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00157)

搜索文档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触及1%整数倍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3:43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中联重科持有公司股份48,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9.07% [2] - 中联重科计划减持不超过7,552,126股,占总股本比例3%,其中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517,375股(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034,751股(2%) [2] - 2025年7月3日至2025年7月9日,中联重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468,400股,占总股本比例0.19%,持股比例由19.07%降至18.88% [3] - 2025年7月10日至2025年8月11日,中联重科累计减持3,286,971股,其中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048,971股(0.8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1,238,000股(0.49%),持股比例由18.88%降至17.58% [3] 减持计划进展 - 减持计划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3] - 中联重科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影响持续性经营 [4] - 减持计划已按规预披露,减持情况与计划一致,无违反减持计划及相关承诺的情形 [4] - 截至公告披露日,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公司将持续关注进展并及时披露 [4]
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中联重科世界机器人大会秀成果
经济网· 2025-08-12 16:44
公司智能制造发展 - 公司作为全球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分享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落地成果[1] - 公司是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应用机器人技术的企业之一 2006年率先引入可编程工业机械臂用于起重机零部件焊接[2] - 2019年起大规模使用带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机械臂及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自适应机器人[2] - 中联智慧产业城集成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 使用超过2000个工业机器人实现全流程二维码生命周期追溯与调度[2] - 工厂实现全球首次多品种小批量重型装备超大规模敏捷制造 支持按需生产和灵活应变的生产模式[2] 人形机器人应用 - 目前已有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 在机加 物流 装配 质检环节开展试点应用[4] - 人形机器人在物流环节执行搬运 上下料及预装配作业 在质检环节通过视觉系统和专用设备进行零部件检测[4] - 建设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 并打造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5] - 具身智能平台包含云端超脑 端到端算法模型及完整工具链 连接所有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5] 未来战略规划 - 通过软硬件协同进化形成新模式 实现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5] - 从当前多品种小批量敏捷制造进化到单件个性化定制 打造自感知 自适应 自决策的新型智能工厂[5] - 战略布局与国家具身智能重点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将持续融合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AI与机器人技术[5] - 推动机器人群集协同作业 构建未来产业第三增长曲线 为工程机械行业和制造业重塑发展范式[5]
年内A股公司耗资近290亿元回购 周期性行业回购金额居前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回购计划总体情况 - 德美化工拟最高1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 - 年内183家A股公司发布187单回购计划 拟回购上限合计368.05亿元 [1] - 回购计划数量同比下降48.49% [2] 回购实施情况 - 450家A股公司耗资289.36亿元实施回购 [1][4] - 7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1亿元 其中牧原股份20亿元 中联重科10.84亿元 盐湖股份10.77亿元 [4] - 机械设备行业回购37.28亿元 基础化工行业回购30.66亿元 农林牧渔行业回购27.32亿元 [4] 回购目的与行业特征 - 161单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占比约86% [2] - 周期性行业公司回购金额较高 管理层认为行业或逐步走出周期底部 [1][4] 回购规则与政策环境 - 证监会2022年10月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征求意见 放宽回购条件及窗口期 [5] - 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回购规则 提高制度包容性 [6] 回购实施影响因素 - 上市公司回购需结合经营和股价情况调整 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回购方案下降 [2] - 一季度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承压 回购资金有限 [3] - 部分公司因业绩下滑或股价高于回购上限等原因提前终止回购 [4]
中联重科分拆中联高机再进一步 路畅科技拟重组变更主营业务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交易方案 - 路畅科技拟向中联重科等29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收购中联高机100%股权 交易作价94.24亿元[1] - 路畅科技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3.5亿元 其中10亿元用于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 剩余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1] - 交易完成后中联高机将实现重组上市 路畅科技主营业务预计变更为高空作业机械业务[3] 财务影响 - 中联高机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33.19亿元 评估增值61.05亿元 增值率183.91%[2] - 中联高机承诺2024-2026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42亿元、9.01亿元和10.28亿元[2] - 路畅科技2022年归母净利润仅328.89万元 2023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亏1100-1700万元[4] 市场表现 - 7月11日路畅科技股价创年内新高44.89元/股 收盘报41.09元/股 较年初涨幅约70%[1] 业务背景 - 路畅科技原主营汽车电子业务 受行业竞争激烈及技术更新换代影响 2019年亏损3.52亿元 2020-2022年盈利持续下滑[4] - 汽车行业正经历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对汽车电子业务造成冲击[4] - 交易有助于路畅科技拓宽业务范围 实现战略转型 提升盈利能力[5][6]
首个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发布 机构扎堆关注35股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推出全国首个拥有大模型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3.0" 发布工业大模型和"数字工匠"应用场景 [1] - 工业互联网利用5G技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全面连接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 [2] - 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4% 关键技术如数字孪生、云边协同持续突破但仍面临数据采集、产业协同和网络安全制约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240家 [2] - 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达56.1亿美元(约361.6亿元人民币)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29.6% [2] 企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鼎捷软件与工业富联通过IT与OT融合完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业务布局 [2] - 国泰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双跨"平台名单 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2] - 长虹美菱平台具备开放性和拓展性 利用AI+大数据技术促进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3] - 东土科技自主研发工业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 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打造新型工业生态链 [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工业互联网概念股超160只 9月以来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个股包括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工业富联等8只 [4] - 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2只包括软通动力、中联重科等 北上资金和融资双超亿元个股为TCL科技、中联重科、江淮汽车 [4] - 机构一致预测35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30% 其中13股增速均值翻倍包括TCL科技、绿盟科技等 [4] - 13股上涨空间超50%包括南都电源(93.71%)、国联股份、苏文电能等 [4][5] 产能建设与交付能力 - 南都电源现有储能锂电电芯年产能10GWh、系统集成产能10GWh 在建项目包括4GWh电芯产能和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5]
中联重科股价微涨0.13%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人形机器人成果
金融界· 2025-08-12 00:4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收盘,中联重科股价报7.5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元,涨幅0.13% [1] - 当日成交量为587332手,成交金额达4.42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中联重科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 [1] - 产品涵盖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等领域 [1] - 公司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 [1] 智能制造进展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了智能制造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 [1] - 已研制三款人形机器人,包括两款轮式和一款双足版本 [1] - 目前已有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应用于机加、物流、装配、质检等环节 [1] - 建设了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1] - 打造了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93.21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28.01万元 [1]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联重科展示人形机器人成果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9:44
公司动态 - 中联重科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智能制造和智能机器人研发成果,包括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落地,以及从"环境适应机器人"到"机器人适应环境"的发展[1] - 公司是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应用机器人技术的用户之一,2006年起重机械工厂率先引入可编程工业机械臂用于焊接作业[1] - 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具备感知与移动能力的自适应机器人,包括带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机械臂、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2] - 2024年开始探索使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研制三款人形机器人(两款轮式和一款双足版本),数十台已进入工厂作业[2] - 公司建设了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进行数据采集,并打造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包含云端超脑、算法模型和整套工具链[2] 智能制造布局 - 中联智慧产业城集成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用超过2000个工业机器人,通过二维码实现全流程追溯与调度[2] - 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应用于机加、物流、装配、质检等环节,能进行搬运、上下料、组装及零部件检测[2] - 公司构想未来工厂通过软硬件协同进化形成新生产模式,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从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进化到单件个性化定制[3] - 公司战略布局与国家具身智能产业重点方向高度契合,将持续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3] 行业地位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中,中联重科是唯一一家已在A股上市的整机企业,也是创新应用篇唯一一家中国企业[1] - 公司推动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拓展智能制造新边界,构建工程机械行业"第三增长曲线"[3]
中联重科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最新成果
中证网· 2025-08-11 15:48
公司动态 - 中联重科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落地,呈现从"环境适应机器人"到"机器人适应环境"的发展[1] - 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应用机器人技术的用户之一,2006年起重机械工厂率先引入可编程工业机械臂用于焊接作业[1] - 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具备感知与移动能力的自适应机器人,包括带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机械臂、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2] - 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集成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用超过2000台工业机器人,通过二维码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与调度[2] - 2024年开始探索使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研制三款人形机器人(两款轮式和一款双足版本)[2] - 目前已有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在机加、物流、装配、质检等环节开展试点[3] - 建设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开展大规模数据采集,打造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3] 技术发展 - 工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重型装备超大规模敏捷制造,自适应多环节生产流程,加工对象多元化,可执行多路径工艺路线[2] - 通过软硬件协同进化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3] - 未来将从多品种、小批量的超大规模敏捷制造进化到单件个性化定制,打造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的新型智能工厂[3] - 持续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集群协同作业[3] 行业地位 - 中联重科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创新应用篇唯一一家中国企业[1] - 中联重科是唯一一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整机企业[1] - 为工程机械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重塑发展范式[3]
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中联重科世界机器人大会秀成果
新浪财经· 2025-08-11 12:39
公司机器人技术发展历程 - 2006年率先引入可编程工业机械臂用于起重机零部件焊接 [1] - 2019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带视觉和力触觉识别的自适应机器人及AMR自主移动机器人 [1] - 2024年探索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并已研制三款人形机器人(两款轮式+一款双足) [1] 智能制造产能规模 - 中联智慧产业城集成建设300多条产线 [1] - 整个工厂部署几千个机器人协同作业 [1] - 目前已有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实际作业 [2]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 在机加、物流、装配、质检环节开展试点 [2] - 物流环节执行搬运、上下料及零部件预装配任务 [2] - 已建设近百个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进行大规模数据采集 [2] 技术平台架构 - 打造中科云谷具身智能平台含云端超脑和端到端算法模型 [2] - 平台覆盖数据采集、处理、标注到模型训练全流程 [2] - 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调度机器人集群 [1] 未来战略方向 - 推动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 [2] - 实现多品种小批量超大规模敏捷制造 [2] - 战略布局与国家具身智能重点产业方向高度契合 [2] 行业地位 - 全球机器人大会创新应用篇唯一登台的A股上市整机企业 [1] - 工程机械行业最早应用机器人技术的企业之一 [1] - 通过软硬件协同进化形成新型生产模式 [2]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 挖掘机销售超出预期-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ector _Excavator sales beat expectations in..._
2025-08-11 10:5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Sector)[2] - **涉及公司**:Zoomlion、Hengli、XCMG、Sany、Lonking [2][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挖掘机销售超预期,出口表现强劲** - **国内销售**:7月挖掘机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增长17% YoY,但环比下降10% MoM;1-7月累计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2% YoY [2] - 经销商反馈实际需求/建筑活动未改善,对8月销售预期持平,预计9月可能改善 [2] - 竞争政策(反内卷)影响有限,OEM更注重盈利能力和利润率 [2] - 价格整体稳定,7月回款未见改善 [2] - **出口**:7月挖掘机出口9,832台,同比增长32% YoY(环比下降8% MoM);1-7月累计出口增长13% YoY,超市场预期 [2] - Zoomlion、Hengli、XCMG近期提到出口加速 [2] 2. **轮式装载机销量增长,电动化渗透率提升** - 7月轮式装载机总销量9,000台,同比增长7% YoY [3] - 国内销量4,549台(+2% YoY),出口4,451台(+13% YoY)[3] - **电动化**:电动轮式装载机销量2,391台,同比增长82% YoY,渗透率达27%(去年同期为16%)[3] 3. **工程机械出口整体增长,区域与产品分化** - 6月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5% YoY(4月/5月分别为+2%/-2% YoY)[4] - **产品表现**:挖掘机、推土机、拖拉机占6月出口总额的44%,挖掘机出口额上半年增长20% YoY(高于销量增速,因产品结构优化)[4] - **区域驱动**:非洲、亚洲、中东和北非(MENA)、东盟、大洋洲和欧洲(EU)是主要增长区域,占6月出口总额的73% [4] 4. **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潜在机会** - 预计2026/27年启动设备采购,年均增量销售额约200-250亿元人民币 [5] - 偏好中大型吨位、绿色智能设备,行业龙头(如XCMG、Hengli)更受益 [5] - 预计2027年对覆盖公司的利润提升:Zoomlion(10%)、Sany(8%)、XCMG(6%)、Lonking(5%)、Hengli(4%)[5] 5. **投资建议与首选标的** - **首选标的**:XCMG、Hengli [5] - **短期上行风险**:Zoomlion-H、Lonking [5] --- 其他重要内容 1. **出口数据细分** - **产品结构**(6月出口额占比):挖掘机(29%)、工业车辆(23%)、拖拉机(13%)、装载机(10%)[8] - **区域结构**(6月出口额占比):东盟(18%)、非洲(14%)、亚洲(15%)、欧洲(EU)(10%)、MENA(12%)[10] - **增速亮点**:6月挖掘机出口额增速最快的地区为大洋洲(+63% YoY)、亚洲(+60% YoY)、非洲(+54% YoY)[19] 2. **风险提示** - **下行风险**:房地产/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摩擦加剧、产能过剩缓解慢于预期 [24] - **上行风险**:政策刺激超预期、设备替换需求强劲、环保政策加速老旧设备退出 [25] --- 数据图表引用 - 图1:工程机械出口产品结构(6月)[7][8] - 图2:工程机械出口区域结构(6月)[9][10] - 图4:挖掘机出口区域结构(6月)[13][14] - 图7:挖掘机出口区域增速(6月)[19] (注:部分文档为免责声明或分析师信息,未包含实质性内容,故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