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000776)

搜索文档
慢牛趋势已定,券商何时起立?机构:券商上涨斜率放缓但持续性或更强!
新浪基金· 2025-08-10 20:13
券商板块市场表现 - 8月8日券商ETF(512000)场内价格收跌0.87%,下探20日线,板块个股多数回调,仅中银证券、华鑫股份、广发证券、国信证券逆市收涨,财达证券、西部证券跌超2%,东方财富、中金公司等跌逾1% [1] - 券商ETF(512000)15:00收盘价0.574元,日内跌幅0.69%,成交额13.15万手,换手率2.35%,近5日净流入4.28亿元 [2][5]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本周累计上涨0.84%,跑输上证指数(2.11%)和沪深300指数(1.23%) [3][4] 市场整体环境 - 沪指突破3600点大关,最高上探3645.37点,两融余额站稳2万亿上方,创10余年新高 [2] - 本轮牛市从"疯牛"转为"慢牛",增量资金持续入市,投资者策略从交易性转向持股型 [4] - 两融余额超2万亿创近十年新高,但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成交比(当前低于11%)未达去年高点,市场情绪未到火爆程度 [4] 券商板块投资逻辑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欠配的非银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配置 [4] - 券商板块涨幅落后于一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滞涨券商的"暑期行情"仍有望持续 [5] - 券商ETF(512000)覆盖49只上市券商股,近6成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4成仓位兼顾中小券商高弹性 [7] 资金动向 - 券商ETF(512000)连续5日获净流入4.28亿元,显示资金对券商后续行情乐观 [5] - 华泰证券融券通供需信息显示融出利率和借入利率均为0.00% [2]
8月10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阶段性排名出炉!这些机构暂居前列,悬念留到最后揭晓
新财富· 2025-08-10 19:31
证券行业排名 - 中信建投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9 [2] - 华泰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10 [2] - 广发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4 [4] - 申万宏源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2 [2] - 兴业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3 [2] - 国泰海通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4 [4] - 天风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45 [2] - 国金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6 [2] - 东吴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7 [2] - 中金公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8 [2] - 国联民生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9 [2] - 长江证券在策略研究中排名第10 [2] 行业研究排名 - 华西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1 [7] - 国泰海通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2 [7] - 长江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3 [7] - 华创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4 [7] - 天风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5 [7] - 广发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6 [7] - 申万宏源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7 [7] - 中信建投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8 [7] - 浙商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9 [7] - 东吴证券在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第10 [7] 电子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1 [11] - 中泰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2 [11] - 广发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3 [11] - 华创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4 [11] - 天风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45 [11] - 国盛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6 [11] - 兴业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7 [11] - 中信建投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8 [11] - 国泰海通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9 [11] - 招商证券在电子行业中排名第10 [11] 计算机行业排名 - 国盛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1 [12] - 兴业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2 [12] - 天风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4 [12] - 申万宏源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4 [12] - 长江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5 [12] - 东吴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6 [12] - 西部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7 [12] - 国泰海通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8 [12] - 财通证券在计算机行业中排名第9 [12] 通信行业排名 - 天风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1 [14] - 国泰海通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2 [14] - 国盛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3 [14] - 长江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4 [14] - 广发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45 [14] - 申万宏源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6 [14] - 中信建投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7 [14] - 国金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8 [14] - 兴业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9 [14] - 西部证券在通信行业中排名第10 [14] 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1 [17] - 天风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2 [17] - 东吴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3 [17] - 华创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4 [17] - 中信建投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45 [17] - 国泰海通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6 [17] - 中泰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7 [17] - 国海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8 [17] - 国盛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9 [17] - 国联民生证券在新能源和电力设备行业中排名第10 [17] 国防军工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1 [18] - 兴业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2 [18] - 中信建投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3 [18] - 申万宏源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4 [18] - 广发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45 [18] - 天风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6 [18] - 国盛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7 [18] - 国泰海通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8 [18] - 国联民生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9 [18] - 浙商证券在国防军工行业中排名第10 [18] 环保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1 [19] - 广发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2 [19] - 东吴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3 [19] - 申万宏源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4 [19] - 中信建投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45 [19] - 天风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6 [19] - 国泰海通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7 [19] - 国盛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8 [19] - 东北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9 [19] - 国投证券在环保行业中排名第10 [19] 能源开采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1 [21] - 国盛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2 [21] - 申万宏源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4 [21] - 国泰海通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45 [21] - 信达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45 [21] - 广发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6 [21] - 中信建投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7 [21] - 东方财富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8 [21] - 天风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9 [21] - 兴业证券在能源开采行业中排名第10 [21] 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排名 - 长江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1 [22] - 天风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2 [22] - 中信建投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3 [22] - 国盛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4 [22] - 申万宏源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45 [22] - 华源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6 [22] - 国联民生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7 [22] - 国金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8 [22] - 国泰海通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9 [22] - 国信证券在金属和金属新材料行业中排名第10 [22]
广发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旗下已有“参公”产品变更管理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1:49
公募牌照审批动态 - 证监会最新公示的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表中仅剩3家机构: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已从审批表中消失,其申请材料于2023年1月19日接收,2023年1月30日补正,但后续无实质进展 [1][2] - 与广发资管同期申请的招商资管已于2023年7月获批,兴证资管于2023年11月获批 [2] 券商资管公募牌照获取情况 - 自2023年以来,券商资管队列中仅招商资管、兴证资管成功获取公募牌照 [2] - 公募牌照被视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保留参公大集合产品的硬性条件 [3] 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路径 - 参公大集合产品需在过渡期内转为公募基金产品,否则将面临规模管控 [3] - 转型路径包括:券商资管取得公募牌照或将产品移交旗下基金公司管理,后者会影响券商资管的管理规模 [3] - 广发资管已开始将旗下参公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广发基金,例如2024年2月、3月提交的两只产品变更申请,其中一只FOF已在6月完成变更 [3] 券商资管产品变更管理人动态 - 2024年5月广发资管有5只资管计划变更管理人申请获受理,7月以来又提交3只申请,均拟变更为广发基金 [4] - 中信证券资管、光大证券资管、中金公司、国证资管等也有类似动作,拟将产品移交华夏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 [4] - 变更管理人的产品以混合型、债券型为主,规模多在5亿元以下,例如广发资管盛世精选(0.88亿元)、广发资管乾利一年持有(2.57亿元)等 [4] - 广发资管盛世精选2024年初至8月7日回报率为25.99%,跑赢业绩比较基准(9.07%) [4]
中山公用(000685):公用事业与产业投资双驱,高成长与高分红兼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8 20: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合理估值183-194亿元 较当前市值有29%-36%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 - 公用事业与产业投资双轮驱动 水务固废新能源三大主业协同发展 [1][13] - 持有广发证券10.55%股权 投资收益占比84% [16][17] - 水务基本盘稳固 供水市占率94% 水价调整有望增厚利润1.2-1.8亿元 [6][40] - 固废板块通过收购产能将达6120吨/日 新能源布局500MWp光伏项目 [6][53][58] - 2024年分红率53% 拟制定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34][35] 财务数据 - 2025E营收56.97亿元(+0.3%) 归母净利14.28亿元(+19.1%) [2] - 2025E毛利率21% ROE7.8% 每股收益0.97元 [2] - 资产负债率49% 有息负债106亿元 [24][25] - 广发证券投资收益2025E预计11.62亿元 [78] 业务分析 水务板块 - 供水产能265万吨/日 污水126万吨/日 [40][43] - 中山水价听证会启动 假设涨价20%-30%可增净利10%-15% [51][52] - 厂网一体化项目投入17.4亿元 将转入运营期 [44] 固废板块 - 垃圾焚烧现有产能3780吨/日 收购长青2250吨/日后达6120吨/日 [53][55] - 环卫业务市占率超40% 医废处置25吨/日 [57] 新能源板块 - 分布式光伏并网及在建500MWp 首个光储充超充站投运 [58][61] - 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 投资沐曦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项目 [63][65] 投资收益 - 广发证券2025E净利润110亿元 对应投资收益11.62亿元 [70][78] - 广发证券PB1.24x 低于头部券商 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70] 估值分析 - 分部估值法:水务主业27-31亿元 广发证券持股157-163亿元 [81][82] - 当前市值142亿元 对应2025E PE10x PB0.83x [3][83]
广发证券:沪指在三季度依然有望冲破3674前高,目前的震荡实则在孕育新动能
天天基金网· 2025-08-08 20:28
广发证券观点 - 沪指在三季度有望冲破3674前高 目前震荡孕育新动能 [1][2][3] - 外部因素对A股影响有限 指数下行空间可控 急跌或为利率敏感品种提供布局机会 [3] - 建议关注流动性宽松与政策红利双击 重点布局资源(战略金属)、科技(AI应用)、军工(事件催化)三大主线 [3] 中信证券观点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需求持续强劲 泛工业领域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4] - AI仍是半导体产业最大成长驱动力 云端需求持续+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将显著提升 [4] 博时基金观点 - A股当前仍由资金驱动 政策底清晰下杠杆资金推升成交量 中期市场中枢有望提升 [5] - 新旧动能切换为主旋律 部分行业供给侧利润好转 需警惕短期波动放大风险 [5] 路博迈基金观点 - 8月市场处于"估值抢先、基本面追赶"节点 短期资金宽松预期过度计价 中报披露或带来修正压力 [7] - 8月扰动为9月政策窗口蓄势 建议逢回调布局三大主线:贵金属/资源股/出口链、高股息公用事业、周期龙头/高端制造 [7]
美迪西: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08 17:20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470.93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8,529.07万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并签署监管协议 [2] - 资金到位情况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美迪西北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及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的实验室扩建项目,调整后实际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98,529.07万元 [2] - 项目拟投资总额为217,614.65万元,原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16,000.00万元 [2] - 部分募集资金因项目建设周期及使用计划存在暂时闲置情形 [2] 现金管理实施内容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4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4] - 投资品种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金融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 [3][4] - 投资决策由管理层在授权额度内执行,财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4] 资金使用规划与监管 - 现金管理收益将优先用于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及日常经营流动资金 [5] - 公司承诺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不进行证券投资或质押操作 [4][5] - 投资情况将按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审议程序与机构意见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监事会已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 [7] - 保荐机构广发证券认为该事项符合监管规定,对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持无异议态度 [8]
广发证券资管旗下2只基金增聘潘浩祥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18
基金经理变更 -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增聘潘浩祥为广发资管弘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和广发资管多添利六个月持有期债券的基金经理[1][2] - 新任基金经理潘浩祥自2017年9月加入公司 历任债券交易员 债券交易主管和固收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等职务[1] - 两只基金原由骆眾韦单独管理 现变更为潘浩祥与骆眾韦共同管理[2] 产品业绩表现 - 广发资管弘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A类份额自2023年3月20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达7.76% C类份额达7.12% 累计净值分别为1.6514元和1.6435元[1] - 该产品2025年以来收益率A类为0.84% C类为0.74%[1] - 广发资管多添利六个月持有期债券自2023年3月27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A类为4.13% C类为3.43% 累计净值分别为1.0573元和1.0502元[1] - 该产品2025年以来收益率A类为0.79% C类为0.67%[1] 产品基本信息 - 广发资管弘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主代码为870007 属于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 - 广发资管多添利六个月持有期债券主代码为879998 同为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 - 两只产品均由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管理 变更依据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2]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任命刘宇为首席信息官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15:16
高管任命 -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任命刘宇为首席信息官 任命自2025年7月4日起生效 [1][3] - 刘宇自2008年起历任厦门东南融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 广发证券信息技术部系统开发岗 风险管理部模型技术开发岗 信息技术部群组经理 信息技术部总监(D)等职务 [1][3] - 刘宇现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执行董事(ED) 持有证券从业资格和基金从业资格 [1][3] 任命依据 - 任命依据包括《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和《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 [2]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十八次会议决议通过此项高管任命 [2]
广发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9:20
行业监管动态 - 公募基金牌照审批呈现收紧态势 自2023年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获批后无新增券商资管获批公募牌照 [1][3] - 证监会新规允许券商实现"一参一控一牌" 2022年5月新规出台后6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 [2] - 截至2025年8月1日仅光大资管 安信资管(现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3家仍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 [3] 广发资管战略调整 - 公司主动退出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审批名单 此前于2023年1月递交申请材料 [1][2] - 将旗下10只参公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广发基金 其中5只产品于2025年5月集中申请变更 [4] - 2025年7月最新提交3只产品变更申请均已获证监会受理 产品将更名为广发系列基金 [4] 业务结构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参公大集合产品总规模325.39亿元 其中货币型产品304.43亿元占比93.5% [5] - 广发证券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和易方达基金22.65%股权 已实现"一参一控"头部基金公司布局 [4] 行业转型进程 - 券商资管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最后期限为2025年年底 [4] - 将产品移交同一集团旗下控股基金公司成为券商资管首选方案 [4] - 2023年共有兴证资管 光证资管 安信资管和国金资管4家陆续递交公募牌照申请 [2]
知名券商资管 “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00:27
广发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 广发资管退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名单,此前共有6家券商资管递交申请 [2] - 2023年仅有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获批公募牌照,此后行业审批呈现收紧态势 [2][3] - 截至2025年8月,光大资管、安信资管(现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仍在排队申请 [3] 公募牌照审批动态 - 2022年5月证监会新规允许券商实现"一参一控一牌",推动至少6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 [3] - 广发资管于2023年1月递交申请材料,但最终未获批 [3] - 审批流程显示光大资管、安信资管和国金资管分别于2023年6月、7月和10月提交材料 [4] 广发资管业务调整 - 广发证券已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和易方达基金22.65%股权,满足"一参一控"要求 [5] - 2025年起广发资管分批将10只参公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广发基金,涉及规模325.39亿元 [5][6] - 产品转移集中在2025年5月,包括广发乾元价值增长混合等5只基金,另有3只于7月提交变更申请 [5][6] 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 - 行业过渡期截至2025年底,券商资管优先将大集合产品移交同一集团旗下基金公司 [5] - 广发资管旗下参公产品中货币型规模占比超九成(304.43亿元/325.39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