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一根黄瓜撬动百亿市场,临沂小县城何以创造奇迹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23:37
产业规模与历史 - 沂南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夏、秋黄瓜生产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1] - 黄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934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栽培,1999年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10亿多斤[2] - 目前常年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65亿斤,产值120亿元,新品种覆盖率超80%[3] 种植技术与品种优势 -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3] - 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建立多个黄瓜研究基地,每年测试1000多个新品种组合[3] - 推广20多个优质抗逆高产新品种,平均3~5年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3] - 新品种"中农脆玉3号"含丙醇二酸是大黄瓜的3-5倍,具有减脂美容功效[2] 科技应用与智能化 - 智能育苗大棚采用环境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装置和全光谱LED补光灯[4] - 年培育优质种苗4000余万株,与顶尖机构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4] - 建立数字化交易平台"商易通",覆盖500余家客商和1.1万种植户[5] - 智能交易系统使效率提升20倍,纠纷率下降95%,年交易量突破5亿斤[5]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开发黄瓜青汁等饮品,采用冷榨技术使附加值提升5倍多,年加工能力1万吨[6] - 拓展黄瓜饮料、黄瓜面膜等系列产品研发[6] - 发展黄瓜腌渍、黄瓜酱等深加工产品,构建全产业链体系[7] - 已建设38家育苗场、10处交易市场、7家深加工企业[7]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温室黄瓜种植户1亩地年收入可达6万元[2] - 带动就业创业10万余人,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7] - 2024年荣登"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7]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7-06 20:14
医药创新政策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创新药43款,其中中国企业研发40款,跨国企业研发进口3款 [1] - 北京企业研发的全国首个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多家跨国企业宣布在北京建设创新研发中心 [1] - 国家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五大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 [2] - 医保部门将探索开放医保数据支持企业研发,建立商保创新药推荐目录,完善医保支付机制 [2] 医药产业支持措施 - 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揭牌,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发展研究,支撑关键技术协同攻关 [2] - 研究院将组织政产学研医金合作,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打造高水平智库和产业服务平台 [2] - 昌平区发布《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推动跨境研发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3] - 政策聚焦填补脑机接口、AI制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技术空白 [3] 医药创新方向 - 医保部门支持具备真正创新性和差异化的创新药,关注临床效果和患者获益 [2] - 政策明确树立医保商保协同发展的导向,调动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的积极性 [2] - 跨国企业加速在北京布局创新研发中心,显示北京医药创新实力和活力 [1]
这只烤鸭为何只卖二十五元?(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升级 - 街头烤鸭价格低廉的核心原因在于使用高性价比的樱桃谷白羽肉鸭品种,其养殖成本低且鸭身仅占肉鸭总体价值的25%,其余高价值部分(鸭翅、鸭胗、鸭毛)通过分开销售实现利润最大化 [1] - 行业通过"化整为零"的加工模式(从整只卖到分开卖)提升收益,关键在于完善的畜产品加工体系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量空间 [2] - 中国肉类协会调查显示,目前80%以上的畜禽肉以初级产品形态消费,深加工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3] 肉类消费趋势与市场动态 - 肉类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冷鲜肉、烧烤特定肉材、休闲食品、预制菜等细分赛道,需通过精深加工匹配差异化需求 [3] - 鸭鹅养殖规模曾因猪肉高价周期扩张,但随着猪肉供应恢复,其市场份额收缩导致副产品(如羽毛球原料鸭鹅刀翎)供应紧缺,2023年下半年羽毛球价格因此飙升 [2] 养殖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 - 行业通过数字技术(如黑龙江齐齐哈尔"数字牧场"系统)和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创新体系提升肉牛产业链附加值 [3] - 农业农村部推广精准配方低蛋白日粮技术,构建绿色低碳养殖生产体系以降低饲料成本 [3] - 未来需从品种培育、数智化应用到肉类分级标准完善等多环节发力,增强行业抗周期波动能力 [3] 供需结构与周期性特征 - 畜禽养殖因周期长、市场反应滞后及中小养殖场户较多,易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引发跨行业波动(如猪价影响鸭鹅替代效应) [2]
房山鲜食玉米开启采摘季,半天就能送上北京市民餐桌
新京报· 2025-07-03 15:51
行业分析 - 鲜食玉米产业采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从种植生产到包装销售实现一体化运营 [1][4] - 行业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通过小程序和电话预订覆盖京津冀及其他城市 [4][5] - 鲜食玉米采摘季持续20天左右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6] 公司运营 - 窦店村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00亩 种植"农科糯336"等优质品种 其中"农科糯336"为全国十大优秀甜加糯玉米品种之一 [4] - 公司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施用发酵牛粪替代农业化肥 实现有机健康种植 [5] - 生产环节采用农机装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同时邀请专家指导种植 今年种植密度增加 预计产能比去年增加近500穗 [5] 产品特点 - 鲜食玉米皮薄无渣 颗粒饱满 甜粒与糯粒比例约为1:3 具有低脂营养、清香甜糯的特点 [4][5] - 产品采用独立包装 全程冷链锁鲜 从采摘到市民餐桌仅需半天时间 [4][5] - 品牌"鲜玉米窦"已获得消费者认可 线上线下均收获好评 销售额较往年翻一番 [5] 技术支撑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农科糯336"采用人工杂交选育技术从上万个杂交组合中选出 [5] - 推广研究员蔡万涛对点帮扶农场 更新种植方案并多次到田间指导生产 [5] - 公司回收玉米秸秆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 人力资源 - 采摘工人一半来自窦店村 坚持人工作业以确保品质 人工分选不同大小的优质玉米 [5] - 农户凌晨开始劳作 根据当日订单精准开展采摘工作 [4][5]
各地加速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发扬饮食文化 打通增值链条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发展 -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1] -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食品产区和产业,将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 -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4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贵州刺梨产业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 [2] - 山西沁州黄小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带动3万多户农户 [3] 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 - 柳州螺蛳粉产业形成"生产+加工+科技+文旅"现代化产业集群,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 [4] - 贵州刺梨产业推进"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强化产研结合,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4] - 山西沁州黄小米构建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6] 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 柳州建成全国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深化与10多家科研院校技术合作 [4] - 贵州省完成44项刺梨研究课题,实施15个科技项目,提升刺梨功效成分利用和精深加工 [5] - 山西沁县近3年累计投入6731万元支持重点农业企业,推广"冬播谷子"技术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柳州螺蛳粉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文化体验精品线路和"非遗"体验目的地 [7] - 贵州刺梨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刺柠吉"等拳头品牌 [7] - 山西沁州黄小米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线上销售占比达30% [8]
海南橡胶: 关于参与海南华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名下财产竞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5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参与海南华橡名下四家公司股权及一辆机动车的网络公开拍卖 评估值为585,877,87461元 起拍价为410,114,51223元 [1] - 拍卖将于2025年6月26日至27日在淘宝网阿里拍卖破产资产网络平台进行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1][2] 交易背景 - 公司与海南华阳共同设立海南华橡 公司实物出资2800万元持股35% 海南华阳现金出资5200万元持股65% [2] - 2019年双方签订增资协议 公司以四家深加工公司100%股权增资至62,11127万元 海南华阳未履行出资义务导致诉讼 [3] - 法院判决海南华阳支付滞纳金 因拒不执行已启动强制清算 公司实缴出资占比8625% 海南华阳仅1375% [4] 标的基本情况 - 拍卖标的包括四家深加工公司股权及一辆奥迪车 四家公司分别为经纬乳胶丝(评估值298,245,79533元)、安顺达橡胶(41,814,37918元)、老城海胶(28,230,91894元)、知知乳胶(296,19076元) [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 海南华橡账面资产总额669,893,46981元 所有者权益646,073,80156元 [5] 交易影响 - 竞拍成功将推动公司橡胶产业园建设 完善精深加工产业链 符合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7] - 通过司法清算可强制执行海南华阳应分配剩余财产 抵偿其债务 解决历史出资纠纷 [4][7]
育成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 肉牛冻精供应量全国第二—— 河南如何继续牛劲十足
河南日报· 2025-06-26 07:26
肉牛产业市场动态 - 主产省活牛价格同比上涨13.4%至每公斤26.69元,牛肉批发价同比上涨4.0%至每公斤63.25元,呈现触底反弹趋势 [3] - 河南2024年牛存栏355万头,出栏243万头,牛肉产量39.13万吨同比增长3.0%,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 [3] - 养殖户单头牛利润回升至700-800元,活牛市场价格已超过每斤12元的养殖成本线 [3][8] 技术创新与种质资源 - "豫牛一号"芯片技术将传统选育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即时预测,实现德南牛新品系核心群构建 [4][6]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肉牛种质创新,解决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 [6] - 河南拥有南阳黄牛、德南牛、皮南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等五大特色肉牛品种资源 [16][18][20][22][24] 养殖模式创新 - "25512"母牛养殖模式实现夫妇2人管理50头牛,年利润20万元,2024年泌阳县该模式养殖场户规模逆势扩张 [10][11] - 确山县"小群体大规模"模式配合1500元/头牛犊补贴政策,推动合作社规模化发展 [11] - 嵩县"托牛所"、柘城"五个一批"等差异化模式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12] 资源利用与成本控制 - 河南年产可饲用秸秆650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不足25%,秸秆饲料化可降低60-70%的养殖成本 [7][9] - "牛粪+秸秆"好氧堆肥技术形成生态循环链,降低饲草成本 [12] - 小散户通过自收麦秸(300元/吨)和免费花生秸秆实现精细化低成本养殖 [9] 产业升级方向 - 培育皮南牛等新品种,具备生长快(出肉率高15%)、肉质佳、溢价高的特点 [13][14] - 发展大理石花纹肉、雪花牛肉等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14] - 推动"草+畜+粪+草"种养循环和智能化养殖,缩小与进口牛肉成本差距 [12][13]
赴外招商、开门迎商、竭诚惠商 三个视角 看黑龙江吸引外资(大数据观察·投资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43
黑龙江与沙特经贸合作 - 投资中国·黑龙江—沙特阿拉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利雅得举行,中沙企业签署7项协议,涉及冰雪经济、传统能源升级和农产品贸易等领域,金额上亿元 [1][2][3] -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公司与沙特精英医疗集团签署5年海合会区域独家代理分销协议,金额上亿元,首批手术机器人预计年内交付 [3][4] - 沙特塔吉·塔玛约兹承包公司计划与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共同建设、运营利雅得"沙漠冰雪王国"冰雪主题旅游度假区 [4]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 俄罗斯蜂蜜厂通过哈洽会产销对接机制拿下119万元零售额,并与上海、安徽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将蜂蜜饼干投向中国市场 [5][6] - 哈洽会设有线上线下跨境法律服务机制,帮助外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如查处仿冒蜂蜜供应链并销毁假货 [6] - 加拿大品牌露露乐蒙在黑龙江业绩增长迅速,计划今年开设新店铺,与黑龙江冰雪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契合 [7] 外资企业支持政策 - 哈尔滨市双城区政府接手维护雀巢自建电力专线,帮其省下每年10多万元的维护费用,并计划由政府出资升级改造该电力专线 [8][9] - 双城区"五包一"包联服务专班3年间为雀巢撬动超2500万元政策资金,新厂区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近四成 [9] - 双城区配套引进9家包装生产企业,降低雀巢本地供应链成本,雀巢30多年累计在黑龙江投资30亿元 [9]
“鸭绿江畔,丹东真好!”(边城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46
丹东轻工业发展 - 丹东被称为"轻工业之都",拥有轻工业门类68个,轻工产品1100多种,形成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的工业体系 [10] - 孔雀表业集团年产手表机芯超500万块,带动本地2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每年产业投入超2000万元,研发人员超300人 [9] - 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6年研发投入1.6亿元,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0余项,智能燃气表全国使用量达800余万只 [11] 丹东草莓产业 - 丹东草莓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391.6亿元,2024年种植面积8.75万亩,产量28.8万吨 [14] - 君桦生态果业每年繁育草莓种苗300万株,冷冻苗等1500万株,使草莓亩均产量增加约25% [13] - 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2024年草莓出口额超1000万元,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 [14] 丹东文旅产业 - 2024年丹东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55.61%,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13.66% [8] - 虎山长城"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7] - 丹东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推出江海游、红色游、生态游等多元业态 [8] 丹东生态资源 - 丹东森林覆盖率达65.7%,已记录野生动物42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89种 [4] - 鸭绿江口湿地监测到鸟类324种,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100% [3][4]
嘉宾风采 |2025年中国(乐山)硅产业链发展大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6-13 16:31
有机硅行业发展展望 - 有机硅行业在"十五五"期间有重要发展前景 主办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特邀协办单位为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1] 行业专家背景 - 白洪强博士现任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兼任硅产业绿色发展联盟SAGSI秘书长 具有15年以上有机硅及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经验 主持参与超100项相关咨询项目 发表论文数十篇 获13项专利授权 [5] - 魏奎先教授为硅冶金与硅材料领域专家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 主持2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包括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8] 行业活动信息 - 活动方期待与参会者在四川相见 暗示会议地点为四川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