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辉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光环黯淡,国民超市永辉等如何乘势赢得消费者心?
搜狐财经· 2025-07-26 18:29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山姆的负面讨论迅速升温。微博热搜榜上,"山姆面包被指含转基因配料"、"有机大豆降级"等话题接连上榜,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在 小红书平台上,"山姆退卡教程"更是成为了热门搜索内容,消费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山姆的价值。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超市如胖东来、永辉等则抓住了这一机遇,以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和商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些超市不仅注重商品品质, 还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体验。例如,胖东来和永辉都推出了"不卖隔夜肉"的承诺,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追求。这些超市还提供了一系列便民服务,如 海鲜现场加工、免费产品处理等,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 近期,中国消费者对国际知名零售巨头山姆会员店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并非直接源于商品质量的下滑或服务体验的显著恶化,而是源于 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一次深刻反思。 长久以来,山姆会员店以其精选商品和高端定位,在中国市场吸引了大量中产家庭的关注。消费者们不惜支付高额会员费,以求获得一份高品质的购物体 验。然而,随着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山姆的"品质光环"开始逐渐消散。 首先,山姆会员店内出现的好丽友产品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争议。好丽友因其在国内外的双重标准 ...
上半年“消费回暖”,即时零售开战引火商超?
36氪· 2025-07-26 16:03
社零整体趋势 - 一季度社零同比增速4.6%,二季度提升至5.4%,呈现阶梯式上涨 [1] - 上半年社零总额24.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 [1] - 6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4.8%,低于同期GDP增速5.3% [1] 消费市场分化 - 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0.9%,较5月5.9%大幅放缓 [3] -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4%,显示消费向性价比更高的小吃、快餐转移 [3] - 饮料、烟酒、化妆品等可选消费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 [3] - 上半年住户存款新增10.77万亿元,贷款仅增1.17万亿元,居民财务策略趋于保守 [5] 线上渠道扩张 -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高于整体社零增速 [5] - 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 [5] 传统商超困境 - 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单位中,百货店增速仅1.2%,超市增速5.4% [6] - 即时零售通过30分钟送达服务对传统商超形成降维打击 [8] - 中百集团2024年亏损5.28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13-2.9亿元 [8] - 永辉超市预计由盈转亏,净亏损2.4亿元 [8] 商超调改挑战 - 商超门店调改需大量前期投入,单店成功难以复制 [11] - 即时零售已取代商超一站式购齐优势,消费者转向按需即时采购 [11] - 传统商超面临商业模式系统性错配问题 [12] 物价结构性分化 - 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1%,为近年首次负增长 [13] - 商品价格下行(如汽车、牛羊肉、蛋奶),服务价格上涨(如家庭服务、教育) [15] - 商品价格下行压缩商超利润空间,促销吸引力减弱 [17] - 服务价格上涨与商超关联有限,难以带来直接利好 [17]
精酿啤酒成济南夏日新宠,三新趋势引领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22
市场表现 - 济南商超精酿啤酒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永辉超市6月啤酒类销售额近百万元 其中精酿占比高达88% [1] - 盒马鲜生精酿啤酒占啤酒总销售额65% 绿豆爽风味销量同比提升超200% [2] - 济南多家商超便利店精酿啤酒销量较往年提升20%-30% 正从小众转向大众消费 [2] 产品创新 - 精酿啤酒口味多样化 新增茉莉花茶 百香果 绿豆百合 冷萃龙井等创新风味 [1][2] - 包装形式创新 便携小罐装产品热销 冰糖葫芦 信阳毛尖等特色包装吸引消费者 [2] - 商超推出价格亲民自有品牌精酿 盒马德式小麦白1L装降价30%至13 9元 IPA 1L装降价17%至19 9元 [3] 行业竞争 - 青岛啤酒 燕京 华润等行业巨头加速扩充精酿生产线 抢占市场份额 [2] - 本土品牌泉澄精酿规划191亩生产基地 全面投产后年产量达20万千升 [2] - 商超依托供应链优势推出自有品牌精酿 通过降价策略扩大消费群体 [3] 消费趋势 - 精酿啤酒消费场景从"悦人"转向"悦己" 居家自饮 家庭聚会需求增长 [5] - 行业从"小众高端"转向"平价化"发展 经济实惠成为消费者重要选择因素 [5] - 专家预测精酿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但需平衡性价比与品质 采用"大单品+特色款"策略 [5]
经开区首家“胖永辉”开业 永辉调改门店达143家
北京商报· 2025-07-25 22:04
门店调改与开业 - 永辉超市瀛海环宇坊店于7月25日正式开业,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家、大兴区第三家完成深度调改的门店[1] - 门店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配套区,周边环绕多个大型回迁及商品房社区,人口密集且以家庭型客群为主[1] - 门店取消了强制动线设计、拓宽主通道,货架高度统一降低至1.6米,精简层数,使卖场视野更开阔[1] - 永辉全国"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总数已达143家,正以平均每天1家店的速度推进,计划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200家门店调改[2] 商品策略调整 - 门店提高即食熟食比重,强化生鲜鲜度管理,满足家庭"免开火"便利需求[1] - 重点扩充冰品、冷藏饮品及冰镇水果专区,优化冷链配送[1] - 生鲜区域强化"鲜"度管理,庞各庄西瓜、宁夏硒砂瓜堆码整齐,平谷大桃与龙泉驿水蜜桃成为当季热销品[1] - 果切产品执行"468鲜度管理"原则:切好后超过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1] 服务升级 - 肉禽区提供免费切丝、切片、绞肉等服务[2] - 水产区执行"沥水称重、打氧助鲜"标准[2] - 门店设置宠物临时安置区和配备直饮水、微波炉等设施的休息区[2] 未来调改计划 - 永辉位于石景山社区的鲁谷店、大兴旧宫商圈的旧宫店、大兴黄村的天键广场店、河北燕郊的上上城店进入闭店调改阶段[2] - 上述门店将于7-9月陆续开业[2]
山姆品质滤镜破碎,国民超市永辉乘势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56
山姆超市消费者态度变化 - 中国消费者对山姆超市的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源于认知觉醒而非产品质量或服务体验的直接下滑 [1] - 山姆超市曾以精选商品和高品质形象赢得中产家庭青睐 消费者愿意支付高昂会员费 [1] - 近期事件导致山姆"品质神话"褪色 包括上架争议性好丽友产品 被指"自降身价" [1] - 商品不新鲜 生产日期模糊 配料表不透明等问题相继曝光 加剧消费者信任危机 [1] - 社交媒体负面讨论升温 微博热搜出现"山姆面包被指隐藏含转基因配料表"等话题 [1] - 小红书平台"山姆在线退卡教程"成为热门攻略 消费者转向本土国民超市 [1] 国民超市竞争优势 - 国民超市如胖东来 永辉等更接地气 严格控制商品品质并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2] - 推出"不卖隔夜肉"承诺 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偏好 [2] - 提供海鲜现场加工 免费产品加工处理等便民服务 提升购物体验 [2] - 永辉与伊利等本土品牌合作 推出符合欧盟标准的鲜牛奶等高品质商品 [4] - 胖东来采用"人心红利"策略 通过贴心服务赢得消费者广泛赞誉 [4] 山姆超市经营策略问题 - 会员权益缩水引发不满 从茅台优惠券等服务减少到几乎空无一物 [4] - 选址偏远增加消费者购物成本 被吐槽"相当于短途差旅" [4] - 大包装策略忽视中国家庭户均人数少的现实需求 [4] - 下沉市场时选品和服务未能因地制宜 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4] 行业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消费者逐渐摆脱对洋品牌盲目崇拜 更加理性看待品牌差异 [4] - 市场竞争加剧 品牌需重视消费者需求和认知变化 [4]
山姆也没能逃过“千亿魔咒”
凤凰网财经· 2025-07-25 21:47
核心观点 - 山姆在中国市场营收突破千亿规模后,出现选品失策、产品质量下滑等问题,面临"千亿魔咒"挑战 [1][6][7][23][25][26] - 永辉和大润发在2020年接近千亿营收后,因模式失灵和线上转型失败导致连续亏损和营收下滑 [4][5][20][22][31][32] - 山姆与永辉大润发的困境本质不同:前者因过度追求会员复购率导致品控松动,后者因传统大卖场模式被电商冲击 [30][33][35][43] - 山姆在中国市场的独特策略(严苛品控+差异化选品)正被竞争对手蚕食,一线城市份额下滑,低线城市扩张面临成本压力 [44][46][47][48] 千亿魔咒现象 - 中国零售商超行业存在"千亿魔咒"现象:企业跨过千亿门槛后普遍出现业绩滑坡或战略失误 [3][10] - 永辉2020年营收达931 99亿元峰值后连续4年亏损,2024年营收跌至675 7亿元 [4][5][20] - 大润发2020年营收954 86亿元(高鑫零售数据),此后关店收缩,在盈亏线挣扎 [4][16][22] - 山姆2024年中国营收突破1000亿元,但同期投诉量同比暴涨65%,出现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23][26][27] 永辉与大润发案例 - 永辉曾以"生鲜+大卖场"模式快速扩张,2018年市值破千亿,2020年创931 99亿元营收纪录 [12][13] - 永辉2016年率先布局"超级物种"等新零售业态,但3年烧光10亿元后剥离 [12][32] - 大润发单店销售额曾达沃尔玛2倍、家乐福1 6倍,母公司高鑫零售市值超千亿港元 [16][17] - 两家企业受拼多多、社区团购冲击,线上转型失败导致优势丧失 [31][32] 山姆经营策略 - 山姆中国区考核重点为会员复购率(非销售利润),卓越会员续卡率达92%,贡献60%营收 [41] - 中国区采用独特品控标准:牛肉需谷饲150天以上,榴莲需树龄25年以上且出肉率40%+ [35] - 本土化策略包括推出1升装牛奶、开发小青柠汁等网红单品,打破美国大包装传统 [39] -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复购率曾达9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7] 市场竞争格局 - 山姆一线城市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 3%,开市客与盒马分别增长4 1%和3 8% [44] - Costco在中国市场续费率91%,奥乐齐在长三角与山姆直接竞争 [44][46] - 山姆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运营成本高15%,依赖8家"销冠"门店支撑 [48] - 全球市场Costco通过28天周转周期将毛利率压至10-14%,曾抢夺沃尔玛份额 [50] 产品与品控问题 - 2024年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高回购率商品,上新低糖好丽友派遭消费者差评 [25] -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牛奶包装虫卵、果汁异物、鲜肉月饼含牙齿、坚果活虫等 [26][27] - 部分问题产品(如活虫坚果)在投诉后仍正常销售,客服承认存在历史问题 [27]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4年山姆投诉量同比增加65% [26]
又一零售巨头,加入硬折扣大战
36氪· 2025-07-25 17:56
德国折扣零售巨头奥乐齐与盒马NB在江浙沪展开近身肉搏时,物美在北京打响了硬折扣超市发力的第一枪,7月25日,一口气开业了六家折扣 店。与大卖场业态不同的是,物美折扣店面积要小一些,商品种类也少一些,但卖得更便宜,一瓶饮用水不到0.5元。 01 物美一口气开了6家折扣店 硬折扣店已经卷疯了。 一瓶饮用水不到0.5元,30枚无抗鲜鸡蛋不到14元……继向胖东来"取经"、在北京打造了学清路店等"胖改店"之后,物美又一次将旗下门店"改头换面",这 一次它开起了折扣店。 7月25日,物美一口气开了六家折扣店,品牌名为"物美超值",这些门店由原来的物美店闭店调改而来。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许丽娜表示,物美大卖场、 物美胖改店、物美超值三类门店由三支团队进行运营。 区别于动辄上千平方米的物美大卖场,物美超值的门店面积基本在800~1000平方米。在物美超值中信城店,原来的大卖场布局,已经被更宽敞开放式货 架取代。货架上摆放的商品包装精美,大多数都带有"物美超值""物美精选"等标识。更明显的变化是,基本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变低了。 "这是北京第一家折扣超市,我特意来看看。"在物美超值中信城店附近的小琪说,她的感受是"东西确实便宜"。在 ...
2025年中国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25 17:34
食品零售行业数字化核心观点 - 传统零售业态(综合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存在高损耗、低效率问题,垂类新业态(品牌零食连锁、社区生鲜超市等)加速行业连锁化进程[1][7] - 行业数字化水平偏低,连锁化率提升将驱动数字化转型,重点围绕效率升级(供应链优化)和体验重构(全渠道运营)展开[1][10] - 数字化框架基于"人-货-场"重构,收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全渠道运营系统构成核心要素[13][20][27][34] - 2024年中国食品饮料零售GMV超7万亿元,预计2029年达8.7万亿元,下沉市场、量贩零食、即时零售为增长驱动力[39]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传统商超向货盘视角转型,垂直厂商凭借品类管理精细化能力(如乐檬)有望拓展至综合商超客群[43] - 技术趋势呈现"云-数-智"闭环:云原生架构支撑弹性扩展,数据驱动决策,AI应用于供应链/门店/用户运营[46][48] - 新兴业态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原产地直采、前置仓)优化供应链效率,降低SKU复杂度以提升单品采购规模[7] 数字化关键系统 收银系统 - 功能:集成支付、库存管理、会员管理等模块,适配零食/水果/生鲜等品类差异化需求(如分级定价、时效管控)[20] - 竞争格局:乐檬以38.9%份额居首,CR3达82%,垂直场景适配能力为核心壁垒[22][24] 供应链管理系统 - 功能:实现智能补货、供应商协同、批次追溯,解决生鲜损耗(生鲜损耗率优化)、短保周转等问题[27] - 玩家类型:传统ERP厂商、综合供应链厂商、零售数字化厂商,未来将加深垂直场景融合[30] 全渠道运营系统 - 功能:统一会员标签体系,实现公私域流量整合,零食侧重精准营销,生鲜关注临期促销[34] - 玩家策略:传统ERP厂商侧重业财协同,营销云厂商依托AI驱动流量运营[36] 商业与技术方向 - 商业层面:头部企业(如胖东来、永辉)通过货盘差异化策略提升品质,数字化厂商需强化品类数据挖掘能力[43] - 技术层面:云原生架构支持敏捷迭代,AI应用涵盖销售预测、智能收银、虚拟购物助手等场景[46][48]
“胖永辉”瀛海环宇坊店开业:生鲜“鲜”度管理与即食熟食比重强化
财经网· 2025-07-25 15:33
门店调改策略 - 永辉超市位于瀛海环宇坊的门店经过"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后正式开业,这是公司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首家、大兴区第三家完成深度调改的门店 [1] - 调改重点包括生鲜区域的"鲜"度管理显著强化,熟食区大幅增加胖东来同款麻辣牛肉条、小甜肠、炸鸡等即食菜品,以及扩充冰淇淋、雪糕等消暑商品专区 [1] - 门店设立胖东来专区,包含DL饮用天然矿泉水、DL精酿啤酒、DL燕麦脆等几十款商品,与永辉自有品牌核心商品一起亮相 [1] 线上线下业务整合 - 瀛海环宇坊店在实体店焕新开业的同时,线上业务也全面同步开启,周边居民可通过"永辉生活"APP或小程序及多个主流线上平台下单 [2] - 线上平台所售商品除部分胖东来专区商品外,基本与线下门店保持一致 [2] 全国调改进展 - 永辉全国"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总数已达143家,目前正以平均每天1家店的速度推进调改进程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国200家门店的战略调改目标 [2] 北京及周边区域扩张 - 继瀛海环宇坊店之后,永辉超市在北京及周边区域的多家门店进入闭店调改阶段,包括鲁谷店、旧宫店、天键广场店和河北燕郊的上上城店 [2] - 这些调改门店将于7-9月陆续焕新开业 [2]
山姆陷“千亿魔咒”,会员制度续费游戏面临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16
山姆会员店中国市场现状 -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陷入舆论风波,商品质量与选品策略备受质疑,包括"有机大豆降级"和"肉松面包隐藏转基因成分"事件[1] - 公司2023年中国市场营收突破千亿,但伴随商品品质问题频发,部分商品因安全、健康或性价比问题被下架[1] - 近期上架的"低糖好丽友派"等新品引发消费者吐槽,尽管公司声称配方创新,但市场接受度低[1] 中国零售行业千亿营收魔咒 - 中国零售市场千亿营收成为分水岭,永辉和大润发在2020年接近千亿后业绩滑坡,永辉连续四年亏损[1] - 线上消费趋势冲击传统大卖场模式,永辉的"生鲜+大卖场"模式和大润发的单店优势失效[2] - 山姆会员店虽未受模式冲击,但千亿规模后同样出现商品质量问题[4] 山姆会员店运营数据与挑战 - 公司在中国市场会员数量和营收持续增长,仍是沃尔玛关键增长引擎[4] - 2024年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相关投诉量同比暴涨65%,涉及牛奶虫卵、果汁异物等质量问题[4] - 低线城市运营成本比一线城市高15%,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扩张面临财务压力[5] 门店布局与竞争格局 - 已进驻55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布局最密集[6] - Costco、奥乐齐等国际会员制零售商及盒马等本土电商加速扩张,尤其在长三角低线城市与山姆直接竞争[6] 战略偏差与本土化问题 - 公司过度强调本土化选品策略,忽视全球市场成功经验,在一线城市有效但在低线城市吸引力不足[4] - 美国市场主打价格竞争力和丰富SKU,中国市场则侧重高端选品,导致低线城市策略失灵[4] - 供应商准入体系虽严格,但近年质量控制明显下滑,消费者信任度下降[4] 会员制商业模式风险 - 会员续费依赖独特商品和品质体验,当差异化优势减弱时面临客户流失风险[7] - 竞品提供更优质商品和服务,山姆不再是高端消费者唯一选择[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