期或商业化阶段 [6] - 中国药企在早期工程创新和初步验证方面具有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可能取代美股biotech公司的生态位 [7] - 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表现中,A股与港股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投资者更关注创新药项目本身的核心价值 [6] 行业展望 - 医药行情仍属刚刚开始,未来可期待龙头公司和权重股的估值重估,以及授权品种上市和商业化分成兑现 [8] - 港股科技和创新药的估值水平仍相对较低,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过去被视为"价值洼地"的港股如今成为资金追捧对象 [8] - 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等都是行业底部资金流入的重要催化剂 [7]
电子研究群也在聊创新药!有基金年内最高收益翻倍,公私募“顶流”大V“泼冷水”
搜狐财经· 2025-06-15 16:37
创新药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年内总收益达到103.67%,成为年内首只"翻倍基"[1][2] - 260只名称中带有"医"或"药"的基金中,228只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87.69%,88只收益率超过30%,63只收益率过40%[2] - 创新药主题基金领涨整个医药板块和市场,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70%,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87.73%、永赢医药创新智选79.79%、中银港股通医药79.30%[3][4] 基金重仓股情况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2] - 部分基金重仓股中出现A股创新药概念股,如一品红、益方生物-U、荣昌生物等,部分年内股价已经翻倍[4] 行业基本面分析 -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行业配置回归最大催化剂,中国创新药企商业模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5] - 龙头公司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开始转化成常态化收入,创新管线进入系统性拔估值阶段[5] - 港股医疗板块汇聚A股稀缺优质龙头,如互联网医疗、AI制药等,研发投入强度大、创新属性强,当前仍处估值洼地[12]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提示风险,认为创新药泡沫远超上轮CXO泡沫,很多公司可能永远出不了业绩,当前炒作集中在概念阶段[7] - 私募人士指出创新药是九死一生事业,当前十家公司都在暴涨,潮水退去后多数散户可能受损[8] - 也有基金经理持续看好,认为政策环境支持创新药发展,License-out出海加速,优质龙头进入盈利周期[12] - 创新药是重要出海逻辑,国内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使中国药企可取代美股Biotech公司生态位[12]
A股千亿级研发投入行业系列三:医药生物行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化学制药研发费用居首业绩亮眼,龙头百济神州股价最高涨超200%(附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12:54
医药生物行业研发投入概况 - A股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76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化学制药(158家)、医疗器械(131家)、中药(71家)、生物制品(54家)、医疗服务(51家)和医药商业(31家)六个二级行业 [2] - 2022年至2024年行业研发费用稳步上升,分别为1111.09亿元、1185.02亿元和1210.07亿元 [2] - 化学制药板块研发费用最高,2024年达591.48亿元;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板块分别以237.40亿元和168.67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2] 各二级行业研发投入与业绩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业绩逆势增长,净利润从2022年216.84亿元增至2024年344.41亿元,而医疗器械板块净利润从802.79亿元降至331.78亿元(降幅59%) [3] -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排名:生物制品(13.01%)>化学制药(10.87%)>医疗器械(9.68%)>医疗服务(4.20%)>中药(2.95%)>医药商业(0.33%) [4][5] - 医疗服务板块研发费用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80.04亿元降至2024年74.89亿元 [2] 生物制品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长春高新三年平均研发投入22.57亿元居首,2024年研发投入26.90亿元(较2022年增长60%) [6][8][10] - 荣昌生物研发投入从2022年9.82亿元增至2024年15.40亿元(增幅50%),股价2024年最高涨幅超100%,其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填补国产空白 [10][11] - 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业绩承压,净利润从2022年247.91亿元降至2024年137.34亿元 [10] 化学制药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百济神州三年平均研发投入127.02亿元最高,2024年达141.40亿元,亏损从2022年136.42亿元收窄至2024年49.78亿元,股价较2021年低点涨幅超220% [12][13][14][15] - 华东医药研发投入增速最快,从2022年11.96亿元增至2024年25.06亿元(增幅100%) [14] - 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较2022年增长30% [13][14] 医疗器械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三年平均研发投入36.59亿元居首,2024年达40.08亿元(较2022年增长26%),净利润稳定增长至2024年116.68亿元 [15][16][17] - 联影医疗研发投入从2022年14.66亿元增至2024年22.61亿元(增幅54%) [16][17] - 鱼跃医疗是TOP10中唯一股价持续上涨的公司,聚焦家用医疗器械领域 [17]
荣昌生物(688331) - 荣昌生物关于公司核心药品专利获得期限补偿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3 17: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注射用泰它西普药品专利号为ZL200710111162.2[2] - 该专利申请日为2007年6月15日,专利权人为公司[2] 未来展望 - 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1827天,原期满日2027年6月15日延至2032年6月15日[2] - 专利保护期延长提供5年市场保护,提升独占销售窗口期[3] - 专利保护期延长利于中长期业绩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3]
荣昌生物:注射用泰它西普专利保护期延长至2032年
快讯· 2025-06-13 16:37
核心观点 - 荣昌生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专利号ZL200710111162 2,涉及药品注射用泰它西普 [1] - 专利补偿天数为1827天,原专利权期满终止日从2027年6月15日延长至2032年6月15日 [1] - 专利保护范围限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新药及经批准的适应症相关技术方案 [1] - 专利保护期延长5年将为公司核心产品提供额外市场保护,显著提升药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占销售窗口期 [1] - 专利期限延长有利于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1] 专利信息 - 专利名称:优化的TACI-Fc融合蛋白 [1] - 专利申请日:2007年6月15日 [1] - 专利权人: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 [1] 公司影响 - 专利期限补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1] - 核心产品注射用泰它西普将获得额外5年市场保护 [1] - 中国市场独占销售窗口期将显著提升 [1]
创新药板块走弱 荣昌生物跌超7%
快讯· 2025-06-13 10:0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弱 荣昌生物股价跌幅超过7% [1] - 润都股份 热景生物 华纳药厂 万邦医药等公司股价跟随下跌 [1] 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流向信息被曝光 显示有资金提前布局迹象 [1]
荣昌生物今日涨17.55% 二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93亿元
快讯· 2025-06-12 16:55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今日涨幅达17.55% [1] - 成交额为12.09亿元 [1] - 换手率为11.04% [1] 资金流向 - 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18亿元 [1] - 三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44亿元 [1] - 二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1.93亿元 [1]
荣昌生物(09995.HK)6月12日收盘上涨20.1%,成交16.05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6-12 16:39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6月12日下跌1.36%至24035.38点,荣昌生物股价逆势上涨20.1%至57.65港元/股,成交量2884.28万股,成交额16.05亿港元,振幅达25.73% [1] - 公司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8.17%,年内累计涨幅233.33%,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1.4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59.17%,归母净利润-2.54亿元但同比改善27.16% [1] - 毛利率维持高位达83.26%,资产负债率为66.62% [1] 机构与行业估值 - 中泰国际证券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51.3港元 [1]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4.2倍,中值6.01倍,公司当前市盈率-18.33倍,行业排名第107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其他大健康国际0.56倍、精优药业0.68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6倍、东瑞制药3.08倍、正大企业国际3.16倍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8年,由烟台荣昌制药与留美科学家房健民博士联合创立,总部位于山东烟台,中美两地设有研发机构 [2] - 专注自身免疫、肿瘤及眼科领域,开发同类首创/最佳生物药物 [2]
突然暴涨近100%!一则消息引爆
证券时报· 2025-06-12 16:30
港股蚂蚁金服概念股异动 - 港股蚂蚁金服概念股大幅异动,云锋金融盘中一度暴涨近100%,耀才证券金融盘中涨超14% [1][2] - 异动消息面源于蚂蚁国际拟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许可,公司欢迎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计划在法案8月1日生效后尽快提交申请 [3] - 蚂蚁国际回应称正加速全球财资管理投资,将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 [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窄幅震荡,沪指微涨0.01%报3402.66点,深证成指跌0.11%报10234.33点,创业板指涨0.26%报2067.15点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3037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168亿元,场内近2900股下跌 [1] - 新股海阳科技登陆沪市主板,收盘涨386.7%,盘中最高暴涨超500%至70元/股,单签盈利超2.9万元 [1] IP经济概念爆发 - IP经济概念盘中大幅拉升,柏星龙、奥雅股份、德艺文创、实丰文化、元隆雅图等多股涨停 [1][4][5] - 港股泡泡玛特盘中一度涨超5%至283.4港元/股,续创历史新高,其旗下IP"Labubu"爆火导致多款正品一娃难求 [5][6] - 泡泡玛特月产能从20万件快速提升至500万件,并计划6个月内增至1000万件以应对激增需求,一款初代薄荷色Labubu原型在拍卖中以108万元成交刷新纪录 [6] - 华源证券指出更多公司关注"谷子经济"并加强产品结合,建议持续重视卡牌、潮玩等高景气度产业,关注IP价值和团队运营能力 [6] 量子科技概念走强 - 量子科技概念盘中强势上扬,罗普特20%涨停,三未信安涨约13%,东信和平、吉大正元、格尔软件等涨停 [1][7][8] - 消息面上,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量子计算正迎来拐点,未来超级计算机将拥有连接到GPU的QPU进行量子计算 [8] - 民生证券指出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叠加和干涉原理,在特定领域可实现指数级加速,是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 [9] 创新药概念活跃 - 创新药概念盘中走高,荣昌生物涨超17%,舒泰神涨超10%,海思科、百济神州涨停并创出新高 [1][9][10] - 行业方面,2025年ASCO大会上中国创新药企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获认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企业分享ADC、双抗等前沿赛道数据 [10] - 国元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进入成果兑现阶段,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1] 银行板块及个股表现 - 银行板块延续强势,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股价续创新高 [1] - 酿酒、农业、煤炭、电力等板块走低 [1]
港股创新药概念午后走强 荣昌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5%
快讯· 2025-06-12 13:18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表现 - 荣昌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涨幅超过15% [1] - 君实生物、昭衍新药、百济神州、凯莱英等多股涨幅超过5% [1] -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整体走强 [1] 港股交易便利性 - A股账户可直接T+0交易港股 无需通过港股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