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回售期间“立讯转债“暂停转股的公告
2025-07-10 19:32
债券发行 - 公司于2020年11月3日发行300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300000.00万元[4] 转股信息 - 转股期限自2021年5月10日至2026年11月2日[4] - 2025年5月29日至7月10日触发回售条款,7月17日至23日暂停转股,24日恢复[5][6] 债券代码 - 债券代码为128136,简称“立讯转债”[6]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立讯转债“回售的公告
2025-07-10 19:32
回售信息 - 回售价格为101.258元/张(含息税)[5] - 回售条件触发日为2025年7月10日[5] - 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7月23日[5] 时间节点 - 发行人资金到账日为2025年7月28日[5] - 回售款划拨日为2025年7月29日[5] - 投资者回售款到账日为2025年7月30日[5] 转股与利率 - 当期转股价格为56.45元/股,39.52元/股触发回售[6] - “立讯转债”第五个计息期年度票面利率i=1.80% [9] 利息与税收 - 计息天数t=255(2024年11月4日至2025年7月17日)[9] - 个人等债券持有人利息所得税20%,回售实际可得101.006元/张[10]
立讯精密(002475) - 北京市汉坤(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回售的法律意见书
2025-07-10 19:32
可转债发行 - 2019年7月11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多个可转债发行相关议案[5] - 2019年8月2日,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个可转债发行相关议案[6] - 2020年2月10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公开发行面值总额3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8] 可转债上市 - 2020年12月2日,3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深交所上市,简称立讯转债,代码128136[9] 有效期延长 - 2020年7月10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延长有效期相关议案[7] - 2020年7月27日,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延长有效期相关议案,有效期延长十二个月[7] 回售条款 - 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内,若公司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持有人有权回售[10] - 公司自2025年5月29日至2025年7月10日连续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有条件回售条款生效[11]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收购Leoni 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2025-07-10 19: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9月13日审议通过收购Leoni AG 50.1%股权及Leoni K 100%股权议案[3] - 2025年7月10日完成股权交易款项支付及所有权变更[4] - 本次交割剔除印度相关主体,后续安排待审批后推进[4][5]
立讯精密:已支付Leoni AG及其子公司股权交易款项
快讯· 2025-07-10 19:22
并购交易完成 - 公司通过新加坡汇聚向Leoni AG支付100%股权交易款项 已完成股权所有权变更或收到股份过户证明文件 [1] - 公司通过新加坡立讯向L2-Beteiligungs支付Leoni AG 50 1%股权交易款项 已完成股权所有权变更或收到股份过户证明文件 [1] - 本次交割范围为SPA协议项下剔除印度相关主体后的全部拟交割标的 相关交割工作已依约履行完毕 [1]
立讯精密赴港IPO藏“治理暗雷”:董事长王来春百亿代持悬案未了,副董“父救女”关联交易又陷利益输送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7-10 15:34
公司动态 - 立讯精密正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并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目前市值超2500亿元 若成功将形成"A+H"两地上市格局 [1]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分别为1539.46亿元、2140.28亿元、2319.05亿元和2687.9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71亿元、91.63亿元、109.53亿元和133.66亿元 [5] - 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近三年分别为12.19%、11.58%和10.41% 较2015年的22.88%十年间降幅达54% [5] - 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从2015年的23.00%降至2024年的13.65% [7] 客户集中风险 - 第一大客户苹果公司销售额占比高达70.17% 双方在iPhone、Apple Watch、AirPods三大产品线深度合作 [6] - 对比同业 歌尔股份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42.49%降至2024年的31.96% 蓝思科技从2022年的70.96%降至2024年的49.45% 而立讯精密2020-2023年苹果收入占比维持在69%-75%区间 2024年仍达70.74% [9][10] - 固定资产规模从2011年4.13亿元激增至2024年482.31亿元 若苹果合作生变将面临大额资产减值风险 [9] 关联交易争议 - 2025年6月拟收购信濠光电全资子公司安徽信光100%股权 交易对手方王雅媛为实控人王来胜之女 构成关联交易 该标的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净亏损4052.37万元和5465.68万元 [11][12] - 2024年8月曾以5247万元收购信濠光电另一亏损子公司东莞立讯 信濠光电自身2022-2025年一季度持续亏损 [13] - 安徽信光两年内两次转手 最初由罗伟强控制的桓灿投资持有 其与立讯精密存在多重关联 包括共同参与东尼电子IPO突击入股 [15][16][19] 公司治理问题 - 实控人王来春曾陷入百亿股权代持纠纷 被指控代持原高管吴政卫5.336%股份(市值199.93亿元) 相关诉讼尚未公开审理结果 [20][22] - 上市后挪用1.68亿元IPO资金收购吴政卫关联公司博硕科技75%股权 但招股书未披露该收购计划 [23]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0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保险、石油、证券板块全线走高,银行板块多数飘红
快讯· 2025-07-10 11:45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保险板块 - 中国太保上涨0.76(+2.05%),市值3790亿,成交额7.49亿 [3] - 中国平安上涨0.05(+0.59%),市值3642.26亿,成交额24.01亿 [3] - 中国人保上涨1.14(+2.04%),市值10387.12亿,成交额3.93亿 [3] 石油板块 - 中国石化上涨0.10(+1.17%),市值6983.73亿,成交额7.10亿 [3] - 中国石油上涨0.08(+1.41%),市值15886.22亿,成交额2.56亿 [3] 证券板块 - 中信证券上涨0.36(+1.29%),市值4174.95亿,成交额20.26亿 [4] - 光大银行上涨0.02(+0.45%),市值2629.31亿,成交额4.94亿 [3]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下跌1.78(-0.13%),市值17801.58亿,成交额24.88亿 [3] - 山西汾酒下跌1.70(-0.95%),市值2154.21亿,成交额8.36亿 [3] - 五粮液下跌0.16(-0.13%),市值4713.82亿,成交额6.41亿 [3] 半导体板块 - 北方华创下跌4.72(-1.43%),市值2355.53亿,成交额9.73亿 [3] - 寒武纪-U下跌14.30(-2.67%),市值2178.35亿,成交额24.36亿 [3] - 海光信息无涨跌(0.00%),市值3146.92亿,成交额6.67亿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下跌0.01(-0.03%),市值7448.71亿,成交额4.27亿 [3] - 陕西煤业上涨0.10(+0.52%),市值1869.20亿,成交额4.65亿 [3] 汽车整车 - 比亚迪下跌6.91(-2.12%),市值17521.94亿,成交额47.62亿 [3] 航运港口与电力行业 - 中国恢电无涨跌(0.00%),市值1937.51亿,成交额4.14亿 [4] - 十四码代下跌0.10(-0.33%),市值2359.09亿,成交额14.42亿 [4] 电池板块 - 宁德时代下跌0.81(-0.30%),市值3414.87亿,成交额7.24亿 [4] - 国泰海通上涨0.09(+0.47%),市值12309.68亿,成交额41.00亿 [4] 消费电子与互联网服务 - 工业富联下跌0.40(-1.50%),市值5203.18亿,成交额32.00亿 [4] - 立讯精密上涨0.36(+1.02%),市值2586.07亿,成交额15.53亿 [4] - 东方财富上涨0.16(+0.70%),市值3649.15亿,成交额42.68亿 [4] 家电行业与食品饮料 - 海天味业无涨跌(0.00%),市值2587.85亿,成交额5.19亿 [4] - 格力电器上涨0.01(+0.04%),市值2373.88亿,成交额3.98亿 [4] - 海尔智家上涨0.04(+0.10%),市值2256.43亿,成交额1.95亿 [4] 化学制药与农牧饲渔 - 恒瑞医药上涨0.04(+0.07%),市值3798.47亿,成交额30.03亿 [4] - 牧原股份下跌0.20(-0.44%),市值2452.78亿,成交额18.26亿 [4] - 顺丰控股上涨0.66(+1.38%),市值2446.80亿,成交额4.87亿 [4] 医疗器械与化学制品 - 迈瑞医疗上涨2.75(+1.28%),市值2633.79亿,成交额7.12亿 [4] - 万华化学上涨1.77(+3.25%),市值1764.85亿,成交额23.83亿 [4] - 有色金属板块下跌0.03(-0.16%),市值5015.19亿,成交额17.84亿 [4] 工程建设与通信服务 - 中国中车市值508.15亿 [4] - 中国建筑市值1700.78亿 [4] - 中国联通市值2072.06亿 [4]
北向资金加仓A股:数据背后暗藏哪些信号?
钛媒体APP· 2025-07-10 10:44
北向资金整体动向 - 截至2025年6月末,北向资金共持有2,907只A股,持股总量达1,232.08亿股,较上季增加41.19亿股,较2024年末增加7.22亿股 [2] - 持股市值合计2.28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季增加537亿元,较2024年末扩大871亿元 [2] - 持股数量增幅最大的行业是企业服务(38%)、电信服务(27%)和国防军工(26%),降幅最大的是硬件设备(-15%)、家电(-13%)和纺织服装(-13%) [2] - 企业服务行业持股市值按季增幅达51%,其中小商品城(600415.SH)日净买入额或达39亿元 [2] 北向资金重点持仓个股 - 持股市值最高的个股为宁德时代(300750.SZ)、贵州茅台(600519.SH)、美的集团(000333.SZ)、招商银行(600036.SH)和长江电力(600900.SH),其中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持股市值均超千亿元 [3] - 持股市值变动最大的三家A股公司是宁德时代、恒瑞医药(600276.SH)和东鹏饮料(605499.SH),其中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已在港交所上市 [3] - 宁德时代H股股价385.00港元较A股溢价30.05%,恒瑞医药H股股价69.60港元较A股溢价11.32% [4] - 持股市值下降最多的是贵州茅台(-218.58亿元)、美的集团(-154.63亿元)和立讯精密(-67.84亿元) [4] AH股溢价与市场联动 - AH股溢价指数走低,反映A股与H股价差收窄,市场有效性提升 [5][7] - 价差缩小降低跨市场套利空间,使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股价波动压力减小 [7] - 北向资金投资逻辑从价差套利转向企业基本面和行业前景,更具长期价值导向 [7] - 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增强两地市场联动性,吸引全球资金通过沪深港通回流A股 [7][8]
半年报预喜潮:24股净利翻倍,资金抢筹业绩股
环球网· 2025-07-10 10:28
业绩预喜情况 - 截至7月9日已有107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 其中83家业绩预喜 占比近八成 [1] - 61家公司预告净利润中值超1亿元 占比近六成 工业富联 立讯精密 新和成 云铝股份等龙头净利润均超10亿元 [1] 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超120亿元 同比增长近四成 云计算及AI服务器业务增长强劲 带动整体营收增长超50% [1] - 立讯精密预计上半年盈利64 75亿元至67 45亿元 同比增长20%至25% 显示抗风险能力与多元化布局成效 [1] - 新和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3亿元至37 5亿元 同比增长50%至70% 主要受益于维生素等产品销量及价格双增 [1] 高增长企业情况 - 24家公司预告净利润同比增幅翻倍 华银电力预计同比暴增3600%至4423% 深深房A预计大增1412%至2034% [3] - 圣农发展 惠而浦 翔港科技 英联股份等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幅度超4倍 东安动力 海能技术等7家公司预计扭亏为盈 [3] 市场反应 - 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个股年内平均上涨27 03% 显著跑赢大盘 华银电力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60 77% [3] - 7月以来融资资金加速流入业绩预喜个股 49家公司获融资净买入 小商品城 大金重工等6家公司净买入额超1亿元 [3] - 小商品城7月以来累计获融资净买入3 73亿元 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2% [3] 行业整体趋势 - 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凭借核心竞争力在复杂环境中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3]
聚力打造并购“生态雨林” 深圳证监局引导资本向“新”聚集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5:03
并购重组政策支持 - 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以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 [2] - "并购六条"允许收购未盈利资产、放宽跨界并购限制、完善吸并锁定期等规定,鼓励产业整合 [2] - 深圳证监局等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并购重组支持政策,包括《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14条创新举措 [2] -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深圳证监局发布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 [2] 深圳并购重组市场表现 - "并购六条"发布至今,深圳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并购重组263笔,196笔重组披露交易金额,合计超570亿元 [1][4] - 深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强链补链案例频现、央国企加速业务整合、跨界并购助力转型升级等特点 [4] -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020家,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充足后备资源 [6] - 深圳市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超1.5万亿元,并购基金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 [6] 企业并购案例 - 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28%股权,整合渠道优势和中药研发能力,巩固中药领域全产业链布局 [1][4] - 立讯精密收购闻泰科技部分子公司股权,补足安卓生态ODM系统集成领域的研发团队与制造资源 [1][4] - 中国广核收购台山第二核电100%股权,新增储备核电项目,提升市场份额 [4] - 至正股份拟收购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99.97%股权,从橡胶及塑料制造转型至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 [5] 并购重组生态建设 - 深圳证监局指导成立深证并购基金联盟,240家机构参与,推动中信资本与阳光保险合作新设45亿元并购基金 [6] - 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建设并购重组项目资源库,收集并购标的意向企业500余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及其他优质科技创新企业460余家 [7] - 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完善并购重组资源库建设,指导开展项目对接、路演等活动,精准服务并购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