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为股份(300751)
icon
搜索文档
不爱穷游的年轻人,开始爱上徒步
虎嗅· 2025-06-10 08:37
徒步旅游趋势 - 徒步成为年轻人替代穷游和传统旅游的新方式,因其能亲近自然且提供沉浸式体验 [1][2][5] - 2024年美团、大众点评平台"徒步"相关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 [3] - 2025年劳动节假期旅游消费同比增长8%,户外赛道取代穷游成为新趋势 [6] 用户行为与需求 - 小红书徒步相关话题浏览量达29亿,超"穷游"话题两倍以上 [12] - 徒步笔记超1100万篇,涵盖路线、装备及多元体验,形成生活方式属性 [15] - 用户偏好分化:近郊一日徒步与长程复杂路线(如雨崩4天3晚)并存 [13][14] 行业数据与品牌动态 - 迪卡侬2024年山地徒步成人鞋类营收增长超50%,装备类增长超20% [7] - 淘宝天猫徒步相关商品2024年销售规模较2021年复合增长超60% [29] - 亚玛芬大中华区2024年营收12.98亿美元,同比增53.7%,始祖鸟开设全球最大旗舰店 [30] - Haglöfs、Norrøna等国际小众品牌2024年上半年入华,安踏收购Jack Wolfskin完善布局 [31] 产品与市场细分 - 品牌推出专项产品:HOKA KAHA 2缓震中底、Salomon X ULTRA系列潮流配色 [31] - 徒步转化率达47%,催生防晒衣、水袋背心、可拆卸裤等横向产品创新 [32][33] - 价格梯度覆盖百元至数万,满足小白与专业用户需求(如冲锋衣、防晒衣市场) [34] 营销与社群运营 - 凯乐石"打卡中国山"、Salomon"必刷计划"等活动强化品牌徒步领域影响力 [31] - 哥伦比亚"玩徒公社"社群助力品牌在中国市场焕发活力 [31]
朝希资本二期人民币主基金完成7亿首关,以产业与市场化LP为主
FOFWEEKLY· 2025-06-06 18:01
基金募集与LP结构 - 朝希资本二期人民币主基金首关签约规模达7亿元,延续一期超9亿元的募集规模,显示管理规模与能力稳步提升[1] - 本期基金LP结构保持高度产业化与市场化特征,产业LP占比近60%,其余由市场头部母基金、国资平台及金融机构构成,老LP复投比例约50%[1] - 基石投资人苏州基金继续加码,新增中方财团、东吴创投、中信建投资本等投资平台,产业LP包括迈为股份、阿特斯、正泰电器等上市公司及海辰储能等集团[1] 投资策略与布局 - 二期基金聚焦能源与科技赛道,沿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终端产品、创新服务及应用场景全产业链布局,培育技术创新实力强的未来龙头企业[1] - 投资方法论结合能源与科技双重视角,以市场需求为原点,结合突破性技术及产业化拐点前瞻布局,重点投资企业高增长与确定性增长阶段[2] - 退出策略不依赖IPO单一路径,发挥产业资本议价优势,一期主基金已全部投出,二期储备数十个项目并即将完成多笔投资[2] 公司发展历程与生态成果 - 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70亿元,布局超40家产业链企业,培育5家独角兽、12家准独角兽及27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3] - 生态企业涵盖细分赛道龙头,如海辰储能、正泰新能、麦田能源、拉普拉斯(688726 SH)、双元科技(688623 SH)等[3] - 构建金字塔产业生态:底层为产业集团LP及合作伙伴,上层为被投企业,成立产业支持中心整合资源强化生态协同[4][5] 行业趋势与认知 - 全球零碳共识推动能源转型,能源与科技相互催化,AI、空天等颠覆性产业为能源领域带来新机遇[2] - 能源与科技交叉创新影响现代科技范式,电力电子等产业发展催生更多科技应用场景[2]
迈为股份(300751) - 关于与专业机构共同投资的公告
2025-06-04 17:30
投资情况 - 公司拟以10000万元认缴张家港朝希优势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基金份额[4] - 基金目标认缴规模为20亿元[16] - 公司投资资金源于自有资金,不影响生产经营,合作主体不纳入合并报表[34] 基金相关方 - 基金管理人上海朝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50万元,上海朝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0%[6][7] - 执行事务合伙人宁波玄理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认缴出资1000万元,上海朝希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7.62%[8][9] 其他合伙人出资 - 张家港市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母基金出资135000万元,认缴出资130000000元,出资比例18.57%[11][15] - 苏州工业园区苏相润信协同产业发展母基金合伙企业出资150000万元[12] - 苏州东吴产业并购引导基金合伙企业出资130000万元[12] 基金条款 - 存续期限自首次交割日起7年,普通合伙人可延2年[18] - 投资决策委员会5名委员,决策需2/3及以上委员赞成[27] - 有限合伙人优先回报按8%/年单利计算[29] 风险与应对 - 投资有回收期长、无法达预期等风险[35][36] - 公司将了解运作、关注标的、督促风控、及时披露[36]
迈为股份:拟以1亿元参与认购基金份额
快讯· 2025-06-04 17:20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亿元参与认购张家港朝希优势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基金份额 [1] - 投资基金将主要投向中国境内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等行业的成长期企业 [1] 行业投资方向 - 投资基金重点布局新能源和电子半导体两大高成长性行业 [1]
新能源汽车销量亮眼,两部委推动绿电直连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03 09:42
新能源汽车销量 - 比亚迪5月销量38.25万辆,同比增长15.28% [1] - 极氪5月销量4.65万辆,同比增长15.2% [1] - 零跑5月销量4.61万辆,同比增长超148% [1] - 小鹏5月销量3.35万辆,同比增长230% [1] - 理想5月销量4.09万辆,同比增长16.70% [1] - 蔚来5月销量2.32万辆,同比增长13.10% [1] - 小米汽车销量超2.8万台 [1] 光伏行业 - 一季度光伏装机实现较高速增长,对美国及全球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速保持乐观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光伏供给侧改革力度有望加强 [2] - 光伏制造降本增效为主线,重点关注硅料、电池片头部企业格局优化及金属化新技术渗透率提升 [2] 风电行业 - 国内海陆风招标及建设有望稳步推进,2025年需求向好或带动整机与零部件环节盈利修复 [2] - 海外利率下行及项目规划推进,海外及出海需求相对旺盛 [2] - 建议优先配置盈利有望改善的整机及锻铸件环节,受益于海风、出海逻辑的整机、桩基、海缆环节 [2] 新能源车行业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保持高增 [2] - 部分材料环节出现涨价,有望带动盈利回升,2025年或迎来量利齐升 [2] - 建议优先布局格局较优的电芯环节,海外客户放量以及一体化布局较优的部分中游材料环节 [2] 新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发酵,2027年或实现量产 [2] - 在相关领域有布局的电池、材料和设备企业有望受益 [2] 电力设备行业 - 国内持续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有望推动特高压及主网建设加快 [2] - 海外电网改造需求旺盛,建议关注受益于特高压高景气的主网环节相关标的 [2] - 具备出海逻辑的配网环节值得关注 [2] 氢能产业 - 政策持续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绿氢与化工、醇、氨等环节应用有望打开 [2] - 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 [2] - 受益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燃料电池、氢储运、加注装机企业值得关注 [2] 本周板块行情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下跌2.44% [3] - 核电板块上涨3.8%,发电设备上涨1.89%,风电板块上涨1.15% [3] - 锂电池指数下跌0.89%,工控自动化下跌1.39%,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1.73%,光伏板块下跌2.01% [3] 本周行业重点信息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3] -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完成注册备案,首期规模50亿元 [3]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3] 本周公司重点信息 - 迈为股份拟发行19.66亿元可转债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4] - 晶澳科技发行H股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4] - 麦格米特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4] - 隆基绿能李振国辞去董事、总经理职务,钟宝申兼任总经理 [4]
迈为股份拟募19.67亿加码钙钛矿 两年投17亿研发推动电池技术升级
长江商报· 2025-06-03 06:30
募资与项目规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总投资额21.38亿元 由公司及子公司宣城迈为共同实施 建设周期3年 达产后年产20套设备 [1][2] - 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40亿元 年净利润6亿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 投资回收期7.43年 [2] - 项目目标为优化升级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产品 抢占市场份额 [4] 钙钛矿技术前景 - 钙钛矿单结电池理论转换效率33% 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3% 显著高于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 [2] - 行业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均已投入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 从实验线向中试线推进 [1][3]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23家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加速中试线建设 [3] 公司技术储备 - 已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 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1][3] - 累计获得640项专利及197项软件著作权 研发人员规模达1552人 [8] - 近两年研发投入达17.14亿元 其中2023年7.63亿元 2024年9.51亿元 [7][8] 财务表现 - 2018-2023年营业收入从7.88亿元增至80.8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9.5% [6] - 2024年营收98.3亿元(同比+21.53%) 净利润9.26亿元(同比+1.31%) 计提资产减值5.24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2.29亿元(同比+0.47%) 净利润1.62亿元(同比-37.69%) [7] 业务拓展 - 除光伏设备外 公司开发显示面板和半导体封装设备 包括OLED切割设备、Mini LED解决方案等 [7] - 2024年半导体及显示行业营收6707.51万元 同比增长88.41% [7]
迈为股份发行可转债 投向钙钛矿电池装备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6-03 00:45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由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共同实施建设周期3年 [1]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20套设备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内部收益率19.92%投资回收期7.43年 [1] 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光伏中游电池片生产主营HJT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及丝网印刷线等设备 [1] - 钙钛矿电池理论转换效率达33%叠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3%大幅超过晶硅电池上限 [2] - 公司自2019年起研发三代异质结电池设备并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2] 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拓展显示面板及半导体设备业务包括OLED切割设备Mini/Micro LED解决方案等 [3] - 2024年半导体及显示行业营收达6708万元同比增长88% [3] 财务表现 - 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2024年营收98.3亿元同比增长22% [3] - 2024年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3% [3]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2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入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市净率2.49倍,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资产负债率66.83%,总股本279.41百万股,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建设地点在苏州和宣城,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量产线,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研发,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 [7] 公司技术优势 - 由于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基于异质结电池制造技术积累,已自主开发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2
东吴证券· 2025-06-0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市净率2.49倍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资产负债率66.83%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 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 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预计2025年投产钙钛矿组件量产线 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 2024年以来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7] 技术优势 - 由于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8]
迈为股份(300751):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
东吴证券· 2025-06-02 17: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5] -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5] - 市净率2.49倍 [5] -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5] -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6] - 资产负债率66.83% [6] -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6] -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投资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7] -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7] -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钙钛矿组件量产线,预计于2025年投产 [7] - 隆基、通威、晶科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逐步由实验线向小试、中试线迈进 [7]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中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正在加速启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的产线建设 [7] 公司技术优势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7] - 迈为已自主开发适用于量产的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等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了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的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8] 利润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5|30|33|38| |销售费用(百万元)|409|340|375|424| |管理费用(百万元)|249|212|225|235| |研发费用(百万元)|951|907|983|1,083| |财务费用(百万元)|-87|6|8|8|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280|6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52|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023|937|1,076|1,344|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7|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030|937|1,076|1,344| |减:所得税(百万元)|67|141|161|202|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8|32|36|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8]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93|347|377|398| |资本开支(百万元)|-769|-205|-205|-11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504|181|-285|-122|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79|279|279|279|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