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智化

搜索文档
★深化人工智能赋能 七部门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赋能 [1] - 目标包括突破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关键技术,研发推广100款以上高性能产品,打造100个以上医药工业数智技术应用典型场景 [1] - 建设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及分中心,建设10个以上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数智技术应用验证与中试平台,培育30家以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服务商 [1] 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与应用 - 加强医药工业数智产品研发应用,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鼓励打造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生产制造、流通供应平台 [1] - 支持相关单位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强化标准规范等规则建设 [1] 医药工业数据平台建设 - 鼓励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设医药工业大数据平台,形成研发、生产、临床、大健康等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2] - 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数据要素市场试点,完善医药工业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具体规则 [2] - 培育专业化医药数据服务企业,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开展医药工业数据流通共享探索 [2]
创新药再迎重磅政策利好,前沿生物、赛力医疗等多股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1 19:37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研发、准入、支付、临床使用及出海五大方面共十六项举措 [1] - 政策明确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目录,并提高多元支付能力 [1] - 政策发布后创新药板块单日涨幅超3%,多只个股涨停,龙头舒泰神创阶段性新高 [1]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30日,创新药概念股年内平均涨幅达30.28%,远超上证指数 [1] - 舒泰神、三生国健等5只个股累计涨幅超100% [1] - A股22家创新药公司2024年营收462.2亿元,同比增长23.7%,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81.1%至8.3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22家公司营收121.9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8亿元 [2] 行业驱动因素 - 景气度回升:2024年行业营收增速23.7%,2025年一季度延续高增长且盈利改善 [2] - 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国务院推出24条医药改革举措,聚焦研发创新和审评审批 [2] - 七部门2025年4月发布数智化转型方案,提出AI赋能医药全产业链试点 [2]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AI技术推动能化产业数智化升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2:31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数智化升级 [1] - 传统煤电依赖集散控制系统与人工调控的模式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 [1] - 工业AI与大语言模型存在显著差异,工业AI需要专门的技术体系包括小数据量学习、抗幻觉算法、低功耗模型等 [2] - 能源化工产业工业数智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从云端协同到自主决策、从效率工具到低碳引擎 [2] 技术应用现状 - 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在人工调控模式下,单班操作人员日均需处理2000~4000笔控制指令,常出现控制滞后、参数振荡等问题 [1] - 全应科技智能化方案已覆盖热电、化工、冶金、环保四大行业,累计实施100个以上标杆项目 [1] - 化工热电厂升级改造后实现全厂99%以上自动化投入率,24小时内人工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运行效率提高1.7% [1] 行业优势与挑战 - 我国在工业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生产等行业设备每秒产生海量产业数据,为培育工业AI提供核心生产要素 [2] - 工业AI三大核心要素中,我国在工业数据层面具备显著优势 [2] - 大语言模型存在幻觉问题,难以理解工业生产数据,其高能耗特性不符合绿色低碳要求 [2] 公司战略 - 全应科技将持续深耕工业智能化技术研发,通过"工业数据+AI算法+行业知识"深度融合 [2] -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 [2]
解读5月份工业生产数据: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06:22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5月累计增长6.3% [1] - 制造业增长6.2%高于整体工业,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增长2.2% [1] - 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85.4%),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26种产量增长(52.3%)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5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贡献率达54.3%,占工业比重36.7%(连续27个月超30%) [2] - 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11.6%(较4月加快2.4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14.6%)、电气机械(11.0%)、电子(10.2%)保持两位数增长 [2] 消费品制造业表现 - 5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3个行业大类中10个实现增长(76.9%) [2] - 文教工美(10.1%)、化纤(6.1%)、农副食品(7.6%)增速较4月分别提升10.0/0.6/0.3个百分点 [2] -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22.6%)、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17.9%)、营养保健食品(14.9%)产量显著增长 [2] 高端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拉动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飞机制造(18.7%)、工业控制计算机(15.5%)、电子材料(14.5%)领跑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9.1%,智能设备制造(17.5%)、电子元器件(11.0%)突出,服务器产量增长220%,3D打印设备(40.0%)、工业机器人(35.5%)高速增长 [3] 绿色制造与新材料 - 新能源汽车(31.7%)、汽车锂电(52.5%)、太阳能电池(27.8%)产量快速增长 [3] - 高性能化学纤维(92.2%)、生物基化学纤维(21.5%)等新材料供给大幅提升 [3] 政策驱动领域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机制造(23.3%)、船舶制造(12.8%)、锅炉设备(11.8%)增长,金属轧制设备(34.3%)、气体分离设备(33.6%)等产量提升 [4]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产量增长11.3%,充电桩(26.0%)、平板电脑(30.9%)、电动自行车(20.5%)、5G手机(13.4%)受益 [4]
防御主线持续霸屏,A股下一个风口藏在哪?丨智氪
36氪· 2025-06-22 18:09
文 | 黄绎达 编辑 |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黄绎达 郑怀舟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未来大盘向上弹性有限, 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 本周(6月16日~20日)A股大盘震荡下行,上证指数在周内微跌0.51%,于6月20日收盘报收3360点;万得全A指数本周下跌1.07%。 板块方面,本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只有银行、通信这两个行业板块上涨,美容护理、纺服、医药生物、有色、社服等板块在本周领跌。 风格方面,红利、大盘股相对占优,中小盘、科创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 反映到宽基/风格指数上,红利指数、富时中国A50在本周上涨,上证50、中证 红利,科创100、沪深300等指数相对抗跌,北证50、创成长、中证2000等指数领跌。 港股大盘的走势与A股相当,恒生指数周内下跌1.52%;恒生科技指数在本周下跌2.03%。板块方面,12个恒生行业指数,只有资讯科技在本周上涨,医疗保 健、能源、原材料等行业板块在本周跌幅较深。 海外大类资产方面,美股三大指数在本周表现分化,道琼斯、纳斯 ...
第十届智慧制药学术产业大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21:55
大会概况 - 第十届智慧制药学术产业大会在天津举办 由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承办 [1] 大会主题与议题 - 大会以"AI技术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聚焦"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路径" [3] - 讨论关键议题包括中药行业数智化转型 智能制造 科学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3] - 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平台 鼓励青年投身中医药智能化研究与产业实践 [3] AI与中药产业融合发展 - AI赋能中药产业是大势所趋 既要积极作为也要脚踏实地 [3] - 制药工业数智化转型节奏需量体裁衣 关键技术突破需协同共享 [3] - 数智化转型需创新驱动 同时为企业带来价值跃升 [3] 行业倡议与活动 - 发布《制药工业数智化行动天津倡议》 由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中心与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共同体联合发起 [4] - 倡议提出从数智化转型目标 标杆药厂与国际标准建设 产教融合与创新生态构建三方面推动制药工业数智化 [4] - 大会同期举办多个论坛 包括圆桌论坛 中药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探索论坛 中药新技术交叉创新论坛等 [4]
【网经社月报】5月数字健康动态回顾:医谱 健康界 熊猫医疗违规被通报
搜狐财经· 2025-06-03 15:45
财报发布 - 京东健康2025Q1营收166.45亿元 同比增长25.5% 经营盈利9.34亿元 同比增长43.4%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17.7亿元 [7] - 阿里健康2025财年营收305.98亿元 同比增长13.2% 医药自营业务收入261.24亿元 同比增长10% SKU同比增长33.6%至123万 [8] - 新氧集团一季度营收2.97亿元 同比下降6.6% 轻医美连锁业务营收9880万元 同比增长551% 核销项目92900个 同比增长989% 核销付费用户45500人次 同比增长874% [9] 医药电商 - 京东健康联合中国生物制药发布两款新药 合作涵盖疾病知识普及、创新药首发、医疗资源下沉 [10] - 雍禾医疗与美团医药健康深化合作 聚焦线上产品升级、医生内容生态建设及服务标准化 [11] - 百年雷允上携手美团医药健康打通"线上挂号-线下初诊-线上复诊-送药到家-到店理疗"服务闭环 [12] - 叮当快药发布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 升级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13] 互联网医疗 - 轻松健康集团AIcare技术栈获"年度卓越企业"奖 与腾讯健康、圆心科技并列 [15] - 阿里达摩院与美年健康合作推动多癌筛查AI进体检 基于"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 [16] - 平安健康与乐心医疗达成智慧医疗合作 构建"预防-监测-干预"全链条健康管理模式 [17] - 海淀法院判决互联网医疗平台数据搬运案 赔偿230万元 系全国首例 [18] 政策动态 - 海南发布国内首个数字疗法支付政策 明确医保支付方向 6月1日实施 [20]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10月1日施行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从2018年8717家增至36万余家 [21] - 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推动AI与医药产业链融合 [22] 行业监管 - 52款APP/SDK因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 含医谱、健康界、熊猫医疗等互联网医疗应用 [19] 行业图谱 - 数字健康涵盖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运动健身等业态 主流平台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健康、丁香园、微医、新氧、叮当快药等 [25][27]
邓洲:人形机器人带来工业发展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5-28 08:27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在机械构造、智能化、拟人仿生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1] - 工程机械突破:双足站立奔跑、五指抓取等动作成熟,推动传动系统、机械设计、运动控制等技术发展,使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 [1] - 智力水平突破:传感和AI技术赋能下,人形机器人对外部世界感知更强,能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具备更高自主性和柔性 [1] - 拟人仿生突破:外形设计更具亲近感,交互简便,使用者无需专门学习即可通过人类语言下达指令,拓展非专业化应用领域 [1] 人形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对比 - 人形机器人当前主要应用于展示、引导、陪伴等服务或专业领域,工业场景可靠性及性价比低于传统工业机器人 [2][3] - 工业机器人以安全为基本原则,需物理隔离人类工作空间,操作需专业知识,参数修改需授权 [2] - 工业机器人强调效率优先,专业化设计(如焊接、喷涂机器人)牺牲柔性化,实现特定任务的高力量、速度、精确度 [2] - 工业机器人注重连续性协作(如汽车制造流水线4-6台焊接机器人组合作业),而人形机器人需独立工作损失协作效率 [2] 人形机器人对工业的潜在影响 - 助推"人机融合"发展:协作机器人(如发那科CR系列、ABB YuMi系列)通过技术破除人机物理障碍,已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应用 [4] - 促进工业数智化改造:人形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自主决策技术可提升工业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如智能焊接机器人自主识别多品种工件 [5][6] - 推动工业机器人可移动化:人形机器人的无线定位、轨迹规划技术可借鉴至轮式/履带式移动工业机器人,满足定制化生产需求 [6] 未来工业机器人发展方向 - 人形机器人技术将推动工业生产向高效、柔性、安全、智慧方向演进,虽短期内难大规模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但提供关键理念支持 [7] - 复合移动机器人(整合多关节机器人与自动导向车)快速发展,实现中小型工业机器人可移动化 [6]
新天药业(002873) - 002873新天药业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7:46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人员为通过线上参与“2025 年贵州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暨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2 日 15:40 - 17:40 [2] - 地点为“全景路演”网络平台(http://rs.p5w.net)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董大伦先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光平先生,财务总监曾志辉女士,独立董事官峰先生 [2] 心脑血管领域研发情况 - 公司有两个在研的 1.1 类创新药,项目 XTBXH539 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项目 XTHQT736 用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治疗、缺血性心肌梗死及心梗后心衰治疗 [2] - 候选药物通过临床前实验等研究,具有与现有治疗药物竞争的临床潜力,有望研发出具有脑神 经保护等作用的新型药物 [2] 自动化建设情况 - 公司自 2021 年开始将智能化产线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已完成多条制剂产线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升级改造 [2] - 智能化产能供给保障中心建成投运,两条国内领先、西南首屈一指的现代化智能产线投入运营 [3] - 全部产线升级投运后可保障全产业链系统产能需求,在成本控制等方面产生内生效益 [3] - 未来将按《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 - 2030 年)》要求,推进人工智能在生产智造领域全覆盖,推动智能化产业发展 [3] 化药制剂产线投资情况 - 投资建设化药制剂产线基于公司中长期发展需要和打造综合性医药企业战略目标 [3] - 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产业化,提升市场竞争力,承接委托生产业务,增加业务体量和利润,提升资产利用效能,降低运营成本 [3] - 投资 2.5 亿建设化药厂,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4] 收购上海汇伦情况 - 公司已于 2024 年 7 月 26 日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 [4]
医药工业加快数智化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14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 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 [1] - 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1] - 规划实施路径将引领行业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1] 行业提质升级 - 数智技术已成为推动医药工业持续创新和提质升级的关键因素 [2] - 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已提名22款临床前候选药物,其中10款获批临床试验许可 [2] - 智能中药生产线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8%,入选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2] 政策支持与市场地位 -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第二大药品和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3] - 拥有数智化发展所需的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 [3] - 通过电子批记录、全程追溯系统等实现精准控制生产过程和实时监控质量数据 [3] 数据要素整合 - 当前存在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数据孤岛"问题突出等挑战 [4][5] - 医疗数据标准化程度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技术落地效率 [5] - 鼓励共建医药大数据平台,形成高质量数据集,推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6] 具体发展指标 - 到2027年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制定修订30项以上数智技术标准 [5] - 研发推广100款以上智能制药设备、检测仪器和制药工业软件 [5] - 打造100个以上应用典型场景,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 [5] - 建设50家以上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打造5个医药数智化转型卓越园区 [5] 重点任务部署 - 四大专项行动包含14项重点任务:数智技术赋能、数智转型推广、数智服务体系建设、数智监管提升 [7] - 卓越场景、卓越企业、医药产业园区作为三类典型推广单元 [8] - 布局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质量支撑、培育创新载体、壮大服务队伍4项工作任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