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兴通讯(000063)
icon
搜索文档
数据复盘丨医药生物、通信等行业走强 8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8:2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516.83点,涨0.37%,成交额6097.91亿元;深证成指报10873.62点,涨1.43%,成交额9295.84亿元;创业板指报2269.33点,涨1.76%,成交额4431.23亿元;科创50指数报1005.65点,涨0.8%,成交额283.44亿元 [2]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5393.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973.33亿元 [2] - 沪深两市合计3396只个股上涨,1494只个股下跌,66只个股涨停,7只个股跌停 [4] 行业表现 - 医药生物、通信、国防军工、电子、钢铁、计算机、商贸零售、汽车等行业涨幅靠前 [4] - 银行、交通运输、保险、贵金属、环保等行业跌幅居前 [4] - 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化工、计算机、电子、汽车等行业 [4] 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69.86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19.64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50.83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3.88亿元 [6]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40.92亿元;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入分别为25.13亿元、18.6亿元、9.13亿元 [6] - 环保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净流出6.4亿元;轻工制造、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净流出分别为5.62亿元、5.31亿元、5亿元 [6] 个股资金流向 - 8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常山北明净流入20.1亿元,润和软件、拓维信息、中兴通讯、建设工业、新易盛净流入分别为9.32亿元、7.73亿元、7.6亿元、6.89亿元、5.68亿元 [8] - 49股被主力资金净卖出超1亿元,中电港净流出5.1亿元,ST华通、阳光电源、长亮科技、扬电科技、惠城环保净流出分别为3.89亿元、3.82亿元、2.8亿元、2.51亿元、2.39亿元 [10] 龙虎榜机构动向 - 机构席位资金合计净买入5036.07万元,净买入12股,净卖出12股 [12] - 美迪西获机构净买入1.4亿元,涨19%,沪股通专用席位买入7833.99万元,卖出7222.5万元 [12] - 东山精密被机构净卖出1.06亿元 [12] 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70%,市盈率20.01倍,主力资金净流入1722.4万元 [1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跌3.16%,市盈率43.26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149.8万元 [1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跌0.49%,主力资金净流出676.2万元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8.58%,市盈率108.74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75.8万元 [15]
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上涨1.83%,前十大权重包含中科曙光等
金融界· 2025-07-17 18:18
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上涨1.83%至3412.82点 成交额1320.38亿元 [1] - 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近一个月上涨7.70% 近三个月上涨11.61% 年至今上涨4.10% [2] 指数构成与样本选择 - 中证移动互联网指数选取移动终端提供商、移动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商品销售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及其他受益于移动互联的上市公司证券为样本 反映移动互联主题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 指数以2012年6月29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0点 [2] 十大权重股分布 - 中际旭创权重4.43% 立讯精密3.4% 工业富联3.08% 东方财富3.03% 中兴通讯2.93% [2] - 中芯国际权重2.9% 中科曙光2.88% 京东方A2.81% 北方华创2.76% 海康威视2.7%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8.5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1.49%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71.67% 通信服务占比23.86% 金融占比3.03% 可选消费占比1.44%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7月17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中兴通讯的持股比例于07月11日从5.81%升至6.32%。
快讯· 2025-07-17 17:06
贝莱德增持中兴通讯 - 贝莱德在中兴通讯的持股比例从5 81%上升至6 32% [1] - 持股比例变动发生在07月11日 [1]
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上涨0.19%,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天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7-16 20:45
指数表现 - 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7月16日上涨0.19%报7873.26点,成交额735.69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8.77%,近三个月上涨38.19%,年初至今上涨14.73%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59%,前五大为新易盛(15.08%)、中际旭创(13.59%)、中兴通讯(9.59%)、工业富联(9.5%)、天孚通信(3.77%) [1] - 样本证券来自通信设备领域,深交所占比66.81%,上交所占比33.19% [1] - 行业分布:通信服务82.08%,信息技术17.92% [2] 指数维护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个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会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国泰、博时、天弘等旗下7只产品,含ETF及联接基金 [2]
文娱合辑 | WAIC 2025:展现AI赋能文娱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36氪· 2025-07-15 17: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概况 - 论坛时间2025年7月26日-28日 展览时间2025年7月26日-29日 地点上海世博中心和展览馆 [3] - 聚焦AI艺术与文娱多元化赋能发展 从听看两方面呈现AI深度渗透文娱产业的变革 [3] - 文娱行业面临AIGC创意同质化 虚拟人伦理模糊 文旅出海瓶颈 音乐疗愈产业转化断层等挑战 [3] 论坛矩阵与重点议题 - 艺术与文娱板块设多场论坛 探索AI在艺术文旅游戏传媒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4] - 重点议题包括AIGC版权确权 虚拟人伦理边界 机器视觉美学 艺术智性协同增长等 [5] - 艺术智性与AI论坛7月28日举行 探讨艺术实践新范式 未来教育重构 创造力哲学基础等 [6] - AI音乐疗愈论坛聚焦声学技术跨界融合 推动医疗康养心理健康等场景应用 [7] - AI+文旅论坛分析产业发展趋势 探讨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转型路径 [8] 参与机构与嘉宾 - 集结上海市文旅局 广电局等文化机构 微软阿里腾讯等科技企业 [9][10] - 伦敦国王学院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等全球高校参与 [11] - 欧洲科学院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加盟 [12] - 华山医院等三甲医院代表出席音乐疗愈论坛 [13] - 亮点嘉宾包括Joanna Zylinska Boris Eldagsen 韩绪 廖昌永等跨界领袖 [14] 展览亮点与企业展品 - 7万平方米展区四馆联动 H3馆呈现AI文娱终端生态 超40家企业百余款产品 [16] - 百度邦彦科技展示AIGC生成 快手生数科技探索多模态应用 [16] - 李未可Halliday等企业将掀起AI/AR眼镜狂潮 中兴联想展出AI PC产品 [16] - 邦彦发布Nuwaai数字人平台 采用"双脑驱动"架构实现情商智商协同 [17] - 首镜科技T100AR眼镜支持空间定位手势识别 10000mAh电池30mm大出瞳设计 [19] - Halliday首发国行版隐形显示眼镜 重量35g续航12小时亮度1300nits [21] - 联想推出ThinkBook卷轴屏电脑 屏幕可从14英寸扩展至16.7英寸 [25] 大会成果与刊物 - 将成立AI国际创意联盟 发布"AI+文旅"中国方案2025案例 [14] - 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 定位为AI时代进化指南 探究技术跃迁与未来文明 [27][29]
芯片与操作系统筹备国产替代,生态和出货值得关注
德邦证券· 2025-07-15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算力技术初步形成技术壁垒和规模化效应,国产替代或进入加速期,昇腾与鸿蒙出货量与场景落地进展显著,商业化闭环加速形成,国家政策与资本持续加码半导体与操作系统自主化 [5] - 国家数据局推出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交易效率30%,有望为后续数据交易常态化规模化奠定基础,为各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提供新动力 [4][6]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探索RISC - V技术路线,有望助力北京建成全球6G产业化高地 [8]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有望加速建设并完善低空产业运行规则,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8] - 中国电信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应用商业闭环迈出新一步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策略 投资要点 - 技术突破构筑生态壁垒,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如华为Matrix 384超节点性能优越,华为尝试芯片转型,昇腾和鸿蒙生态发展成果显著 [5][13] - 出货量与行业渗透双轮驱动,商业化闭环加速形成,昇腾910系列芯片开始出货,鸿蒙在多领域应用进展良好 [5][14] - 国家资金注入与地方政府支撑,国产化机遇全面铺开,大基金三期注资3440亿,武汉对鸿蒙原生应用开发给予补贴 [5][15] 行业要闻 - 国家数据局推出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预计提升交易效率30%,建议关注中国移动等公司 [4][6]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探索RISC - V技术路线,目标到2030年形成500亿级6G产业规模,建议关注中兴通讯等公司 [8][18]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有助于低空经济发展,建议关注中兴通讯等公司 [8][20] - 中国电信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正式发布,标志商业闭环迈出新一步,建议关注中国电信等公司 [8][21] 本周回顾及重点关注组合 -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2.19%,强于上证指数,光模块等板块涨幅居前,建议关注AI算力国产链条投资机会,列出周涨跌幅前十和后十个股 [9][22] - 下周关注AI算力国产链条相关公司,如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9][27] - 长期关注运营商、通信基建等领域相关公司,如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 [9][27] 行业新闻 运营商板块 - 中国移动基站壁挂式空调产品集采,海悟科技等中标,采购规模7243台 [28][29] - Dell'Oro预测AI RAN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突破100亿美元,占整体RAN市场约三分之一份额 [29] 主设备板块 - 江苏移动携手华为打造南京奥体5G - A智慧场馆,提升网络体验 [30] - 中国铁塔2025年办公终端产品集采,华为、联想中标 [30] 光通信板块 - 国家算力网关键动脉贯通,和林格尔跨域算力调度成果首发,内蒙古构建分层时延保障体系 [32] 物联网板块 - 消费物联网产品成为智能消费市场重要载体,产品溢价且出货量增长,企业积极应用AI [32] - 2025年Q1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增长23%,移远通信等五大厂商占据73%市场份额 [33] 智能终端板块 - 2025年Q2全球PC出货量逆势增长6.5%,达6840万台,美国市场增长放缓 [33] 数据中心板块 - IDC发布2024年中国政务云市场份额,华为领跑,三大运营商进前六,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4% [34] - Gartner预计到2030年,80%企业软件和应用将为多模态 [34] 工业互联网 - 工信部强调以改革精神和优良作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35] 低空经济 - ITU WP5D会议重点推进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干扰保护研究,我国提交建议被写入工作文件 [35] - 2025空天信息大会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 [36] 上市公司公告 - 长芯博创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95%股份 [37] - 武汉光迅科技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00% - 95.00% [38] - 广东通宇通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9963%股份 [39] - 上海华测导航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37% - 33.34% [40] - 大富科技拟投资安徽云塔电子不超过1亿元,持有不超过20%股权 [42] - 恒宝股份董事、副总裁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43] - 超讯通信财务总监增持公司股份7.93万股,占0.05% [44] 大小非解禁、大宗交易 - 列出本周华星创业等公司大小非解禁情况 [46] - 列出本周长芯博创等公司大宗交易情况 [47]
主力资金丨尾盘上演“大逆袭”,主力资金出手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9:33
行业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65.76亿元,创业板净流出121.12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63.66亿元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4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入3.94亿元居首,家用电器行业净流入1.17亿元次之,煤炭和石油石化行业净流入均超3700万元 [1] - 2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2.72亿元居首,非银金融、有色金属、传媒行业净流出均超23亿元,电子和通信行业净流出均超12亿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3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其中6股净流入超2亿元,中际旭创净流入4.97亿元居首 [2] - 襄阳轴承、兄弟科技、科陆电子、潍柴重机均涨停且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6亿元,科陆电子净流入3.14亿元创2016年6月23日以来新高 [2] - 超9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其中21股净流出超3亿元,比亚迪和北方稀土净流出均超11亿元,北方稀土连续2日净流出累计14.68亿元 [3][5] 业绩预告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9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长1882.54%至2014.71% [4] - 楚天龙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4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70.27万元 [7] 尾盘资金流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4.83亿元,创业板净流出8.06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3.83亿元 [6] - 28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超2000万元,其中11股超3000万元,楚天龙净流入2.04亿元居首 [7][8] - 59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超2000万元,其中12股超5000万元,中银证券和北方稀土净流出均超1亿元 [9][10] ETF动态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上涨1.06%,最新份额35.9亿份减少2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5.4万元 [12]
天风证券--AI算力系列之交换机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交换机行业 - **公司**:思科、Arista、华为、HPE、新华三、盛科通信、裕太微、锐捷网络、紫光股份、中兴通讯、菲菱科思、共进股份、博通、英伟达、美满、瑞昱、德州仪器、高通、微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交换机行业概况** - **交换机是关键设备**:交换机是搭建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为子网络提供更多连接端口,对外提供网络端口,遵从OSI模型,且交换设备不断演进,端口速率和交换容量大幅提升[12][15] - **分类多样**:可按应用场景、网络层次、管理类型、OSI网络模型、端口速率、整机结构等维度进行分类[18] - **数据中心推动需求增长**:国内外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61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68亿美元,5年CAGR为9.4%;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168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180亿元,5年CAGR为22.2%。数据中心交换机占比将提升,交换速率提升带动网络设备升级更新,网络设备成本占数据中心IT设备成本的11%左右[24][30] - **技术趋势** - **白盒技术**:白盒交换机软硬件解耦,能降低购置和运维成本,有降低成本、支持快速升级迭代、简化管理运维等优点,发展历程丰富,有多个开源组织,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35] - **CPO交换机**:将交换芯片和光引擎共封装,具有低功耗、低时延、高带宽、降低成本等优势,系统功耗可降低25% - 30%。市场空间大,预计2022 - 2033年CPO收入从600万美元增长到2.87亿美元,CAGR为69%。国内外大厂如博通、新华三、锐捷网络、英伟达等争相布局[41][46][51] 2. **交换机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结构**:上游为芯片及电子元器件,中游为交换机制造,下游应用于电信运营、云服务等领域。芯片成本占比最高,达32%[58] - **市场增长**: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推动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全球交换机市场规模为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023年约为395.06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416.44亿美元。中国交换机市场也在增长,2022年约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7.96%,2023年约为685亿元,预计2024年增至749亿元[62] - **市场集中度**:全球和中国交换机市场集中度较高,2024年全球前五厂商市场份额为69.60%,中国前五厂商市场份额为89.7%[4][68] - **代工模式**:主要为OEM和ODM模式,ODM对制造服务商综合实力要求高,合作关系更紧密。国内2021年交换机品牌商市场占比68.7%,代工厂市场占比31.3%,代工向中国大陆转移[72] - **代工市场**:较为分散,2020年智邦科技以10.47%的份额位列第一,菲菱科思市场份额为1.38%[76] - **核心部件** - **交换芯片**:是交换机核心部件,用于交换处理大量数据及报文转发,工作原理复杂,技术指标包括交换容量、端口速率等。全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0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未来增量主要来自商用厂商,数据中心是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海外巨头垄断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国内厂商产品与海外存在代际差异[80][86][89] - **PHY芯片**:是交换机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于OSI网络模型最底层,实现设备连接。市场规模有增长动能,预计2021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CAGR为25%,下游应用广泛。境外厂商占据主要份额,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1%,中国市场基本被境外巨头主导[94][101] 3. **AI发展带动交换机升级** - **网络可用性决定GPU集群算力稳定性**:AI大模型算力需求提升,但网络性能影响算力集群计算能力,网络故障和性能波动对集群算力影响大[107] - **RDMA技术降低通信时延**:分布式训练中降低卡间通信时间关键在于RDMA技术,其主要采用IB和RoCEv2方案,可降低时延,在实验室测试中,端到端时延可从50us(TCP/IP)降低到5us(RoCE)或2us(InfiniBand)[110] - **以太网和IB各有千秋**:IB时延小但成本略高,供应商主要是英伟达;RoCE通用性强、价格低,支持厂商多。以太网发展势头强劲,预计2027年将超越InfiniBand,英伟达也在打造强大的以太网网络[116] - **AI推动交换机升级和扩容**:AI推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升级和扩容,2024年全球网络市场中数据中心交换机是唯一正增长产品,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同比增长23.3%,AIGC推动200G/400G设备收入和端口出货量大幅增长。800G端口占比逐步提升,预计到2027年,400G和800G速率端口占比达40%以上[122] 4. **建议关注的上市公司** - **中兴通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据中心交换机系列产品评级高,框式和盒式交换机表现出色[130] - **紫光股份**: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及AI解决方案提供者,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在数据中心场景有创新产品[135] - **锐捷网络**: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数据中心领域持续创新,高端产品在运营商集采中突围[141] - **盛科通信**: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公司,高端旗舰芯片已小批量交付,产品应用广泛[147] - **裕太微**:专注高速有线通信芯片,布局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产品覆盖多领域[152] - **菲菱科思**:以太网交换机类产品为主要收入,实施“大客户”策略,发展中高端交换机[157] - **共进股份**:业务多样,800G交换机开始出货,满足智算网络需求[16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风险提示**:存在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失败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交换机行业和相关公司产生不利影响[7][165]
更低时延、更高速率、更好体验 西藏网络通信条件持续改善
人民日报· 2025-07-14 05:53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 珠峰大本营已实现5G-A网络覆盖,游客可流畅进行高清视频直播和通话,科考人员能快速上传监测数据[1][2] - 中国移动在珠峰大本营至峰顶沿途5300米、5800米和6500米处新建8个基站,保障信号稳定[1] - 5G-A基站由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联合建设,具备更低时延、更高速率和更好体验[2]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海拔地区设备部署面临低氧、极寒、强风等极端环境挑战,需改进设备选型和安装工艺[3] - 针对高原强日照和大风扬沙,技术人员优化设备散热与密闭性设计,确保稳定运行[3] - 5G-A基站建成后运行平稳,为后续高海拔地区通信建设积累经验[3] 行业合作与发展规划 -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计划加大5G网络投入,推动重点景区5G-A全覆盖[4] -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将在行业赋能、智能社会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西藏通信产业升级[4] 用户与场景应用 - 珠峰大本营网络从无到有,游客从无法发送信息到可实时分享高清视频[1] - 5G-A网络支持登山紧急救援保障,提升科考数据回传效率[2]
年收入刚过5亿元的德固特,要收购年收入36亿元的浩鲸科技 标的曾在新三板挂牌,中兴通讯是其第二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00:07
收购方案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浩鲸科技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交易对方为14名浩鲸科技股东,其中前三名股东持股比例较大,分别持有27.83%、27.62%及13.85%股份 [2] - 截至收购预案签署日,浩鲸科技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3] 交易规模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增长64.21%,其中节能换热装备收入3.5亿元,占比68.75% [2] - 浩鲸科技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61亿元、36.54亿元,2024年前三个月收入3.34亿元 [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1.56亿元,所有者权益7.65亿元,而浩鲸科技资产总额56.17亿元,所有者权益29.54亿元 [1] 财务表现 - 浩鲸科技2023年、2024年净利润均保持在2亿元左右,但2024年前三个月净利润为-1.33亿元 [3]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57.53万元、3866.23万元及9671.51万元,出现一定波动 [3] - 浩鲸科技收入具有季节性特征,下游客户主要在每年下半年进行产品验收 [3] 标的公司背景 - 浩鲸科技深耕通信、云计算和AI领域多年,其云管理服务能力获得多家云厂商的高级认证 [2] - 浩鲸科技曾用名为"中兴软创",曾系新三板挂牌企业,于2017年终止挂牌 [1][5] - 终止挂牌后进行了两次上市辅导,辅导机构包括华泰联合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 [1][5] 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拓展至电信软件开发及服务、云和AI软件开发及服务、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4] - 公司正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打造清洁燃烧和高效换热的全价值链体系 [5] - 通过向数智化领域融合,可有效提升差异化优势,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