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盛(300502)

搜索文档
涨超4.2%,AI人工智能ETF(512930)近1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8-28 11:03
指数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强势上涨4.49%,成分股复旦微电上涨10.99%、瑞芯微上涨9.59%、中际旭创上涨9.07% [3] - AI人工智能ETF上涨4.30%,最新价报2.06元,近1周累计上涨12.20%,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1 [3] ETF产品特征 - AI人工智能ETF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可比基金最低费率水平 [3] - 近1月跟踪误差0.00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3] - 最新规模达27.02亿元,创近1年新高 [3] 流动性状况 - 盘中换手率8.81%,单日成交额2.43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07亿元 [3]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52%,包括中际旭创(权重6.71%)、新易盛(6.52%)、寒武纪(6.45%)等 [4][6] 权重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当日普遍上涨,中际旭创涨9.07%、新易盛涨8.04%、澜起科技涨7.27%、寒武纪涨6.75% [3][6] - 科大讯飞(权重5.72%)、海康威视(5.29%)涨幅相对较小,分别为1.08%和1.04% [6]
光模块三巨头荣登A股成交榜前四!或有基本面支撑,20CM高弹性——双创龙头ETF(588330)猛拉4%再探阶段高点
新浪基金· 2025-08-28 10:55
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和科创综指涨幅均超过2%,双创龙头ETF(588330)场内价格上涨4%,创三年多以来阶段新高 [1] - 天孚通信股价冲击20%涨停,中芯国际股价上涨超过12%,中际旭创股价上涨超过9%,新易盛股价上涨超过8% [1]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实时成交额分别达到116亿元、100亿元和69.76亿元,位列A股成交榜前四名 [3] 个股数据 - 新易盛现价333.30元,单日涨幅8.10%,成交额116.2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305.35% [4] - 中际旭创现价355.33元,单日涨幅9.30%,成交额100.7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88.85% [4] - 天孚通信现价178.70元,单日涨幅19.13%,成交额69.76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75.36% [4] - 中兴通讯现价46.49元,单日涨幅5.42%,成交额72.6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7.34% [4] 财务业绩 - 新易盛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5] - 寒武纪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 [5] - 中际旭创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5] - 天孚通信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5] - 双创龙头ETF标的指数50只成份股中已有38只披露半年报,其中16只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4] 行业趋势 - AI政策从大规模基础建设向产业化应用落地演进,应用端政策出台有望加速新业态发展 [5] - 中国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成为政策鼓励方向,AI、创新药等新兴产业有望形成新叙事 [6] - 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提升至新高度 [7] 产品特征 - 双创龙头ETF(588330)从科创板和创业板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新能源、半导体、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 [7] - 标的指数采用20%涨跌幅限制,投资门槛不足百元,适合低门槛布局科技领域 [7] - 该ETF被定位为"中国版纳斯达克",聚焦高成长龙头企业和硬科技宽基配置 [7]
CPO概念股持续强势,中际旭创、新易盛、长飞光纤等大面积个股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8-28 10:54
市场表现 - CPO概念股整体强势 天孚通信逼近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 德科立涨超15%创历史新高 沃格光电、长飞光纤、亨通光电10CM涨停 长飞光纤亦创历史新高 长芯博创、中际旭创涨超9%均创历史新高 新易盛、光库科技涨超7%均创历史新高 [1] - 多只个股年内累计涨幅显著 仕佳光子累涨超430% 新易盛累涨超300% 长芯博创累涨超200% 中际旭创累涨超180% 长飞光纤累涨近180% [1] 个股涨幅数据 - 天孚通信单日涨幅19.14% 总市值1389亿 年初至今涨幅175.39% [2] - 德科立单日涨幅15.49% 总市值185亿 年初至今涨幅67.34% [2] - 沃格光电单日涨幅10.00% 总市值77.02亿 年初至今涨幅35.93% [2] - 长飞光纤单日涨幅10.00% 总市值629亿 年初至今涨幅178.68% [2] - 亨通光电单日涨幅9.68% 总市值511亿 年初至今涨幅22.22% [2] - 长芯博创单日涨幅9.11% 总市值428亿 年初至今涨幅216.91% [2] - 中际旭创单日涨幅9.00% 总市值3937亿 年初至今涨幅188.07% [2] - 新易盛单日涨幅7.82% 总市值3304亿 年初至今涨幅304.32% [2] - 光库科技单日涨幅7.25% 总市值241亿 年初至今涨幅99.13% [2] - 仕佳光子单日涨幅6.96% 总市值398亿 年初至今涨幅429.48% [2] 市值与涨幅关联性 - 高市值公司中际旭创总市值3937亿 年初至今涨幅188.07% [2] - 中市值公司长飞光纤总市值629亿 年初至今涨幅178.68% [2] - 低市值公司沃格光电总市值77.02亿 年初至今涨幅35.93% [2]
多股业绩超预期!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放量再涨超2%,天孚通信飙升超10%续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28 09:55
市场表现 - 光模块等算力方向早盘表现强势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大涨超2% [1] - 天孚通信领涨超11%续创历史新高 长芯博创涨超7% 金信诺、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多股跟涨超3%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盘中再涨超2% 实时成交额放量超2亿元 资金近10日累计加仓超12亿元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超37亿元创上市新高 近1个月日均成交超3亿元 在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6只ETF中排行第一 [6] 业绩表现 - 已披露中报业绩的25只成份股有11只业绩超预期 占比44% [2] - 新易盛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55.7% 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282.6% [3] - 锐捷网络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94.0% 营收66.5亿元同比增长31.8% [2][3] - 中际旭创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69.4% 营收147.9亿元同比增长37.0% [3] - 天孚通信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37.5% 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57.8% [3] 指数表现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年内涨幅达68.19% 显著跑赢科创AI指数(56.19%)和CS人工智指数(51.52%) [5] - 指数年化波动率为40.53% 高于科创AI指数(33.12%)和CS人工智指数(33.19%) [5] - 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20.1%、17.57%、-34.52%、47.83%、38.44% [5] 行业观点 - 光模块行业正经历从业绩高速增长向提升估值的关键阶段 [3] - 头部企业处于从"盈利兑现"到"价值重估"的新阶段 股价驱动因素由业务驱动转向业绩+估值双重驱动 [3] - 算力龙头股价仍存在空间 在AI闭环、增量基金入场、行业持续创新的三重逻辑下有望继续提升估值 [3] 投资布局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约七成仓位布局算力 三成仓位布局AI应用 [6] - 指数光模块含量超41% 重点布局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 [6] - 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及场外联接(A类023407、C类023408)为投资选择 [6]
CPO概念反复走强 天孚通信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9:46
行业表现 - CPO概念板块呈现反复走强态势 [1] - 长飞光纤实现4个交易日内3次涨停 [1] - 长芯博创涨幅超过5%且续创历史新高 [1] 公司动态 - 天孚通信单日涨幅超过10% [1] - 东田微、德科立、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公司股价同步冲高 [1]
CPO概念股再度拉升,长飞光纤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37
市场表现 - CPO概念股整体上涨,长飞光纤涨停,天孚通信涨幅超过9% [1] - 仕佳光子、新易盛、中际旭创、华丰科技等公司股价均出现上扬 [1]
新易盛(300502):AI需求持续高企 25Q2业绩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7%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63.85亿元,同比增长295.4%,环比增长57.6%,归母净利润23.70亿元,同比增长338.4%,环比增长50.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9.34亿元,同比增长354.9%,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3.65亿元,同比增长338.0%,环比增长50.8% [1] 业务驱动因素 - 光模块销量达695万只,同比增长112.5%,其中境外销量557万只 [1] - 高端光模块加速放量,主要受益于AI需求驱动 [1] - 光模块产能达1520万只,同比增长66.7%,泰国工厂一期2023年上半年投产,二期2024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光模块毛利率达47.48%,较去年同期提升4.12个百分点,主要因高端产品营收占比增加 [2] - 销售费用率0.81%,较2024年全年下降0.3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20%,下降0.7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3.20%,下降1.47个百分点 [2] 研发与技术布局 - 研发费用3.34亿元,同比增长157.6%,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2] - 成功推出1.6T/800G单波200G光模块,800G/400G产品覆盖VCSEL/EML、硅光解决方案及LPO方案,包括中短距和ZR/ZR+相干长距光模块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AI驱动高端光模块需求持续高企,公司深度绑定海外头部厂商并聚焦新客户突破 [3] - 公司在数通光模块领域实力强劲,前沿技术布局全面,有望持续受益于AI带来的需求增长 [3]
新易盛半年净利39亿超2024全年 全球布局显效国外营收占比94.5%
长江商报· 2025-08-28 08:0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 同比增长282.64% [1][2] - 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长355.68% [1][2] - 扣非净利润39.34亿元 同比增长354.93% [1][2] - 经营现金流净额9.53亿元 较去年同期-2.91亿元显著改善 [2] 业务结构分析 - 光模块产品实现营收104.09亿元 同比增长287.44% [3] - 国外市场营收98.6亿元 同比增长354.36% 营收占比94.47% [1][5] - 整体毛利率47.43% 同比提升4.39个百分点 [3] - 点对点光模块毛利率47.48% 同比提升4.12个百分点 [3] 技术研发进展 - 研发费用3.34亿元 同比增长157.56% [4] - 新增授权专利11项(发明专利3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 [4] - 1.6T光模块能量密度超500kWh/m² 支持CMIS5.0协议并实现批量应用 [3] - 800G光模块覆盖DR4+/FR4等多场景 单波200G产品效率提升 [3][4] 全球化布局 - 泰国生产基地产能持续释放 [5] - 新加坡与美国子公司负责区域市场拓展与技术服 [5] - 形成研发在国内、生产全球化、服务本地化的运营体系 [5] - 主要客户覆盖北美、欧洲及东南亚大型云服务商与通信设备商 [4]
算力板块冲高回落 基金看好后市向“人工智能+”扩散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7:01
市场表现 - 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市场焦点 [1] - 寒武纪和新易盛等算力热门股午后集体回落 [1] 行业趋势 - AI算力板块受业绩与政策双轮驱动再度站上风口 [1] - 基金经理认为算力作为AI产业"卖铲人"的长周期逻辑依然稳固 [1] - AI行情可能进一步向云计算、应用和端侧等领域扩散 [1]
算力板块获利回调 基金看好后市向“人工智能+”扩散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6
核心观点 - AI算力板块在业绩增长和政策驱动下表现强劲 但出现冲高回落现象 基金经理认为行业长周期逻辑稳固 AI行情可能向云计算 应用 端侧硬件等领域扩散 [1][3][6] 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寒武纪8月27日盘中涨近10%至1464.98元/股 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收盘回落至1372.10元/股 涨幅3.24% 总市值5740亿元 [2] - 新易盛盘中大涨15%至324.42元/股创历史新高 收盘上涨9.32% 总市值3064亿元 [2] - 年内细分方向涨幅显著:胜宏科技涨416.63% 新易盛涨274.99% 中际旭创涨164.27% 天孚通信涨131.15% 寒武纪涨108.53% [3] 公司业绩表现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 [2] - 新易盛二季度收入增长源于行业高景气度 高速率产品占比提升 客户订单增加及良好交付能力 预计未来景气度持续 [2]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GPT-5降本将推动AI应用创新和普及 带动推理需求提升 利好推理算力厂商 模型训练迭代持续 AI算力产业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4] - 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需求最确定 是未来三到五年产业主线 GPU/ASIC芯片 光模块 光芯片 光纤连接器将持续受益 [4] - AI服务器带动PCB 高功率电源系统 液冷散热解决方案等新兴领域成为算力刚需 [4] - 中国半导体产业2025年上半年投资同比下滑9.8% 属周期调整 政策扶持和AI基础设施扩建将推动国产算力芯片转向高增长 [5] 政策影响与行情扩散 - 国务院《意见》要求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超70% 2030年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社会 [6] - 政策以下游应用为核心 大数据 互联网 金融科技 通用航空 电子 信创 智能制造等板块将显著受益 [6] - AI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 数据服务 AI工具链)直接受益于政策 确定性可与算力硬件比肩 [7] - 产业发展路径可能遵循"算力—云—基础设施—智能体"传导 智能终端与智能体有望重塑各领域 [7] - AI行情向国产算力链(半导体设备材料)和中下游应用端(港股互联网 软件应用)扩散仍处早期阶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