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000725)
搜索文档
永锋科技筹备北交所IPO:2024年净利下降92%,京东方贡献三成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42
上市进程与公司概况 - 公司正处于北交所IPO辅导阶段 本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至2025年6月 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 是专注于绿色防护新材料 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综合包装防护解决方案及智能包装设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3.38亿元 同比下降3.85%[3]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82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1.99%[3] - 毛利率为19.72% 较上年同期20.79%有所下降[3] - 扣非净利润131.98万元 同比下降92.63%[3]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 同比下降90.9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 较上年同期13.64%显著下降[3]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5.21亿元 同比增长17.30%[3][4] - 总负债3.50亿元 同比增长28.62%[3][4]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0亿元 同比下降3.39%[3][4] - 2023年资产负债率67.17% 2024年降至61.26%[6] 客户结构分析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70.68% 客户集中度较高[7][8] - 京东方为第一大客户 销售额1.03亿元 占比30.47%[7][8] - 海尔集团为第二大客户 销售额6298万元 占比18.61%[7] - 客户群体涵盖汽车 家电 电子 光伏 食品饮料等行业知名企业[7]
三个数据看成都上半年经济运行 “龙头”起舞 大块头跑得也很快
四川日报· 2025-07-31 15:01
全国GDP前十强城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成都GDP同比增长5.8%,增速在已公布数据的GDP前十强城市中暂列第一 [6][7][9] - 成都GDP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前三,2024年增速5.7%,2023年6.0%,2022年2.8% [3][8] - 苏州是成都竞争3万亿GDP城市的主要对手,2024年GDP比成都多3200亿元且增速持平 [9] 消费市场表现 - 2023年成都社消零总额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六个万亿级消费城市 [11] - 2025年上半年成都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速6.1%,在7个万亿级消费城市中暂列第一 [11] - 2025年1-5月成都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长6.5%,领先第二名广州1.4个百分点 [11] - 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4.5%,家电类增长34.5%,新能源汽车增长21.0% [13]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成都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8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2位 [5][14] - 2025年上半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7.8%,在GDP前十强城市中暂列第一 [14] - 工业投资连续12个月保持40%以上增长,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41.3% [1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2.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6% [15] 电子信息产业突破 - 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增长119.2%,莱普科技集成电路基地投产 [16] - 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启动设备搬入,建成后成都将成为全国最大柔性面板生产基地 [16] 未来产业布局 - 成都设立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硬科技领域 [17] - 出台《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一县一策"培育新增长极 [18]
消费电子“小巨人”,京东方“小伙伴”今日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33
公司概况 - 鼎佳精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AR/VR等消费电子产品 [1] - 公司掌握模切多层组合异步加工一体成型技术等核心技术,拥有208项专利(含20项发明专利),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客户包括仁宝电脑、立讯精密、京东方等制造服务商,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惠普、联想等知名品牌 [5] 上市信息 - 7月31日于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920005 BJ,发行价11 16元/股,市值6 70亿元 [2] - 发行市盈率15 29倍,低于行业市盈率40 93倍,可比公司恒铭达动态市盈率17 71-27 74倍,光大同创160 38倍 [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1 37亿元,占比45 35%)及包装材料加工项目(0 67亿元,占比22 13%) [4] - 其他项目包括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生产项目(0 60亿元,19 67%)和防护材料生产项目(0 39亿元,12 84%) [4] 行业前景 - 中国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行业向轻薄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功能性产品需求 [5] - 具备规模优势、先进制造技术和研发实力的企业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推动者 [5] 客户与股权结构 - 2022-2024年对仁宝电脑及指定产品销售收入占比59 48%、58 69%、56 83%,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6] - 实控人李结平、曹云夫妇合计控制89 77%表决权,存在内部控制风险 [6]
消费电子“小巨人”,京东方“小伙伴”今日上市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08
公司基本情况 - 鼎佳精密于7月31日在北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920005.BJ [1]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电脑、服务器、显示器、AR/VR、智能游戏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1] 发行与估值数据 - 发行价为11.16元/股 发行市盈率为15.29倍 [2] - 行业市盈率为40.93倍 显著高于公司发行市盈率 [2] - 可比公司恒铭达动态市盈率17.71倍 达瑞电子27.74倍 光大同创160.38倍 [2] 技术实力与专利 - 公司掌握模切多层组合异步加工一体成型技术等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6] - 横向扩展研发金属注射成型工艺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取得208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20项 [6] -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6] 客户资源与合作 - 直接客户包括仁宝电脑、台达电子、巨腾国际、神基股份、立讯精密、康舒科技、和硕科技、英力股份、可成科技、京东方等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 [6] - 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惠普、联想、华硕、索尼、技嘉、宏基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 [6] 募集资金用途 - 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拟投入1.37亿元 占比45.35% [4] - 包装材料加工项目拟投入0.67亿元 占比22.13% [4] - 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生产项目拟投入0.60亿元 占比19.67% [4] - 消费电子防护材料生产项目拟投入0.39亿元 占比12.84% [4] 客户集中度风险 - 2022-2024年对仁宝电脑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9.48%、58.69%和56.83% [7] - 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若被取消供应商资格将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7] 股权结构与治理 - 实际控制人李结平、曹云夫妇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9.77%的股份表决权 [7] - 存在实际控制人通过表决权控制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风险 [7] 行业发展态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消费国 [6] - 消费电子产品向轻薄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功能性产品品质要求更高 [6] - 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先进制造技术和强大研发实力的企业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推动者 [6]
京东方入股后,彩虹光电管理层“大换血”多位高管发生变更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8:18
公司股权变更 - 京东方成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进股东 交易于7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1][4] - 股权转让后京东方持有彩虹光电30%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彩虹股份仍持有69.79%股权并保持控股地位 [7][10] - 交易对价为48.5亿元 涉及彩虹股份转让控股子公司30%股权予京东方 [7] 管理层重组 - 彩虹光电7月23日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 涉及董事/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职位调整 [4][5][6] - 原退出高管包括董事邓虎林/韩彬/李淼/王晓春/杨隆丰 总经理许满星 监事会主席冯坤 [5][6] - 新进高管包括董事陈建国/方忠喜/王闰企/徐剑/杨秦刚 总经理吴永良 监事会主席王一 监事陈万生 [5][6] 公司业务概况 - 彩虹光电注册资本约142.5亿人民币 运营8.6代TFT-LCD生产线 成立于2015年11月 [4] - 客户覆盖海信/TCL/小米/海尔等国内品牌及三星/VIZIO等海外电视整机厂商 [4] - 2024年彩虹光电贡献营业收入102.91亿元 净利润13.39亿元 占彩虹股份整体业绩主要部分 [10] 财务表现 - 彩虹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16.64亿元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55% [10]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1-4.8亿元 同比减少47.59%-55.23% [10] 战略意义 - 交易采用参股非控股模式 彩虹股份保留经营主导权及合并报表范围 [7][10] - 彩虹光电在印刷OLED领域拥有基础专利布局 可补足京东方技术短板 [11] - 收购有助于京东方丰富产品线 优化客户结构 提升面板份额至30%以上 [11]
京东方A:行业内厂商持续践行“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6:17
行业动态 - 行业内厂商持续践行"按需生产"经营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 [1] - 一季度得益于出口需求高涨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终端需求整体旺盛,行业内企业普遍保持高稼动率 [1] - 二季度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边际效应变化导致面板采购需求降温,行业内企业快速调整稼动率应对 [1] - 七月份厂商去库存趋势延续,LCD TV部分尺寸价格小幅下降 [1] - 展望八月份,随着旺季面板备货需求逐步恢复,预计行业稼动率有所恢复 [1] 面板价格走势 - 一季度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1] - 七月份LCD TV部分尺寸价格出现小幅下降 [1] - 预计八月份LCD TV面板价格有望开始企稳 [1]
西工大博士创业,拿下京东方订单,这家陕西公司挑战半导体封装外资巨头|36氪首发
36氪· 2025-07-30 15:46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险峰长青 鼎兴量子 国汽投资 成都倍特及海河清韦五家机构联合注资 [1] - 本轮资金将用于华南 长三角及四川三地生产基地建设 同步扩充研发团队并引入半导体封装检测设备 [1]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公司2022年成立于陕西 专注于显示面板 半导体封装及军工领域的高端电子材料国产化替代 [1] - 技术积累始于军工特种材料研发 团队曾参与飞机黑匣子耐高温材料项目 [1] - 以底层树脂自主改性为核心技术路线 是国内极少数实现高端封装材料全链条贯通的企业 [1] - 团队从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分子结构设计切入 突破电子级杂质离子控制(PPB级) 填料均匀分散及长期信赖性三大技术壁垒 [1] 产品与验证进展 - 第一款产品LCD封装胶在京东方8.5代线验证中通过60℃高温 90%湿度环境1000小时稳定性测试 [1] - 显示用负性光刻胶通过京东方首轮验证 半导体晶圆UV减粘胶进入中试阶段 军工无人机材料完成量产供货 [4] - 不同产品分别应用于LCD面板封装 直升机碳纤维零部件保护及半导体晶圆减薄切割 [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占全球60% 但85%高端封装胶依赖国际巨头公司进口 [3] - 客户验证周期长达两年 单次测试需停机占用客户百亿级产线2-3天 测试成本极高 [3][4] - 国际巨头封锁核心树脂 配方及测试标准 且可能随时推出更高维产品压制国产替代 [4] 商业模式与发展规划 - 优先瞄准头部客户 首批产品绑定京东方 华星光电新型号面板开发 [4] - 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 西安首条模块化产线仅设数百平米洁净车间 材料按克销售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4] - 计划2025年成立北京子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封装材料 同步研发AI仿真系统优化器件测试流程 [4] - 面板厂新品开发及验证周期压缩到一年 材料供应商必须24小时响应客户需求 [4] 团队构成 - 总经理孙九立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 主持过国防基础科研项目 拥有十余年产业转化经验 [4] - 首席科学家苗教授系西工大博导 陕西省秦创原首席科学家 专注显示材料研究 [4] - 半导体封测研发由西电电子封装系教授领衔 应用团队来自京东方 华星光电等面板大厂 [4] - 团队中70%成员为硕士及以上学历 [4]
从车舱到元宇宙:中国LED产业的“光”年进化
36氪· 2025-07-30 10:4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LED产业已成为全球产能霸主,2025年预计全球70%显示面板来自中国制造,智能手机面板市占率达68.8%[4][5] - 液晶电视面板领域表现突出,2025年Q1全球出货量6300万片,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合计占60%份额[5] - 产业面临结构性挑战:低端LED产品深陷价格战,通用照明产值同比下滑4.2%,而Mini/Micro LED等高端领域保持35%-40%高毛利率[6] - 中低端产能过剩严重,2024年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5%,中小企业不足50%,库存周期延长至45天[7][8]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Mini LED背光技术成为增长引擎,显示性能突破1000尼特峰值亮度和百万级对比度,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6亿元[14][16] - Micro LED实现产业化突破:巨量转移效率提升300%,良率超99.995%,6英寸晶圆良率达70%[17][18][22] - 封装技术多样化创新,COB和MIP路线并行发展,COB适合高端商显,MIP适配中等间距产品[19][25] - 上游材料与设备国产化加速,但基板玻璃等核心材料仍依赖进口,Micro LED设备国产化率从10%升至35%[10][56] 应用场景拓展 - 车载显示市场快速爆发,2024年Mini LED背光渗透率0.5%,超越OLED,预计2031年Micro LED透明屏市场规模达84.6亿元[30][31][33] - AR/VR设备推动Micro LED需求,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同比增长216%,Micro LED成为5000+PPI解决方案[36][37][57] - 植物照明市场高速增长,光配方技术提升作物产量30%-50%,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3.11亿美元[39][40][41] - 商业显示领域创新应用涌现,Mini LED直显模块支持2000尼特亮度,户外广告屏渗透率提升至18%[38] 投资与政策支持 - 2024-2025年融资聚焦技术瓶颈,60%资金投向巨量转移设备、特种衬底材料等关键环节[54][55] - 政府引导基金深度参与,厦门投资50亿元建设G6巨量转移中试平台,上海推进12英寸透明衬底晶圆产线[55] - Micro LED被纳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三安Mini/Micro显示项目已投入27.2亿元[59][71] - 投资逻辑围绕设备国产替代、微显示解决方案和高增长场景绑定,AR眼镜全彩模组单价超200美元[65][69] 全球竞争与未来展望 - 中国LED产业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驱动,2025年Mini/Micro LED研发投入增速预计达25%[51] - 高端领域利润贡献提升,2028年智能照明、车用LED等将占行业60%以上利润[51] - 国际专利壁垒构成挑战,欧美企业在Micro LED核心专利持有量占优,形成"专利合围"[45] - 产业升级路径包括构建产学研创新体、探索"产品即服务"商业模式和全球化韧性布局[49][50]
京东方A:8月份LCD TV面板价格有望开始企稳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9:49
行业动态 - 7月份LCD TV部分尺寸价格小幅下降 [1] - 厂商去库存趋势在7月份延续 [1] - 预计8月份行业稼动率有所恢复 [1] 价格展望 - 随着旺季面板备货需求逐步恢复 LCD TV面板价格有望开始企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