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封关运作
icon
搜索文档
封关红利撞上两岸融合,海峡创新平潭唯一国资领风骚
全景网· 2025-10-31 18:32
海峡创新(300300.SZ)公司概况 - 公司是平潭唯一国资控股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平潭投资促进局 控股比例达16% [1] - 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6.87% 机构资金连续净买入 [1] - 2025年10月31日股价收报10.25元 日涨幅20.02% 换手率42.56% 成交额26.86亿 总市值68.35亿元 [1][4] 海峡创新(300300.SZ)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智慧城市11甲资质 参建上千个项目 深度参与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建设 算力规模达2300P [1] - 旗下平潭互联网医院持有执业许可 参股蜂助手11.04%股权布局智慧云算 形成数字基建、医疗、创投多元生态 [1] 平潭发展(000592.SZ)公司概况 - 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39% 资产负债率降至41.28% [2] - 2025年10月31日股价以7.08元涨停收盘 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 成交额达33.43亿元 总市值136.8亿 [2][4] 平潭发展(000592.SZ)业务布局 - 公司经营近90万亩林区 年产能超50万立方米板材 黑胡桃木进口量居全国前列 [2] - 与中国中免合作开展离岛免税业务 斥资5.33亿元切入光伏电站领域 [2] 平潭区域政策机遇 - 平潭作为全国第三个实施特殊监管模式的区域 封关后将实现货物、资金、数据跨境自由流动 [3] - 平潭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2021-2024年数字经济企业新增4038家 [3] - 国际旅游岛建设推进 2024年外国游客激增5.1倍 [3] - 平潭已建立覆盖台胞就业、就医、居住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3] 行业与市场展望 - 海峡创新近三日机构净买入叠加20%涨停 平潭发展连续放量冲高 体现政策预期与业绩改善共振 [4] - 2025年1-8月闽台贸易额已达607.5亿元 两家公司有望成为对台融合主题核心标的 [4]
“奋进新时代·建功自贸港”2025年主题巡展启动
海南日报· 2025-10-29 09:40
海南日报海口10月28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10月28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主 办、海南日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奋进新时代 建功自贸港"2025年主题巡展在海南大学正式启动,旨 在通过展示自贸港建设成果、普及封关运作知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引导广大干部 群众和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到自贸港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当天,主办方还在海南大学举办分享交流会,邀请自贸港优秀创业代表、优秀工作者代表以及政策 专家,与高校学生面对面交流,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创业经验、解读人才就业政策,为青年学子提供精准 指导。 据悉,活动将在全省开展共计42场巡展。巡展地点不仅涵盖全省19个市县及21所高校,还包括陵水 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等重点园区,以及海口美兰机场、海口高铁东站、 万绿园、日月广场等主要交通枢纽和城市人群聚集地,力求实现最大范围的公众覆盖。值得一提的是, 在高校巡展现场,活动还特别设置了趣味打卡点,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 为加深公众对封关运作政策的理解,主办方将举办23场自贸港政策和封关运作知识答题抽奖互动活 动,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关键知识,提升政策传播率。 ...
人民日报: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人民日报· 2025-10-20 10:04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红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预计在两个月左右后实施 目前封关配套政策和试运行工作正加快进行[1] - 封关运作将带来海关监管和税收征管等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创造机遇[1] - "零关税"商品范围已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1] 企业及产业具体机遇 - 开展境外认证改革试点 出海企业可在海南完成国外市场认证流程 无须辗转多国[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到全岛适用 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可节省资金[1] - "双15%"税收优惠将吸引高新技术 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人才落地海南[1] - 政策旨在培育壮大种业 深海 航天三大未来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高质量产业[2] -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将向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升级提质[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深化极简审批改革 打造"审管法信"一体联动监管服务机制 做到"无事不扰 有事管好"[3] - 推进"机器管招投标"和"机器管政府采购"等改革 大幅减少人为干预 形成"制度刚性+技术赋能"双驱动[3] -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3]
海南省经济技术促进会揭牌成立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13
据了解,作为肩负服务发展、链接资源、赋能产业等重要使命的社会组织,促进会将当好政策落地 的精准导航员,通过组建专业团队,深度拆解封关运作后的税收、监管、金融等政策细则,以政策解读 会、企业座谈会等形式为会员单位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确保企业懂政策、用政策、享政策;当好政企 协同的高级联络官,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制度,一方面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企业在封关运作中遇到的实 际难题,另一方面协助政府开展产业调研、注册试点等工作,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协会协调 的良性互动格局;当好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者,聚焦封关运作后重点发展的跨境电商、国际医疗、高端 装备制造等产业,联动国内外科研机构、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资源,搭建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人才 引入平台,助力会员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10月17日,海南省经济技术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在海口 揭牌成立。促进会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开放共赢为宗旨,全力打造政企协同的桥梁、技术转化的平 台、产业升级的引擎。 ...
海南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制度集成创新 - 海南形成20批共16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致力于推出更多标志性 引领性强的改革创新成果 [1] - 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信用修复一口申请 一网办理 并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1] - 改革创新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引擎 旨在助力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万无一失 首战必胜 [1] 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海南省数字贸易额达287.9亿元 同比增长44.5% [1] - 2024年前7个月海南省数字贸易额135.3亿元 其中计算机服务出口增长1.3倍 游戏企业出海业务增加6.7亿元 [1] - 全球领先商业数据公司邓白氏于2022年在海口注册成立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已为超15万家企业发放邓白氏编码 [1] 商业航天产业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五天两发 进入高密度常态化发射阶段 二期建成后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 [2] - 文昌国际航天城正与国家深空实验室共建四大科研中心 围绕火箭研发 卫星应用的产业链加速集聚 [2] - 商业航天发射场单个工位发射周期可从月发一次压缩至10天甚至一周 [2] 封关运作进展 - 海南自贸港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已全部建成 倒计时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 [2] - 海南已印发实施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海关监管办法等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 构建自由便利政策体系 [2] - 过去5年海南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吸引全球资本 [2] 特色园区建设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我国唯一医疗特区 [1] - 我国首个以教育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成 [1] -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下水投用 [1]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邓云秀:以法治建设护航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25
法规体系建设进展 - 自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7月已出台51件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 [1] - 省人大常委会统筹用好“三个立法权”以加快法规体系建设 [1] 立法工作重点领域 - 立法工作聚焦六大方面,包括封关运作准备急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民生和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3] -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制定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市场主体注销条例、外商投资条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及口岸管理服务条例 [2] -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支持产业园区制度集成创新,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以推动重点园区发展 [2] - 在营商环境方面,制定了全国首个公平竞争条例、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及商事调解规定 [2] -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规定及进境环境安全准入管理若干规定 [3] - 在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制定了安居房建设和管理若干规定并计划进行修订 [3] - 在风险防控方面,出台了反走私条例、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若干规定及海岸治安管理规定等法规 [3] 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 - 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聚焦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安排项目75件 [5] - 计划中条件比较成熟、拟提请审议的新制定和全面修订法规项目为28件,研究起草、适时安排审议法规项目为47件 [5] 封关运作法治保障 - 省人大常委会将统筹用好“三个立法权”,聚焦“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重点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6] - 计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五向图强”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商业航天、水产苗种、海洋经济、车联网等促进新产业与新业态发展方面的立法 [6]
港航控股优化调整客滚运输、集装箱、散杂货等业务板块,为封关运作做好准备
海南日报· 2025-09-18 10:22
业务板块优化调整 - 公司系统推进设施升级、流程优化和智慧监管,对客滚运输、集装箱、散杂货等业务板块进行优化调整,为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1] - 自9月15日起,新海港及粤海铁路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成为经此两轮渡港口出岛货运车辆的统一出岛通道 [1] 客滚运输业务 - 海峡股份通过多线路分流、预约甄别引导、隔离设施分流等方式,缩短由港外查验至港内登船时间,提升查验场通行效率 [1] 集装箱业务 - 秀英港区已完善“二线口岸”集装箱货物通关标识标线,并完成集装箱货物通关运行管理操作规程编制 [1] - 有效配合市县、省级及国家级三级查验设施验收与全要素实战演练,确保口岸具备应对复杂业务场景的能力 [1] 洋浦港区国际业务 - 国际港务主动开展“二线口岸”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为省内“二线口岸”提供制度参考 [2] - 洋浦港区TOS系统已实现与海南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数据交互,可自动完成货物运抵申报与查验信息获取 [2] - 系统对接有效提升堆场计划与外贸查验效率,为“二线口岸”高效、稳定、安全运行提供支撑 [2] 散杂货业务及设施升级 - 通用公司在秀英港区203、206两处仓库分别预留200平方米场地,配合完成隔断改造及照明监控系统安装,确保海关查验区正常使用 [2] - 完善秀英港区标识标牌及路面引导线,明确功能划分,拆除旧地磅并新建5条进出口地磅,优化闸口通行效率 [2] - 在马村港区外,通用公司腾挪70亩地建设海关公共查验地,并配备海关等智能业务技术用房 [2] - 推动港区信息化系统与“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对接,提升数据协同效率 [2]
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试运行首日:沿途标识明确 预约进港顺畅
海南日报· 2025-09-16 17:26
项目概况 - 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于9月15日开始试运行,作为统一的出岛通道 [1] - 试运行首日,车辆有序由集中查验场前往港口 [1] - 项目调整着眼于未来封关运作,旨在落实海关对出岛货物的查验要求并培养司机熟悉交通线路 [1] 运营流程优化 - 货车进入通道后,闸口系统自动识别车辆预约情况,已预约车辆可直接驶入安检通道,未预约车辆由工作人员引导至一层通道进行预约 [1] - 通过官方公众号、视频号、现场指示牌等多种渠道宣传预约流程和路线变化,确保司机"提前知、会操作、顺利行" [2] - 小车、客车及旅客离岛环节的通行路线保持不变,仍可从滨海大道、G15高速进入新海港港区 [2] 交通组织与效率提升 - 科学规划3条出岛货车专用线路,覆盖高速、主干道等关键通道 [2] - 采用多线路分流、预约甄别引导、隔离设施分流等方式,避免货车无序通行造成的车流阻滞 [2] - 通过优化通行方案,进一步缩短车辆从查验至登船过海的全流程耗时 [2] - 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并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根据实际车流数据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2]
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
36氪· 2025-09-15 17:49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机遇 - 2025年12月18日海南全岛正式启动封关运作 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1] - 封关后零关税主体更广泛 零关税商品目录品种更多样 对企业吸引力增强[1] - 开放水平更高 政策力度更大 辐射范围更广 营商环境更优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1] 税收政策体系 - 按照零关税 低税率 简税制 强法治 分阶段原则建立高水平自贸港税收制度[2] - 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但落地过程存在挑战 将持续动态优化政策体系[2] -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税收制度优势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2] 金融政策支持 - 推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 主线是助力企业家投资兴业尤其是跨境投融资[2] - 政策涵盖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 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飞机船舶融资租赁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2] 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 打造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总部基地和国际企业进入海南市场总部基地[3] - 承载企业国际业务总部 聚集国际高水平人才开展技术研发与国际交流合作[3] 重点园区产业布局 - 海口江东新区 洋浦经济开发区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园区围绕临空经济 国际运输 离岸贸易等产业推介[3] - 展示服务贸易发展成果 吸引国内外企业关注投资海南具体产业项目[3]
儋州洋浦:政策“试验田”首单效应凸显
海南日报· 2025-08-29 09:40
政策先行先试成果 - 洋浦保税港区实现全国首单创新研发中心落地 成为海南自贸港压力测试最前沿[2] - "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政策扩区首单业务全闭环落地 货值约20万港币的高端救援艇座椅完成维修及进出口流程[3] - 进口机电产品通关实现简化许可管理与零关税政策叠加 首票货值4.8万元 企业无需申请进口许可证即可报关[5][6] 产业业态发展 - 儋州洋浦在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健康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显著集聚效应[4] - 企业计划以保税维修业务模式承接亚太地区船艇年度大修任务 争取设立船艇亚太维修中心[3] - 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等更多品类保税维修业务正在抓紧落地[3] 政策制度创新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从洋浦保税港区逐步扩大至海南全岛 适用企业范围扩展至非海关高级认证企业[6] - 政策审核权限由国家部委下放至海南省 2024年实现全覆盖[6] - 洋浦海关通过渐进式改革推进政策扩区试点 释放制度创新乘数效应[6] 区域经济影响 - 首单实践呈现常态化趋势 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向多元化、高端化迈进[4] - 自贸港政策实现从"首单"到"多单"、从"一家企业"到"一个行业"的规模化应用[7] - 为封关运作积累系统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形成儋洋模式与儋洋经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