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这家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供应商占国内第三方市场份额约15%
财联社· 2025-03-18 19:55AI Processing
公司业务 - 主营新能源汽车车载和非车载高压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1] - 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开发充电机OBC、DCDC变换器等产品[1] - 产品矩阵丰富,提供车载与非车载充放电解决方案[1] 市场格局 - 国内车载电源领域有主机厂自研和第三方独立供应商两类[1] - 第三方独立供应商配套为主,竞争格局趋于稳定[1] 公司市场份额 - 2022、2023年公司在国内车载电源第三方供货市场份额约15%[1][2] 合作关系 - 公司深度绑定广汽、蔚来、小米[1][2]
风口研报·公司:继“AI药物研发”后是“AI材料研发”,AI4S合计可覆盖11万亿美元市场规模,行业新锐正向AI材料进军;AI赋能电商SaaS全链效率提升,这家公司已接入DeepSeek、通义大模型
财联社· 2025-03-18 17:30AI Processing
AI材料研发 - AI for Science在化工等六大领域可覆盖下游市场规模近11万亿美元,研发渗透率2.5%时行业规模约149亿美元,25%时年产值突破1400亿美元[2][5] - 我国有望诞生AI4S全球龙头,看好进军AI4S的志特新材[2][3] - 宁德时代、晶泰科技、深势等企业积极布局AI4S材料研发[7] 电商SaaS - 2018 - 2024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从145.2亿元增至702.8亿元,CAGR为30.2%,2026年或破千亿[2][9] - 光云科技累计覆盖超120万付费用户,日均处理包裹超3000万,抖音平台收入逆势增长78.41%,多平台收入占比提至49.14%[2][9] - 光云科技AI赋能全链效率提升,快麦小智客服机器人提升GMV20%,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9.4%/109.3%/412.8%[2][9] - 光云科技分层战略深化客户覆盖,旗下产品接入多个大模型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11][12] - 2024年光云科技收入小幅增长,现金流回正,2025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13][14]
风口研报·公司:海洋经济+工程机械+军工+机器人,这家北交所“小而美”传统业务已确认边际回暖,叠加行星滚柱丝杠等新兴领域加紧扩展,为未来长期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财联社· 2025-03-18 13:05AI Processing
业务表现 - 2025年开年工程机械内需超预期,公司四季度营收由负增长回到20%以上增长,净利润增长显著快于收入增长[1][2][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7.93%,提升6.2pcts,净利润率17.3%,提升5.4pcts[5] - 2024年自卸车油缸营收同比+10.02%,毛利率从19.13%升至24.25%;机械装备用缸营收同比-17.53%,毛利率提升4.6pcts;油气弹簧营收+93.34%,全年毛利率43.79%较24H1提升[6]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1.49亿/1.74亿/2.34亿,对应PE为26/22/16倍[2][3] 业务前景 - 看好2025年工程机械和军工复苏带来传统业务增长,以及机器人新产品持续放量[1][2][3] - 油气弹簧已研发多场景产品,在研乘用车集成式油气主动悬挂系统项目,未来百亿空间可期[7] - 烛式悬架油气弹簧产品已海外批量交付,有望带动2025年继续高增长[8] 业务拓展 - 与盘古合作切入风机变桨液压油缸领域,实现进口替代[2][3][8] - 在研铆接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等为未来长期增长打下基础[2][3][8] 风险因素 - 存在军工业务低于预期的风险[2]
机构调研:这家锂电负极材料供应商“超充”性能产品批量供货
财联社· 2025-03-18 12:42AI Processing
2024年业绩表现 - 公司核心盈利指标逆势增长,实现“超充”性能产品批量供货,有三款成熟硅碳负极材料产品问世[1] - 3月15日接待193人电话调研,通过差异化产品战略实现“快充”“超充”产品批量供货,产销规模大幅增长超行业平均,市场份额提升[1] 产能建设计划 - 2025年重点推进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和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2025年三季度建设,2026年投产达产[2] - 到2027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将超50万吨[2] 研发进展 - 硅碳负极材料是2024年重点研发方向之一,已有三款成熟产品问世并向部分客户送样,正论证建设量产生产线可行性[2]
风口研报·公司:受益下游AI算力、数据中心、国产芯片封装、汽车智能化等需求高速增长,这家PCB公司2025年将迎来客户导入+产能释放关键期,分析师上调今明年盈利预测
财联社· 2025-03-18 11:29AI Processing
行业趋势 - AI算力发展带动国产芯片封装、数据中心、汽车智能化等领域发展,推动PCB行业结构升级[1][3] 公司业务 - 2024年封装基板业务营收31.71亿元,同比增长37.49%;BT类基板存储和处理器芯片类产品有进展,FC - BGA送样认证推进,广州项目产能爬坡[6] - 2024年PCB业务营收104.94亿元,同比增长29.99%;通信领域订单规模同比快速增长,数据中心订单显著增长,汽车电子订单增速连续三年超50%[7] 未来展望 - 2025年是客户导入和产能释放关键期,需求重点在AI及汽车领域,关注国内外AI客户订单释放节奏[1][2][3] - 2025年广州封装基板处于产能爬坡关键期,关注订单放量和盈亏平衡点;BT载板关注存储市场需求恢复和工厂稼动率[2][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08/32.76/38.49亿元(原值为24.89/29.78亿元),EPS为5.08/6.39/7.50元[2][4]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35.26/179.07/223.40/270.16/322.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3.3%/32.4%/24.8%/20.9%/19.3%[5] - 2023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8/18.78/26.08/32.76/38.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4.8%/34.3%/38.9%/25.6%/17.5%[5] 风险提示 - 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等[2]
研选:英伟达GTC2025首个“量子日”将开,从实验室验证迈向商业落地,分析师看好相关产业链公司;公司下游AI相关大功率电源设备市场广阔,海外市场不断突
财联社· 2025-03-18 06:59AI Processing
宏观政策 - 央行研究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消费领域[2] - 2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达127亿美元[2] - 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文件首提稳股市、稳楼市[2] - 1 - 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2] 行业动态 - OECD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估从3.3%调低至3.1%[3] 量子计算行业 - 英伟达GTC2025首个“量子日”将开,从实验室验证迈向商业落地[1][3] - 实用通用量子计算机预计需10 - 20年实现大规模可容错通用计算[4] - 中泰科技孙行臻看好国盾量子、禾信仪器、科大国创等相关上市公司[6] 禾望电气公司 - 东吴证券曾朵红上调公司2025 - 26年归母净利润至5.9/7.1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34%/+20%/+15%,给予2025年32倍PE,对应目标价41.9元[8]
九点特供: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分析师看好闪充平权在即,产业链年内有望维持高景气,这家公司1000V高压快充充电产品已上市;星河动力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机构称我国商业航天运力有望显著提升
财联社· 2025-03-18 01:47AI Processing
市场行情 - 周一三大指数涨幅不一,两市成交额1.5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188亿,沪指受3442点阻力位压制[1] - 若指数后续上攻未果,存在向下回踩可能,但今年回调、横盘和反攻表现或强于去年[1] 题材行情 - 信隆健康连板暂告一段落,小票连板行情后市场可能切回抱团模式或出现独立连板小票[2] - 资金主导行情,淡化题材影响,新题材追求短平快[2] 环保板块 - 到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需降至1.25以内,2023年我国平均PUE为1.48[3] - 垃圾焚烧可降低数据中心PUE并提升电厂收益,相关上市公司有旺能环境、军信股份等[3] 比亚迪“兆瓦闪充”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充电电压1000V,最大充电功率1MW,最高峰值充电1秒2公里,规划建设4000 +“兆瓦闪充站”[4] - 2023年初800V车型中碳化硅车型占比不到15%,目前约80%,快充电池产业链年内有望维持高景气[4] - 富特科技液冷超充桩电源模块产品已量产,泰永长征1000V高压快充产品已上市,二者均与比亚迪有合作[5] 商业航天 - 3月17日谷神星一号遥十火箭成功发射8颗卫星,谷神星一号已完成18次发射(17次成功),将7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 - 我国三大卫星星座计划最终部署卫星均达万颗,后续商业航天运力有望提升,大型星座将进入组网密集期[6] - 超捷股份、东华测试为商业航天相关公司,服务于多个星座计划[7] 上市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有股权变动、投资、融资定增、增减持与回购等公告[9] - 多家公司公布2024年业绩,部分公司有分红计划[9]
公告全知道:深海科技+机器人+DeepSeek!公司主营高端海洋工程装备
财联社· 2025-03-17 22:17AI Processing
中集集团 - 拟于2025年3月28日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并征集问题,截至2024年6月30日间接持有海洋科技集团股权约80.04%[2] - 涉及深海油气开采装备制造与服务,2024年揽获2艘FPSO船体和1艘FLNG改装总包订单;开展深海新能源开发业务,2024年交付“集林一号”[3] - 旗下中集飞秒有智能焊接工作站等机器人产品,内部AI平台“中集千问”接入DeepSeek大模型[3] 索辰科技 - 全资子公司拟现金受让北京力控元通科技51%股权推进重大资产重组[4] - 可提供机器人仿真方案,具备六维力和力矩传感器设计标定能力,与科大讯飞合作提升人形机器人能力[4] - 2024年6月与遨天科技合作推动商业航天发展[5] 精锻科技 - 拟与天津爱码信合资设立公司,认缴9000万元占90%股权,专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6] - 与特斯拉有合作,已开发机器人用齿轮和减速器样品,研究人形机器人关节和手模组零部件[6] 其他公司 - 厦门港务拟购买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雅创电子拟不超2亿元购上海类比半导体部分股权等[8] - 万华化学2024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降22.49%;海油工程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33.38%等[8] - 会通股份同安基金、本川智能实控人等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电科芯片股东增持0.41%股份[8]
风口研报·洞察:如何看待当前市场风格;Meta引领碳化硅光波导应用,AR眼镜成为碳化硅重要增长曲线,叠加AI数据中心+量子计算+新能源等多个潜力场景,碳化硅需求量有望快速提升
财联社· 2025-03-17 21:50AI Processing
市场风格 - 近期市场风格在成长、消费中摆动,顺周期风格回暖,风格阶段性回归平衡,预计强势风格转入震荡、弱势风格补涨[3][4] - 顺周期风格缺乏大幅向上突破基础,今年广义财政赤字率提升约2个百分点,不及此前多轮的5个点以上[5] - 成长风格情绪接近安全区间,当前为34.25%,理论支撑位在31%附近,3 - 4月催化较多[6] 公司业绩与前景 - 招商证券预计金沃股份2024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0.32亿、0.72亿、1.65亿,同比增长 - 15%、168%、92%[2] - 中邮证券预计晶丰明源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3/2.0亿元,同比增长349.40%/61.90%/52.54%[2] - 广发证券预计天望申气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6.52/8.44/10.51亿元[2] - 东兴证券预计兴森科技2025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4.02亿元,同比增长177.04%/184.51%[2] - 民生证券预计博实结2024 - 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7/2.31/2.79亿元,同比增长7.1%/23.8%/20.9%[2] 行业动态 - Meta引领碳化硅光波导应用,新能源等多领域使碳化硅受关注,国内三安光电等有相关进展,2024年AR眼镜折算6英寸衬底需求约75万片/年,市场规模10.8亿元[2][9][10] 研报数据 - 今日全市场机构研报发布320篇,深南电路评级上调,10家公司获首度覆盖[1] - 近一周个股机构关注度前五:平安银行(19)>宝丰能源(19)>爱美客(17)>东鹏饮料(16)>华利集团(14),行业关注度前五:信息技术(168)>医药生物(168)>电子设备(166)>金融(139)>机械设备(138)[12]
财联社早知道:阿里生态首次以Agent形式上车,机构预计2035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将达2168亿美元,这家公司已推出智慧校园智能体服务AI产品;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
财联社· 2025-03-17 21:04AI Processing
行业动态 - 机构预计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为52.9亿美金,2035年达2168亿美金,24 - 35年CAGR为40.15%[3]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可实现最高充电电压1000V,最大充电电流1000A,最高充电倍率10C,最大充电功率1MW,5分钟充电407公里,还规划建设4000 +“兆瓦闪充站”[4] 公司产品 - 大华股份推出大华天问·企业大语言模型智能交互平台,新开普推出智慧校园智能体服务AI产品“小美同学”[3] - 盛弘股份有1000V高压快充和480kW、800kW高压液冷快充产品,绿能慧充多款分体式充电桩产品可满足高压快充需求[5] - 欧菲光一英寸大底主摄已实现量产,可提升拍摄画质和稳定性[14] 市场表现 - 市场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88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少56家至308家,华为、AI、机器人概念个股分别减少19、12、15只[9]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增加33家至166家,汽车、AI、华为概念分别有34、29、27家个股创一年新高[13] - 3月17日连板股主要集中在消费与深海科技方向,连板高度降至5板,当日69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9只,23股封板未遂,封板率为75%[7][13] 公司要闻 - 杭州柯林拟定增募资不超14.6亿元用于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14] - 矩阵股份推出设计师专业级AIGC设计平台 - 暗壳AI,3机构及方正证券、中邮证券买入该公司股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