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上市产品销售延续强势,管线全球开发进入关键阶段,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8-29 11:04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产品收入强劲增长 再次验证优异的商业化管理能力和产品临床价值 [2] - 进入2H25-2026年 有诸多研发催化剂值得期待 包括多个国际多中心关键临床推进和玛仕度肽两项重磅III期数据读出 [2] - 全球化、多治疗领域管线布局正在逐步成型 长期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2] - 基于1H25业绩和管理层指引上调2025-27年收入预测约2% 基于优异费用率改善上调净利润预测 [5] - DCF模型起始预测年份滚动至2026年 目标价上调至105港元(原85港元) 对应3.8倍收入达峰时市销率 与其他行业龙头估值倍数相当 [5] 财务表现 - 1H25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7%至52亿元人民币 主要得益于现有品种持续销售放量和多款新品种上市 [5] - 授权费收入大幅增至6.7亿元人民币 主要来自罗氏DLL3 ADC合作的8000万美元首付款 [5] - 净利润8.3亿元人民币 同比扭亏且环比2H24利润规模进一步扩大 [5] - SG&A费用率下降8.3个百分点 但2H25或有小幅提升 [5] - 研发费用同比降28% 但2H PD-1/IL2和CLDN18.2 ADC全球III期启动后将环比增加 [5] - 管理层预计2H25净利润和EBITDA将继续同比提升 [5] - 2025E营业收入119.53亿元人民币(前预测117.82亿元) 上调1.5% [4] - 2026E营业收入144.73亿元人民币(前预测142.31亿元) 上调1.7% [4] - 2027E营业收入173.48亿元人民币(前预测170.71亿元) 上调1.6% [4] - 2025E归母净利润10.94亿元人民币(前预测7.51亿元) 大幅上调45.7% [4] - 2026E归母净利润22.30亿元人民币(前预测18.03亿元) 上调23.6% [4] - 2027E归母净利润37.74亿元人民币(前预测32.42亿元) 上调16.4% [4] 产品管线进展 - 年初至今上市5款新产品 商业化组合扩展至16款产品 [5] - PD-1/IL2双抗已获FDA和NMPA批准开展治疗I/O耐药的sq-NSCLC 计划全球多地入组约600名患者 [5] - 冷肿瘤(包括I/O初治粘膜及肢端型黑色素瘤和3L+ MSS结直肠癌)的中国关键临床已经或计划启动中 [5] - CLDN18.2 ADC治疗2L+胰腺癌III期研究的监管沟通将在2H25启动 [5] - 多款拥有新机制的候选药物处于全球同步早期开发 包括EGFR/B7-H3双靶ADC、CEACAM5双载荷ADC、GPRC5D/BCMA/CD3三抗等 [5] - 非肿瘤领域 2H25重点关注玛仕度肽两项III期数据读出:糖尿病合并肥胖(头对头司美)及高剂量减重 [5] 管理层指引 - 指引2027年产品收入超200亿元人民币 商业化品种数量超20款 [5] - 到2030年至少5个管线药物进入全球多中心III期研究 [5]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90.65港元 目标价105港元 潜在涨幅+15.8% [1] - 市值1552.6亿港元 [4] - DCF估值模型显示股权价值1798.43亿港元 每股价值105.00港元 [6] - 企业价值1555.77亿人民币 净现金79.17亿人民币 [6] - WACC假设为9.9% 无风险利率4.0% 市场风险溢价7.0% 贝塔1.1 [6] 行业地位 - 在交银国际医药行业覆盖公司中位列生物科技子行业 [10] - 目标价潜在涨幅15.8% 在生物科技公司中处于中等水平 [10]
九方智投控股(09636):业绩高增,AI与数字金融驱动新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8-29 11: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 营业总收入同比+134%至21亿元 总订单金额同比+84%至17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同期亏损1.7亿元增长至盈利8.7亿元 [2][8] - AI与数字金融双轮驱动新成长 通过深化智能投顾产品矩阵 拓展全域流量生态及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在快速扩张的在线投教市场中巩固龙头地位 [8] - 盈利预测大幅上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4/19.28/26.56亿元 对应23/16/12倍PE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21亿元(同比+134%) 总订单金额17亿元(同比+84%) 归母净利润8.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7亿元大幅改善) [2][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H1营业成本/营业总收入下降8.25个百分点至11.82% 各项费用率均下降 [8] - 合同负债达8.1亿元(同比+32%) 预示部分业绩将滞后体现于2025年下半年 [8] 业务运营 - 金融软件销售及服务总订单金额创历史新高 同比+74%至16亿元 业务收入同比+125%至20亿元 付费用户数量超10万位 [8] - 产品体系立体化升级 将原有产品整合为股道领航系列和超级投资家 并推出"易知股道"学习机、AI投顾、小额产品等系列产品矩阵 [8] - 九方智投APP平台化转型 以"攻守兼备的指标体系""极简交互体验"及"全市场动态监测"为核心进行全链路升级 [8] 成本费用控制 - 营业成本同比+38%至2.5亿元 但占收入比例下降 [8] - 销售费用同比+20%至6.6亿元 销售费用率同比-30.04个百分点至32% [8] - 研发费用同比-5%至1.5亿元 研发费用率同比-10.20个百分点至7% [8] - 管理费用同比+20%至2.4亿元 管理费用率同比-10.79个百分点至11% [8] 战略布局 - 培育链上金融资源 战略投资RWA底层资产、数字资产交易所、信托银行及稳定币运营主体 [8] - 布局数字资产服务 聚焦香港及中东等海外市场 构建数字资产交易与资管底层架构 [8] - 探索数字资产投顾新模式 以"AI+研究"为核心 结合数字资产投资特性 创新链上金融投顾模式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39.07亿元(同比+69.42%) 2026年48.52亿元(同比+24.20%) 2027年62.42亿元(同比+28.64%) [1][3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408.07%) 2026年19.28亿元(同比+39.32%) 2027年26.56亿元(同比+37.77%) [1][31] - 对应EPS预计2025年3.21港元/股 2026年4.47港元/股 2027年6.16港元/股 [1][31]
中烟香港(06055):2025 年中期业绩点评:烟叶类基本盘业务稳健,上半年收入增长19%
国信证券· 2025-08-29 11:0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期业绩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03.2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8%至7.06亿港元,毛利率为9.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1] - 收入增长主要受烟叶类产品进口、烟叶类产品出口与卷烟出口业务驱动,净利润增长得益于卷烟出口与烟叶类产品出口盈利提升以及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8%[1] - 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9港元,同比增长27%[1] - 中烟体系唯一上市公司,独家经营壁垒深厚,内生外延扩张,考虑到烟价周期高位,上调盈利预测[3] 业务板块表现 - 烟叶类进口业务收入84.0亿港元(同比增长23.5%),进口量9.79万吨(同比增长2.5%),进口均价单吨8.58万港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8.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1] - 烟叶类出口业务收入11.6亿港元(同比增长25.9%),出口量3.85万吨(同比增长12.7%),出口均价单吨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1.7%),毛利率5.5%(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2] - 卷烟出口业务收入5.5亿港元(同比增长0.8%),出口量10.19亿支(同比下降7.9%),出口均价每支0.54港元(同比增长9.4%),毛利率25.7%(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2] - 新型烟草出口收入0.15亿港元(同比下降66.5%),出口量0.81亿支(同比下降65.4%),出口均价单支0.18港元(同比下降3.0%),毛利率5.5%(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3] - 巴西经营业务收入1.95亿港元(同比下降50.3%),出口量0.79万吨(同比下降34.8%),出口均价单吨2.46万港元(同比下降23.8%),毛利率27.4%(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亿港元、10.4亿港元、11.8亿港元(前值分别为9.0亿港元、9.8亿港元、10.6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6%、11.4%、12.9%[3]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35元、1.51元、1.70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倍、25倍、22倍[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10亿港元、161.01亿港元、170.95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8%、7.3%、6.2%[4]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分别为8.8%、9.3%、9.9%,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6.0%、24.5%、23.6%[4]
康诺亚-B(02162):司普奇拜单抗顺利商业化,多个差异化早期管线快速推进中
国投证券· 2025-08-29 10:5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3][5] - 6个月目标价78.83港元 较当前股价66.50港元存在18.5%上行空间 [3][5] - 总市值198.66亿港元 总股本2.99亿股 [5]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IL-4R单抗司普奇拜单抗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1.7亿元 [1] - 该产品已获批三大适应症: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1] - 已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 若纳入医保有望加速销售放量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中期营业收入4.99亿元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5亿元、11.1亿元、20.8亿元 同比增长76.1%、47.1%、87.8% [3][9][1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4.4亿元、-4.1亿元、0.8亿元 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3][9] - 毛利率保持92%高水平 净利率预计从2025年-57.8%改善至2027年3.6% [9][15] 研发管线进展 - TSLP×IL-13双特异性抗体CM512开展4项2期临床: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重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 CDH17 ADC CM518D1开展晚期实体瘤1/2期临床 [2] - 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CM336开展多发性骨髓瘤1/2期临床和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2期临床 [2] - CD38抗体开展3项临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期、IgA肾病2期、再生障碍性贫血1b/2期 [2] - Aβ原纤维抗体CM383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1b期临床 [2] 估值基础 - 采用DCF估值模型 预测2025-2034年自由现金流从-6.5亿元改善至19.2亿元 [11] - 假设WACC为9.0% 永续增长率3.0% 得出市值216亿元(236亿港元) [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7年预测市盈率240.2倍 市净率10.7倍 [9][15]
携程集团-S(09961):2季度业绩超预期,内地营销投放效率提升趋势将持续
交银国际· 2025-08-29 10:4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携程集团维持买入评级 [2] - 目标价从591港元上调至653港元 潜在涨幅18.3% [1][2] 核心观点 - 2025年2季度业绩超预期 收入14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高于市场预期2% [6] - 酒店业务表现突出 中国内地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15%+ 优于预期的10%+ ADR呈现低个位数降幅但略好于行业 [6] - 出境机酒预定恢复至2019年的120%+ 领先国际航班80%+的恢复速度 Trip.com收入同比增长50%+ 占收入比约14% [6] - 调整后净利润50亿元 超过市场预期19% 净利率34% 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主要因Trip.com海外市场持续投入 [6] - 中国内地市场竞争环境中公司处于有利地位 营销投放效率提升趋势将持续 海外部分市场竞争加剧但整体利润影响可控 [2] 财务表现 - 2季度分业务收入:酒店住宿62.25亿元(同比+21%) 交通票务53.97亿元(同比+11%) 旅游度假10.79亿元(同比+5%) 公司商旅6.92亿元(同比+9%) [7] - 2025年收入预测61,611百万元人民币(增速15.4%) 2026年预测69,659百万元人民币(增速13.1%) 2027年预测78,590百万元人民币(增速12.8%) [5]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5E 80.7% 2026E 80.9% 2027E 81.2% [5] - 调整后净利率:2025E 29.2% 2026E 30.3% 2027E 31.2% [5] 业务展望 - 预计3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 酒店增长18% 主要受间夜量增长驱动 中国内地市占率继续扩大 [6] - Trip.com保持高速增长 海外市场投入增加应对部分地区价格竞争 中国内地更精准的营销投入将部分弥补海外投入 [6] - 估值滚动至2026年 基于20倍2026年市盈率 [2]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52港元 52周高位586港元 52周低位367港元 [4] - 市值360,605.04百万港元 日均成交量5.89百万股 [4] - 年初至今变化+2.22% 200天平均价485.74港元 [4]
美团-W(03690):外卖竞争大幅影响短期利润,关注长期外卖核心竞争力
交银国际· 2025-08-29 10:48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目标价147港元 较当前101 70港元有44 5%潜在涨幅 [1][4] 核心观点 - 外卖行业非理性竞争大幅压制短期利润 但长期核心竞争力稳固 [2][7] - 2Q25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暴跌89%至15亿元 净利率仅1 6% [7] - 核心商业运营利润同比下滑76%至37亿元 利润率收缩19个百分点至5 7% [7] - 新业务亏损同比扩大43%至19亿元 因海外投入增加 [7] - 预计3Q25核心业务将转亏 即时配送单量增16%但收入降6% 亏损或超150亿元 [7] - 维持长期乐观观点 基于1亿日单与1元UE假设 按15倍市盈率估值 [7] 财务表现 - 2Q25总收入918亿元 同比增12% 略低于预期1-2% [7][9] - 核心商业/新业务收入分别增8%/23% [7][9] - 毛利率33 1% 同比降8 1个百分点 [9] - 营销开支同比激增52%至225亿元 [9] - 2025E收入预测下调至3692亿元(原预测3876亿元) [3][11] - 2025E每股盈利预测从7 01元大幅下调99%至0 07元 [3][11] 业务细分 - 外卖单量估测增约10% 但AOV出现中高个位数下降 [7] - 闪购单量/GTV保持强劲增长 [7] - 到店酒旅GTV同比增近30% 收入增速低于GTV因品类结构变化 [7] - 美团会员新增权益提升交易频次与交叉销售 [7] - 海外业务Keeta在沙特覆盖20城 单量/GTV快速增长 [7] - 优选战略转型 退出亏损区域 小象超市将加速扩张一二线城市 [7] 估值预测 - 目标价147港元基于外卖及2026年到店业务利润 [7] - 2025E市盈率1350 6倍 2026E回落至23 8倍 [3] - 市值5626亿港元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33% [6]
商汤-W(00020):利润与现金流改善,生成式AI持续高增
国金证券· 2025-08-29 10: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6%至23.6亿元,毛利润同比增长18.4%至9.1亿元,净利润亏损同比缩窄39.9%至-14.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缺口同比缩窄81.9%至-6.4亿元 [2] - 生成式AI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2.7%至18.2亿元,视觉AI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4.8%至4.4亿元,但海外商机与订单显著增长 [3] - 公司通过优化GPU芯片组合提升算力效能比20%,临港AIDC二期稳步推进,多地节点资源闲置率维持低位 [3] - 亏损收窄受益于员工数量同比减少31.4%,人均毛利同比增长72.5%至26.1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少7.4亿元导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缩窄,以及出售附属公司获得9.4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亿元、64.1亿元、79.4亿元,同比增长33.7%、27.1%、23.8%,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缩窄25.0%、23.6%、15.5%至-32.1亿元、-24.5亿元、-20.7亿元 [4] 业绩简评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6亿元(+35.6% YoY),毛利润9.1亿元(+18.4% YoY),净利润-14.9亿元(亏损缩窄39.9% YoY),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亿元(流出缺口缩窄81.9% YoY) [2] 经营分析 - 生成式AI业务营收18.2亿元(+72.7% YoY),视觉AI业务营收4.4亿元(-14.8% YoY) [3] - GPU芯片组合优化带动算力效能比提升20%,临港AIDC二期稳步推进,多地节点资源闲置率维持低位 [3] - 员工数量同比减少31.4%,人均毛利26.1万元(+72.5% YoY) [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7.4亿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缩窄,出售附属公司获利9.4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营收50.4亿元(+33.7% YoY),2026E营收64.1亿元(+27.1% YoY),2027E营收79.4亿元(+23.8% YoY) [4][9] - 2025E归母净利润-32.1亿元(亏损缩窄25.0% YoY),2026E归母净利润-24.5亿元(亏损缩窄23.6% YoY),2027E归母净利润-20.7亿元(亏损缩窄15.5% YoY) [4][9] - 2025E P/S 14.1倍,2026E P/S 14.7倍,2027E P/S 11.6倍 [4][9] 财务数据摘要 - 2024A营收37.72亿元(+10.68% YoY),归母净利润-42.78亿元(亏损缩窄33.57% YoY) [9] -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40%(2025E-2027E),研发费用率从80%降至50%(2025E-2027E)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2025E净流出-32.25亿元(2024A为-39.27亿元) [11] - 净资产收益率(ROE)从-18.24%(2024A)改善至-13.00%(2027E) [9][11]
雅生活服务(03319):雅生活服务(03319):个股评级
交银国际· 2025-08-29 10:36
投资评级 - 雅生活服务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目标价维持3 2港元 潜在涨幅6 3% [1][5] - 目标价基于2025年约4 5倍核心利润市盈率 [5] 核心观点 - 公司业务处于结构性调整期 主动收缩非盈利项目导致规模下降但中长期毛利率有望触底 [2][5] - 减少对房地产关联方依赖 外延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从2023上半年8%降至2025上半年0 5% [5] - 当前估值较低且净现金充裕(约23亿元 相当于市值0 54倍) 股价下行空间有限 [5]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收入64 65亿元同比降8 3% 核心利润5 88亿元同比降16 9% [5][6] - 毛利率14 5%同比下降2 4个百分点 主要因高毛利增值服务占比下降 [5][6] - 派息大幅增加 中期股息每股0 062元同比增107% [5][6] - 在管面积5 17亿平方米同比降10 4% 基础物管收入53 28亿元仅微降0 8% [5][6] 业务结构 - 外延增值服务收入0 33亿元同比暴跌76 1% 业主增值服务收入5 28亿元同比降39 2% [5][6] - 城市服务收入5 77亿元同比降14 6% 毛利率下降3 5个百分点 [5][6]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保持53 28亿元相对稳定 [5][6]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约22-23% 2025年预期收入129 14亿元同比降6 9% [4][5] - 2025年核心每股盈利预测0 69元 较前值0 89元下调22 6% [4] - 预计2026年收入141 36亿元同比增9 5% 核心利润10 33亿元同比增6 1% [4] - 股息率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从2025年4 5%升至2027年5 2% [4]
蒙牛乳业(02319):蒙牛乳业(2319HK)
交银国际· 2025-08-29 10: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1.51港元 较当前股价15.84港元存在35.8%上行空间[1][2][7] 核心观点 - 终端需求复苏仍存不确定性 管理层下调全年收入指引至中高单位数下滑(原预期为低单位数增长)[7] - 1H25业绩低于预期:收入同比下滑6.9%至41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至20.5亿元[7] - 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毛利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7] - 维持未来三年经营利润率每年改善30-50bps的目标[7] 财务表现 - 2025E收入预测下调8%至831.22亿元 2026E下调10.5%至852.7亿元 2027E下调13.7%至869.72亿元[8]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大幅下调27.2%至40.24亿元 2026E下调16.9%至52.16亿元 2027E下调9.3%至62.95亿元[8] - 每股盈利预测调整:2025E从1.41元下调27.5%至1.02元 2026E从1.60元下调17.2%至1.32元 2027E从1.77元下调9.7%至1.60元[3] - 股息率预期逐年提升:2025E为3.5% 2026E为4.5% 2027E为5.5%[3]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奶业务承压明显:1H25收入同比下降11.2%至321.9亿元 反映终端需求疲软及行业价格竞争激烈[7] - 其他品类表现亮眼:冰淇淋业务同比增长15.0% 奶酪业务增长12.3% 奶粉业务增长2.5%[7] - 奶酪业务与妙可蓝多协同效应加强 拓展休闲零食和家庭餐桌场景[7] - 婴幼儿奶粉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发展态势良好[7]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613.81亿港元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9.79%[6] - 52周股价区间为12.30-22.15港元 当前股价接近区间下沿[6] - 200天平均价格为17.65港元 当前股价低于长期均线[6] - 日均成交量4321万股 流动性充足[6] 估值与预测 - 基于2026年15倍预期市盈率设定目标价[7] - 当前估值水平:2025E市盈率14.2倍 2026E11.0倍 2027E9.1倍[3] - 市净率处于合理区间:2025E1.31倍 2026E1.23倍 2027E1.16倍[3]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逐步改善:2025E为9.4% 2026E为11.6% 2027E为13.1%[14]
中国海外发展(00688):毛利率承压,拿地销售保持强度
国信证券· 2025-08-29 10:2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3][19]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832亿元同比下降4.5% 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下降16.6% [1][8] - 毛利率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至17.4% 主要因结转规模下降及毛利率下滑 [1][8]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25港仙 [1][8] - 销售金额1202亿元同比下降19% 销售面积5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 [1][12] - 在31个城市市占率位居当地前三 其中14个城市位居第一 [1][12] - 新增土地投资17宗 权益购地金额401亿元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占比86% [1][12] - 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2693万平方米 权益面积2366万平方米 [1][12] - 商业运营收入35亿元 购物中心和写字楼收入贡献占比81% [2][16] - 购物中心成熟期项目出租率96.2% 经营利润率56.8% [2][16] - 写字楼新签约面积51万平方米 续租率77% 成熟期出租率78.3% 经营利润率59.7% [2][16] - 酒店平均入住率68.2% 长租公寓出租率94% [2][16] - 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45.7% 净负债率28.4% 现金短债比4.9倍 [2][19] - 唯一获得双A-国际信用评级的内房企 [2][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 2026年1847亿元 [3][1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2026年156亿元 [3][19] - 预计2025年EPS 1.41元 2026年1.43元 [3][19] - 当前股价对应PE 2025年8.0倍 2026年7.9倍 [3][19] - 预测2025年毛利率18% EBIT Margin 14.4% ROE 4.0% [4] - 预测2026年毛利率18% EBIT Margin 14.4% ROE 3.9% [4] - 预测2027年营业收入1930亿元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