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002594)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行动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车ETF(515700)开盘涨超0.5%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6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1] -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益 - 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品发展有望带动电池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1] -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受政策催化开盘涨超0.5%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与产品信息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包括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2] - 新能车ETF(515700)提供多种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C/E类份额 [2]
汽车早报|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出口电动车至欧洲 尚界H5小订达5万台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35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比亚迪业务进展 - 泰国工厂首次向欧洲出口超过900辆电动车 覆盖英国、德国和比利时市场 [2] - 仰望U9工程测试车以472.41km/h打破全球电动车极速纪录 [3] 新车型市场表现 - 华为与上汽合作品牌尚界H5车型预售18小时小订达5万台 起售价16.98万元 [4] - 智界新款R7和S7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 R7起售价24.98万元 S7起售价22.98万元 [5] 车企财务业绩 - 北京汽车上半年收入823.985亿元同比下降12.6% 权益持有人净利润3.6亿元同比下降81.8% [6] - 江铃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80.92亿元同比增长0.96%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8.17% [7] 产品与技术动态 - 奇瑞捷途山海L7 PLUS正式上市 提供6款配置车型 起售价11.99万元 [8] - 日产汽车与美国LiCAP合作开发全固态电池正极电极生产工艺技术 计划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 [11] 资本市场与投资计划 - 禾赛科技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5123.62万股普通股赴港上市 [9] - 现代汽车集团将对美投资从210亿美元增至260亿美元 涵盖2025-2028年周期 计划建设年产能3万台的机器人工厂 [10][11] - 铃木汽车未来5-6年在印度投资7000亿卢比(约80亿美元) 古吉拉特邦工厂年产能规划100万辆 将作为电动维特拉全球出口中心 [11]
iPhone17要来了!苹果秋季发布会定档9月9日;追觅单月发近四千万奖金;安踏李宁回应收购彪马;京东官宣进军团播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27 08:12
追觅科技激励计划 - 追觅科技单月发放近4000万元额外激励奖金,7月份发放金额接近4000万元[1] - 6月份发放额外奖金超过2200万元,过去三个月至少有3个团队获得百万奖金,多名员工个人获得6位数奖金[1] - 公司构建"重奖激励"机制,奖励金额从数万元到百万元不等,覆盖工资和基础奖金之外的创新和突破[1][3]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小鹏汽车上半年成长200%,2024年二季度亏损严重时月销量仅小几千台,公司替换了90%左右的一线部门高管[12] - 比亚迪仰望U9打破全球电车极速纪录,达到472.41km/h[15] - 现代汽车集团将美国投资从210亿美元增至260亿美元,建设年产能3万台的机器人工厂[27] - 奇瑞捷途山海L7 PLUS上市,指导价11.99万元起,配备鲲鹏超能混动C-DM系统,综合续航达1700km[34] 消费电子与人工智能 - 苹果计划9月9日发布iPhone 17系列,包括更纤薄旗舰机型,Pro机型仍使用高通基带[6][20] - iPhone 18 Pro将配备苹果自研第二代基带,超薄机型使用第一代自研基带[20] - 苹果内部就收购AI初创公司Mistral及Perplexity进行谈判,以加快人工智能功能发展[24] - 阿里开源视频生成模型Wan2.2-S2V,单次生成分钟级数字人视频,提升数字人直播和影视制作效率[36] 企业投资与融资 -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计划下月IPO,估值最高达140亿美元,发行价区间每股34至36美元[30] - 创东方完成对RISC-V CPU厂商奥维领芯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31] - 微见智能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研发[31] - 盛邦安全战略投资微纳星空,聚焦卫星防护和通讯传输安全[31] 机器人与芯片市场 - 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年突破4800万美元,英伟达Jetson Thor提供2070 FP4 TFLOPS AI算力[38]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足专利获授权,采用弹性足底件和气腔设计提升耐用性和响应速度[38]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947万台,同比增长3.3%,创新聚焦三折叠与阔折叠形态[38] 电商与内容平台 - 小红书将"市集"设为App一级入口,展示带货直播和商品笔记,提升电商业务投入[18] - 京东全球购首次开启团播试水,邀请知名男团与女团进驻直播间进行同步PK[25] - 网易云音乐明确没有"访客记录"功能,坚持用户隐私保护原则[22] 汽车与科技行业 - 梅赛德斯-奔驰抛售日产汽车3.8%股份,价值3.46亿美元,导致日产股价下跌6%[14] - 特斯拉因自动驾驶案被判赔偿2.43亿美元,此前拒绝6000万美元和解协议[24][25] - 铃木汽车未来五至六年内在印度投资80亿美元,提高产量并推出新车型[29] 其他行业新闻 - 字节跳动期权价格上调至200.41美元/股,较2025年4月189.9美元上涨[6] - 快手前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涉贪1.4亿元被判刑[6] - 豆包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模式,默认关闭AI创作功能[9][10] - 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突破3亿,超过2024年同期2.85亿人次[39]
深企45年“生命活力”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7:11
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历程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间,企业创新从"三来一补"向"硬核科技"变迁,诞生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企业 [1] - 1987年深圳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催生华为、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 [2] - 1990年代深圳经济从加工贸易转向模仿性创新时代,形成华强北电子市场,立讯精密、研祥等企业开始成长 [2]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深圳企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型,2010年华为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腾讯、比亚迪、立讯精密随后上榜 [2] 民营企业经济贡献 - 民营经济贡献深圳全市约50%以上税收、近60%增加值、90%以上就业 [1] - 民营企业贡献"6个90%"创新指标:90%以上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人员/资金在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5] - 截至2024年6月底,深圳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10.39万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二 [1] 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表现 - 新消费领域:奈雪的茶2021年港股上市成"新茶饮第一股",喜茶投后估值600亿元,东鹏饮料市值突破1500亿元拟赴港二次上市 [3] - 硬科技领域:云天励飞成"深圳人工智能第一股",优必选成"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成港股"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影石创新成"智能影像第一股" [3] - 近两年英集芯、曼恩斯特、必易微、中科飞测、速腾聚创等新兴产业企业集中上市 [4] 独角兽企业融资与成长 - 2024年深圳拥有37家民营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三 [6] - 逐际动力半年内完成5亿元融资后获京东战略领投,元象科技融资超2亿美元,云豹智能完成C轮融资,元戎启行完成6轮融资,思谋科技完成超10亿元新一轮融资 [4] - 2016-2024年深圳累计出现78家独角兽企业:2019年前多为智慧物流/智能硬件企业,2020年出现喜茶/奈雪的茶/KK集团等新消费企业,2022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赛道增多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3% [8] -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12.7%,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15.9%,低空与空天产业集群增长26.4% [8]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9.2%,占全国22.3%,汽车产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 [8] - 深圳培育"20+8"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 [7] 企业成长效率与政策支持 - 深圳民营企业从设立到科创板上市平均需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需13.25年,比全国快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需7.65年,独角兽企业需6.83年,均快于全国 [7] - 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9] - 深圳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 [9]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零跑与中创新航成立合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7:05
比亚迪泰国工厂出口欧洲 - 比亚迪泰国工厂首次向欧洲出口电动车 数量超过900辆 目的地包括英国 德国和比利时 [1] - 泰国工厂于2023年7月投产 涵盖冲压 涂装 焊接和总装全流程 [1] - 此举标志公司全球化战略关键突破 增强投资者对海外产能布局与供应链能力的信心 [1] 宝马集团产品升级 - BMW X家族主力车型X1 X3长轴距版 X5将在成都车展全面引入"曜夜套装" [2] - BMW X1和X3长轴距版搭载的智能个人助理将于未来几周接入DeepSeek功能 [2] - "曜夜套装"车型预计9月中下旬陆续到店 凸显传统豪华品牌加速本土化智能化转型 [2] 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合资 - 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合资成立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3]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 电池制造销售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3] - 合资体现双方在新能源领域深度合作 重点关注电动化基础设施与技术研发 [3] 中国充电网络与可再生能源建设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到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 [4] -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4] - 充电网络建设直接利好新能源产业链 特别是充电设施制造与运营企业 [4]
极速472km/h、3000马力!比亚迪造出全球最速电动车!
电动车公社· 2025-08-26 23:59
核心观点 - 仰望U9以472.41km/h刷新全球电动车极速纪录 较Rimac Nevera提升57km/h [2] - 新款仰望U9动力系统全面升级 峰值功率2220kW(3019匹马力) 较旧款提升131% [21][22] -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突破 支持1200V高压平台与30C放电倍率 实现超高功率输出 [43][46] - 通过碳纤维轻量化与轮胎优化控制车重 整备质量仅2480kg 较旧款仅增5kg [31][33][57] - 易四方四电机独立控制技术提升操控极限 侧向加速度达1.7g [71][73] - 纽北赛道测试以数据收集与技术验证为核心目标 为后续性能突破奠定基础 [76][79] 动力系统升级 - 单电机峰值功率从240kW提升至555kW 四电机总功率达2220kW(3019匹马力) [21][22] - 电机中心高从220mm增至240mm 体积增大但整车增重仅5kg [28][29][31] - 额定功率800kW 支持持续1000匹马力输出 适应赛道高强度工况 [25][26] 电池技术突破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突破20C放电倍率限制 实现30C超高倍率放电 [43][46] - 1200V高压平台支持半电量状态下近全功率输出 [46] - 技术路线超越Rimac Nevera采用的超高镍三元锂电池方案 [41][44] 轻量化设计 - 整备质量2480kg 较旧款2475kg仅增5kg [31] - 碳纤维部件全面减重: 前铲减重30% 轮毂单件减重25% 桶椅减重52.3% [34] - 电池系统通过高度集成进一步降低重量 [35] 轮胎与操控优化 - 轮胎规格调整为前后统一325/35 R20 前轮胎宽从275mm加宽至325mm [57][58] - 20英寸轮毂降低转动惯量 提升加速与制动响应 [61][64] - 易四方技术独立控制四轮扭矩 实现1.7g侧向加速度 [71][73] 纽北赛道表现 - 首次纽北测试受爆胎(293km/h时速)、天气及经验不足影响 成绩7分17秒 [8][11][13] - 未获官方认证因欧洲上市手续未完成 [14] - 当前测试以数据收集与技术验证为核心 为后续正式挑战做准备 [76][79] 行业意义 - 中国电动车企连续突破性能纪录 技术引领全球变革方向 [83][92] - 赛车文化培育与民用技术下放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94] - 市场对赛车运动关注度显著提升 反映潜在消费需求增长 [87][90]
特斯拉车险仍在苦撑,比亚迪财险凭什么率先盈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6 1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近14亿元 同比暴增1978.5% 超2024年全年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 同比增长69.89% 成功扭亏为盈 [2] - 综合费用率降至6.11% 远低于传统保险公司20%以上的水平 [2] - 综合赔付率从2024年233.92%大幅降至2025年上半年95.13% [2] 运营模式 - 依托母公司自营直营网络实现零获客成本 汽车销售与保险业务协同发展 [4] - 凭借汽车制造领域专属数据深度分析车辆风险 实现精准保费定价 [4] - 通过自有维修网络控制理赔成本 规避不必要赔付支出 [4] - 采用车险品牌直销模式 在中国市场独树一帜且无直接竞争对手 [6] 战略布局 - 专注新能源车险细分领域 利用新能源汽车制造数据优势开发专属产品 [7] - 通过2023年战略重组易安财险完成100%股权收购 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6] - 经营团队展现出色业务能力和战略眼光 为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 行业影响 - 被称作行业"鲶鱼" 为特定车系保险业务管理提供新思路 [9] - 赔付资金在集团体系内循环 与传统保险公司损失逻辑存在本质差异 [10] - 车险牌照属于稀缺资源 完全控股的机遇具有不可复制性 [10] - 与特斯拉中介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后者依赖现有保险中介渠道开展业务 [11]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车卷到北极圈附近
36氪· 2025-08-26 19:36
中国汽车出海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348万辆 同比增长18%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1% [2]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641万辆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电动车首次突破200万辆 [3] - 行业形成"不出海就出局"共识 奇瑞2024年乘用车出口超114万辆 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五分之一 [3] 新势力欧洲高端市场策略 - 蔚来选择挪威奥斯陆最繁华的卡尔约翰大街开设NIO House 采用咖啡馆+展厅模式吸引客流 [4] - 小鹏采用更下沉渠道策略 截至2025年8月在丹麦设8家中心 挪威16家 瑞典12家 冰岛1家 并进入荷德法等国市场 [4] - 吉利极星凭借沃尔沃基础在瑞典设21家门店 最北接近北极圈 在瑞典市场排名第三超越特斯拉 [5] 北欧市场基础设施布局 - 蔚来在瑞典首座换电站位于哥德堡与马尔默之间 在挪威瑞典丹麦三国共建29个充电站 [6] - 瑞典39%燃油车主考虑5年内换电动车 付费意愿中位数达3万欧元(约25万人民币) [5] - 北欧消费者认为电动车前五大缺点中三点涉及充电设施不足问题 [5] 传统车企新兴市场战略 - 奇瑞采用KD工厂模式规避关税降低成本 在埃及马来西亚巴西等地建组装工厂 [7][8] - 奇瑞在巴西与CAOA集团合作 2024年销量超6万辆 市场份额达3.1% [8] - 俄乌战争后奇瑞填补俄罗斯市场空缺 2023年销量约20万辆 较2022年翻两番 [8] 长安中东非洲布局 - 在沙特布局100多个零售网点 在利雅得建全球最大旗舰门店 2024年沙特市场排名第八 [9] - 2024年9月深蓝汽车与阿联酋ALTAYER MOTORS签署战略协议深化本地合作 [9] 产业链本地化进程 - 长城汽车带宁德时代等12家供应商落户巴西 计划2026年实现60%零部件本地化 [11]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50亿雷亚尔(约71亿人民币) 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生产基地综合体 [11] - 比亚迪海外销量从数万辆跃升至2024年41.7万辆 增幅近10倍 [11] 全球产能布局 - 比亚迪泰国工厂产能15万辆 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 土耳其15万辆 匈牙利15万辆 印尼15万辆 墨西哥15万辆 [12] - 匈牙利工厂计划投资40亿欧元(约332亿人民币) 原定2026年投产 [12] - 墨西哥工厂因中美关系紧张搁置 土耳其工厂作为替代方案预计2026年投产 [12] 本地化挑战 - 比亚迪巴西工厂被指控中国籍建筑工人工作条件恶劣 涉及护照扣押和超时工作等问题 [13] - 需解决与本地势力竞争合作 搭建经销网络 研发适应当地市场产品等系列课题 [13]
45年,深圳逐梦人群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05
深圳人口与经济增长 - 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29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5元;2024年人口发展为1798.9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升至20.57万元 [1] - 45年深圳经济特区GDP年均增长18.8% [2] 产业发展与代表性企业 - 立讯精密从富士康厂工创业起步,发展为市值超3000亿元的苹果供应链巨头,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4][7] - 华为1987年以2.1万元注册资本创立,2005-2015年研发投入累计超2400亿元,拥有近8万名研发人员和16个全球研发中心 [5][11] - 比亚迪1995年从电池起家转型汽车制造,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领跑者 [7] - 大疆2006年创立于深圳城中村,目前占全球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 [9][14] - 传音以非洲为支点,手机出货量970万部占非洲市场份额51% [14] - 创想三维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翘楚,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冲刺港股IPO [13] - 影石Insta360海外销售占比超7成,与GoPro正面对抗且不落下风 [14][1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深圳从"制造"向"智造"转型,2015年大学教育程度人口达257.93万人,较2010年每10万人中大学教育程度人数从17644人上升至22668人 [12]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聚7.4万余家企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 [25] - 奥比中光成为全球第四家、亚洲第一家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企业 [11] - 云鲸智能扫拖机器人去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飙涨近700% [14] - 拓竹科技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机行业龙头 [14] - 雷鸟创新推出全球首批支持可视化Live AI交互的AR眼镜 [14] 创业生态与资本支持 - 1999年高交会为腾讯提供首笔220万美元风险投资 [8] - 南山区设立5亿元专项种子和天使基金,允许单个项目100%亏损,支持AI和机器人创业 [24] - 2024年深圳新设立企业32.7万户,同比增长6.5%;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 [18] - 深圳目前汇聚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25] 企业出海与外贸表现 - 今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8] - 锂电池出口增长37.9%,纯电乘用车出口增长21.7% [18] - 高端装备出口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18] 产学研协同创新 - 逐际动力攻克双足机器人动态平衡控制核心难题 [21] - 桥介数物成为11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幕后英雄" [23] - 元化智能开发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用于超百家医院,累计开展手术4000余例 [24]
比亚迪起诉坦克CEO常尧网络侵权,案件将于9月开庭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8:55
诉讼案件基本情况 - 比亚迪就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对常尧提起诉讼 案号为(2025)京0491民初7591号 法院启动公告送达程序 定于9月下旬开庭审理[1] - 公告要求30日视为送达诉讼材料 答辩期限为送达期满后15日 计划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第四十二法庭进行远程庭审[1] - 截至发稿 比亚迪与长城汽车均未对诉讼事件作出公开回应[2] 当事人背景信息 - 常尧于2005年本科毕业于约克大学 2022年担任长城汽车用户运营高级总监 负责坦克品牌用户运营工作[1] - 2024年4月升任坦克品牌副总经理 分管用户运营中台 2025年5月晋升为坦克品牌CEO[1] - 常尧未开通社交媒体账号 其朋友圈更新时间定格在6月24日 目前处于失联状态[2] 企业及品牌相关数据 - 坦克品牌为长城汽车旗下独立越野品牌 2021年正式独立 在售车型包括坦克300/400/500/700系列[2] - 2025年1至7月坦克品牌累计销量达97,034辆[2] - 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具体原因尚未公开 外界猜测可能与长城汽车内部反腐行动存在关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