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威机电(003021)
搜索文档
电机板块8月6日涨3.52%,卧龙电驱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7.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6 16:48
电机板块市场表现 - 8月6日电机板块整体上涨3.52%,领涨个股为卧龙电驱(涨幅6.67%)[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45%(报3633.99点),深证成指上涨0.64%(报11177.78点)[1] - 板块成交量显著个股包括:卧龙电驱(201.73万手/49.30亿元)、兆威机电(14.60万手/17.57亿元)、鸣志电器(16.66万手/10.36亿元)[1] 个股涨跌及成交数据 - 涨幅前五个股:卧龙电驱(6.67%)、兆威机电(5.39%)、江南奕帆(4.67%)、鸣志电器(3.93%)、大洋电机(3.71%)[1] - 成交额超5亿元个股:湘电股份(8.38亿元)、江苏雷利(12.55亿元)、科力尔(5.73亿元)、方正电机(3.47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电机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55亿元,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2.74亿元和4.81亿元[1]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个股:卧龙电驱(3.23亿元/占比6.55%)、兆威机电(1.71亿元/占比9.76%)、湘电股份(7619.81万元/占比9.09%)[2] - 游资净流出显著个股:兆威机电(-7974.05万元)、江苏雷利(-3024.06万元)、鸣志电器(-3308.24万元)[2]
电机板块8月4日涨3.36%,湘电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4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16:30
板块整体表现 - 电机板块单日上涨3.3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66%)和深证成指(涨0.46%)[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9%,湘电股份以6.37%涨幅领涨[1] - 仅康平科技出现下跌(-2.29%),江特电机持平[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卧龙电驱成交额达21.06亿元居首,成交量91.36万手为板块最高[1] - 湘电股份成交73.45万手,成交额10.65亿元位列第二[1] - 兆威机电虽成交量仅8.2万手,但成交额达9.29亿元,显示高价股特性(收盘价115.3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44亿元,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2.21亿元和2.23亿元[2] - 湘电股份获主力净流入1.62亿元(占比15.21%),但遭游资和散户大幅净流出[3] - 卧龙电驱主力净流入1.54亿元(占比7.31%),资金集中流向头部企业[3] - 微光股份主力净流入1989.51万元(占比12.3%),是唯一获游资小幅净流入(137.51万元)的个股[3]
兆威机电(003021)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084.4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5:45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15.3元,上涨5.3% [1] - 换手率3.98%,成交量8.20万手,成交金额9.2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084.43万元,占比成交额7.63%,其中超大单净流入6112.56万元、大单净流入971.87万元 [1] 资金流向 - 中单净流出6274.40万元、占成交额6.76%,小单净流出810.03万元、占成交额0.8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7.66% [1] - 归属净利润5470.99万元,同比减少1.19%,扣非净利润4719.04万元,同比增长6.86% [1] - 流动比率3.580、速动比率3.347、资产负债率21.84%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深圳市,从事其他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4020.3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4020.3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李海周 [1] 公司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8条,专利信息567条,行政许可53个 [2]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元证券· 2025-08-01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智能汽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6][12] - 2025年成为具身智能量产元年,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入规模化生产 [16] 核心观点 具身智能发展沿革 - 2020年OpenAI发布ChatGPT3开启智能化周期,具身智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8][11] - 2020-2025年为初级智能化阶段,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企业密集入局形成产业链雏形 [11] - ChatGPT3推动具身智能从机械执行升级为具备认知能力的智能体 [11] 供给端进展 - 2025年多家厂商量产计划落地:特斯拉年产5000台、优必选1000台、智元机器人1万台产能 [13][16] - 工业场景为优先攻坚领域,技术成熟度与需求适配性较高 [16] 政策端支持 - 2025年深圳、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专项政策,聚焦技术攻关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17][18]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差异化布局,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发展 [21] 需求端潜力 - 制造业到2035年替代率预计达59%,机器人需求547.6万只 [23][26] - 住宿餐饮业替代率73%,教育行业机器人需求137.1万只 [26] - 2027-2035年机器人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31.5% [27] 整车产业链与具身智能结合 布局原因 - 硬件趋同:传感器、芯片、电机等组件复用率达70%以上 [43][49] - 软件趋同:自动驾驶VLA模型与具身智能架构高度一致 [59][64] - 生产场景优势:车企工厂提供天然数据采集环境 [76][82] 企业动态 - 特斯拉Optimus成本有望降至2-3万美元,小鹏IRON已实现工厂实训 [36][78] - 华为、比亚迪等车企研发团队超4000人,云端算力达10EFlops [84][86] 具身智能核心硬件 丝杠技术 - 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效率90%,寿命为滚珠丝杠10倍以上 [90][92] - 2023年中国丝杠市场规模31.2亿,行星滚柱丝杠占比4% [94][98] - 本土产品在精度、承载能力上与国际仍有差距 [99]
兆威机电(003021)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162.9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38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114.48元 单日下跌0.29% [1] - 换手率2.46% 成交量5.08万手 成交金额5.8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162.96万元 占成交额7.16%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222.82万元(占比3.82%) 大单净流出1940.14万元(占比3.34%)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449.40万元 占成交额2.49%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713.56万元 占成交额4.6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68亿元 同比增长17.66% [1] - 归属净利润5470.99万元 同比减少1.19% [1] - 扣非净利润4719.04万元 同比增长6.86%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3.580 速动比率3.347 [1] - 资产负债率21.84%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1年 位于深圳市 从事其他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4020.3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4020.3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李海周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8条 专利信息567条 [2] - 行政许可53个 [2]
13家机器人企业扎堆港股上市为哪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9:35
机器人行业IPO动态 - 移动机器人龙头极智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超27亿港元,是迄今为止募资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2025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1] - 今年以来至少有13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9家在2025年6月递交申请 [1] - 拟"A+H"两地上市的企业中,石头科技、兆威机电、广和通三家为已经盈利企业 [2] 拟IPO机器人企业概况 - 待上市企业主要聚焦移动、工业、服务等场景,包括翼菲智能、斯坦德机器人、凯乐士等移动机器人企业,埃斯顿、翼菲智能等工业机器人企业,以及云迹科技、石头科技等服务机器人企业 [2][4] - 这些企业应用场景垂直,商业化路线清晰,曾吸引阿里、腾讯等巨头资本入局 [3][4] - 行业面临高研发投入与市场开拓下的持续亏损困境,价格战导致企业压力陡增 [4] 企业财务与融资状况 - 云迹科技2022-2024年营收从1.61亿元增至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但同期归属股东权益分别亏损3.65亿元、2.64亿元和1.85亿元 [6] - 极智嘉2022-2024年营收从14.52亿元增长到24.09亿元,净利润亏损从15.67亿元缩窄至8.32亿元 [6] - 2020-2022年期间,极智嘉、斯坦德、优艾智合等移动机器人企业获得多次数亿元大额融资 [6] 行业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前四大参与者市场份额仅23.5%,市场格局分散 [7] - 2023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AMR销量同比几近翻倍,但2024年增速下降至10.64% [7] - 移动机器人企业获得大额融资难度加大,订单少、盈利难等问题凸显 [7] 港股上市政策与影响 - 港交所18C章政策允许市值规模较小、尚未盈利的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8] - 政策放宽"A+H"上市门槛,赴港上市时间短,更容易获得资金 [8] - 已上市机器人企业股价表现良好,如越疆机器人2025年以来股价增长近1.5倍,优必选股价增长超50% [9][10] 募资用途与发展方向 - 企业募资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与推进产品迭代,如云迹科技计划改进机器人智能体技术 [9] - 部分企业募资用于补充一般营运资金和债务偿还 [9] - 三花智控在半年内完成"A+H"两地上市,埃斯顿、石头科技等A股企业也纷纷冲刺港交所 [10]
新型摆线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应用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3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川科技发布 Hu - MCS 系列轻量化高效摆线针轮关节执行器,减速器方案持续更新迭代,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遇 [2] - 新型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继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后的可选方案,摆线减速器凭借自身优势弥补其他两类减速器性能短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4] - 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根据不同关节受力特性“精准选配”减速器,形成多类型减速器协同增效的技术生态,加速商业化落地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旋转关节模组建议关注众辰科技、双环传动、蓝黛科技;线性执行模组推荐恒立液压,建议关注浙江荣泰、德迈仕;电机推荐鸣志电器;编码器建议关注亚普股份、峰迢科技 H;灵巧手及传感器推荐汉威科技、兆威机电;结构件建议关注长盈精密 [4] 现有旋转关节方案分析 - 目前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方案以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为主,因其在体积重量、精度、成本和扭矩输出特性上更贴合需求,且成本通过技术和规模效应逐步优化 [4] - 摆线针轮减速器承载和传动精度较高,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但工艺复杂,精度比谐波稍低、传动效率比行星稍低,过去未充分适配人形机器人场景 [4] 摆线减速器优势 - 行星减速器背隙大、精度不足,冲击工况下精度衰减严重,谐波减速器柔轮强度不足,抗冲击性差,高频冲击易断裂,摆线减速器可弥补这些不足 [4] - 禾川科技在核心性能上实现突破,在人形机器人上实现从 10N·M 到 140N·M 的额定扭矩覆盖,有 5 倍额定过载能力;科盟推出 PEEK 轻量化摆线减速机,比传统摆线重量降低 73%,可用于人形机器人膝关节和踝关节处;长坂科技、豪能股份也在布局摆线针轮减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4]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关节传动方案进入精细化适配阶段,未来有望根据不同关节受力特性“精准选配”减速器,形成多类型减速器协同增效的技术生态,加速商业化落地 [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公司代码|公司名称|收盘价(2025/7/22,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5E PE|2026E PE|2027E PE|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601100.SH|恒立液压|80.38|2.01|2.34|2.83|39.99|34.35|28.40|增持| |603728.SH|鸣志电器|61.92|0.46|0.60|-|134.61|103.20|-|增持| |300007.SZ|汉威科技|42.04|0.37|0.46|0.55|113.62|91.39|76.44|谨慎增持| |003021.SZ|兆威机电|120.10|1.14|1.47|1.84|105.35|81.70|65.27|谨慎增持|[6]
兆威机电: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16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注销 - 公司回购注销1名激励对象持有的7,000股限制性股票,占回购前总股本240,203,500股的0.002914% [1] - 回购价格为21.35元/股,总回购价款为149,450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5]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240,203,500股减少至240,196,500股 [4] 激励计划审批程序 - 2024年8月7日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2024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1] - 2024年8月28日公司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随后董事会及监事会通过授予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2] - 2024年9月26日完成激励计划的授予登记工作,并于次日披露完成公告 [3] 回购注销原因及影响 - 回购注销原因为1名激励对象离职,根据激励计划草案规定需回购其未解除限售的7,000股限制性股票 [3] -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影响激励计划的继续实施 [5] - 公司管理团队将继续勤勉尽职,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5] 股本结构变动 - 回购注销后,公司股份总数由240,203,500股减少至240,196,5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保持100% [4]
兆威机电(003021) - 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7-22 17:31
回购情况 - 回购注销涉及1名激励对象7,000股,占回购前总股本0.002914%[2] - 回购后总股本由240,203,500股变为240,196,500股[2] - 按21.35元/股回购,支付149,450元,资金为自有资金[8][9] 时间节点 - 2024年8月7日通过激励计划草案议案[3] - 2024年9月26日完成激励计划授予登记[4] - 2025年4月25日、5月19日分别开会通过回购注销议案[5] - 2025年7月22日办结回购注销业务[10] 影响 - 本次回购不影响财务、经营及激励计划和管理团队履职[11]
近半年收益超29% 方正富邦信泓最新持仓曝光!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7:10
基金业绩表现 - 方正富邦信泓混合基金近三个月收益率达15.65%,近六个月收益率达29.44%,跑赢95%同类基金 [1][2] - 基金年化回报率为68.26%,超额回报率为22.98%,夏普比率为1.30,收益标准差为46.24%,Alpha为31.06% [3] - 业绩表现优于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近六个月收益率26.18%)和鹏华碳中和主题A(近六个月收益率26.88%) [2][3] 投资策略与持仓 - 基金采用全产业链穿透式布局,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覆盖丝杠、减速器、灵巧手等关键领域 [4] - 前三大重仓股为唯科科技(持仓市值971.06万元,占比9.00%)、浙江荣泰(持仓市值965.03万元,占比8.94%)、兆威机电(持仓市值772.19万元,占比7.15%) [5][6] - 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唯科科技、浙江荣泰、福达股份、奥比中光-UW、龙溪股份、北特科技、中研股份 [5][6] - 重点配置技术壁垒高且国产替代加速的细分龙头,如浙江荣泰占特斯拉丝杠份额50%以上,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全球市场份额达70% [7] 行业趋势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技术突破、政策催化、资本涌入三重驱动,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5000台Optimus,2026年产能跃升至5万台 [8] - 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减速器、传感器等环节国产替代率提升,应用场景从工业向消费渗透,家庭服务市场空间达5000亿元 [8] - 行业从主题轮动向订单落地和业绩驱动转化,市场认可度提升,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达数万亿元 [4][8] - 头部机器人厂商未来3年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10倍,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成熟状态下单台价格约2万美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