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3-13
 江海证券· 2025-03-13 20:5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风险溢价模型**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基准,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用于衡量市场风险补偿水平[15][16]      - **具体构建过程**: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其中:        - 指数收益率通过指数价格对数差分计算        - 分位值基于近5年历史数据滚动计算[17]      - **模型评价**:中证2000和中证1000的风险溢价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数,反映小盘股风险补偿要求更高[15][17]    2. **PE-TTM估值模型**      - **构建思路**:采用滚动12个月市盈率衡量指数估值水平,结合历史分位值判断估值区间[21][22]      - **具体构建过程**:        $$ PE-TTM = \frac{指数总市值}{指数成分股最近12个月净利润总和} $$        分位值计算采用近5年数据百分位排序[23]      - **模型评价**:中证500当前分位值达86.94%,显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需警惕均值回归风险[22][23]    3. **股债性价比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PE-TTM倒数与国债收益率差值衡量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23][24]      - **具体构建过程**:        股债性价比 = (1/PE-TTM)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阈值设定:        - 机会值:近5年80%分位        - 危险值:近5年20%分位[2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成分股现金分红回报率,适用于红利策略构建[26][27]      - **具体构建过程**:        $$ 股息率 = \frac{指数成分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指数总市值} \times 100\% $$        历史分位值采用近5年数据滚动计算[29][30]    2. **破净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市净率<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悲观情绪[30][32]      - **具体构建过程**:        $$ 破净率 = \frac{指数成分股中PB<1的股票数量}{指数成分股总数} \times 100\% $$        数据频率:日频计算[3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风险溢价模型**      - 中证2000:近5年分位值67.62%,当前风险溢价0.73%[17]      - 上证50:近5年分位值30.56%,当前风险溢价-0.50%[17]    2. **PE-TTM估值模型**      - 中证500:当前PE-TTM 29.11,近5年分位值86.94%[23]      - 创业板指:当前PE-TTM 33.59,近5年分位值32.89%[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当前值3.67%,近5年分位值98.68%[30]      - 中证2000:当前值0.95%,近5年分位值75.95%[30]    2.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当前破净率24.0%[32]      - 创业板指:当前破净率3.0%[32]
 金工三维情绪模型更新(20250310):融资增速放缓、行业轮动减弱,预计情绪温度将下行
 财信证券· 2025-03-13 15:5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三维情绪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三个不同频率维度的指标(情绪预期、情绪温度、情绪浓度)综合观察市场情绪面,分别反映中高频、中频、低频的情绪波动[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情绪预期**:合成沪深300股指期货升贴水率与上证50ETF期权成交额PCR倒数的均值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公式:          $${\vec{\mathbb{R}}}\times{\vec{\mathbb{R}}}\times{\vec{\mathbb{R}}}={\frac{{\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times{\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oplus{\vec{\mathbb{R}}}}}$$          其中升贴水率=\( \frac{\text{期货主力价格}-\text{现货价格}}{\text{现货价格}} \) [8]        - **情绪温度**:基于主力买入率(大单买入金额/沪深成交总额)的三年滚动百分位平滑处理[13]        - **情绪浓度**:计算中信三级行业指数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的滚动窗口平滑值,反映市场资产相关性[17]      - **模型评价**:多维度覆盖情绪波动频率,情绪浓度极值点对市场拐点有预示作用[17]    2. **因子名称:主力买入率**      -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主力资金在市场交易中的相对强弱[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text{主力买入率} = \frac{\text{大单买入金额}}{\text{沪深成交总额}} $$ [13]    3. **因子名称:情绪浓度主成分贡献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市场资产相关性指标[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中信三级行业指数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滚动窗口平滑[17]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三维情绪模型**      - 情绪预期当前值0.5507(前值0.6674)[9]      - 情绪温度当前值0.8086(前值0.7762)[14]      - 情绪浓度当前值0.6285(前值0.6561)[17]    2. **主力买入率因子**      - 情绪温度指标值0.8086(2025/3/10)[14]    3. **情绪浓度主成分贡献率因子**      - 警戒线0.83,当前值0.6285[17]    ---   关键数据引用说明   - 情绪预期公式及构建[8][9]   - 情绪温度计算与主力买入率定义[13][14]   - 情绪浓度主成分分析及警戒值[17]
 风格Smart beta 组合跟踪周报:均衡组合维持优势-2025-03-13
 海通证券· 2025-03-13 14:12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价值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值风格,选取历史相关性低的因子构建高beta弹性的Smart beta组合[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筛选国证价值指数成分股,结合价值因子(如PE、PB等)加权选股,目标为长期稳健超额收益[9]    2. **模型名称**:价值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在价值风格基础上优化风险分散,追求更稳定的超额收益[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价值50组合中加入行业和市值中性化处理,降低组合波动性[9]    3. **模型名称**:成长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成长风格,选取高增长潜力股票[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国证成长指数成分股,结合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因子加权[9]    4. **模型名称**:成长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平衡成长性与风险,避免单一因子暴露[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成长50组合中加入动量因子和波动率控制[9]    5. **模型名称**:小盘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捕捉小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国证2000指数中筛选小市值股票,结合流动性因子优化[9]    6. **模型名称**:小盘均衡50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增强小盘股组合的稳定性[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在小盘50组合中加入质量因子(如ROE)和风险平价权重[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价值50组合**      - 周收益率:1.57%(超额0.26%)[10]      - 月收益率:1.57%(超额0.26%)[10]      - 年收益率:-1.44%(超额0.24%)[10]      - 最大相对回撤:2.26%[10]    2. **价值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2.67%(超额1.36%)[10]      - 月收益率:2.67%(超额1.36%)[10]      - 年收益率:-0.76%(超额0.92%)[10]      - 最大相对回撤:3.99%[10]    3. **成长50组合**      - 周收益率:0.64%(超额-1.09%)[10]      - 月收益率:0.64%(超额-1.09%)[10]      - 年收益率:3.96%(超额1.25%)[10]      - 最大相对回撤:2.49%[10]    4. **成长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2.40%(超额0.66%)[10]      - 月收益率:2.40%(超额0.66%)[10]      - 年收益率:10.72%(超额8.01%)[10]      - 最大相对回撤:1.77%[10]    5. **小盘50组合**      - 周收益率:1.68%(超额-2.32%)[10]      - 月收益率:1.68%(超额-2.32%)[10]      - 年收益率:8.39%(超额-2.83%)[10]      - 最大相对回撤:6.23%[10]    6. **小盘均衡50组合**      - 周收益率:4.67%(超额0.67%)[10]      - 月收益率:4.67%(超额0.67%)[10]      - 年收益率:13.21%(超额1.99%)[10]      - 最大相对回撤:3.67%[10]    ---   模型评价   - **价值/成长/小盘组合**:均通过多因子加权和风险控制实现风格暴露,均衡组合在回撤控制上表现更优[9][10]   - **小盘组合**:年化收益较高但波动性显著,需注意市场环境变化[10]    ---   注:报告中未提及具体因子公式或独立因子构建细节,故未列出相关内容[9][10]
 红利风格投资价值跟踪(2025W9):科技板块若高位退潮,市场短期风格或向顺周期红利切换
 信达证券· 2025-03-13 13:36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中证红利超额收益择时策略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全球流动性(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内部流动性(国内M2同比)、国内经济预期(M1-M2同比剪刀差)三个维度构建中证红利相对于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择时策略[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美债收益率维度: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60日均线上穿250日均线时,模型给出看多红利信号[7]      - M2同比维度:M2同比数据回升时看多红利[7]      - M1-M2剪刀差维度:剪刀差回升时看多红利[7]      **模型评价**:策略自2010年以来超额收益择时年化收益为8.17%[7]    2. **模型名称**:红利50优选组合      **模型构建思路**:在高股息收益基础上,叠加线性多因子模型增强资本利得收益,并采用Barra风格因子约束组合风格暴露[4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参考三维红利超额择时模型观点      - 在保证大红利风格不漂移前提下细调红利风格暴露度[4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PETTM估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权重因子加权方式对中证红利指数PETTM估值进行调整,适配其股息率加权特性[1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中证红利PETTM绝对估值及近三年百分位      - 计算中证红利PETTM相对估值(除以万得全A PETTM)及近三年百分位[17][19]      **因子评价**:绝对估值与未来一年收益负相关(相关性-29.38%),相对估值与超额收益负相关(相关性-30.60%)[17][19]    2. **因子名称**:价格反转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位于120日均线之上的成分股权重合计,捕捉短期反转效应[2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统计中证红利成分股中位于半年均线上方的权重占比      - 计算该占比与未来一年绝对收益的关系[21]    3. **因子名称**:成交拥挤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成交额百分位识别交易过热/过冷状态[27][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中证红利绝对成交额近三年百分位      - 计算中证红利相对成交额(除以万得全A成交额)近三年百分位[27][2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中证红利超额收益择时策略**:      - 年化收益:8.17%[7]      - 2025年超额择时收益:-6.96%[7]    2. **红利50优选组合**:      - 近一年绝对收益:8.34%[44]      - 近一年超额收益:2.76%[44]      - 近三月绝对收益:-1.49%[44]      - 近三月超额收益:-1.14%[4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PETTM估值因子**:      - 绝对PETTM近三年百分位:93.99%(预测未来一年绝对收益0.27%)[17]      - 相对PETTM近三年百分位:65.95%(预测未来一年超额收益2.45%)[19]    2. **价格反转因子**:      - 120日均线上权重合计:54.23%(预测未来一年绝对收益8.35%)[21]    3. **成交拥挤度因子**:      - 绝对成交额百分位:69.83%(预测未来一年绝对收益7.40%)[27]      - 相对成交额百分位:0.40%(预测未来一月超额收益0.90%)[29]    4. **资金流因子**:      - 偏股型公募基金红利暴露度:0.45(创2019年以来新高)[33]      - 红利ETF近一月净流入:19.95亿元[34]
 双融日报-2025-03-13
 华鑫证券· 2025-03-13 09:4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模型名称**: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市场数据综合评估当前市场情绪状态,用于判断市场过热或过冷区间[5][1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数据维度:指数涨跌幅、成交量、涨跌家数、KDJ指标、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20]   - 加权合成:对6大类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加权计算综合评分   - 阈值划分:     - 过冷(0-19分):市场极度悲观     - 较冷(20-39分):观望情绪浓厚     - 中性(40-59分):情绪稳定     - 较热(60-79分):投资者信心增强     - 过热(80-100分):市场过度乐观[20]   **模型评价**:适用于震荡市的高抛低吸策略,趋势市中可能出现钝化现象[2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   - 当前综合评分71分(较热区间)[5][10]   - 历史回测显示:     - 低于30分时市场获支撑     - 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1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监测大单资金流向捕捉主力动向[11][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方式:     $$主力净流入额=大单买入金额-大单卖出金额$$   - 数据来源:Wind Level-2逐笔成交数据[11]    2**因子名称**:融资融券净额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杠杆投资者对个股的多空态度[18][1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公式:     $$期间净买入额=融资净买入-融券净卖出$$   - 数据标准化:按行业市值调整后排序[18][1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 头部标的净流入规模:11.3亿元(中兴通讯)至3344万元(东山精密)[11][13]   - 行业层面:     -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28.6亿元     -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39.9亿元[16][17]    2**融资融券净额因子**:   - 个股层面:     - 同花顺融资净买入2.49亿元     - 平安银行融券净卖出558万元[18][19]   - 行业层面:     -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24.4亿元     - 医药生物行业融券净卖出828万元[19]
 华宝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国产崛起对AI投资的影响
 招商证券· 2025-03-13 09:0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      - **模型构建思路**: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覆盖硬件、软件、应用等AI产业链环节[45][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空间**:科创板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或市值前5且上市超3个月)的股票,且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前90%[46]。        2. **选样方法**:筛选为AI提供基础资源(如计算芯片、高性能计算机)或技术支持(如云计算、机器视觉)的股票,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取前30只[46]。        3. **权重调整**:单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0%,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及权重因子[47]。        4. **计算公式**:           $$报告期指数 = \frac{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除数} \times 1000$$           其中,调整市值=∑(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因子)[46]。      - **模型评价**:行业集中度高(信息技术占比83%),聚焦AI产业链龙头,成分股盈利增长预期强劲[53][55][61]。    2. **因子名称**:AI产业链竞争力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评估国内AI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各环节(硬件、软件、数据等)的竞争力[14][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层**:利用中文数据资源优势,覆盖百度、阿里等企业的语料库和数据集[14]。        2. **硬件层**:对比寒武纪、华为等国产GPU与NVIDIA的技术差距[15]。        3. **模型层**:跟踪DeepSeek、阿里等大模型的基准测试表现(如MMLU、LMSys Elo得分)[26][27]。        4. **应用层**:统计金融、电商等领域的商业化渗透率(如麦肯锡调查中65%企业使用生成式AI)[17][18]。      - **因子评价**:国内在数据和模型开发环节具有优势,但硬件依赖海外,政策支持推动长期竞争力提升[15][4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 **收益率**:2024年YTD收益率27.34%,2023年收益率12.68%,显著跑赢科创5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51][52]。      - **夏普比率**:YTD夏普比率16.04,一年期2.63,优于科创50(1.48)和沪深300(0.7)[52]。      - **最大回撤**:YTD最大回撤-4.48%,一年期-20.18%,风险控制优于同类指数[52]。    2. **AI产业链竞争力因子**:      - **算力需求增长**:国内智能算力规模2025年预计达1037.3EFLOPS,年复合增速46.2%[35]。      - **模型性价比**:DeepSeek R1成本仅为OpenAI O1的3%-5%,Chatbot Arena排名前五[26][30]。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AI商业化渗透率因子**:      - **指标值**:生成式AI企业采用率从2023年33%升至2024年65%,营销部门用例数翻倍[17][18]。   2. **国产大模型性能因子**:      - **指标值**:DeepSeek R1在LMSys测试中Elo得分1363,接近GPT-4水平[30]。    注:研报未涉及其他量化模型或因子,故未列出相关内容。
 开源量化评论(105):券商金股优选组合连续8年跑赢885001
 开源证券· 2025-03-12 22:41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业绩超预期因子(SUE)**      - **构建思路**:通过分析个股财报实际值相对分析师预测值的超预期程度,筛选出业绩超预期的个股[2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将分析师预期数据由累计值转化为单季度值        2. 计算单季度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标准化差异:        $$S U E={\frac{R_{t}-E_{t}}{\sigma(R_{t}-E_{t})}}$$        其中$R_t$为实际值,$E_t$为预测值,$\sigma$为历史差异的标准差[23]        3. 融合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和定期报告数据,财报真空期因子值前向填充[23]      - **因子评价**:在新进金股中具有强区分效果,能有效捕捉未被充分定价的业绩信息[24]    2. **复合因子:新进金股筛选因子**      - **构建思路**:结合券商金股更新频率与业绩因子,筛选高潜力标的[16]      - **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划分新进金股(本月新增推荐)与重复金股(连续推荐)[16]        2. 在新进金股池中应用SUE因子排序[24]        3. 结合券商推荐数量加权(反映分析师共识强度)[2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优选金股30组合**      - **构建思路**:基于"新进金股+业绩超预期"双因子构建动态组合[28]      - **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筛选新进金股股票池[16]        2. 按SUE因子值降序排列,选取前30名[28]        3. 采用券商推荐数量加权(个股权重=该股推荐次数/组合总推荐次数)[28]        4. 月度调仓,动态跟踪市场风格变化[39]      - **模型评价**:具备高胜率(84%)、低回撤特征,能有效捕捉AI、红利等风格轮动[34][39]     因子回测效果  1. **SUE因子**      - 新进金股多空组合年化收益差:+13.6% vs +8.4%(2017-2024)[23]      - 信息比率(IR):0.55(新进金股) vs 0.35(重复金股)[23]    2. **新进金股筛选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5.2%(相对重复金股)[16]      - 最大回撤:38.5% vs 重复金股45.0%[23]     模型回测效果  1. **优选金股30组合**      - 年化收益率:20.9%(2017-2025)[30]      - 相对885001指数超额:+14.6%年化[30]      - 月度胜率:84%(2023年以来25个月中21个月正超额)[34]      - 最大单月超额:+8.4%(2023年4月AI主题)[40]      - 组合市值中位数:238亿元[35]
 金融工程日报:大盘冲高回落,连板率创近一个月新高-2025-03-12
 国信证券· 2025-03-12 20:4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和资金流向的量化监测,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以下是可提取的量化指标分类整理:   市场情绪量化指标 1. **封板率**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稳定性[16]      计算公式: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股票数}{最高价涨停股票数}$$      当日取值:63%(较前日下降14%)[16]  2. **连板率**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延续性[16]      计算公式: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股票数}$$      当日取值:32%(较前日提升11%,创近一月新高)[16]   资金流向量化指标 1. **两融交易占比**      构建思路:监控杠杆资金活跃度[21]      计算方式:      $$两融交易占比=\frac{融资买入额+融券卖出额}{市场总成交额}$$      当日取值:9.7%(近一年均值8.8%)[21]  2.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      构建思路:反映期货市场预期[27]      计算公式: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      当日取值:      - 上证50:升水1.32%(58%分位)      - 沪深300:贴水3.67%(34%分位)      - 中证500:贴水12.71%(11%分位)      - 中证1000:贴水28.92%(3%分位)[27]  3. **大宗交易折价率**      构建思路:监测大资金交易情绪[25]      计算公式: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总市值}-1$$      当日取值:4.35%(近半年均值5.20%)[25]   其他监测指标 - **ETF折溢价**:银行ETF优选溢价0.99%,沪港深科技ETF折价1.20%[22]   -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美力科技等12只个股获净流入[34]   - **陆股通净流入**:横店东磁等6只个股获净流入[35]    注:报告未提供模型构建细节或因子回测结果,主要为市场实时监测指标的量化计算[16][21][25][27]
 金融工程专题:DeepSeek投资应用系列:用智能代替重复
 浙商证券· 2025-03-12 19:4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新闻事件与个股映射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新闻文本,建立新闻事件与上市公司股票之间的映射关系[3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新闻文本进行语义分析、情感倾向判断以及实体识别(如公司名称、行业术语、关键事件等)[31]      - 将新闻文本转化为与个股相关联的结构化数据信息[31]      - 提示词模板示例:        ```      新闻:重磅!中国智造"Manus"横空出世:全球首款通用型 Agent,AI 新纪元真的来了?!        我是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研究人员。请分析上述新闻,并按以下字段返回数据表格:新闻总结,潜在影响的产业链,潜在影响的 A 股上市公司,影响因素分析(收入、成本、估值水平),利好或利空,影响置信水平。[31]      ```      **模型评价**:模型返回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但需结合其他投研方法与数据来源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新闻信息[34]    2. **模型名称**:DeepSeek-R1 思维导图生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 DeepSeek-R1 提取论文/研报的大纲和要点,生成思维导图[1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 DeepSeek-R1 提取论文/研报的大纲和要点,并汇总为 markdown 文本[15]      - 提示词模板:        ```      我是股票/债券/基金投研人员,请仔细阅读文章,整理文章大纲和要点,并以 markdown 格式返回结果。[15]      ```      - 将 markdown 文本导入 Xmind 中生成思维导图[17]    3. **模型名称**:Kimi+PPT 生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 DeepSeek-R1 提取的要点,结合预设模板库生成专业 PPT[2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 DeepSeek-R1 提取投研成果要点,并汇总为 markdown 文件[22]      - 将投研成果原文和 DeepSeek-R1 要点输入到 Kimi+PPT 助手功能[24]      - 提示词模板:        ```      我是股票/债券/基金投研人员,请仔细阅读文章,并结合输入的文章大纲和要点,制作 PPT。[24]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新闻事件与个股映射模型**:      - 模型返回的上市公司分属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含上游的 AI 基建、中游的 AI 平台,下游的 AI+应用[34]      - 影响因素分析部分未能完全按照预期对上市公司的要素进行演绎[34]    2. **DeepSeek-R1 思维导图生成模型**:      - 自动生成功能节省了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投研前期资料梳理的效率[13]    3. **Kimi+PPT 生成模型**:      - 一键生成的高效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投研成果转化为专业、美观的 PPT 演示文稿[2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研报中未提及具体的量化因子构建内容,故跳过)     因子的回测效果 (研报中未提及具体的量化因子测试结果,故跳过)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3-12
 江海证券· 2025-03-12 19:0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均线比较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均线(MA5/MA10/MA20等)的关系,判断市场趋势和修复空间[6][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各宽基指数的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比较收盘价与均线的偏离百分比(如$$ vsMA5 = \frac{收盘价-MA5}{MA5} \times 100\% $$)[7]      - 模型评价:能有效识别指数短期超买超卖状态,创业板指当时处于均线下方显示修复需求[7]  2. **风险溢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基准,计算股票指数超额收益[14][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国债收益率 $$,并统计近1年/5年分位值和波动率[16]      - 模型评价:中证1000/2000波动率更大,显示小盘股风险溢价波动性高[14][16]  3. **股债性价比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PE-TTM倒数与国债收益率的差值衡量股债相对吸引力[22][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股债性价比 = \frac{1}{PE-TTM} - 国债收益率 $$,设置80%/20%分位阈值[22]      - 模型评价:创业板指当时突破机会阈值,显示权益资产更具吸引力[2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PE-TTM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动态市盈率反映估值水平[21][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PE-TTM = \frac{总市值}{最近12个月净利润} $$,计算历史分位值和标准差带[22]      - 因子评价:中证500估值处于近5年87%分位,显示高估风险[22]  2. **股息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现金分红回报率指标[28][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股息率 = \frac{近12个月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 \times 100\% $$[29]      - 因子评价:沪深300股息率处于近5年98.6%分位,防御性突出[29]  3. **破净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整体低估程度[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破净率 = \frac{破净个股数}{总成分股数} \times 100\% $$[32]      - 因子评价:上证50破净率26%显著高于创业板指2%,显示大盘股估值洼地[32]   模型回测效果 1. **均线比较模型**      - 中证2000 vsMA20偏离+2.79%,创业板指vsMA20偏离-0.61%[7]      - 上证50近250日高位偏离-5.99%,低位偏离+21.6%[7]  2. **风险溢价模型**      - 中证500风险溢价0.51%,近5年分位值68.25%[16]      - 创业板指风险溢价波动率2.44%(近1年)[16]  3. **股债性价比模型**      - 中证1000股债性价比1.32%,突破+1倍标准差带[22]      - 创业板指当前值高于80%分位阈值[23]   因子回测效果 1. **PE-TTM因子**      - 中证500当前值29.15,近1年波动率3.13[22]      - 创业板指近5年分位值32.64%[22]  2.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当前值3.65%,近1年+1倍标准差3.51%[29]      - 中证2000近1年分位值仅0.41%[29]  3.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破净率26%,沪深300破净率18.33%[32]      - 中证全指破净率中枢从9月底8.04%下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