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在华投资持续加码 安利续写“进博”故事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07:40
进博会平台价值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1] - 博览会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 [1] - 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引入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新题材 [1] -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持续为国际经贸合作和中国及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1] - 进博会的集聚效应让全球企业一站式把握中国市场前沿脉搏,坚定在华持续投资信心 [3]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美国安利公司总部始终将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级市场 [3] - 安利中国已连续22年位列安利全球最大市场 [9] - 公司作为大健康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不断延链、扩链、补链 [3] - 中国被视为公司的战略增长引擎,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1] - 公司已完成外资企业在华“二次创业”,实现从“中国优先”到“中国领先”的跨越 [13] 研发与创新投入 - 2023至2027年间,公司启动为期五年、金额达2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 [13] - 投资计划中5亿元用于加强研发,包括自有有机农场建设、植物抗衰研究和航天育种科研等项目 [13] - 2015年,公司在无锡设立植物研发中心,作为纽崔莱全球植物研发“主场” [6] - 公司融合AI与算法技术,开发“神农”系统,能快速寻求健康最优解,持续上线新品 [6] - 公司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中草药本土研发体系,与中国航天合作实现中草药规模化航天育种 [8] 产品展示与业务重点 - 公司在进博会重点展示以植物营养素为核心原料的产品组合及健康解决方案 [4] - 展示领域覆盖“代谢健康产品”、关注膳食均衡的“营养早餐产品”、“体重管理”和“心血管健康”等 [4] - 产品覆盖基础营养和功能性健康解决方案 [4] - 公司推动多款中草药特色产品畅销本土,并成功出海 [8] 具体投资与运营规划 - 21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中,7亿元用于升级改造广州生产基地,优化全球供应链 [13] - 4亿元用于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使运营更加高效智能 [13] - 5亿元用于升级遍布全国的100多家体验馆体验店,推动高品质健康生活消费 [13] - 公司借助中国产业创新生态和市场应用场景,将机器狗用于智慧有机农业,服务中草药种植标准化 [8]
八赴进博之约 益海嘉里金龙鱼携多款健康功能性新品亮相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9 19:05
公司战略与主题 - 公司以"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开创大健康产业新纪元"为主题,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展示其全球布局和业务进展 [1] - 公司致力于通过结合产业、研发、加工优势,持续打造安全、健康、强功能的大健康产品体系 [1] - 公司从聚焦优质厨房食品供应,延伸至产业链布局,中央厨房园区新模式是其重要突破 [3] 大健康产品与品牌 - 公司于今年4月发布大健康品牌"金龙鱼丰益堂",其功能性产品在进博会引发广泛关注 [1] - "金龙鱼丰益堂"品牌传承中国食养文化,打造强功能性食品以满足特定人群健康需求 [2] - 具体产品包括为血脂异常人群打造的植物甾醇蛋白乳、适合超重肥胖人群的甘油二酯油以及满足控糖需求的低GI优质碳水 [1] 科研实力与行业认可 - 公司研发中心牵头的项目荣膺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印证了其在营养健康领域的科研深度 [2] - 米糠榨取稻米油精炼技术的突破,为中国油料进口减轻压力 [3] - 品牌能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高效落地,底气源于公司全产业链的硬实力与深耕科研的积累 [2] 产品组合与市场拓展 - 公司依托全球供应链优势,带来一系列原装进口新品,如纽麦福6.0高蛋白全脂纯牛奶、白翼松饼预拌粉等 [2] - 针对烘焙客户推出新品,包括金龙鱼燕山低糖干酵母、利美膳田园玉米面包预拌粉等 [2] - 进博会展出稻米油与6步鲜大米等明星产品,展示水稻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全价值开发 [3] 产业链与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对稻谷的全价值开发,包括利用稻壳和米糠 [3] - 中央厨房园区模式已建立9个园区,分布于杭州、昆山、廊坊、重庆等地,并与数十家客户达成合作 [3] - 中央厨房园区吸引上下游头部企业入驻,共享资源,完成从农产品加工到食品生产的全链条业务 [3] 市场机遇与社会需求 - 中国现有4亿超重肥胖人群,3亿多心血管病人,1亿多糖尿病人,膳食干预市场需求巨大 [1] - 公司对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是对社会迫切需求的深度洞察和国家大健康战略的积极响应 [1]
西麦食品(00295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大健康战略顺利推进,利润表现超预期
华鑫证券· 2025-10-30 19: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西麦食品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超预期,大健康战略推进顺利,盈利能力稳步优化 [1][2][3] - 公司成本端持续受益于原粮价格下行,费用管控效果显著,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产品端通过品类创新和结构优化驱动增长,新推出的药食同源系列反馈积极,电商渠道盈利能力改善 [3] - 基于2025年三季报,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0.77/1.02/1.27元,对应PE分别为28/21/17倍 [8]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总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43.75% [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27.11%,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5.0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至9.31% [2]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的41.3%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43.6% [10] 产品与渠道分析 - 纯燕产品凭借品牌优势增速优于行业,高毛利的复合燕麦产品营收高增优化产品结构 [3] - 药食同源系列于2025年9月上市,试点反馈积极,预计2026年进入销量释放期 [3] - 电商渠道在克制费用投入下保持快速增长,规模效应释放带动渠道盈利能力改善 [3] - 线下渠道中,零食量贩渠道增速与门店开拓同步,山姆渠道已导入三款新品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贡献增量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22.76亿元、27.13亿元、31.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0.0%、19.2%、17.8% [10]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28亿元、2.8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9%、31.7%、24.0% [10] - 预测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7元、1.02元、1.27元 [10]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的8.7%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15.4% [10]
香江1号联合泰创科技等发布《全球可持续与健康生活环境白皮书》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11
白皮书发布与核心框架 - WELL人居实验室、未来生活艺术研究院、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松下电气、香江1号与泰创科技联合发布《全球可持续与健康生活环境白皮书》[1] - 白皮书首次构建“城市住区森林环境体系”,涵盖住区森林环境标准与室内森林环境指数两大组成部分[2] - 该体系包含自然感知体验、微气候舒适控制、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多样化生活场景适配、建筑—人—自然智能互动、住区生态结构多样化和长期可持续管理七大维度[2] 行业战略方向与理念 - 绿色设计被视为连接“健康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3] - 大健康战略需实现三大升维:从“健康管理”到“生命建设”、从“个体健康”到“共同体健康”、从“商业价值”到“未来价值”[3] - 未来生活艺术研究院通过“香江1号”项目打造“139健康生活体系”,以三大维度(全域呵护、全链赋能、全息陪伴)和九大生命支持系统践行战略升维[3] 技术应用与项目实践 - 香江1号项目作为实践案例,展示了森林环境体系在高密度城市中的落地可能[4] - 项目深度融合仿生学原理、本土植物群落与现代智能技术,构建多维健康生活系统[4] - 项目采用超500种植物构建多层次立体生态网络,使住区核心区负氧离子浓度比临街区域提升4.5倍[4] - 通过高大乔木冠层遮荫与智能喷雾系统,在夏季营造出比外界低3—5℃的微气候[4] - 利用nanoe X等空气净化技术与智能新风系统,将室内PM2.5浓度控制在15μg/m³以下,CO₂浓度低于900ppm[4] - 项目与松下、泰创等科技伙伴合作,构建“8恒+森环系统”,精准调控健康生活环境核心维度[4]
低利率时代寿险业迎大考,招商信诺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常颖:“大健康”特色化经营驱动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9-29 17:16
行业整体挑战与应对 - 中国寿险行业已进入利差损的风险化解攻坚期 [1] - 国际寿险市场应对利差损的四大措施包括降低定价利率、发展保障型与浮动收益产品、调整资产配置、加强费用管控 [3] - 中国监管引导下三年内完成三轮利率调整,定价利率从3.5%降至2.0%,下降150个基点 [3] - 健康险、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以及分红险、投连险等浮动收益产品成为行业发力重点,以降低低利率冲击并贴合客户需求 [4] 公司核心战略转型 - 公司推动两大战略调整:严格控制负债成本以及分红险全面转型 [3] - 公司负债成本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得益于化解存量业务压力、精细化管理费用、优化资产负债匹配 [5] - 公司分红险在银保新单业务中占比从2021年的6%提升至目前95%以上 [5] - 公司看好健康险市场前景,坚定推进大健康战略 [3] 大健康战略与差异化竞争 - 公司布局大健康战略,通过保险+健康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2017年成立健康管理公司,2024年设立互联网医院 [5] - 公司拥有超过1000家直付医院网络,覆盖全国百城万店,高端医疗险市场占有率超过30% [5] - 健康险经营逻辑涉及医疗网络、药品福利、健康管理、数据系统等复杂生态 [6] - 公司借鉴外方股东美国信诺经验,其营收中保险仅占16.8%,药房生态占比超过75% [6] 市场机遇与未来方向 - 中国老龄化加速和慢病人群达亿级规模为健康险带来巨大空间 [6] - 政府推进DRG、DIP改革为商业保险腾出更多补充保障空间 [6] - 公司计划打造全场景保障体系,并与招商银行协同,整合中高端医疗保险、企业福利计划和健康管理服务,制定差异化金融+保险综合解决方案 [6] - 公司将借助招商银行优质客群和美国信诺的全球网络,构建好医好药好体验的健康服务特色 [7]
招商信诺迎高管调整 王颖拟履新董事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9:49
核心人事变动 - 招商银行副行长王颖拟接任王小青担任招商信诺董事长 相关决议已获股东会表决通过 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 [1] - 王颖在招商银行工作28年 为现任四位副行长之一 分管零售业务 拥有南京大学硕士学位 [1] - 王小青因调任招商金控卸任招商银行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所有职务 包括兼任的三家子公司董事长职务 [3] 子公司管理层现状 - 招商信诺资管董事长职位目前暂空缺 [2] - 招商信诺人寿和招商信诺资管的董事长通常由同一人出任 自资管公司2020年10月成立以来经历两任董事长 [3] - 招商信诺人寿目前高管架构为"一正一副三助理" 总经理常颖同时担任子公司招商信诺资管的副董事长 [4] 财务表现 - 招商信诺人寿总资产2366.89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3.08亿元 [4] - 招商信诺资管总资产11.16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0.71亿元 [4] - 招商基金总资产153.91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7.89亿元 [4] - 截至2025年8月末 公司原保费收入达342.2亿元 同比增长8.34% [6] - 净资产规模达174.40亿元 同比增长58.63% [6] 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大健康差异化发展战略 以对抗行业中部公司平庸化趋势 [6] - 战略获中美双方股东支持 美方股东Cigna战略重心为健康险和健康服务 中方股东招商银行期待其成为具有健康特色优势的保险公司 [6] - 在低利率环境下加速推进大健康战略 以差异化发展路径应对行业挑战 [6] 业务调整具体措施 - 积极降低负债成本 主动放弃保费高利率高的固收类产品 2025年上半年固收类产品新单年化保费已降为0 [7] - 加快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 银保渠道分红险占比从2021年6%提升至2024年70% 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95%以上 [7] - 推动大健康业务转型 高端医疗团险市场份额增长至37% 个人短期健康险新单年化保费同比上涨超60% [8]
西麦食品谢庆奎:75岁,仍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3:3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8%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2% [7] - 公司制定高质量创新发展新三年规划 2025年是开局之年 提出"简化促增长"原则 [7] - 公司是中国燕麦行业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上市公司 占据市场第一份额 [6] 大健康战略布局 - 2024年3月正式发布大健康战略 打造燕麦谷物外的新增长曲线 [9] - 成立西麦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于大健康食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9] - 战略方向确定为"药食同源+生物发酵" 与一阳生集团建立战略合作 [11] - 成立合资公司"西一生物科技" 由西麦食品持股51% [11] - 一阳生集团拥有150多项专利 在生物发酵领域实力强大 [11] - 将重点推出大健康口服液等产品 共同开拓千亿级市场 [12] 产能扩张计划 - 江苏西麦二期竣工投产 提出"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宿迁新西麦"目标 [3] 企业管理与传承 - 对接班人持开放态度 认可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或职业经理人 [14] - 聘请孙红艳担任公司总经理 为内部培养的职业经理人 [14] - 以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为学习榜样 注重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 [14]
头部险企,正在鲸吞“老江湖”招商信诺的地盘
招商信诺业绩表现 - 前六个月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256.5亿元,同比下滑3.87% [4] - 第一季度保费收入为155.43亿元,同比下降15.01% [4] - 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一季度保费同比下滑 [4] - 是10家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一家出现保险业务收入缩水的公司 [4] 行业趋势与银保渠道表现 - 银保渠道以5300亿元新单规模保费超越个险,时隔14年重回行业第一大渠道 [8]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增长65.1%,中国人寿增长超过111%,太保寿险增长96%,平安人寿增长75% [8]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67%,新单保费收入358.73亿元,同比增长111.10% [9] - 平安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228.75亿元,同比增长74.67%,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0% [9][11]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16.6亿元,同比增长82.55%,新单保费收入290.38亿元,同比增长95.60% [9]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461.92亿元,同比增长65.10%,首年期交249.39亿元,同比增长150.30% [9]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107.7% [11] 招商信诺业绩下滑原因分析 - 公司主动停售部分固收类增额终身寿险,并将资源更多转向大健康方向 [4][14] - 2025年9月1日停售多款产品,包括定额给付天价保险、失能收入长大保险A款、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改、传家典佑终身寿险,原因均为公司业务策略调整 [6] - 银保渠道业务常年占比超过八成,且内部有超过九成依赖招商银行单一渠道 [12] - 银行取消"1+N"模式后,代销产品范围扩大,渠道选择权更集中在银行一方,资源向头部险企倾斜 [12] - 头部险企产品线更丰富、品牌更强势,能够提供更高佣金与配套资源,对中小险企形成"加速挤压" [13] - 阳光保险银保渠道新单减少了5% [14] - 公司新三年战略首年将发展重心转向大健康领域,短期内健康险难以弥补传统险下架带来的缺口 [14][15]
招商信诺:坚定推进大健康战略,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9-12 20:0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低利率时代导致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滑,潜在利差损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引发企业巨额亏损和净资产大幅缩水 [1] - 2024年人身险业务同比增长13.27%,但2025年上半年增长已明显放缓,反映市场承压加大的现实困境 [4] - 监管政策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及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引导行业由粗放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4]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升级推出“大健康全球战略 2.0”,并发布2025-2027三年战略规划,核心围绕大健康转型,业务目标和资源全面倾向健康类业务 [2][4] - 新战略聚焦“加速发展健康保障险、加速发展健康服务、稳健发展寿险业务”三个领域,旨在建立“死差+费差+服务差”多元盈利模式,突破“利差依赖” [2][5] - 战略目标是摆脱规模依赖、重构增长模式,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中小险企的周期穿越 [2][4] 具体业务举措 - 将中高端医疗险作为商业健康险发力点,在该细分领域市场份额保持在30%以上,行业排名前三 [5][6] - 深化与招商银行协同,整合中高端医疗保险、企业团体福利计划和健康管理服务,制定差异化“金融+保险”综合解决方案 [6][7] - 拓展出海创新业务,为出海企业提供定制化团体跨境保障方案 [7] - 外拓互联网保险业务,与蚂蚁保深度合作,产品策略全面转向大健康,例如“健康福·少儿百万重疾险”累计销售超8万件,单日最高承保超1000单 [7] 核心竞争力构建 - 深耕全球优质医疗网络,合作医疗机构达220万家,签约多家美国、英国、日本顶级专科医院;国内搭建“百城千家万店”网络,覆盖312座城市、1296家医院和29109个合作网点,复旦百强医院覆盖率69% [10] - 打造前沿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海外直通、国内就医直通、互联网直通及健康管家”“3+1”版块服务逾150万客户;2024年海外就医赔案量1.5万,直付比例39%;国内二诊超175件;视频问诊服务人次超2.6万 [11] - 自建专业健康管理团队,健康顾问具备医学背景,并配备7×24小时中英双语客服团队,引入国际服务规范 [12] 科技赋能与运营效率 - 借助AI、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和健康险运营竞争力 [14][15] - 三级控费体系领先行业,2024年中高端医疗险总理赔58万件,直付服务占比59%,直付赔付金额占比76%;事后理赔线上受理,效率较2023年提升11% [15] - “诺e保”AI核保机器人覆盖400+疾病类型,已为全渠道16万人次客户提供服务,完成9万件保单核保;“小诺导医”平台涵盖全国10000+医院、13万+科室及82万+医生数据 [16] - 2025年整合“大运营体系”,团险询报价、契约保全及理赔处理时效等关键指标优化幅度达10%-35% [16]
马应龙中期营收净利双增长 研发费增9.35%加码大健康
长江商报· 2025-09-04 07: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9亿元 同比增长1.11% [1][2] - 归母净利润3.43亿元 同比增长10.04% [1][2] - 扣非净利润3.22亿元 同比增长4.24% [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7.94% [1] 主营业务发展 - 母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51% 其中治痔类药品营收增速超7% [2] - 零售终端品种产出显著提升 卫生湿巾系列业务快速放量 [2] - 新增数款新品并升级配方 同步铺设数百台取纸设备 [2] - 医疗服务板块受医保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直营医院营收下滑 [2] - 通过病组结构调整和拓展胃肠镜等非医保业务应对挑战 [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3729.16万元 同比增长9.35% [1][3] - 中药一类创新药虎麝止血止痛膏已启动临床并完成病例入组 [3] - 化药一类创新药MC-001持续优化先导化合物 [3] - 玻璃酸钠滴眼液(单剂量)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3] 大健康战略推进 - 上半年开发新品17款 升级产品16款 涵盖特妆和医疗器械等品类 [3] - 取得首个儿童特妆注册证 [3] - 美妆八宝系列营收同比显著增长 过百万级单品梯队持续扩容 [3] - 功能性益生菌等新品陆续上市 [1] 渠道与数字化转型 - 百家肛肠诊疗中心完成布局 重心转向运营能力提升 [2] - 通过搭建学术网络和组织专家示教深挖医疗终端价值 [2] - 特约经销商数据直连率达到100% [3] - AI技术应用于智能客服数字人及营销内容生成 辅助内容占比超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