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集团(002244)

搜索文档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50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5 21:53
滨江集团(002244.SZ)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91.52亿元,同比下降1.83%,其中房地产销售688.76亿元,同比下降1.83%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5.46亿元,同比提升0.66%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25.08亿元,同比增长64.27% [4]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88% [4] 中国化学(601117.SH) - 2024年营业收入1858.4亿元,同比增长4.2%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4.8%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5.0亿元,同比下降1.0%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8.8% [5] 潞安环能(601699.SH) - 2024年营业收入358.5亿元,同比下降16.9%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69.1%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下降19.5% [6]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降49.0% [6] 隆基绿能(601012.SH) - 2024年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6.18亿元,同比下降180.15%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4.36亿元,环比减亏 [7] 隆华科技(300263.SZ) - 2024年营业收入27.11亿元,同比增长9.87% [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3.37%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下降0.46%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18.12% [8] 天味食品(603317.SH)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42亿元,同比下降24.80% [8]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57.53% [8] - 24Q4+25Q1合并营收同比下降0.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5% [8] 联影医疗(688271.SH) - 2024年营业收入103.00亿元,同比减少9.7% [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减少36.1%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 [9]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 [9]
【滨江集团(002244.SZ)】区域深耕优势显著,财务稳健现金充裕——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何缅南)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5 21:5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91.52亿元,同比下降1.83%,其中房地产销售688.76亿元,同比下降1.83%,归母净利润25.46亿元,同比提升0.66%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5.08亿元,同比增长64.27%,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88% [2] 区域深耕优势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116.3亿元,位列克而瑞行业销售排名第9位,已连续7年荣获杭州市场销售冠军 [3] - 2024年公司共获取土地23宗,其中杭州22宗,南京1宗,截至2024年末土地储备中杭州占比70%,浙江省内非杭州城市占比20%,浙江省外占比10%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权益有息负债305亿元,较年初下降55亿元,权益货币资金余额327亿元,较年初上升10.47%,首次实现权益货币资金大于权益有息负债 [3] - 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7.88%,净负债率为0.57%,短期债务104亿元占比28%,现金短债比为3.58倍 [3] - 公司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2/2023/2024年平均融资成本分别为4.6%、4.2%、3.8%,截至2024年末获银行授信总额度1216亿元(已使用339亿元) [3] 投资策略 - 公司投资遵循优质原则:优质城市、优质地段、优质项目、优质产品、优质合作伙伴,确保高质量与高回报 [4] - 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区域布局上杭州继续保持且增加,省外关注上海和江苏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拿地金额195.8亿元,同比增长57% [4]
房地产开发行业2025W18:受五一假期影响,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走弱
国盛证券· 2025-05-04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4][6][5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降准降息或已在路上,未来全国平均新发房贷利率有望下破 3%,对楼市稳定有积极效果 [1][11] - 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地产具备指向性作用,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看好部分城市组合,供给侧政策有新变化,2025 年板块主做政策 beta [4][5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季度全国新发房贷利率为 3.1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11%,与 2024 年四季度接近,相较 5 年期以上 LPR 减点约 50bp [1][11] - 中央多次提到“适时降准降息”,考虑外部环境变化,未来全国平均新发房贷利率有望下破 3% [1][11] 行情回顾 - 本周申万房地产指数累计变动幅度为 -3.0%,落后沪深 300 指数 2.61 个百分点,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排名第 31 名 [1][15] - 本周上涨个股 35 支,较上周减少 27 支,下跌股数 78 支 [15] 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跟踪 新房成交(商品住宅口径) - 本周 30 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 207.4 万平方米,环比提升 22.9%,同比提升 26.2% [2][25] - 4 月累计新房成交面积,样本 30 城共计 17.6 万方,同比 +27.7% [27] 二手房成交(商品住宅口径) - 受五一假期影响,本周 14 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 179.3 万方,环比下降 27.2%,同比增长 58.6% [2][33] - 年初至今累计二手房成交面积为 3722.7 万方,同比增长 36.7% [33] 重点公司境内信用债情况 - 本周(4.28 - 5.4)共发行房企信用债 9 只,环比减少 10 只;发行规模共计 45.31 亿元,环比减少 122.37 亿元,总偿还量 57.96 亿元,环比减少 166.97 亿元,净融资额为 -12.65 亿元,环比增加 44.6 亿元 [3][43] -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已披露的主体评级以 AAA(61.8%)为主要构成,债券类型以一般私募债(44.1%)为主要构成,期限以 3 - 5 年、1 - 3 年(32.7%、29.2%)的债券为主 [3][43] 本周政策回顾 - 央行公布 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11% [49] - 多地出台房地产相关政策,如武汉公积金放松、广州推行“网签即预告”登记等 [49]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关注基本面 alpha 公司、地方国企/城投/化债、中介、边际催化、物业等方向的公司 [4][50]
前4月百强房企销售过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5-02 12:16
楼市销售业绩 - 2025年4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846.8亿元,1-4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0181.7亿元,同比降低6.7%,整体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1] - 保利发展前四月销售操盘金额806.1亿元稳居榜首,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分别为710.2亿元、613.9亿元,华润置地、招商蛇口分别为616.1亿元、473.1亿元 [1] - TOP10房企销售门槛同比降低8.9%至112.6亿元,TOP100房企门槛降低3.1%至17.9亿元 [1] 房企战略调整 - 房企不再唯"销售金额"论,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签约回款率和毛利率 [2] - 实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营销策略,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优化区域土储结构 [2] - 投资聚焦高能级城市,关注收益确定性高的项目,一线或强二线城市核心板块频现"地王" [2] 市场趋势与政策 - 2025年4月新房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月预计延续弱修复态势 [3] - "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房企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2000年前建造房屋占比31.2%,80%无电梯,中长期需求旺盛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重点城市新房销售延续同比增长 [4]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受供给约束,成交放量取决于高端住宅供应 [3] - 优质项目供给增加有望加速改善需求释放,助力核心城市市场继续修复 [3][4]
↑42%!百强房企投资积极性筑底回升
证券时报· 2025-05-01 14:55
土地市场活跃度 - 1—4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拿地金额4285亿元,同比增长42% [1][2] - 新增货值总额8309亿元,同比增长23.6%,总建筑面积39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 [1][2]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总量的69%,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 [1][2] 市场分化特征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如北京、杭州、广州、南京土地成交溢价率持续攀升,核心地块频现高溢价 [3] - 三四线城市量价同比回缩,复苏动能不足 [3] - 头部房企及国央企加速优化土储,中小房企因流动性压力收缩投资 [3] 城市群及区域表现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146.7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4]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698亿元,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289亿元 [4] - 杭州、厦门4月拍出多宗高总价地块,北京朝阳区平房乡地块以126亿元总价居首 [4] 房企投资策略 - 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为拿地主力,民企仅在深耕区域补仓 [4] - 绿城中国在杭州、上海、苏州拿地金额均进入前三 [4] - 滨江集团聚焦杭州,位列当地拿地金额第一 [4] 行业集中度 - 销售TOP11—3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合计20%,后50强房企占比仅3% [2] - 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稳定在0.3,较2024年末提升0.13 [2] - 头部房企如中国金茂、滨江集团、绿城中国拿地销售比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2]
中指研究院:1-4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608亿元 同比增长26.6%
智通财经网· 2025-05-01 09: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4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达3608亿元 同比增长26.6% 但增幅较上月减少4.0个百分点 [1] - 22城同期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40% 核心城市如北京、杭州、成都等出现高溢价地块 [1] - 长三角城市群以1146.7亿元拿地金额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京津冀和中西部分别以698亿元、289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4]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绿城中国以642亿元新增货值位列榜首 中国金茂(590亿元)和保利发展(501亿元)分列二、三名 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占TOP100的43.5% [4] - 权益拿地金额前三名为绿城中国(313亿元)、中海地产(273亿元)和滨江集团(270亿元) [7] - 权益拿地面积前三名为绿城中国(139万m²)、邦泰集团(124万m²)和衡南县发展集团(122万m²) [7]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 - 北京朝阳城市发展集团以255亿元全口径新增货值跻身TOP10 显示一线城市国企拿地活跃度提升 [13]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保利置业(38亿元)、越秀地产(34亿元)领衔区域拿地金额榜 但规模显著低于长三角头部企业 [6] - 部分非核心城市如衡南县发展集团、海润城发等进入拿地面积TOP20 反映低线城市土地市场结构性机会 [7][8] 企业战略动向 - 央企保利发展实现拿地金额(249亿元)与新增货值(501亿元)双TOP5 保持全国化布局强度 [7][4] - 区域型房企滨江集团权益新增货值达430亿元 权益占比高达96.8% 显示深耕长三角的战略定力 [13] - 越秀地产全口径新增货值401亿元中权益占比仅32.2% 反映合作开发模式扩张特征 [13]
滨江集团(002244):2024年报点评:“好房子”时代受益者,盈利有望逐渐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4-30 16: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滨江集团作为“好房子”时代受益者,盈利有望逐渐修复,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0.96、1.05、1.07 元,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给予公司 2025 年目标价 11.4 元,对应 2025 年 12 倍 PE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1.52 亿元,同比下降 1.83%;实现归母净利润 25.46 亿元,同比增长 0.66% [2] - 预测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725.5 亿元、702.79 亿元、629.8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9%、 - 3.1%、 - 1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87 亿元、32.81 亿元、33.3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9.9%、1.5% [2]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公司结算毛利率约 12.54%,较 2023 年下滑 4.22pcts,主要因结算的 2020、2021 年项目占比高,自持、拿地溢价率高等致毛利率低;随着 2022 年前项目结转完成,叠加公司在杭州的优势,预计毛利率有望逐渐修复 [8] 销售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 1116 亿元,同比下降 27%,其中杭州销售金额约 770 亿元,占比约 69%,已连续 7 年获杭州市场销售冠军;2024 年销售目标 1000 亿元左右,按补仓节奏预计可实现全年销售目标 [8] 投资情况 - 2024 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23 个,仅 1 宗位于南京,其余在杭州,计容建面 187 万方,总地价 448 亿元,投资强度约 40%,权益地价 224 亿元,权益比 50% [8] -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在杭州获取多宗不限价优质地块,预计近期入市,在“好房子”时代市场化定价下,项目或能兑现超预期利润 [8] - 截止 2024 年底,公司土地储备中杭州占 70%,浙江省内非杭州二三线城市占比 20%,浙江省外占比 10% [8]
滨江集团(002244):点评报告:营收同比高增,拿地力度加大
浙商证券· 2025-04-30 1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营收同比上涨,合同负债资源充裕,业绩规模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市占率稳定,拿地力度逆势加大,持续发力杭州市场;公司深耕杭州,品牌力强,在行业筑底期经营能力凸显,应享有估值溢价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225.08亿元,同比+64.27%,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47.88%;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10.99%和5.21%,较2024年分别-1.55pct和-0.27pct [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9和31亿元,2025年EPS为0.90元每股 [4] 销售与拿地情况 - 2025年1 - 3月全口径销售金额230.8亿元,同比-12.3%,位列克尔瑞榜单第10位,销售市占率1.11%,较2024年下降0.04pct [3] - 2025年1 - 3月新增项目土地款195.8亿元,同比+56.9%;计容建面48.7万平方米,同比+1.9%;拿地楼面价40205元/平,同比+54%;拿地力度85%,较2024年大幅增加46%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9,152|69,900|69,284|67,320| |(+/-) (%)|-1.83%|1.08%|-0.88%|-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6|2,810|2,860|3,057| |(+/-) (%)|0.66%|10.37%|1.77%|6.91%| |每股收益(元)|0.82|0.90|0.92|0.98| |P/E|12.28|11.13|10.93|10.23|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2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预测 [21]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每股净资产等预测,估值比率有P/E、P/B、EV/EBITDA等预测 [21]
滨江集团(002244):收入利润高增,受益行业“品质红利”
平安证券· 2025-04-30 15: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报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因结转规模增加,虽Q1毛利率延续探底,但2025年利润率仍有改善空间,业绩有望“轻装上阵” [4][7] - 拿地销售保持行业前列,拿地遵循优质原则,2025年战略规划清晰,财务优势持续强化 [7] - 公司扎根优势区域,销售去化有保障,财务状况良好,维持2025 - 2027年EPS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房地产,公司网址为www.binjiang.com.cn,大股东是杭州滨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5.41%,实际控制人是戚金兴 [1] - 总股本3111百万股,流通A股2682百万股,总市值313亿元,流通A股市值270亿元,每股净资产9.15元,资产负债率79.0% [1] 财务数据 利润表相关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704.43亿元、691.52亿元、701.89亿元、708.91亿元、714.58亿元,增速分别为69.7%、 - 1.8%、1.5%、1.0%、0.8% [6] - 净利润分别为25.29亿元、25.46亿元、28.16亿元、30.80亿元、33.40亿元,增速分别为 - 32.4%、0.7%、10.6%、9.4%、8.4% [6] - 毛利率分别为16.8%、12.5%、12.7%、13.0%、14.0%,净利率分别为3.6%、3.7%、4.0%、4.3%、4.7% [6]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2271.95亿元、2823.58亿元、2844.16亿元、2841.21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18.88亿元、311.03亿元、303.18亿元、291.33亿元 [9] - 流动负债分别为1797.59亿元、2385.54亿元、2435.46亿元、2450.88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77.71亿元、202.96亿元、132.33亿元、65.85亿元 [9]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6.68亿元、 - 251.73亿元、57.42亿元、74.0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73亿元、 - 1.52亿元、 - 1.52亿元、 - 1.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83亿元、 - 47.96亿元、 - 55.19亿元、 - 73.36亿元 [1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Q1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全口径销售数据位居行业前十,Q1在杭州斩获多宗优质地块 [7] - 2025年销售目标1000亿元左右,全国份额1%以上;拿地遵循优质原则,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区域上杭州继续保持且增加,省内适度减少,省外关注上海和江苏等 [7] - 2025年继续推进实施“1 + 5”发展战略,融资方面降低有息负债水平至300亿元以内,降低融资成本至3.3%,争取控制在3.2%以内,控制直接融资比例在20%以内 [7]
滨江集团(002244):业绩大增、拿地积极,好房子标杆企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滨江集团深耕杭州30载,2015年起销售换挡加速,2024年销售排名升至行业第9名、民营企业第1名 近年来积极拿地扩张,聚焦大杭州,销售均价显著高于同行,城市能级高、产品力领先 拿地积极下有息负债持续下降、融资成本快速下降,滞重库存少、存货结构优秀、减值计提相对充分,赋予公司后续更强销售弹性和毛利率弹性 鉴于结算毛利率下降,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8.1/31.0/34.8亿元,对应2025/2026年PE为11X/10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9,152、65,708、55,893、47,550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1.8%、 - 5.0%、 - 14.9%、 - 14.9% [6]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6、2,810、3,104、3,481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7%、10.4%、10.4%、12.1% [6]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2、0.90、1.00、1.12元/股,毛利率分别为12.5%、12.5%、12.9%、14.1%,ROE分别为9.2%、9.4%、9.6%、9.9%,市盈率分别为12、11、10、9 [6] 公司研究/公司点评 - 2025Q1业绩同比+48%、超市场预期,费用率保持行业低位、可结算资源丰富 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64.3%;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47.9%;扣非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48.0%;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47.6% 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1.0%和4.3%,同比分别 - 1.1pct和 - 0.5pct;三费费率为1.6%,同比 - 1.3pct;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0.8亿元,同比+22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0.8亿元和0.05亿元 25Q1末合同负债1,130亿元,同比 - 18.0%,覆盖24年地产结算收入1.7倍 [7] - 2025Q1销售额231亿元、同比 - 12%,销售均价4.1万元/平、显著高于同行、好房子重要受益标的 销售面积56万平,同比 - 15.8%;销售均价4.1万元/平,同比+4.1%,远高于2024年重点房企销售均价均值2.2万元/平 公司计划2025年销售额目标1,000亿左右、同比 - 9%;稳名次,保持在全国15位以内;稳比例,销售总金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1%以上 预计公司2025年销售表现将进一步改善、并继续跑赢行业 [7] - 2025Q1拿地额196亿元、拿地强度85%,杭州拿地占比97%、拿地积极持续聚焦 拿地金额同比+72%,其中杭州占比97%;拿地面积49万平,同比+22%;拿地均价4.0万元/平,同比+40% 2025Q1公司拿地/销售金额比85%,拿地/销售面积比87%,拿地/销售均价比98% 公司在杭州土地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38%;2025年计划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50%左右,杭州继续保持且增加,省内适度减少,省外关注上海和江苏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土地储备中杭州、浙江省内(非杭州)、浙江省外分别占比70%、20%、10% [7] - 拿地积极下有息负债持续下降,融资成本快速下降至3.4%,持续高质量成长 至25Q1末,公司持续处于三条红线绿档,剔预负债率61.8%,净负债率 - 1.6%,现金短债比4.5倍;货币现金330亿元,同比+15% 2025Q1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322亿元,同比 - 16.7%;24年末平均融资成本3.4%,同比 - 0.8pct 25年计划降低权益有息负债到300亿以内;继续降融资成本,确保3.3%、争取3.2%以内;继续把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7] 财务摘要 - 展示了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数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