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药业:因财报多计营收涉信披违规,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财经网· 2025-07-03 10:36
公司违规行为 - 广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子公司济康医药在2022年1至9月与部分客户开展经销业务时,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未拥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应当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实际采用总额法 [1] - 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第一季度多计营业收入4560.1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5.49% [1] - 半年度多计营业收入13686.0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6.68% [1] - 第三季度多计营业收入13820.0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49% [1] 会计差错更正 - 2023年4月公司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作出差错更正 [2] - 违法事实有公司相关公告、核查报告、财务凭证、询问笔录、情况说明等证据证明 [2] 相关人员责任 - 时任董事长阮澍未对案涉经销业务给予充分关注,未勤勉尽责,在相关报告上签字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2] - 时任财务总监兼济康医药董事长胡明峰未审慎关注案涉经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未勤勉尽责,在相关报告上签字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3] 处罚决定 - 对广济药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3] - 对阮澍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3] - 对胡明峰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3] 公司回应 - 公司就本次事项向投资者致歉 [3] - 公司将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守法合规意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确保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 [3]
不存在“不确定”性,港仔机器人(00370)用3亿元订单向市场“秀肌肉”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0:35
财务情况 - 公司未偿还2025年3月31日到期的信托贷款2 145亿港元及应急利息约0 51亿港元 正在与贷款人协商延长贷款期 [1] - 公司拥有短期可变现流动资产合计9 14亿港元 包括应收贷款及利息2 46亿港元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3 45亿港元 合约资产3 23亿港元 [2] - 信托贷款占流动资产不足30% 其他短期贷款及银行借款合计仅为0 83亿港元 [2] - 抵押物价值足以偿付大部分信托贷款 剩余部分可通过未来经营现金流入清偿 [1] 业务发展 -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顺利 近期获得多家公司订单 [2] - 与通宏护卫签订采购合作协议 两年内采购不少于1000台具身智能安保机器人 单价30万元人民币 合约总额3亿元人民币 [3] - 首批采购预计50-100台 后续每次交付100台 [3] - 在香港科学园举行品牌战略活动 签约美年健康 丰盛生活服务 天瞳科技及德银天下四家企业 [3] 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迅速在香港铺开市场 [3] - 前期布局有望带来更多订单 包括AI教育合资公司的教育机器人需求 [3] - 先发优势 技术优势及市场优势使公司有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3] - 订单模式驱动业绩高增 预计带来现金净流入 [4]
医保目录调整在即;苑东生物董事被查|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0:34
政策动向 国家医保局就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等相关方案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研究起草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 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 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 众可于2025年7月7日(星期一)17:00前提出意见和建议。 21点评:2025年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主要纳入超出医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 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 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基本医保保障边界,给商业健康保险留出更多的发展 空间,为创新药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经济支撑。 药械审批 金赛药业1类抗体新药获批上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7月2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批准金赛药业申报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firsekibart, 曾用名:金纳单抗)上市,适用于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秋水仙碱禁忌、不耐受或缺乏疗效的,以及 不适合反复使用类固醇激素 ...
安杰思两股东拟合减不超4%股份,公司一募投项目延期一年半
深圳商报· 2025-07-03 10:33
股东减持 - 股东新建元和天堂硅谷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的公司股份,其中新建元拟减持不超过2%,天堂硅谷拟减持不超过2%并进行"清仓式"减持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经营需要,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两股东曾在2024年2月至3月期间实施过一次减持,新建元减持809,105股(0.9992%),套现约5660万元,天堂硅谷减持1,214,483股(1.4998%),套现约7900万元 [1] 募投项目延期 - 微创医疗器械研发中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1年半,从原计划的2025年6月30日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 [1] - 该项目拟投入资金1.66亿元,已投入6963万元,投资进度为41.95% [2] - 延期原因包括新办公大楼较原计划延期使用,以及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提高募投项目质量和募集资金使用效果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25.14%,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35.06%,扣非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28.62%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上升15.3%,归母净利润5625万元,同比上升6.6%,扣非净利润4866万元,同比上升0.8% [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753万元,同比下降47.3% [3] 募集资金使用 - 2023年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6.5亿元,截至2025年2月28日累计投入4.8亿元 [2] - 微创医疗器械研发中心项目功能包括机械设计、软件设计、样品试制等多个研发环节,旨在搭建多功能试验研发平台 [2] - 公司表示该项目仍具备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继续实施并密切关注相关条件变化 [3]
东方雨虹实控人拟减持不超1.94%股份,公司去年净利暴降95%,今年首季再跌45%
深圳商报· 2025-07-03 10:33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控股股东李卫国计划减持不超过1.94%的公司股份,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4日至2025年10月23日 [1] - 李卫国当前持有公司22.22%股份,与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合计持股比例为22.68%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 [1] 公司股权结构 - 李卫国直接持有公司530,802,887股股份 [1] - 李兴国持有公司10,909,355股股份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0.6亿元,同比下降14.5%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95.2%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34.57亿元,同比增长64.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9.5亿元,同比下降16.7%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4.7% [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百利天恒全球首个双抗ADC III期研究成功,港股医药ETF(159718)上涨近2%,医疗创新ETF(516820)多只成分股飘红
新浪财经· 2025-07-03 10:27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上涨1.77%,成分股亚盛医药-B(06855)上涨7.04%,康方生物(09926)上涨6.73%,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涨5.71% [1] - 港股医药ETF(159718)上涨1.67%,最新价报0.85元,近1年净值上涨65.46% [1]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上涨1.01%,成分股长春高新(000661)上涨8.33%,康弘药业(002773)上涨3.85%,爱美客(300896)上涨3.26% [6] - 医疗创新ETF(516820)上涨0.57%,最新价报0.35元,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1245.88万元 [6] 行业动态 - 百利天恒双抗ADC药物"伦康依隆妥单抗"治疗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研究的双抗ADC [2] - 阳光诺和与乐旷惠霖达成合作,共同开发STC007项目并签署2亿元合同 [2] - 迪哲医药核心产品舒沃替尼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实现中美双认证里程碑 [2] - 美诺华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4600-5200万元,同比大增143%-175%,显著超越市场预期 [2] 政策与市场展望 - 2025年《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政策聚焦数据赋能研发、支付体系创新、国际协同发展三大核心机制 [3]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1.3万亿元,预计2025年增速将维持在12%-15%区间 [3] - 双抗、ADC药物等前沿领域实现全球突破,AI赋能研发缩短周期30%,基因治疗技术加速临床转化 [3]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44%,包括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等 [8]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62%,包括药明康德(603259)、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等 [11] 个股表现与权重 - 药明生物(02269)上涨0.58%,权重11.32%;百济神州(06160)上涨3.10%,权重10.67%;信达生物(01801)上涨3.28%,权重7.42% [10] - 药明康德(603259)上涨0.71%,权重11.68%;恒瑞医药(600276)上涨0.44%,权重10.22%;迈瑞医疗(300760)下跌0.17%,权重9.20% [13]
卫生巾赛道洗牌:黄子韬、东方甄选、三只松鼠入局,单片不足1元;业内平均毛利率可达45%,新国标7月施行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26
卫生巾行业新玩家入局 - 明星黄子韬携品牌"朵薇"以单片0.8元价格切入市场,首日GMV突破4000万,订单量超80万单[4] - 零食巨头三只松鼠推出女性用品品牌"她至美",主打安全舒适[5] - 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会员价不足1元/片,上线14小时销量突破30万包[6][7] - 新玩家通过直营模式跳过经销商层级,避免传统渠道加价[14][15] 行业信任危机与质量乱象 - 2024年多品牌被曝卫生巾长度缩水问题[17] - 2025年315晚会曝光"卫生巾翻新"问题,涉及自由点、全棉时代、苏菲等品牌[17] - 自由点母公司百亚股份称315事件对线上渠道影响较大,一季度电商营收同比增长8.6%[20][21] - 涉事品牌均发布声明否认参与违规业务[17][18][19] 行业盈利结构与渠道变革 - 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45%,出厂价约0.32元/片,终端售价可达1元/片[8][9] - 恒安国际卫生巾业务毛利率达63.7%,百亚股份为55.6%[11] - 经销商加价幅度达20%-30%,营销费用挤压后净利率降至10%左右[12][13] - 线上渠道占比从1%提升至30%,传统超市占比从54%降至38%[29][32] 新国标实施与市场前景 - 2025年7月实施新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22年来首次更新[24][25] - 新国标强化原材料卫生要求、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检测标准[25][26] - 全球卫生巾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500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600亿美元[26] - 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1296亿元,预计2030年达1713亿元[26]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护舒宝、高洁丝、花王乐而雅位列2025年十大品牌前三[22] - 新品牌可能引发价格战,倒逼传统品牌数字化转型[27] - 传统品牌需优化成本结构,构建全渠道体系应对竞争[28] - 行业将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传统品牌需在产品创新上突破[28]
数字货币概念股局部拉升,正元智慧涨超10%
快讯· 2025-07-03 10:26
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出现局部拉升行情 [1] - 正元智慧(300645)涨幅超过10% [1] - 京北方(002987)涨幅超过7% [1] - 恒宝股份(002104)、东信和平(002017)、星网锐捷(002396)跟随上涨 [1]
卫星互联、商业航天飙涨!高纯度的卫星ETF(159206)涨超2%,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
新浪财经· 2025-07-03 10:25
卫星互联及商业航天板块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卫星互联、商业航天板块活跃,卫星ETF(159206)高开涨2.58%,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天银机电、臻镭科技、华力创通、中国卫通等涨幅介于6.73%-8.25% [1] - Wind热门概念指数中卫星互联(3.42%)、商业航天(3.13%)、卫星导航(2.62%)领涨,6G(2.07%)、军民融合(2.03%)等概念同步走强 [2] - 卫星ETF成分股成交活跃,中国卫通成交额达6.73亿元,亚光科技成交1.87亿元,华力创通成交1.82亿元 [2]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中国星网完成管理层重大调整,标志国家卫星互联网战略进入新阶段 [2] - 海外商用进展:T-Mobile与星链合作的"T-Satellite"服务将于7月23日商用,支持短信/彩信/图片传输 [3] - 国内技术突破:中国星网5月通过试验卫星实现全球首个5G NTN标准手机直连宽带视频通话 [3] - 消费级应用前瞻:华为手机直连低轨卫星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3] 卫星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太空军备竞赛加速推动卫星占频保轨需求,火箭运力提升及可回收技术突破降低组网成本,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激增 [4] - 中航证券指出"航天强国"进入落地阶段,政策资源将向商业航天倾斜,火箭与卫星领域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4] - 卫星通信被定位为6G技术底座,卫星ETF(159206)65%权重聚焦卫星制造,为市场首只纯卫星主题ETF [4]
教育早餐荟 | 教育部鼓励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等方向开设“微专业”;昂立教育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新公司
北京商报· 2025-07-03 10:17
【1】教育部鼓励高校围绕人工智能等方向开设"微专业" 7月2日,教育部发布消息,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 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据统计,在国家智 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 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 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 业生7.4万人。 【2】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开启 【5】昂立教育成立职业技术学院新公司 近日,上海徐汇新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辉,经营范围包含营利性民办职 业技能培训机构。股权数据显示,该公司由昂立教育间接全资持股。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4】学大教育回购217万股 7月2日,学大教育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217万股,占总股本的1.78%,回购资金 总额为1.11亿元,最高成交价为54.94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