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涨不买跌
搜索文档
挂牌价从150万降到80万,却“无人接盘”?房东:扛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11-04 22:45
市场供需状况 - 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达258.42万套,同比增加10.44% [3] - 降价幅度超过15%的急售房源占比达到32%,较去年翻番 [3] - 部分城市如泉州、绵阳的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超过140% [7] 购房者行为与预期 - 仅9.1%的居民预期房价上涨,为2019年以来最低值,而预期房价下跌的比例升至23.5% [4] - 购房在居民新增支出中连续三个季度未进入前五名,旅游和教育支出占据前两位 [4] - 购房者出现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倾向于继续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下跌 [4] 房东定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渐进式小幅降价策略加剧买家观望情绪,例如苏州相城区某房源从150万经历12次调价降至80万 [5] - 上海91%的小区下调挂牌价,但45%的成交小区实现价格上涨,一次性降到位房源更易成交 [5] - 频繁调价导致房源被质疑存在质量问题,即使单价9000元/平已低于区域14505元/平均价 [5] 房产价值参照体系变化 - 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差距缩小,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新房价36906元/平,二手房32167元/平,价差为14.7% [5] - 新房降价跑量策略使得二手房失去价格参照锚点 [5] - 房产已退出居民偏爱投资方式的前五名,投资属性显著弱化 [6] 市场成交与未来趋势 - 2025年9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为1.8万套,表明价格匹配真实价值的房源仍能达成交易 [7] - 市场正处于从金融属性主导向居住属性回归的转型阵痛期 [7] - 居民储蓄倾向达到62.3%,与低房价上涨预期共同作用,市场在重构新的平衡 [7]
金价大跌,老铺黄金还敢涨
36氪· 2025-10-31 08:09
公司核心动态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2025年进行了三次产品提价,10月涨价幅度为10%-12%,部分商品涨幅超过20%,使其平均克单价高达约2000元,约为投资金条价格的两倍[3][5] - 涨价前出现抢购潮,热门款式断货,上海新店开业创造了年度最夸张的排队纪录,显示强劲的终端需求[7][9][10] - 公司股价在7月11日触及1108港元的历史高点后,截至10月28日回落至667.5港元,回调幅度近40%,市值为1153亿港元[3][20] 财务业绩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凭借41家门店实现营收123.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2亿元增长251%[12][24] - 公司毛利率为38.1%,较行业龙头周大福高出近10个百分点[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亿元,但有超过86亿元资金押在存货上,另有超过8亿元为贸易应收账款[24] - 公司在5月通过配售募资26.98亿港元,截至6月底仅剩1亿港元;10月再次宣布拟配售新股募资27.19亿港元,其中70%将用于存货储备[24][25] 品牌定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定位为奢侈品,被誉为“黄金界爱马仕”,通过非遗工艺(如花丝、錾刻、镶嵌、烧蓝)和高端商场选址(如SKP、万象城)构建品牌护城河[12][13] - 商业模式成功将黄金从按克销售转变为按文化符号销售,完成消费者心智切换[14] - 奢侈品定位使其受金价波动影响较小,每年2-3次的提价策略反而激发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17] 行业对比与二手市场 - 公司产品克单价远高于同行,例如其产品克单价达2380.5元,而周大福等品牌首饰价格约为1223元/克,投资金条价格仅为944元/克[9] - 二手回收市场对品牌溢价认可有限,一款官网售价58370元的吊坠,回收商估价约为3万元或按930元/克回收,品牌溢价在二手市场大幅缩水[18]
又挤爆了! 老铺黄金即将涨价:有人600万“扫货”,二手市场却遇冷
新浪科技· 2025-10-23 11:44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宣布将于10月26日起对旗下产品进行提价,这是2025年内的第三次价格调整,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月和8月 [1][2][6] - 在本次提价前一周,公司线下门店再现抢购热潮,北京SKP门店外排队时长可达2至4小时,高峰期队伍能排到五列 [2] - 门店热门款式已售罄,部分时段在售款式锐减至仅20款,门店每隔几小时会补货但不确定是否为热门款 [1][2] - 有黄牛透露其同行带顾客进店一单消费达600万元,另有人购买一整套产品花费超过200万元 [1][3] 价格调整策略分析 - 公司客服表示此轮涨价主要受到国际金价上涨的影响,原料金一直呈现上涨趋势 [1][6] - 珠宝行业战略专家指出,公司产品涨价基于两大核心逻辑:一是成本驱动,年内黄金原材料价格涨幅已超过50%;二是奢侈品定位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价格上升能强化产品保值属性并刺激购买 [7] - 公司2025年内三次涨价的频率,远超自身过往节奏,也超过了LV、香奈儿等以“年度一涨”为惯例的传统奢侈品品牌 [6] - 在本次提价后,周大福也宣布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提价幅度预计在12%至18% [6] 二手市场表现 - 在二手回收市场中,公司品牌光环黯然失色,回收商普遍以黄金克重和当日金价大盘为基准进行估价 [1][3] - 黄金回收业内人士表示,回收公司产品一律按当日金价乘以克重计算,品牌影响有限,但与其他品牌不同,公司产品能按当日金价回收,而其他品牌每克会被压价几十元 [3] - 有专门做公司产品的回收商对最热门、保卡齐全、品相完好的款式,最高可按当时购买价格的九折至九三折进行回收 [4] - 以一款24.64克的花丝葫芦绳链款吊坠为例,其4月购买价为27730元(折合单价约1125元/克),当前二手回收报价区间为970-1070元/克,回收总价约23900-26360元,较原价折价幅度在5%至13%之间 [4] - 有回收商家指出,当前二手回收价格的核心支撑是近期黄金原料价格上涨,而非品牌工艺或品牌力带来的显著溢价 [5] 行业专家观点 - 奢侈品专家认为,公司品牌力仍然不够强,其溢价率远低于奢侈品牌,且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本质仍是卖黄金,因此在二手市场以克重回收 [5][8] - 专家指出,公司频繁涨价表明其团队具备打造高端品牌的基本认知,但在学习和借鉴奢侈品牌涨价策略上显得不专业,缺乏系统规划和策略,涨价仅是一次次促销,并未让品牌形象更进一步 [8] - 专家认为公司目前不具备“品牌护城河”,没有高溢价的品牌力或基于独立研发创新的产品力,面临外部其他黄金品牌(如老凤祥、周大福)竞争和内部团队不专业的风险,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8]
“金九银十”,寂静的旺季
虎嗅· 2025-10-23 10:18
市场现状与情绪 -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楼市表现冷清,为近十年最差,与去年国庆受政策提振出现的抢房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1][2] - 开发商通过特价房源、赠送车位、家装补贴及“保价”等营销活动推动销售,但效果有限,市场以价换量特征明显,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2] - 购房者心态发生根本转变,从过去的“买涨不买跌”逆转为“买跌不买涨”甚至“只看不买”,促销活动反而强化了市场对房价进一步下行的预期 [3][7] 政策环境演变 - 政策基调从去年的刺激交易转向今年的“稳预期、防风险”和托底市场,重心发生转变 [3] - 近期一线城市逐步松绑限购政策,例如北京放宽五环外限购并优化公积金政策,上海放宽外环外限购并统一房贷利率,深圳及其他二、三线城市也跟进推出促销措施 [9] - 当前购房门槛显著降低,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首套房贷利率探至3.05%,公积金贷款利率低至2.6% [6] 行业基本面数据 - 全国城镇住房空置率达16.2%,涉及3.9亿套城镇住房,住房总量基本饱和 [3] - 研究显示未来十年住房需求可能再降三成 [3] - 2025年8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北京-1.2%、上海-1.0%、广州-0.9%、深圳-0.8%),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6%,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5% [4] - 2025年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同比全部下跌,部分城市同比跌幅达10%,意味着去年200万购入的房产价值蒸发20万 [4] - 商业地产方面,今年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170.5万平方米,一线城市占115.8万平方米,推高上海空置率至24.6%,广州至23.8%,深圳至26.5% [4] 开发商面临的挑战 - 开发商债务危机频发,交付风险成为购房者首要关切,例如万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流动负债达641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为1578.59亿元,而货币资金为740亿元,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8] - 开发商营销策略从“限时折扣”转向“保价承诺”,以试图对抗市场的贬值预期,但效果有限 [8] - 行业深度转型,部分新房销售人员兼职销售二手房 [2] 长期趋势与展望 - 房地产行业正从非理性繁荣回归冷静,从口号驱动的狂欢转向周期审视的理性,是价值规律重新主导的合乎时序的回归 [10][11] - 房地产的调整并非终点,参考国际经验,市场将在新的平衡点上重新找到节奏 [11][12] - 房子的投资属性正在剥离,回归居住本质 [3]
金价巨震,一口金迎来涨价潮,有商品涨幅3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1:34
贵金属价格波动 - 10月22日黄金开盘一度跳水跌2%,截至当日11:16下跌约0.3% [1] - A股黄金概念领跌,白银有色跌停,曼卡龙、西部黄金跌超6% [1] - 10月21日晚贵金属价格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伦敦金现报4111.476,下跌13.294(-0.32%),COMEX白银报48.160,上涨0.456(+0.96%),SHFE黄金报943.32,下跌48.12(-4.85%),SHFE白银报11319,下跌543(-4.58%)[2] - 22日国内金饰价格明显回落,周大福足金、周大生足金999克价均为1235元,下跌57元,老庙足金克价为1211元,下跌83元 [2] 黄金价格年内走势 - 截至10月21日晚,COMEX黄金价格已超过420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上涨60.57% [3] 黄金饰品市场调价动态 - 周大福、周生生、君佩等多家黄金珠宝品牌对“一口价”黄金商品上调零售价格,预计涨幅在12%到40%不等 [3] - 周大福传福系列“福牌福字足金项链”(约7.97克)预计从12600元涨至16600元,涨幅31.75% [3] - 周大福故宫系列金球如意黄金紫晶手链预计从34600元涨至46600元,涨幅34% [3] - 周生生于10月16日完成“一口价”商品调价,涨幅20%-30% [5] - 克价产品工费也将上调,例如“腰缠万贯”吊坠工费预计从1550元涨至1900元以上 [5] “一口价”黄金产品特征与市场表现 - “一口价”黄金按件定价,采用复杂工艺且不显著标明克重 [7] - 市场呈现“买涨不买跌”特征,金价上行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 [7] - 周大福定价黄金产品在2025财年营业额同比飙升105.5%,占公司总营业额29%(上财年同期为19%)[10] - 周大福传福系列及故宫系列年销售额均达到约40亿港元 [10] 产品策略与财务影响 - 高溢价包含工艺费、设计费及情感价值,定价黄金产品有助于优化产品组合并提升毛利率 [7][10] - 2025财年周大福毛利率同比上升550个基点至29.5%,内地市场毛利率增长至28.7%(上年同期23.8%)[11] - 定价黄金产品在内地市场黄金首饰及产品类别中,零售值占比由上一财年的7.1%大幅提升至19.2% [10]
越来越多的空置房,房价居然还不下降?内行人分析得有道理!
搜狐财经· 2025-10-09 10:02
房地产市场现象 - 新建小区出现大量空置房屋 夜晚亮灯率低形成鲜明对比 [3] - 房屋空置率攀升与开发商持续热火朝天建设新楼盘的现象并存 [3] - 房价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并未出现下跌 与传统经济规律相悖 [3] 房价坚挺原因 - 房产已从居住属性转变为投资工具 空置也能带来潜在收益 [5] - 购房者存在逐利心理 驱动其不断购入房产 [5] - 持续的购买行为支撑房价水涨船高 形成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循环 [5][7] 市场影响与问题 - 房屋居住属性被弱化 成为投机获利的工具 [7] - 房价持续上涨导致真正刚需购房者望而却步 加剧社会矛盾 [7] - 大量空置房存在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7] 政策影响与市场转变 - 国家提出房住不炒政策导向 即便疫情期间也坚定不移 [9] - 政策已初见成效 有效遏制房价上涨势头 [9] - 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放缓拿地建房步伐 投机者意识到房产变现难度购房热情消退 [9]
金价创历史新高!北京黄金消费“量价齐飞”,年轻人买金饰当“理财”,买涨不买跌成共识
搜狐财经· 2025-10-07 09:23
黄金市场行情与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国际金价在每盎司3900美元附近震荡运行,10月3日拉升至3912美元/盎司 [2] - 尽管周生生、老凤祥等主流品牌首饰金报价突破1130元/克,但北京核心商圈金店客流涌动,呈现价涨量增行情 [2] - 国庆假期第三天,菜百足金价格涨至1075元/克,较三季度初上涨85元/克 [6] - 10月4日北京主流品牌首饰金报价集中在1129—1131元/克区间 [6] - 中老年群体是购买金饰品主力,更青睐30克以内、兼具佩戴性与保值性的轻量化金饰 [6] - 筹备婚礼的新人群体购买力强劲,周大福门店"三金"套装订单量较8月增长15%,5万元以上大件套装占比达80% [6] - 投资需求旺盛,某银行2025版熊猫金币套装销量同比增长40% [6] - 柜台销售反映顾客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因年初至今金价已上涨超过300元/克 [3][6] 全球黄金需求结构变化 - 2025年前两个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计2385吨,较去年同期的2114吨增长271吨 [7] - 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投资用金大幅增加至1028吨(去年同期473吨),珠宝用金降至782吨(去年同期956吨) [7] - 央行购金小幅减少至415吨(去年同期525吨),技术用金基本持平为159吨(去年同期160吨) [7] - 高金价并未抑制境外实物黄金销量,因避险需求和资产保值考虑,销量反而上升 [6] 金价驱动因素分析 - 近期美国政府停摆成为避险驱动主要因素,引发市场避险需求,投资者转向黄金等安全资产 [2][8] -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美元资产信用受质疑,从而增加黄金这类避险资产的需求 [8] - 自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已18次关门,其中12次在两周内解决,但历史上最长一次关门达35天(2018年12月) [8] - 政府停摆影响经济数据发布,劳工部暂停非农就业、CPI等关键数据,影响美联储和市场对经济的判断 [9] - 花旗银行指出停摆时间长短是决定资产表现关键,长期停摆将引发股票与债券走势分化,推升市场波动性 [10] - 在7次持续超过10天的关门事件中,黄金通常在停摆期间上涨,例如1995年关门21天黄金涨幅2.6%,2018年关门35天涨幅3.8% [11] 黄金投资渠道与前景 - 对于非专业和风险承受能力小的投资者,不建议使用期货工具,建议中长期投资银行积存金业务 [12] - 银行积存金业务运行逻辑是客户定期买入黄金,银行用资金购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适合小资金定投 [12] - 中长期来看,黄金受美国债务问题、全球地缘政治及央行购金等因素驱动,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11] - 白银同样属于贵金属,且当前相比黄金被低估,也有较大上行空间 [11] - 花旗指出在长期停摆引发市场担忧时,黄金和白银历史性地被证明是比美元更可靠的对冲工具 [11]
金价暴涨众生相:投资者“越涨越买”,商家涨价限购,回收商着急出货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8:30
黄金价格表现 - 现货黄金(伦敦金现)最高触及3790.97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最高触及3824.6美元/盎司,均创下历史新高 [1] - 深圳水贝一商家首饰金价格从早晨的853元/克上调至下午的861元/克 [1] - 金价在经历近4个月的震荡整理后,最近一个月再度拉升并突破前期高点 [2] 投资者行为 - 投资者呈现“越涨越买”和“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例如有消费者一次购买100克、200克黄金 [2] - 该行为本质被分析为从众心理与趋势追逐,由非理性情绪主导,忽视基本面估值 [2] - 投资集中度可能短期上升,并忽略估值过高后潜在的均值回归风险 [3] 珠宝商家策略 - 珠宝商家在价格飙升下紧急提价,例如周大福“一口价”黄金产品将于10月起陆续加价 [3] - 部分商家实行限量销售以保障作品品质,如琳朝珠宝宣布未来一年内限量销售 [3] 回收商行为 - 部分回收商加速出货,有回收商在830元/克的价格卖出存货 [4] 机构后市观点 - 预计黄金将持续创下新高,任何回调都会受到逢低买入支持,目标挑战每盎司4000美元 [4] - 中长期看,全球去美元化、主要央行宽松竞赛、地缘政治风险及央行购金需求等多因素支撑金价易涨难跌 [4][5] - 建议投资者以战略思维配置黄金,采用“闲钱定投”模式投资实物黄金或挂钩产品,忽略短期波动 [5]
今年的黄金就像股市一样,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亏惨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55
黄金市场投机现象 - 黄金价格在2025年经历显著波动 冲上每克800元后吸引大量散户跟风进场 甚至出现抵押房产借钱买金的行为[5] - 市场情绪过热时 普通投资者(如清洁工)普遍参与投机 但资本往往在此时"收网" 导致跟风者被套牢和亏损[2] - 截至8月3日下午金价回落至776.79元/克 高位进场者亏损严重 部分投资者亏损金额达数万至数十万元[7] 散户投资行为特征 - 散户存在"买涨不买跌"心理 通常在价格高位才蜂拥进场 而低价时很少接盘[15] - 投资决策受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影响较大 容易因看到他人盈利案例而盲目跟风[17] - 普遍存在认知局限 认为黄金"稳赚不亏" 亏损后选择长期持有而非及时止损[17] 黄金资产属性认知 - 投资者将黄金视为分散风险稳定器 即使暂时亏损也认为实物黄金可长期持有等待回升[13] - 相比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 黄金被认为具有更高稳定性和可靠性[13] - 作为全球硬通货 黄金在对抗恶性通胀和维持长期购买力方面具有优势[13] 市场风险与监管反应 - 银行已快速阻止年轻人通过贷款炒金 担心亏损导致坏账风险[10] - 回收黄金的商家因价格波动停止回收 担心收购越多亏损越多[7] - 黄金已从温顺避险工具转变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投机品 价格受央行购金行为和美联储利率政策影响显著[19][22] 投资建议与资产配置 - 普通投资者应控制黄金投资比例在金融资产的15%以内 避免孤注一掷[22] - 强调投资需在认知范围内进行 不应追逐热点而应依靠资源关系[8] - 存钱被认为比投资更可靠 缺乏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者应远离市场[25]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下游刚需补库,现货成交尚可-20250703
华泰期货· 2025-07-03 1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谨慎偏多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逐步进入铅酸蓄电池消费旺季,价格走高激发下游采购积极性,宏观情绪回升和风险情绪溢出使铅价受益,沪铅2508合约可在16,800 - 17,000元/吨逢低买入套保,期权策略为卖出看跌@16,500元/吨 [4][5]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现货方面 - 2025 - 07 - 02,LME铅现货升水为 - 32.45美元/吨,SMM1铅锭现货价1692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无变化,多地铅现货升贴水有不同表现,铅精废价差、废电动车电池、废白壳、废黑壳价格较前一交易日均无变化 [1] 期货方面 - 2025 - 07 - 02,沪铅主力合约开盘17115元/吨,收盘1717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75元/吨,全天成交27524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863手,持仓51254手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57手,日内价格震荡,最高点17210元/吨,最低点17110元/吨;夜盘开盘17235元/吨,收盘1727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上涨0.64% [2] - 河南、湖南、云南地区冶炼厂和贸易商报价有不同贴水情况,铅价短暂止跌整理,下游企业刚需补库,原生铅现货成交较昨日相对好转 [2] 库存方面 - 2025 - 07 - 02,SMM铅锭库存总量为5.6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0.03万吨;截止7月2日,LME铅库存为268150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925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