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泰国拓店受挫 “东方星巴克”霸王茶姬难逃高开低走“命运”
犀牛财经· 2025-07-21 14:42
公司上市表现 - 4月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大涨15 86% 市值一度达77亿美元 [2] - 上市三个月后市值缩水近10亿美元 股价震荡下跌 [2] - 财报发布当日股价暴跌9 59% 市盈率仅14倍 低于同行水平 [4] 经营数据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同比下跌21% 华东市场跌幅超27% [3] - 招牌产品"伯牙绝弦"曾贡献35%GMV 但吸引力下滑导致业绩腰斩 [2] - 目前已有66家门店暂停营业 部分开业不足一年便闭店 [3] 商业模式挑战 - 门店总数达6681家 其中加盟店占比高达97% [2] - 加盟商回本周期拉长至两三年 部分因业绩下滑面临闭店 [2][3] - 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 但原料把控力和研发短板显现 [4] 产品与市场竞争 - 过度依赖单一爆品 新品迭代未能跟上市场节奏 [2] - 竞品模仿导致同质化 消费者新鲜感消退 [2] - 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供应链与产品创新力比拼 [4] 海外扩张情况 - 进军东南亚和北美市场 洛杉矶首店引发打卡热潮 [4] - 在泰国让出子公司控股权 借力本地企业解决供应链 [4] - 美国门店集中于华人社区 尚未打入主流市场 [4] 行业整体趋势 - 奈雪的茶 茶百道等上市品牌同样经历股价过山车 [4] - 市场对茶饮行业增长可持续性持审慎态度 [4] - 行业需平衡规模与盈利 打造差异化产品 [4]
昔日奶茶排队王,年轻人不想陪它演戏了
虎嗅· 2025-07-16 15:56
茶颜悦色品牌发展历程 - 2013年12月在长沙开出首家门店 主打中国风包装和诗意产品命名 如"幽兰拿铁""声声乌龙" [6] - 早期差异化策略:使用鲜奶和原茶原料 定价15元/杯 提供"不满意重做"、雨天半价等服务 [7][8] - 2018年因粉丝"吊打喜茶奈雪"微博意外出圈 成为长沙旅游打卡项目 出现高铁代购现象 [9][12][13] - 2018-2021年获4轮头部机构融资 2023年以732家店实现约5亿净利润 单店盈利能力超奈雪(2090万/1500家) [17] - 2024年新开266家门店创纪录 覆盖5省26城 湖北江苏门店超百家 但未进北上广 [30][3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竞品快速扩张:霸王茶姬2023年入长沙1年开50+店 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全国门店达3500-8000家 [26][48] - 模仿者涌现:茶颜观色等山寨品牌全方位复制其风格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4] - 产品同质化加剧:独特鲜奶茶优势被竞品追赶 价格战和出餐效率成新竞争维度 [45][51] 消费者行为变迁 - 排队经济退潮:消费者拒绝冗长流程(点单/核销/取餐三排队) 更倾向小程序提前下单 [37][38][47] - 仪式感反噬:1分钟产品口播、强制现场饮用等"古风服务"从特色变为负担 [39][40][46] - 需求多元化:果茶品类崛起 消费者从"打卡消费"转向日常便捷需求 [48] 品牌运营挑战 - 扩张困境:异地开店出现水土不服 如武汉门店核销流程与当地快节奏冲突 [50] - 产品迭代滞后:经典款改为季节限定 主辅料调整引发口味争议 两年无新爆款 [24][26] - 管理争议:2021年高管降薪风波 员工高强度服务流程被指"固定NPC" [41][40] - 营销失误:英文名Sexy Tea及擦边宣传语损害国风形象 [45] 行业趋势观察 - 地域网红品牌普遍面临扩张难题:文和友异地折戟 虎头局破产 墨茉点心局闭店 [49] - 头部企业转向产业链整合:布局上游原料 推进数字化 茶颜悦色在这些领域进展缓慢 [51] - 新茶饮进入效率竞争阶段:性价比和标准化服务取代情怀营销成为核心壁垒 [46][52]
新业态强势崛起 生产结构愈发清晰 我国茶产业逐步恢复稳健发展
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 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349.52万公顷,同比增加6.21万公顷,干毛茶总产量349.91万吨,同比增长4.78% [2] - 茶叶内销总额3257.55亿元,同比减少2.66%,主要因名优茶销量减少 [2] - 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深挖多元化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推进品牌升级实现稳健发展 [1] 消费市场变化与新增长点 - 名优茶呈现价平量调态势,茶品消费回归品饮属性,健康、养生、易调和、便携等特质受新一代消费者追捧 [2] - 新茶饮带动配方型袋泡茶快速增长,茉莉花茶为主的花茶类及花草茶、调和茶成为新亮点 [2] - 茶叶网上零售额约370亿元,同比增加6%,其中直播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增加10%以上 [3]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品牌专营店销售业绩均增15%以上,商超卖场依托自有品牌形成茶叶流通快速增长新通路 [3] - 骨干龙头企业加强新品推介与品牌宣传,打造多元"茶+"跨界混搭形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渠道拓展客群 [3] - 专业市场展示、集客功能弱化,销区市场承压较大 [3]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陕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应用5G物联网监测墒情、气象指标,优化灌溉及病虫害防控策略 [4] - 福建运用遥感卫星监测茶树生长,浙江试点精准采摘机器人,云南研发高原山地离线分级采茶机器人 [4] - 河南、福建等8省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产销全链条数据,云南、福建建设数字化交易平台提升茶青交易效率 [4]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福建建成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试点茶园碳票质押贷款,浙江完成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 [4] - 云南通过科学修剪、豆科间作复壮衰弱茶树,多家茶厂以风光供电抵消生产环节碳排放 [5] - 深加工技术推动传统茶叶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形成高产值农业全产业链 [5] 资本运作与新型生产关系 - 云南成立国有资本控股企业联合民营茶企,广西通过茶园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完善配套设施 [6] - 贵州允许茶园经营权分割登记吸引社会资本,"共享茶厂""茶保姆"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福建、浙江启动 [6] - 河南商超采用原产地直供模式实现价格透明化,江苏企业联动京东超市销售原产地春茶 [6]
新茶饮新表达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26
行业概览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547亿元,同比增长6.4%,2028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 [1] - 新茶饮相关企业超30.4万家,2025年新增1.5万余家 [3] - 新茶饮消费者黏性强,每周购买2次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7.9%,2024年26%的消费者计划提高消费频率 [3] 产品创新 - 新茶饮打破传统原叶热泡消费方式,以优质茶叶配鲜奶、水果等原料现场调配 [2] - 喜茶推出超级植物茶系列产品,羽衣纤体瓶单月销量达350万杯 [5] - 奈雪的茶推出"66颗蓝莓桑葚酸奶昔"等多款"轻养鲜果茶",加入益生菌酸奶等营养食材 [6] 供应链建设 - 喜茶在全国甄选12000亩优质茶园,布局超万亩订单农业合作果园 [6] - 喜茶推出新茶饮行业首款获得无抗无激素产品认证的源牧3.8牛乳 [6] - 行业对小众水果等原料的挖掘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1][6] 消费趋势 - 消费者从"甜蜜依赖"转向健康选择,偏好0卡糖、去奶盖等选项 [4][5] - 46.9%的年轻人通过新茶饮认识更多中国传统茶,54.68%感受到茶文化魅力 [7] - 健康理念推动产品创新,如羽衣甘蓝等低热量原料受追捧 [5][6] 文化传承 - 茶颜悦色将意式咖啡萃取方式融入中国茶制作,坚持鲜茶现调现萃 [7] - 推出"名画奶茶杯"系列,将《千里江山图》等古典名画融入设计 [8] - 通过联名概念店等形式将茶文化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 [9] 品牌发展 - 2012年起喜茶、茶颜悦色等品牌相继诞生,2016年资本加速涌入 [3] - 2021年奈雪的茶成为"新茶饮第一股",2025年多家品牌计划上市 [3] - 茶颜悦色从30平方米小店起步,10年坚持"中茶新做"理念 [7]
茶咖日报|if椰子水母企招股超购2220倍,中签率创近年新低
观察者网· 2025-06-27 21:33
泰国椰子水IFBH港股招股 - 泰国椰子水品牌IFBH公开募股原计划集资最多11.6亿港元,每手入场费5616.1港元 [1] - 孖展认购额2572.9亿港元,较公开发售额1.16亿港元超购2220倍,成为年内港股新股"冻资王" [1] - 中签率创近年新低,认购400手未获分配,需至少申购1000手方"稳中1手",顶头槌认购仅获配7手 [1] - IFBH定位为全球第二大椰子水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约34%,连续五年保持第一,香港市场占有率60%连续九年蝉联榜首 [1] 茶百道新品销售表现 - 茶百道"蜜瓜爆爆珠"新品首日售出近20万杯 [2] - 夏季高温天气刺激鲜果类消暑饮品需求,新品使用玉菇瓜口感绵密清爽适合夏季 [2] - 6月以来多款鲜果饮品表现良好,荔枝系列产品销量已超700万杯 [2] - 华鑫证券、国泰海通等多家机构近期给予茶百道"买入"评级 [2] 云南咖啡价格上涨 - 全球咖啡期货价格上涨导致现货价格同步上涨,年初全球咖啡豆价格达历史高位 [3] - 云南普洱咖啡生豆价格创近年来新高 [3]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咖啡终端产品价格上调6%-17% [3] - 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烘焙豆、挂耳咖啡等主要品类价格出现不同幅度上调 [3] 香飘飘新品试销情况 - 香飘飘推出"原叶现泡轻乳茶"和"原叶现泡奶茶"新品,开创"原叶现泡"奶茶新品类 [4] - 新品在"如鲜"燕麦奶茶基础上进行品牌年轻化、品类健康化升级 [4] - 目前两款新品在线上和部分线下区域试销,轻乳茶线上销售占比较大 [4] - 公司通过"内容营销"推广轻乳茶,未来将对产品内容物与包装做进一步优化 [4]
300741,直线涨停!大消费爆发
新华网财经· 2025-06-04 17:1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42% 深证成指涨0.87% 创业板指涨1.11% [1] - 全市场成交额近1.1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6亿元 [1] - 超3900只个股飘红 [1] 板块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涨幅3.92% 主力净流入18527.11万元 领涨股为水羊股份 [11] - 啤酒概念板块涨幅3.85% 主力净流入27705.13万元 领涨股为品渥食品 [11]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涨幅2.90% 主力净流入87602.05万元 领涨股为太辰光 [11] - 服装家纺板块涨幅2.79% 主力净流入15828.78万元 领涨股为曼卡龙 [11] - 烟草板块涨幅2.65% 主力净流入8995.56万元 领涨股为华宝股份 [11] - 饮料制造板块涨幅2.61% 主力净流入10635.76万元 领涨股为品渥食品 [12] 个股表现 - 华宝股份尾盘直线拉升涨停 股价创2024年10月9日以来新高 [4][5] - 万邦德走出"三连板" 信达生物盘中一度大涨超18% 收盘涨幅14.14% [3] - 九芝堂、潮宏基等多只消费股走出"二连板" [3] -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毛戈平、中烟香港、古茗等多股创历史新高 [14] - 泡泡玛特一度涨超6% 最高报248.8港元/股 总市值超3200亿港元 [14] - 蜜雪集团股价一度涨超5% 最高报618港元/股 总市值超2300亿港元 [14] 行业动态 - 华宝股份专注香精及配料产业 主要产品包括烟用香精和食用香精 [7] - 华宝股份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沪上阿姨IPO 提供"爆爆珠"等原料 展现"资本赋能+产业协同"模式 [8] - 中邮证券看好消费板块长期机会 建议关注潮玩、黄金珠宝、新茶饮等赛道 [14] - 华龙证券建议重点关注美容护理行业三条投资线索:品牌矩阵完善的公司、细分赛道把握精准的公司、高性价比且产品创新力强的企业 [14] - 万联证券预计2025年啤酒行业营收将恢复正增长 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红利将继续提升盈利能力 [14]
透视霸王茶姬(CHA.US)2025一季报:盈利能力领跑同业,海外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11:5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达8189亿元,2019-2024年CAGR为11.5%,预计2028年达1.1万亿元,2024-2028年CAGR为7.7% [2] - 现制茶饮增速最快,2024年市场规模2727亿元,2019-2024年CAGR达21.7%,预计2024-2028年CAGR为11.8% [2] - 行业进入出清阶段,2025年5月全国奶茶店净关店5万家,投融资热度降温至近年低点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1净收入33.9亿元(同比+35.4%),GMV 82.3亿元(同比+38%),净利润6.77亿元(同比+13.8%) [1] - 净利润率稳定在20%高位,显著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3] - 2024年原叶鲜奶茶贡献91%GMV,头部三款爆品占营收超60% [3] 战略与运营 - 采用"大单品+原叶鲜奶茶"策略,实现供应链集中化管理,物流成本占比不足1% [3][4] - 自动化制茶设备实现8秒/杯标准化生产,库存周转天数仅5.3天 [4] - 2021-2024年门店年复合增长率达145.06%,2025年Q1全球门店达6681家(中国6512家+海外169家) [4] 国际化进展 - 2025年Q1海外GMV 1.78亿元(同比+85.3%),东南亚门店157家(马来西亚为主) [6] - 与马来西亚Magma集团合作,计划三年新增300家门店 [6] - 北美首店(洛杉矶)开业首日销售超5000杯,北美奶茶市场规模2023年达14亿美元 [7] 市场前景 - 全球茶饮市场2024年规模4671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6019亿美元,现制茶饮2024-2028年CAGR 18.9% [6] - 北美奶茶市场预计10年内突破22亿美元 [7]
“从快速渗透增长策略转向同店销售增长策略” 霸王茶姬披露上市后首份季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1 04:5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净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13.8% [1] - GMV达82.27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海外门店GMV为1.78亿元,同比增长85% [2][3] - 净利润率20%,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66% [5] 门店扩张与分布 - 全球门店总数达6681家,一季度新开国内门店228家,扩张速度较此前放缓 [1][4] - 海外门店169家,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157家)、新加坡(10家)、泰国(2家) [2] - 计划未来三年在马来西亚新增300家门店,印尼及北美首店已于二季度开业 [2] 战略与运营调整 - 从快速渗透增长策略转向同店销售增长策略,成熟市场如云南、广西同店销售额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4] - 海外扩张更注重质量与关键绩效指标,而非单纯追求速度,当前专注于团队建设 [3] - 三大战略支柱:全球化布局、产品创新差异化、用户生态良性发展 [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国内单店月均GMV为43.2万元,同比下滑,同店GMV大中华区下滑19.1%,海外下滑8.4% [4] - 海外业务仍处亏损阶段,国内春节后消费流量低及新店初期运营影响业绩 [4][5] - 行业竞争加剧,新茶饮企业需提升门店运营、供应链管理等硬实力 [5] 高管动态与资本市场 - 创始人张俊杰与CFO黄鸿飞出席财报电话会,黄鸿飞主导问答环节 [1] - 4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CFO黄鸿飞曾任麦当劳中国首席财务官 [1][2]
从国际茶展看中国茶产业创新突围
新华社· 2025-05-29 20:30
传统茶业创新转型 - 传统茶业通过产品创新、文化赋能和跨界融合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展会上创新茶产品如茉莉花茶啤酒、茶叶花生酥等成为亮点 [1] - 吴裕泰推出茉莉花茶精酿啤酒等跨界产品,备货两天半售罄,紧急补货中,为销售带来新增长点 [2][3] - 茶啤酒、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和新茶饮业态快速发展,带动茶产业综合产值提升 [3] 新茶饮市场发展 - 新式茶饮采用优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食材,多样化组合吸引顾客,如张一元的"奶霜香茉""金桂乌龙" [4] - 2022年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门店约50万家,2024年突破2000亿元,门店近65万家 [7] - 新茶饮年消耗茶叶超2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6.3%),直接带动茶产业一产增值约200亿元 [7] 供应链与消费趋势 - 桔品茶业从茶叶销售转向全案定制服务,推出荔枝锡兰等创新果味茶,瞄准22-40岁主力消费群体 [8] - 年轻消费者偏好"去糖""轻乳"等健康饮品,无糖茶饮市场从2015年22.6亿元增至2022年199.6亿元 [9][10] - 新茶饮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社交场景和体验需求或进一步扩充行业消费场景 [9] 文化赋能与国际化 - 四川省茶业集团融合熊猫形象与茶叶包装,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结合传统文化设计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11]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00家,喜茶进军新加坡等市场,霸王茶姬海外门店超150家,日均销量超800杯 [13] - 中国茶产业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从传统冲泡到跨界创新,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12][13]
扩张、出海、IPO,暴雷、亏损、关店潮,新茶饮加盟商逃不开的生死局
新消费智库· 2025-05-26 21:58
行业现状与分化 - 中国咖啡茶饮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头部品牌加速扩张并密集IPO(如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等2024年登陆港股,霸王茶姬成为美股第一股),而中小品牌及加盟商面临关店潮和亏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3][5][8] - 2024年新茶饮行业新开店12.77万家,但关店数量超过14万家,一线城市关店尤为严重,奈雪的茶单月关店157家,NOWWA挪瓦咖啡连续两年关店数超开店数[7][9] - 头部品牌蜜雪冰城2024年营收248.29亿元,是霸王茶姬的2倍、古茗的2.8倍,净利润44.37亿元超过其他4家头部品牌之和,行业马太效应显著[8] 加盟商困境与风险 - 加盟商成为市场风险主要承担者,部分品牌如摩内咖啡涉嫌加盟骗局,单店日销售额仅二三百元远低于招商承诺的5000元,导致投资人血本无归[4][10] - 价格战加剧行业压力,2023年新茶饮门店坪效同比下降22%,加盟商回本周期从1.5年延长至3年,2024年头部品牌净利润率从12%腰斩至5%[15][17] - 同质化竞争严重,90%以上茶饮产品依赖茶叶基底加水果/奶制品的模式,咖啡品牌产品线高度重叠(如生椰拿铁、厚乳拿铁等),创新仅限原料微调[18] 成功品牌的核心能力 - 规模化与供应链优势是关键,蜜雪冰城通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瑞幸、库迪等通过万店计划强化市场覆盖,但盲目扩张对中小品牌是致命负担[13][14] - 产品差异化能力决定生存空间,如瑞幸生椰拿铁、霸王茶姬伯牙绝弦等爆款形成壁垒,定期更新产品线维持热度[24] - 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效率,标准化流程+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供应链、库存、订单等)保障单店模型优化[25] 加盟商选择策略 - 需考察品牌市场定位精准度,下沉市场选择高性价比品牌(如蜜雪冰城),一二线城市侧重差异化创新品牌[22] - 优先选择能为加盟商持续赋能的品牌,包括营销支持(线上线下活动)、流量扶持和危机应对预案[22][25] - 重点评估供应链成熟度,头部品牌通过自建原料基地或稳定合作保障供应,规模效应可降低30%以上采购成本[24] 未来趋势与机会 - 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2024年仅8%品牌实现快速扩店,具备清晰差异化定位和产品创新力的品牌将存活[19][32] - 加盟商需转向区域经营者思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如喜茶暂停加盟、瑞幸通过自建供应链重构成本结构[27][28] - 消费者心智建立成为长期挑战,需借鉴星巴克"第三空间"模式,但茶饮行业因快消品属性更难形成品牌忠诚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