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目星(688559):25H1业绩短期承压 订单高增蓄力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由于订单确收延迟和集中计提大额减值损失所致 但新签订单量同比高增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正 固态电池设备和光伏设备等研发顺利 为后续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1] - 随着行业下行期低毛利订单逐步消化和减值风险出清 公司后续轻装上阵 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1]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6.64亿元 同比下降30.50% 归母净利润-7.08亿元 同比下降565.65% 扣非归母净利润-7.18亿元 同比下降660.97%[2] - 2025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26亿元 同比下降16.43% 环比增长108.85% 归母净利润-5.20亿元 同比下降569.08% 环比下降175.21%[2] - 业绩下滑主要因锂电业务及光伏业务收入下降 锂电业务收入来自行业下行期签署订单 客户验收意愿减弱 交付周期延长导致确收下降 光伏行业因市场环境变化 新增投资低迷且推迟验收导致收入减少[3] - 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一次性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91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与存货跌价准备4.01亿元[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48亿元 去年同期为-6.90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4] - 现金流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情况良好 采购支出 薪酬支出及税费支出等减少 显示公司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回款能力持续改善[4] 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约为44.21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117.5%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约为100.85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约46%[5] - 新签订单中高毛利海外锂电订单占比较高 为后续毛利率逐步提升和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5] - 2025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为18.88亿元 同比增长192.5% 海外订单占比持续攀升[5] - 公司加快构建全球化组织体系与本地化运营能力 2024年新建四家海外子公司 引入全新海外业务团队 更贴近海外客户[5] 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 - 公司深度参与固态电池设备研发 同时布局"氧化物+锂金属负极"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硫化物+硅碳负极"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6] - 公司与氧化物路线电池厂深度绑定 获得行业首条高能量密度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设备订单 产品用于eVTOL等消费锂电领域[6] - 公司实现向头部新能源企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前 中段设备出货 包括涂布设备 辊压设备 复合设备和叠片设备等[6] - 公司依托激光及自动化核心技术平台拓展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消费电子领域紧跟AI智能化更新换代周期 提供多种激光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服务[7] - 光伏领域自研TOPCon背面激光减薄设备获客户批量订单 BC大光斑激光开膜设备实现量产交付[7] - 医疗领域红外飞秒激光生发设备完成产品应用测试平台搭建 实验室与生物试验验证等 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评价[7] - 钣金领域成功研制并产业化多款创新产品 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长[7]
特朗普称工会太平洋首席执行官建议在孟菲斯进行干预。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新闻仅包含一个非常简短的事件陈述,信息量极为有限。以下是基于该内容的分析: 公司动态 - 前总统特朗普提及工会太平洋首席执行官,涉及在孟菲斯进行干预的建议 [1]
亚华电子:拟推不超过181.93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格隆汇· 2025-09-12 20:37
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181.93万股 [1] - 授予股份约占公司股本总额10,420.00万股的1.75% [1]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4.57元/股 [1] 激励对象范围 - 本次激励计划覆盖对象不超过151人 [1]
兆威机电(003021):业绩快速增长 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助力需求快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1.93% [1][2] -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20.72%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9669.75万元,同比增长33.39% [1][2] - 综合毛利率31.97%,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 [3] - 扣非净利率12.29%,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 [3] 业务分部表现 - 微型传动系统收入4.98亿元(占比63.25%),同比增长20.51%,毛利率27.61%(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3] - 精密零件收入2.39亿元(占比30.44%),同比增长16.25%,毛利率43.79%(同比上升5.82个百分点) [3] - 精密模具及其他收入0.5亿元(占比6.31%),同比增长88.52% [3]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发布全球首创17自由度灵巧手产品(2024年11月)及新一代仿生灵巧手DM17与LM06(2025年7月) [4][5] - DM17采用全直驱方案具备17个主动自由度,LM06采用连杆方案具备6自由度及20公斤级抓握负载 [5] - 完成系列化电机平台建设(直流有刷/无刷/空心杯),4mm无刷空心杯电机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并实现小批量产 [5] - 构建"传动+微电机+电控"三系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从零部件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能力 [5][6] 下游应用与客户拓展 - 产品应用于车载运动屏幕、隐藏门把手、升降尾翼、热管理、雷达及电子驻车系统 [4] - 与博世、比亚迪、理想、长安等汽车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并获品质认可 [4] - 业务覆盖汽车电子、机器人、医疗、家电等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 [4][6] 行业发展趋势 - 微型传动与驱动行业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环保、微型化、高速化及定制化趋势 [4] - 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持续扩大行业市场规模 [4]
广和通(300638)2025 年中期业绩点评报告:主业向好发展 端侧AI和机器人开启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降9.02%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34.66%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36.06% [1] - 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后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下降5.14%环比下降0.23% 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降31.25%环比下降15.01% [1] - 销售毛利率16.42%同比下降5.1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5.89%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端侧AI业务成立AI研究院 开发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 赋能AI玩具/AI相机/AI翻译机等垂直行业商业化落地 [2] - 机器人业务组建专门团队 聚焦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 AIC产品线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 [2] - 2025年AIC产品线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 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2] - H股募集资金55%将投入端侧AI和机器人业务 未来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2] 市场机遇 - 北美5G FWA市场渗透率约9% 印度市场渗透率仅4% 预期今年将有较大增长 [3] - 国内车载领域"5G替代4G"技术迭代方向明确 新能源车智能化网联化渗透率提升带动模组升级需求 [3] - 公司智能模组方案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已积累优质稳定客户 新客户拓展节奏加快 [3]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99.0亿元/117.4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7.0亿元/8.6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42倍/33倍/27倍 [4]
沪宁股份:董事邹成蔚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20:37
公司人事变动 - 董事邹成蔚辞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原定任期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1] - 邹成蔚辞职后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1] - 辞职原因系公司内部工作调整及结合实际情况 [1]
广东建科:拟投资5.71亿元实施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建设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6
投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5.71亿元建设粤建科·中山数智荟二期项目 [1] - 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 项目建设周期为自开工建设起22个月 [1]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审议通过该项目议案 [1] - 该项目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战略发展 - 项目旨在推进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发展 [1] -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公司拓宽业务渠道 [1] - 项目将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及科技成果产业化 [1] - 项目将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1]
宁波银行(002142):中间业务收入改善 资产质量优异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71.60亿元 同比增长7.91%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 同比增长8.23% [1] - 6月末总资产3.47万亿元 同比增长14.39% [1] - Q2单季净息差1.72% 同比下降11.98个基点 [1][3] 贷款业务 - Q2对公贷款中票据贴现接力一般贷款 合计新增规模高于近年同期 [2] - 个人贷款总规模较Q1末下降 主要受居民信贷需求偏弱及授信政策收紧影响 [2] - 个贷投放主要集中在Q2与Q3 对整体信贷增长有较大影响 [2] - 制造业不良率抬头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 [5] 资产质量 - 6月末不良贷款率0.76% 环比持平 [1][5] - 关注类贷款占比1.02% 较Q1上升2个基点 [5] - 逾期贷款占比0.89% 较2024Q4下降6个基点 [5] - 拨备覆盖率374.16% 环比上升3.62个百分点 [1][5] 息差与定价 - Q2生息率3.44% 环比下降23.44个基点 同比下降47.51个基点 [3] - 付息率1.71% 环比下降10.18个基点 同比下降31.26个基点 [3] - 存款降息实施后成本刚性明显改善 同业负债与发行债券利率明显下降 [3] 中间业务与投资 - Q2中间业务收入由降转增 反映降费让利政策影响消退及资本市场改善 [3] - Q2债券市场表现较好 投资效益明显改善 [3][4] - Q3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股市强债市弱 投资收益可能承压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715.61/774.09/862.90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95.30/324.68/367.99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34.72/38.24/42.22元 [6]
机器人:紧抓战略机遇,加速向“世界机器人一流企业”迈进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20:3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构建"3+3+N"战略体系 聚焦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核心产品线 深耕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三大技术方向 培育半导体装备、医疗康养、新能源等新兴业务[2] - 推动业务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 目标成为技术自主可控、主业突出、全球布局的高端装备解决方案领军者[7] - 形成主业领跑与新兴业务突破格局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推动产业从量积累向质飞跃[8] 财务与研发表现 -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7.86% 综合毛利率复合增长率达24.53%[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7亿元 同比增长16.10%[4] - 累计完成800余项科研任务 拥有有效专利700余项[4]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攻克真空机械手及集束型设备技术 实现半导体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产品性能对标并部分超越国外先进水平[4] - 研制高可靠点焊机器人系统 打破国外在汽车焊装线高端领域垄断 实现新能源汽车工厂多基地规模化应用[4] - 中厚板免示教焊接技术战胜国际对手 应用于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焊接项目[5]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 服务超4000家企业 累计交付15000个项目案例[2] - 2007年实现中国机器人首次出口 至今持续推动国际化战略[2] - 强化与国际标准接轨 目标成为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半导体装备全球市场重要参与者[8] 创新方向与未来规划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布局"机器人+AI"融合创新 发布智能类人双臂平台、轮式及双足人形机器人[8] - 开发高功率密度运动模组 实现高速度与高爆发力旋转直线混合应用功能[8] - 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 构建全链条技术控制力 聚焦前沿技术及AI空白领域投入[8]
东华软件(002065.SZ):实际控制人薛向东拟减持不超过1.4%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12 20:36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薛向东计划减持不超过44,876,753股公司股份 [1] - 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0%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