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背后供货商 “铝板带箔”细分龙头永杰新材将登A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3-06 19:11
公司概况 - 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铝板带箔领域,早期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背板等领域,后切入新能源赛道,聚焦锂电池铝材领域 [1] - 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等全球前十大动力锂电池制造商供应链,2024年收入81.11亿元,归母净利润3.19亿元 [1][2] - 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件用铝合金板带"2021-2023年市占率位居第一,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铝板带是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收入58.28亿元(占比超80%),应用于电芯外壳、盖板等锂电结构件 [5][6] - 铝箔产品2023年收入6.56亿元,主要用作锂电池正极集流体和铝塑复合膜材料,已进入比亚迪、孚能科技等供应链 [10] - 产品技术指标优于国标:方形动力锂电池板带制耳率≤4.0%(国标≤5.0%)、杯突值≥8.50mm(国标≥7.00mm) [8] - 动力锂电池正极集流体铝箔表面润湿张力≥32(国标≥30),性能稳定时间从60天缩短至20天 [11][12] - 拥有56项专利,参与1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9]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32.6%),其中动力电池780+GWh(+23%)、储能电池335+GWh(+64%) [13] -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24.71%,归母净利润同比+34.28% [14] - GGII预测2025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400GWh(同比+20%),行业供需预计在25Q2扭转 [16] - 公司预计2025Q1收入18-21亿元(同比+7.87%-25.85%),归母净利润0.68-0.85亿元(同比+2.15%-27.69%) [17] 发展战略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4.5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和"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达产后新增产能5.5万吨(较2023年+18.03%),新增锂电池铝板带箔出货量13万吨 [17] - 阳极氧化料实现进口替代,进入苹果、华为供应链 [19] - 计划通过上市扩产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20]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发力”新能源重卡
高工锂电· 2025-03-04 18:52
电池 - 宁德时代与金茂智慧交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及电池银行等领域深度合作 推动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升级 [2] - 比亚迪拟配售1.298亿股H股新股 配售价335.2港元/股 募资约56亿美元(435.09亿港元) 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及补充营运资金 [3]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议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借鉴电力行业检修机制 提升储能安全保障 [4][5] - 赣锋锂业联合成立江西赣锋锂能技术公司 注册资本3000万元 业务涵盖新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及光伏设备制造 [6] - 科士达披露国内数据中心UPS仍以铅酸电池为主 因技术成熟且安全性高 锂电池因热失控风险应用受限 储能业务在亚非拉新兴市场有开发空间 [7][8] 材料 - 瑞泰新材LiTFSI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 但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销售收入占比较小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尚待发展 [10] - 当升科技与SK On签订1.7万吨高镍及中镍正极材料供货协议 供货期为2025年至2027年 [11][12] - 天赐材料澄清未授权海外公司代工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 相关产能建设及销售描述涉嫌欺诈 [13]
QuestMobile 2024年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价值榜
QuestMobile· 2025-03-04 09:59
1、TOP5 0赛道用户规模NO. 1APP | 序号 | 行业分类 | No.1 App 名称 | 2024年Q4平均MAU(万) | | --- | --- | --- | --- | | 1 | 即时间 H | 6 微信 | 107,803.99 | | 2 | 综合电商 | 淘 周宝 | 95,688.45 | | 3 | 短视频 | c 抖音 | 84,048.59 | | 4 | 地图导航 | ◀ 高德地图 | 83,970.16 | | 5 | 支付结算 | ま 支付宝 | 92,452.36 | | б | 输入洁 | S 搜狗输入法 | 06.160'19 | | 7 | 在线视频 | 2 腾讯靓频 | 38,023.10 | | 8 | 终端天气 | C 华为天气 | 22.370.24 | | 9 | 浏览器 | ○ QQ浏览器 | 43,039.14 | | 10 | 搜索引擎 | 総 百度 | 66,625.07 | | 11 | 在线音乐 | (K) 酷狗音乐 | 22,799.73 | | 12 | 综合资讯 | 紧 今日头条 | 34.246.65 | | 13 | 手机银行 ...
汽车产业共探破局之道 告别内卷激发创新动能丨全国两会热点前瞻
证券时报· 2025-03-01 08:35
行业表现与数据 - 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连续16年全球第一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 [1] - 具备高阶智驾功能的新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有望2025年突破65%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 [1] - 超200款新车型卷入降价潮,单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2% [1]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6%,汽车行业仅4.3% [6] 政策支持与引导 - 2024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等政策促进消费复苏 [3]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汽车产业提供近年来最宽松政策环境 [3] - 预期差异化以旧换新政策将引导消费向数智化、绿色化产品倾斜 [3] - 工信部2025年将启动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探索汽车碳排放管理 [3] - 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及产业链创新项目,后续将有更多支持政策 [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价格战导致全产业链利润空间受挤压,4000家4S店2024年退网 [6] - 地方政府建议优化补贴政策避免过度补贴加重内卷 [7] - 专家建议通过法治化管理减缓内卷,严格执行反垄断法等法规 [7] - 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信用评级 [7] 全球化发展与质量提升 - 2025年是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需提升对"质"的关注 [9] - 安徽省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支持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9] - 广东省扩大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拓展新兴市场潜力 [9] - 需完善汽车产业出海行业协会体系,建立车企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9] - 构建海外市场在地服务体系,强化车企集体对外合作能力 [10] 技术创新与领先优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先世界3~5年 [4] - 开放创新有助于让世界感受中国产品优势 [4]
全球40家固态电池企业技术路线盘点!
鑫椤锂电· 2025-02-28 15:21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分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类 各有优劣 硫化物成全球主流技术路线 氧化物平衡性能与成本 聚合物适配消费电子 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中国企业有望占重要份额 [2][41] 全球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氧化物固态电池热稳定性优异 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 制造成本较低 但界面接触差、循环寿命短、室温电导率低 [2] - 硫化物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最高 能量密度潜力大 适配全固态体系 但化学稳定性差、制备成本高 [2] - 聚合物固态电池加工性好 柔性适配消费电子 成本可控 但室温电导率低、能量密度天花板明显 [2]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 中国企业数量最多 日本技术实力强劲 美国聚焦前沿技术研发 韩国实力较强 欧洲多与美国合作 [3] 国内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卫蓝新能源是中科院物理所固态电池技术产学研孵化企业 聚焦高能量密度等产品 应用覆盖多领域 [4] - 清陶能源由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 2024年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应用于智己L6车型 2025年计划与上汽合作规模搭载车型 [4] - 赣锋锂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 规划建设36Gwh固态电池产能 [5][6] - 辉能科技是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固态锂陶瓷电池的公司 拥有超800项全球专利 2025年推出第四代锂陶瓷电池系统 [7] - 蜂巢能源聚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开发系列技术 突破全固态电芯试制难题 自主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大于10.50mS/cm [8] - 宁德时代硫化物固态电池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 方案能将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做到500Wh/kg 比现有电池提升40%以上 [9] - 比亚迪廉玉波称固态电池广泛应用还需3 - 5年 孙华军表示2027 - 2029年是硫化物固态电池示范期 2030 - 2032年进入拓展期 [10] - 国轩高科全力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也布局卤化物全固态电池 已实现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备 [11] - 中科深蓝汇泽技术传承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团队 建成国际首条规模化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12] - 太蓝新能源研究氧化物路线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2024年11月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 [13] - 马车动力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2024年初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投入使用 实现超10吨级年生产能力 [14] - 恩力动力自2017年起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 包括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15] - 屹锂科技选取全新硫化物作电解质 解决传统锂电池安全问题 2024年10月26日江西屹锂新能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 [16] - 高能时代全力投身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在中国珠海和日本横滨设先进电池研究实验室 [17] -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 快充超3C 循环寿命超4000圈 2025年计划进行全固态电池放大验证 [18] - 中科固能是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供应商 致力于解决行业难题 降低材料制备成本 [19] - 亿纬锂能选定硫化物 + 卤化物复合技术路线 预计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 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量全固态电池 [20] - 华为2012年开始全固态电池领域专利布局 湖南临武久森安高固态电池中试线二期项目与华为达成初步战略合作协议 [21] 日本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丰田汽车选择硫化物路线 专利超1000件 计划2027 - 2028年实现商业化 能量密度可达900wh/L [22] - 本田2024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 2025年1月启用 用于量产工艺技术验证 [23] - 日产汽车与多方合作研究硫化物固态电池 走高镍 + 硫化物 + 锂金属路线 目标1000Wh/L 2028年在新款EV车型搭载 [24] - 松下公司报道全新混合阴离子固态电解质 具有高离子电导率 [25] - 富士电气化学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和电池制造工艺上持续投入 解决相关问题 [26] - 日立麦克赛尔专注硫化物技术路线 到2030年投资100亿日元 目标销售额300亿日元 [27] - 小原股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为氧化物方向 暂无具体研发进展公开消息 [28] - 科纳维开发出全固态电池“AS - LiB” 产品容量多样 能在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 已获芯片设备商订单 [29] - 三洋化成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为聚合物方向 暂无具体研发进展公开消息 [29] - 出光兴产硫化物类固态电解质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2位 预计2027年正式重产 [30] 韩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LG新能源布局干电极技术和锂硫全固态电池商业化 2024年设干电极试生产线 2025年推进研发 [31] - SK On计划研发高分子 - 氧化物复合系和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 2027年和2029年实现商用化 [32] - 现代汽车集团与中科固能交流对接 曾投资美国Ionic Materials公司 计划2025年底前发布全固态电池电动汽车原型车 2030年左右大规模生产 [33] - 三星SDI采用高导电性硫化物电解质 也开发基于聚合物电解质的固态电池 开发新型聚合物电解质“SIPE” [34] 美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Quantum Scape采用特制固态陶瓷隔膜搭配纯锂金属阳极 能量密度800Wh/L 15分钟可从10%充电至80% 2024年第三季度首批无阳极QSE - 5B电池小批量生产 [35] - Ionic Materials与万向一二三合作开发固态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与多种化学品兼容 [36] - Solid Power主营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及电解质 2022年完成试生产线安装 2026年启动批量生产 2024年1月与SK On达成5000万美元合作协议 [38] - Factorial Energy专注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 2024年12月首批40Ah的Solstice m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 [39] 德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宝马集团与美国Solid Power合作研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建立原型生产线 [40] - 大众集团向Quantum Scape投资1亿美元并设合资公司 2024年7月旗下电池公司与Quantum Scape达成协议将其技术产业化 [40] 法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博洛雷集团2011年推出搭载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的产品 电动汽车和电动巴士使用30kwh金属锂聚合物固态电池 [40] 英国主要固态电池企业 - Ilika认为氧化物固态电池化学稳定性有优势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生产全固态电池 MWh级车用固态电池试验线预计2025年上半年末投入运营 [41]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比亚迪电子: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数据中心+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剑道电子· 2025-02-26 09:13
核心观点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3] - 2023年公司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营收分别达到974.2亿元和140.96亿元,分别占比75%和11%,同比增长19%和52% [3] - 公司通过收购捷普加深与苹果合作,有望受益AI换机浪潮 [4] -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背靠母公司比亚迪,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汽车电子业务将保持约40%的年增速 [5] - 新型智能业务多领域协同布局,已切入英伟达产业链 [6] 业务布局 消费电子业务 - 公司2002年起布局电子零部件制造,2013年成功研发塑胶与金属混融技术(PMH) [10] - 2016年进入手机组装业务,2022年位列全球EMS厂商第六 [10] - 为iPad/iPhone/Apple Watch等产品供应零部件和组装服务,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 [4] - 2023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4亿元(YoY +18%),其中组装收入838亿元(YoY +23%),零部件收入136亿元(YoY -4%) [17] 汽车电子业务 - 早期涵盖电池外壳及模具、塑胶元件等基础零部件 [11] - 2021年推出汽车智能座舱系统,2022年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实现量产出货 [11] -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141亿元(YoY +52.18%),占比11% [17] - 产品涵盖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热管理系统等 [19]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包括户用储能、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数据中心等 [12] - 2023年新型智能产品收入184亿元(YoY +21%),占比14% [17] - 服务器产品线涵盖企业级通用服务器、存储服务器、AI服务器及液冷散热方案 [6] - 为英伟达合作伙伴,合作进行液冷研发 [6] 汽车电子技术布局 智能驾驶 - 比亚迪采取自研+第三方合作的双线并行模式,"天神之眼"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24] - 比亚迪研发人员超10万,智能驾驶领域工程师5000余名,其中300余名博士 [25] - 比亚迪L2及以上智能驾驶搭载车型已突破440万辆,智驾行驶里程超37亿公里 [26] - 2024年1-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NOA累计标配量达175万套,渗透率提升明显 [22] 智能悬架 - 比亚迪云辇技术包含五套系统,分别为云辇-C、云辇-A、云辇-P、云辇-X和云辇-Z [31] - 云辇是比亚迪历时五年,耗资数十亿元全栈自研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31] - 2023年国内空气悬架月度装载量渗透率达2.8%,2024年6月渗透率高达4.4% [34] - 比亚迪电子在悬架系统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自主性和成本优势 [35] 热管理系统 - 比亚迪e3.0引入热泵系统,冷媒直冷直热方案大幅提升换热效率 [40] - 海狮07 EV匹配"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可为全车5个温度需求分系统提供服务 [40] -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2300元/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7000元 [38] 市场战略 - 比亚迪旗下有多个品牌,王朝和海洋两大产品线系比亚迪核心基本盘,2024年累计销量403万辆 [42] - 2024年10万以下区间比亚迪份额约45%,10-20万区间份额接近一半 [43] - 30-50万区间比亚迪市占率不足10%,主要通过腾势、方程豹及仰望等高端品牌发力 [44] - 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2024年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30% [46]
【国信电子胡剑团队】比亚迪电子: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数据中心+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
剑道电子· 2025-02-26 09:13
公司概况 -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5] - 公司成立于1995年,2007年从比亚迪分拆并在港交所独立上市,2020年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5][12] - 2023年消费电子和汽车业务营收分别为974.2亿元(占比75%)和140.96亿元(占比11%),同比增长19%和52% [5] 消费电子业务 - 公司为苹果、安卓系及鸿蒙系手机提供金属、3D玻璃等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组装服务 [6] - 2023年底收购捷普移动制造业务,加深与苹果合作,切入iPhone钛框架制造 [6][107] - 2023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974亿元(YoY +18%),其中组装收入838亿元(YoY +23%),零部件收入136亿元(YoY -4%) [30] 汽车电子业务 - 公司背靠比亚迪,产品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悬架、热管理系统等 [7][33] - 2023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41亿元(YoY +52.17%),预计未来将保持约40%的年增速 [7][34]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分为Dipilot-100/300/600三个级别,覆盖不同价位车型 [47]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业务包括户用储能、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人、数据中心等,2023年收入184亿元(YoY +21%) [8][30] - 公司为英伟达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液冷散热方案及AMR机器人 [8][101][104] - AMR机器人搭载英伟达Jetson Orin模块,具备实时避障导航能力 [104] 数据中心与AI业务 - 公司切入英伟达服务器供应链,提供液冷散热解决方案 [101] - 掌握浸没式液冷技术,未来计划推出相关服务器产品 [101] - 全球AI服务器需求激增,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FY2025 Q1同比增长427.54% [95] 智能驾驶与悬架技术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L2及以上智驾车型已突破440万辆 [46] - 云辇悬架系统包括C/A/P/X/Z五个版本,覆盖不同价位车型 [57][58] - 主动悬架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4.4%提升至2025年的10% [60] 热管理系统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约7000元,是传统车的3倍 [69] - 比亚迪e3.0采用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支持-30~60℃宽温域管理 [73] 市场与品牌布局 - 2024年王朝和海洋系列销量403万辆,占比亚迪总销量95% [80] - 10万以下市场比亚迪份额45%,10-20万区间份额接近50% [82] - 高端市场通过腾势、方程豹、仰望等品牌布局,其中仰望U8定价109.8万元 [85][86] 研发与全球化 - 比亚迪研发人员超10万,智能驾驶团队5000余人 [44] -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641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出口128万辆 [89]
大公国际:从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看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大公国际· 2025-02-25 14:20
报告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释放多维度信号,鼓舞民营企业士气,为其高质量、健康发展做出进一步指示,会议带来民营经济发展新机遇与挑战 [1][2] 从参会企业看未来行业布局 - 会议聚焦“科技与民生”“技术与安全”等维度,明确民营经济发展核心方向 [2] - 参会企业涵盖互联网、民生、新兴领域、信息安全等领域,明确“十四五”后期核心发展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聚焦高端制造、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强化产业链安全 [3]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挑战看市场化发展 - 市场化体制完善将疏通民营企业融资难点、痛点 [4] - 会议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困难和挑战是“局部的”“暂时的”“能够克服的”,政策重点解决融资难、拖欠账款、行业准入公平等深层次问题 [4] -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体现于结构性矛盾与信用分层困境,2024 年我国一级市场企业融资规模合计 2904.72 亿元,民营企业融资规模占比 51.82%,通过 IPO 首发融资的民营企业 84 家,融资规模 514.39 亿元,占全部 IPO 融资规模比重 76.37%,截至 2025 年 2 月 18 日,市场存续信用债以 AAA 级国企债主导(占比 61.38%),民营企业债发行利率平均较国企债高 48BP 左右 [5] 从政策支持看长期化高质量发展 - 会议提出通过立法将支持措施常态化,明确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强化“两个毫不动摇”制度保障,为民营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稳定预期 [6] - 会议表明要不打折扣落实政策,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效制度构建,解决政策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问题,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6] 从责任与使命看民营经济引擎 - 会议强调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要求并寄予厚望 [7] - 民营企业要依靠自主创新等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