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威机电(003021)
搜索文档
电机板块10月14日跌4.43%,兆威机电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3.6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电机板块在10月14日整体表现疲软,较上一交易日下跌4.43%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显示电机板块跌幅显著大于大盘 [1] - 板块内资金呈现主力净流出态势,净流出金额达13.69亿元 [2] 领跌个股表现 - 兆威机电领跌板块,单日跌幅为7.71%,收盘价为116.67元,成交额为13.19亿元 [2] - 鸣志电器跌幅次之,为7.36%,收盘价为68.12元,成交额为11.42亿元 [2] - 卧龙电驱跌幅为5.84%,成交量为133.54万手,成交额为60.32亿元,是板块中成交额最大的个股 [2] 个股资金流向 - 大洋电机是少数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额为2753.83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65% [3] - 通达动力虽然主力净流入仅51.58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635.66万元,散户净占比达6.70% [3] - 江南奕帆主力资金净流出318.72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82%,但散户资金净流入323.26万元,散户净占比为6.92% [3] 板块资金结构 - 电机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13.69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1.8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1.84亿元 [2] - 部分个股如安压达,主力净流入356.24万元,主力净占比达4.94%,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为净流出 [3] - 神力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29.85万元,主力净占比-3.02%,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41.60万元,散户净占比3.29% [3]
电机板块10月13日跌2.61%,鸣志电器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3 20:45
电机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10月13日电机板块整体下跌2.61%,表现显著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 [1] - 板块内个股普跌,领跌股为鸣志电器,跌幅达6.36%,兆威机电和江苏富利紧随其后,跌幅分别为4.73%和4.20% [2] - 板块呈现资金净流出态势,主力资金净流出8.2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83亿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10.12亿元 [2]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少数个股逆势上涨,佳电股份和湘电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7%和1.70%,收盘价为12.64元和16.17元 [1] - 鸣志电器虽跌幅最大,但成交额高达12.26亿元,卧龙电驱成交量最大,为100.37万手,成交额46.25亿元 [2] - 江特电机成交活跃,成交量为94.63万手,成交额为9.20亿元,华阳智能成交额相对较小,为3546.26万元 [1] 板块资金流向分析 -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湘电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585.03万元,主力净占比5.83%,而佳电股份和华阳智能也获主力净流入661.08万元和215.96万元 [3] - 多数个股遭遇主力资金流出,凯中精密、神力股份、通达动力的主力净流出额分别为285.87万元、202.80万元和166.28万元 [3] - 散户资金流向与主力资金呈反向操作,在主力净流出的凯中精密、通达动力、神力股份等个股上,散户资金净流入额分别为1248.54万元、885.33万元和438.85万元 [3]
专论 || 张夕勇: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3 17:24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业被定位为下一个10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全新赛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45年后中国仅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就可达10万亿人民币[3]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营业收入将突破5万亿美元,叠加供应链和服务网络后整体产业规模将远超汽车产业[3]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明确指出AI加持下的机器人产业是一个10万亿美元级别的全新赛道[3] 技术与产业成熟度 - 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处在类似“2010年智能手机”和“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前夜,AI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技术融合发展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双轮”驱动[4] - “一机三器”(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控制器)逐步实现国产化和模块化,在规模上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4] - 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战略新兴产业“既有面子,又有里子”[4] 产业链协同优势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在硬件、软件、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具备协同优势,汽车产业链将从多个环节赋能机器人产业[5] - 汽车与机器人共享超过50%的供应链资源,尤其在传感器、芯片、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高度重合[6] - 两者均采用“感知—决策—执行”的三层技术架构,且自动驾驶算法与人形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技术路径趋同[6] 技术层面协同 - 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在感知层基础硬件相似,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激光雷达等技术可以与人形机器人相互赋能[5] - 在路径规划、运动轨迹预测等关键算法上,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具有复用性,特斯拉目前在电动汽车与机器人两者算法相似度约为60%[6] - 激光雷达、传感器、动力电池、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等已在汽车企业大规模批量应用,将快速、大幅度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7] 生产与渠道协同 - 汽车生产是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其生产组织方式可为效率低、一致性差的传统机器人手工生产提供借鉴[7] - 全国汽车4S店总量为3.2万家,经过改造可承担机器人的经销,成熟的汽车售后维修服务模式可解决机器人可靠性痛点[8][9] - 汽车4S店承接机器人业务可缓解部分经销商因汽车业务萎缩带来的经营压力,实现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双赢[9] 应用场景与案例 - 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将其产品和服务应用于汽车产业链,例如优必选的Walker S在东风柳汽总装车间负责10多项工作[10] - 乐聚公司的“夸父”人形机器人在一汽红旗工厂使夜班生产效率从人工时代提升了约30%[10] - 特斯拉Optimus在电池分拣任务中达到每小时360个的处理速度,误差率仅0.5%,较人工操作提升50%,其每小时综合成本约为3美元,远低于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11] 未来应用拓展 - 人形机器人未来可超越制造环节,模拟人类驾驶员直接参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测试、耐久性测试等研发环节[11] - 人形机器人可作为智能出行伙伴扮演车载助手角色,协助乘客完成物品取放、儿童老人照料等任务[11] - 在商用车长途物流领域,重型卡车驾驶员可配备人形机器人实现交替驾驶,达到“人休息车不停”的高效作业[12]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兆威机电:以微型驱动产品创新,助力国产化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10-03 14:19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SMDφ4~42mm系列高性能行星齿轮箱,与全新MC系列无刷空心杯电机形成高度适配的微型驱动解决方案 [1] - 产品兼具小尺寸、高扭矩密度、低噪音、高精度控制、长寿命等优势 [1] - 其中4mm无刷空心杯电机转速高达10万rpm,搭配齿轮箱可实现3.9:1至1526:1灵活减速,将高速性能精准转化为低速大扭矩输出,突破了国外技术瓶颈 [1] 市场应用领域 - 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已深度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高端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 [1] - 产品为高端装备智能化升级提供关键支持 [1]
兆威机电(003021):灵巧手进度领先,国际化步伐提速
群益证券· 2025-09-29 13:08
投资评级 - 买进(Buy)评级 目标价160元 当前股价135.18元 潜在上涨空间约18% [1][6] 核心观点 - 公司灵巧手业务进度领先 DM17产品率先实现量产 主动自由度达17个 设计寿命10年优于同业5年水平 [7][8] - 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 设立美国德国子公司 投资1亿美元建设泰国工厂 并计划赴港上市 [7][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21.9% 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33.4% [7][8]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 3.6亿元 4.4亿元 同比增长20% 31% 24% [8][10] - 对应EPS为1.1元 1.5元 1.8元 当前PE分别为120倍 91倍 74倍 [8][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4% [7][8] 业务结构 - 产品组合以微型传动系统为主占比63.3% 精密零件占比30.4% 精密模具及其他占比6.3% [2] - 深耕智能汽车 消费及医疗科技领域 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7][8] - 与银河通用 星海图 自变量 傅里叶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8]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35.18元 总市值279.59亿元 总发行股数240.20百万股 [2] - 近一年股价涨幅达224.9% 近三个月涨幅28.6% 近一个月涨幅10.5% [2] - 机构投资者占流通A股比例较低 基金持股仅0.2% [3] 估值指标 - 股价/账面净值为9.87倍 每股净值13.69元 [2] - 2025年预测市盈率119.78倍 2026年91.42倍 2027年73.77倍 [10] - 2025年预测股息率0.29% 每股股利0.40元 [10]
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热管理巨头加速布局
DT新材料· 2025-09-29 00:03
特斯拉Optimus战略规划 - 马斯克将Optimus定义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 占据公司未来价值80% [2] - 2025年实现数千台内部限量生产与测试 2026年爬坡至5万-10万台并开启外部销售 2027年目标50万台 5年内达成年产百万台规模 [2] - 当前版本为Optimus 2.5 V3版本预计2026年正式推出 [2] 供应链体系结构 - 执行器与传感器各占物料成本约30% 供应链由集成T1供应商和零件制造下级供应商构成 [4] - 特斯拉采取自研+外协策略搭建供应链体系 在保持核心协同的同时借助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 [6] - 海外T1供应商包括安费诺提供线缆 泰科电子供应六维力扭矩传感器 THK提供丝杠 [8] 核心供应商布局 - 三花智控与拓普集团是执行器Tier1供应商 鸣志电器和兆威机电为灵巧手Tier1供应商 [7] - 执行器组件供应商包括双环传动和绿的谐波提供减速器 贝斯特提供丝杠 荣泰健康提供绝缘件 [7] - 传感器供应商包括柯力传感供应六维力扭矩传感器 汉威科技提供电子皮肤 芯动联科供应IMU单元 [7] 技术瓶颈与挑战 - 硬件层面存在关节电机过载和易过热问题 灵巧手灵活度和负载能力不足 传动部件寿命问题尚未解决 [10] - 软硬件协同层面 机器人硬件与大模型和软件的匹配度有待提升 复杂动态环境中可靠性不足 多任务协同能力尚未突破 [10] 热管理技术突破 - 三花智控为Optimus提供液冷散热模组 其微型化电子膨胀阀与微通道液冷技术可将执行器工作温升控制在5℃以内 较波士顿动力Atlas提升20% [13] - 三花智控2025年Q3向特斯拉交付约2000台执行器 全年订单预计达5000-10000台 [13] - 公司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8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生产基地 目标2026年形成100万台年产能 [13] 行业竞争格局 - 银轮股份成立机器人热管理事业部并申请多项专利 腾龙股份与特斯拉联合开发关节液冷模块 拓普集团将汽车领域技术迁移到机器人执行器领域 [14] - 2026年被视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局 Figure、Apptronik、波士顿动力、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公司均获得巨额融资 [14]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向智能化、长续航和轻量化发展 散热需求涉及核心驱动电机到人工智能处理芯片 [15] - 未来可能出现的瓶颈包括微通道换热器制造能力、先进冷却液供应以及高度集成热泵总成 [15] - 2025年12月深圳将举办热管理产业大会 涵盖热管理材料、组件、液冷技术等综合解决方案 [15][17]
谷歌推出最新机器人大脑模型,1X拟融资10亿美元:机器人周报-2025092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8 19:0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看好机器人行业持续受到催化[2]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处于"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态势[2] - 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4] - 海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家加速产品迭代 国内相关厂家陆续推出产品叠加国内加速应用场景落地[18] 行业新闻及公司动态 - 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机器人模型 通过思维链机制和模型协作提升机器人自主性[4] - 谷歌发布两款新模型:Gemini Robotics 1.5(VLA模型)和Gemini Robotics-ER 1.5(最强大VLM模型)[4] - 搭载新模型的机器人解锁长链路任务能力 能查询当地垃圾分类要求并将物品放到正确垃圾桶中[4] - 智元机器人获得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4] - 智元机器人AgiBot World数据集规模达谷歌Open X-Embodiment数据集的10倍 覆盖5大场景3000多种真实物品[4][13] - 江苏东华测试与南通振康机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机器人关节模组技术研发[6] - 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C亮相 身高165cm 体重71kg 配备55个自由度[7] - 华力创科学推出业内首款非柔性触膜灵巧手力觉感知解决方案 精度达0.5%F.S. 分辨率0.01N[9][12] 投融资动态 - 1X机器人拟融资10亿美元 目标估值100亿美元 较年初暴涨12倍[4][16] - 1X公司2025年2月发布新款家用机器人Neo Gamma 使用编织尼龙材料外壳[4][16] - 泉智博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融资 由光速光合与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16] - 手智创新获得新一轮融资 投资机构包括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绿的谐波参与的永珺未来创投[17]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电机标的:鸣志电器(周涨幅9.84%)[4][18][19] - 推荐旋转关节相关标的:众辰科技(周涨幅3.15%) 双环传动(周涨幅4.97%) 蓝黛科技(周涨幅11.96%)[4][18][19] - 推荐线性关节标的:恒立液压(周跌幅4.12%)及相关标的浙江荣泰 德迈仕[4][18][19] - 推荐灵巧手标的:兆威机电(周跌幅1.64%)[4][18][19] - 推荐编码器相关标的:亚普股份(周跌幅4.24%) 峰岹科技(周跌幅5.84%)[4][18][19] - 推荐传感器标的:东华测试(周涨幅7.51%) 柯力传感(周跌幅1.71%) 安培龙(周跌幅5.26%) 汉威科技[4][18][19] - 推荐丝杠设备类标的:秦川机床(周跌幅5.56%) 华辰装备(周跌幅2.26%)及相关标日发精机 浙海德曼 津上机床[4][18][19] - 推荐轴承标的:龙溪股份(周跌幅7.69%)[4][18][19]
电机板块9月26日跌1.87%,三协电机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3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电机板块当日下跌1.87% 领跌个股为三协电机(代码920100)跌幅达6.61% [1][2]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5%至3828.1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6%至13209.0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3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536.2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26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湘电股份(600416)涨幅最高达10.01% 收盘价16.71元 成交额19.08亿元 [1] - 涨幅超过1%的个股包括大洋电机(002249)涨2.56% 佳电股份(000922)涨1.27% [1] - 跌幅前三位分别为三协电机(-6.61%)江苏昌利(300660,-5.63%)鸣志电器(603728,-5.00%) [2] 资金流向特征 - 湘电股份主力净流入3.76亿元 占比达19.73% 但游资与散户均呈净流出状态 [3] - 大洋电机获主力净流入6263.15万元 游资净流入1.26亿元 但散户净流出1.89亿元 [3] - 佳电股份主力净流入3662.30万元 占比16.34% 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765.10万元和2897.20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卧龙电驱(600580)成交量最高达127.13万手 成交额60.35亿元 [2] - 湘电股份成交量116.42万手 大洋电机成交量323.65万手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1] - 鸣志电器成交额15.83亿元 江苏昌利成交额9.21亿元 兆威机电成交额9.67亿元 [2]
机械行业月报:周期为盾,成长为矛,关注工程机械、船舶、机器人、AIDC等高景气板块-20250925
中原证券· 2025-09-25 17:53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10% [2] 核心观点 - 机械行业以周期属性为防御基础,以成长属性为进攻方向,重点关注工程机械、船舶制造、机器人、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景气板块 [1] - 行业呈现"周期复苏"与"科创成长"双主线,传统板块盈利稳定且分红率高,新兴主题板块受益于技术迭代和事件催化 [5][72] 细分板块总结 机械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3.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4][11] - 子行业涨幅分化显著:锂电设备(+49.22%)、半导体设备(+24.73%)、叉车(+17.72%)领涨;船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涨幅落后 [4][11] - 行业估值处于较高分位:申万机械行业市盈率38.6倍,位于近10年分位数的73.7%;机器人、楼宇设备等子行业估值分位数超90% [17][20] 工程机械 - 2025年8月主要产品销量稳健增长: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14.8%);装载机销量9,440台(+13.3%);叉车销量118,087台(+19.4%) [21][22][32][33][36] - 行业复苏动力来自设备更新周期、逆周期政策及出海扩张:三一重工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3.98% [39]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开工带来长期需求催化 [39] -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 [5][39] 机器人及自动化 - 2025年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47台(同比+14.4%),1-8月累计512,129台(+29.9%);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08万台(+16.4%) [40] - 人形机器人主题持续催化:优必选获2.5亿元采购合同,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底提交上市材料(C轮融资后估值超120亿元) [41][51] - 政策支持加码: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推动矿山智能机器人研发,广州、重庆等地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41] - 重点推荐埃斯顿(本体)、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步科股份(控制器)、兆威机电(精密传动) [5][51] 船舶制造 - 202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18.2%),但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36.7%),占全球份额64.9% [52][57] - 行业整合加速: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完成,新集团手持订单占全球近20%,总资产超4,000亿元 [52] - 盈利修复持续:造船板价格降至3,930元/吨低位,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59% [52][59][62] - 绿色船舶转型推进:氨燃料主机等新技术落地,深海科技政策带来新增需求 [53][62]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 2023年中国算力总规模435 EFlops(全球占比31%),其中智算规模289.4 EFlops(占比66.5%) [63] - 液冷服务器需求爆发:2024年市场规模23.7亿美元(+67%),预计2029年达1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6.8%) [65] - 温控系统为核心环节:制冷占数据中心能耗24%以上,液冷技术可将PUE降至1.1;三大运营商计划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应用液冷 [64] - 重点推荐英维克(温控)、应流股份(燃气轮机零部件) [5][67] 河南机械上市公司 - 2025年9月河南机械股涨幅领先:中创智领(+26.11%)、新强联(+11.62%) [69][71] - 中航光电液冷快接头产品符合英伟达设计规范,实现生态即插即用 [70]
兆威机电20250923
2025-09-24 17:35
**兆威机电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兆威机电 专注于微型传动系统、电机及电控系统的研发与制造[2] * 行业为微型传动系统行业 其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1000亿元 中国市场约为300多亿元[10] **核心业务与战略发展** * 公司业务从传统精密注塑和齿轮箱拓展至智能汽车、XR、人形机器人、消费及医疗科技、先进工业制造等领域[2][3] * 智能汽车领域已成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 其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19.9%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58.7%[2][3] * 公司计划发行港股 募资用于全球研发产能、销售投入及战略合作与并购 内地证监会已批准 预计2025年完成发行[2][5]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及其妻子合计持股约63%[2][5]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和规模稳步增长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9亿元 同比增长22% 规模达1.1亿元 同比增长21%[2][4] * 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研发费率分别维持在4%、5%、10%左右[4] * 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2.8亿归母净利润 2026年及2027年分别实现3.5亿及4.6亿净利润[3][14] * 基于主业 给予公司2026年30倍PE估值 合理市值约100~110亿元 当前市值340亿元中隐含了约240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业务估值预期[14]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聚焦灵巧手及其核心零部件(电机、齿轮箱和电控系统)[2][6] * 2024年11月发布第一代灵巧手 2025年7月发布第二代产品(DM17有17个主动自由度 LM006有16个自由度/6个主动自由度)[2][6] * 第二代灵巧手在感知系统层面升级 在指尖、手心和手背覆盖柔性电子皮肤[6] * 未来计划推出拥有18~20个自由度的更高端产品[2][6] * 中信测算到2035年 全球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市场容量预计达743.8万只 对应市场规模967亿元[2][6] **技术与客户优势** * 公司技术优势在于自研传动系统、电机系统和控制系统 实现关键零部件自制[7][8] * 研发优势体现在持续高研发投入(费率约10%)及拥有覆盖结构、传动、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团队[7][8] * 客户优势包括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 并与多家人形机器人主机厂(如银河通用、星海图)及电子皮肤厂家(如土建科技)达成合作[3][8] * 公司已向特斯拉提供空心杯电机、无刷有齿槽电机样品 并于2025年7月送样齿轮箱[3][9] **各业务领域发展潜力** * **汽车领域**:公司产品在汽车上有28种应用 单车价值量接近2000元(2024年约为1500元) 未来有望快速提升[11] * 新能源车渗透率及智能化升级驱动需求 中高端新能源车微型电机使用量可达100多个(传统燃油车为20-30个)[11]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微型传动系统市场规模为261亿元 其中新能源车市场为160亿元 公司目前在该领域市占率约5.6% 未来有望提升至10%[11] * **消费电子(XR)领域**:公司是苹果MR产品IPD同瞳距调节系统的一供[12] * 预计VR行业出货量在2025年至2027年将迎来复苏 公司有望把握机会实现高增速[12] * **医疗和制造领域**:公司主要进行国产替代 下游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 预计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速能保持10%左右[13]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微型传动系统行业具有市场空间大、行业壁垒高、格局分散三大特点[10] * 公司在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一(约3.9%) 在全球排名第四(全球市占率仅1.4%) 未来提升空间广阔[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