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智微(688512)
搜索文档
慧智微:GZPA拟减持不超1.00%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8-10 15:4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GZPA当前持有公司1519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比例3 25% [1] - 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66 8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00% [1] - 减持计划将在公告披露后3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实施 [1] - 减持价格将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1] - 若期间发生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或配股等事项 将相应调整拟减持数量和比例 [1]
慧智微U(688512)8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34.5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6: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7日收盘价12.24元 单日上涨0.49% 换手率5.64% [1] - 成交量18.29万手 成交金额2.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34.50万元 占成交额7.77%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802.17万元(3.59%) 大单净流入932.33万元(4.1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30.63% [1] - 归属净利润356.71万元 同比增长104.40% [1] - 扣非净利润6067.45万元 同比增长34.80% [1] - 流动比率5.801 速动比率3.971 资产负债率16.03%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1年 位于广州市 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45991.2548万元 实缴资本8618.5776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李阳 [1] 企业运营与资产状况 - 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4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8条 专利信息177条 行政许可15个 [2]
慧智微涨4.82%,成交额2.14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642.98万
新浪财经· 2025-08-06 16:45
核心观点 - 慧智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半导体企业 具备全套射频前端芯片设计能力和集成化模组研发能力 技术体系以功率放大器(PA)的设计能力为核心[2] 公司产品包括5G模组和4G模组 主要应用于手机和物联网领域[3]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30.63% 归母净利润356.71万元 同比增长104.40%[7]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5G模组62.22% 4G模组37.59% 技术服务及其他0.19%[7] - 产品包括5G模组和4G模组 主要应用于手机和物联网领域[3] - 具备全套射频前端芯片设计能力和集成化模组研发能力 技术体系以功率放大器(PA)的设计能力为核心[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30.63%[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6.71万元 同比增长104.40%[7] - 海外营收占比为98.18%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603万股 占总股本5.75%[3]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50万 较上期增加2.77%[7] - 人均流通股21517股 较上期增加4.47%[7] 市场表现 - 8月6日股价上涨4.82% 成交额2.14亿元 换手率5.55% 总市值56.86亿元[1] - 今日主力净流入1428.75万元 占比0.07% 行业排名29/164[4] - 近20日主力净流入-6596.23万元[5] 技术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86元 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6] -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2.24元[6] - 主力没有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4659.95万元 占总成交额的2.12%[5] 行业地位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7]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集成电路、芯片概念、半导体、大基金概念、专精特新等[7]
慧智微涨0.00%,成交额9585.45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522.29万
新浪财经· 2025-08-05 16:10
核心观点 - 慧智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半导体企业 具备全套射频前端芯片设计能力和集成化模组研发能力 技术体系以功率放大器设计能力为核心[2]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8.18% 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30.63% 归母净利润356.71万元 同比增长104.40%[7]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产品包括5G模组和4G模组 主要应用于手机和物联网领域[2][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5G模组62.22% 4G模组37.59% 技术服务及其他0.19%[7] - 公司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3] 股权结构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603万股 占总股本5.75%[3]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50万 较上期增加2.77% 人均流通股21517股 较上期增加4.47%[7] 市场表现 - 8月5日股价持平 成交额9585.45万元 换手率2.54% 总市值54.25亿元[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减仓 今日主力净流出522.29万元 占比0.05% 行业排名95/164[4]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5387.99万元 占总成交额2.23%[5] 技术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80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6] - 当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1.75元 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6]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7] - 概念板块包括集成电路、芯片概念、半导体、大基金概念、专精特新等[7]
每周股票复盘:慧智微(688512)6,081,000份股票期权行权完成
搜狐财经· 2025-08-03 03:2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价为11 48元 较上周11 43元上涨0 44% [1] - 本周最高价11 83元(7月31日) 最低价11 29元(7月28日) [1] - 当前总市值53 59亿元 半导体板块市值排名133/162 A股全市场排名2954/5149 [1] 股权激励计划 - 完成6 081 000份股票期权行权 总股本从460 762 548股增至466 843 548股 [1][2] - 行权人数51人 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2] - 收到行权出资款694 5万元 其中608 1万元计入股本 86 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 - 行权股票2028年7月25日起可上市流通 [2] 财务影响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股本变更 [2] - 本次行权对近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2]
股市必读:慧智微(688512)7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98.56万元,占总成交额7.48%
搜狐财经· 2025-07-29 02:3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8日收盘,慧智微报收于11.45元,上涨0.17% [1] - 当日换手率3.25%,成交量10.53万手,成交额1.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898.56万元,占总成交额7.48% [2][4] - 游资资金净流入306.87万元,占总成交额2.55%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591.68万元,占总成交额4.92% [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股票数量为6,081,000份 [2][4] - 行权股票预计上市流通时间为2028年7月25日 [2][4] - 行权人数共51人,股票来源于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2] - 行权后公司总股本由460,762,548股增至466,843,548股 [2] - 收到行权出资款合计6,945,000元,其中增加股本6,081,000元,资本公积864,000元 [2] - 本次行权对公司最近一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2]
慧智微: 关于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1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况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总额为550万份期权,对应550万元注册资本,行权价格为4元/注册资本 [1] - 激励计划旨在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1] - 公司上市后期权方可行使,若行权前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期权份数和对应注册资本数量将相应调整 [1] 期权计划调整情况 - 因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董事会调整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调整后期权计划总额不超过2200万份,行权价格调整为1元/股 [3] - 第二期激励对象行权价格为1元/股,第三期激励对象行权价格为5元/股 [3] - 2023年调整行权期安排,将第一个行权期届满时间延长12个月,后续行权期开始和届满时间相应递延 [5] 行权实施情况 - 第一个行权期分四次行权:第一次57名激励对象行权269.72万股,第二次30名激励对象行权276.6万股,第三次8名激励对象行权194.3万股,第四次4名激励对象行权85万股 [6] - 第二个行权期分三期行权:第一期52名激励对象行权,注销26.98万份未行权期权 [7];第二期3名激励对象行权,注销25.2万份离职人员期权 [8];第三期7名激励对象行权 [9] - 2025年7月注销19.4万份股票期权,包括离职人员4.8万份和第三期激励对象未行权的14.6万份 [9] 本次行权详细信息 - 本次行权数量为608.1万份股票期权,占已授予期权数量的29.82% [10] - 行权人数共51人,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 [10]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阳行权165万份,占其获授期权的30% [10] - 行权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10] 股本变动及财务影响 - 行权前公司总股本为4.6076亿股,行权后增加至4.6684亿股,增幅1.32% [12] - 行权收到出资款694.5万元,其中608.1万元计入股本,86.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12] - 行权后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将摊薄,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每股净资产为3.96元 [13] - 本次行权对最近一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 [13] 股份流通安排 - 行权股票自2025年7月25日起满三年方可上市流通,预计流通时间为2028年7月25日 [4][10] - 激励对象需遵守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规定,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 [11]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 [11]
慧智微(688512) - 关于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7-28 16:45
期权激励方案 - 2021年3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期权激励方案,预留总额550万份,对应550万元注册资本,行权价4元/注册资本[3] - 2021年9月20日审议通过本次行权股票数量6,081,000份,预计2028年7月25日上市流通[4] - 2021年11月30日和12月15日调整后期权计划总额不超2,200万份,行权价1元/股[6] 行权相关 - 2023年7月11日同意57名激励对象行权,注销5名激励对象32万份股票期权[9] - 2023年8月25日延长第一个行权期届满时间12个月,二、三期依次递延并调整行权条件[10] - 2023年9月4日第一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51人行权2,697,200股[11] - 2024年6月28日第一个行权期第二次行权,30人行权2,766,000股[11] - 2024年7月22日第一个行权期第三次行权,8人行权1,943,000股[13] - 2024年9月26日第一个行权期第四次行权,4人行权850,000股[13] - 2024年10月30日同意52名激励对象行权,注销26.98万份股票期权[14] - 注销19.40万份股票期权,含离职1名激励对象4.80万份和第三期未行权14.60万份[16] - 51人参与本次行权,行权数量608.10万股,占已获授予股票期权数量29.82%[17][21][23] 其他 - 本次行权股票来源于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股票[20] - 行权股票自行权日起满三年可上市流通,预计2028年7月25日上市流通[22] - 激励对象有锁定和转让限制,董事和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23] - 本次行权后股本总数由460,762,548股变为466,843,548股[25] - 截至2025年7月9日收到行权出资款6,945,000.00元,增加股本6,081,000.00元,增加资本公积864,000.00元[26] - 本次行权新增股份于2025年7月25日完成登记[26] - 本次行权股票数量占行权前公司总股本1.3198%,未对股权结构造成重大影响[27] - 行权后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相应摊薄,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27]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附名单)





财联社· 2025-07-13 15:59
科创板成长层改革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未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 [1]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指引实施日起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 [1] -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日起直接纳入科创成长层 [1] 投资者参与要求 - 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申购及交易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2] 存量未盈利企业名单 - 32家未摘"U"公司包括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前沿生物、青云科技、和辉光电、精进电动、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迈威生物、翱捷科技、亚虹医药、首药控股、海创药业、云从科技、益方生物、奥比中光、盟科药业、诺诚健华、信科移动、星环科技、裕太微、云天励飞、天智航、奇安信、寒武纪、亿华通、埃夫特、慧智微、芯联集成、智翔金泰、盛科通信、中巨芯 [2]
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45
董事会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5年7月10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6人,实际出席6人,会议由董事长李阳主持,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2] - 会议审议通过两项议案:1)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人员费用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2)注销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3][5] - 两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全票通过,其中股票期权注销议案涉及关联董事李阳、郭耀辉回避表决[4][7] 募集资金使用安排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0.28亿元,较原计划15.04亿元有所减少,已通过多次调整优化募投项目资金分配[15][17] - 董事会同意使用自有资金先行支付募投项目人员薪酬,后续从募集资金专户等额置换,该操作符合证监会2025年新规,可解决多账户支付薪酬的合规性问题[19][20] - 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按月编制项目人员薪酬明细、财务部审批置换申请、专户资金划转登记及保荐人监督核查[21]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调整 - 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及首期行权期结束,公司拟注销19.40万份股票期权(含离职人员4.80万份+未行权14.60万份)[5][38][39] - 2021年激励计划总额调整为2200万份,分三期实施,行权价格分别为1元/股、1元/股和5元/股[28][30] - 历史行权情况显示:2023-2024年共完成四次行权,累计行权数量达825.62万股,涉及94人次激励对象[33][34][35] 监事会及中介机构意见 - 监事会全票通过两项议案,认为募集资金置换方案可提高效率且不影响项目进展,股票期权注销符合激励计划规定[10][12][23] - 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认可募集资金置换的合规性,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支持股票期权注销程序[2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