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粤开市场日报-20250725
粤开证券· 2025-07-25 15:53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7月25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行业和概念板块表现分化,沪深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缩量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沪指跌0.33%收报3593.66点,深证成指跌0.22%收报11168.14点,科创50涨2.07%收报1054.20点,创业板指跌0.23%收报2340.06点;全市场2724只个股下跌,2532只个股上涨,158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218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258.16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电子、计算机等行业领涨,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领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GPU、Kimi、多模态模型等板块 [2]
500亿A股上市公司,“送子”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25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大华股份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拟将上市地点由境内调整为香港联交所 [1] - 2021年9月华睿科技已在浙江证监局备案登记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1] - 港股现有3家未盈利机器人上市公司 2024年已有12家产业链企业递表港交所 [1] 华睿科技股权结构 - 大华股份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华睿科技32.58%股份 [2] - 董事长张兴明持股3.69% 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持股5.95%和3.52% [2] - 2023年3月华睿科技通过增资扩股引入蜂云资本等投资者 融资2.6亿元 [2] 华睿科技业务与技术 - 研发人员占比超60% 专利申请近600件 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技术领先 [3] - 机器视觉业务涵盖工业相机、算法平台等产品 应用于检测、识别、测量等场景 [3] - 移动机器人业务包含潜伏、叉取等类型 融合多导航技术 提供物流搬运解决方案 [4] 大华股份财务与战略 - 2024年大华股份营收321.81亿元(同比-0.12%) 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60.53%) [4] - 创新业务(含华睿科技)营收55.66亿元(同比+13.44%) 毛利率32.35%(同比-2.62pct) [4] - 分拆上市旨在提升华睿科技融资能力与品牌效应 加速智能制造布局 [4] 国际化发展 - 大华股份海外收入占比50.63% 2024年境外营收162.94亿元(同比+6.31%) [5] - 分拆上市将助力华睿科技开拓国际市场 公司已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5]
弘景光电(301479) - 2025年7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6 18:02
业务结构与发展情况 - 公司以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三大业务为业绩支撑,以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业务为业绩增长点,2025年整体业务结构未明显变动 [1] 摄像模组业务 - 2024年度摄像模组业务综合毛利率为19.92%,后续希望扩大业务规模同时,通过控制材料成本、提高产品一次性良率等维持当前毛利水平 [1][2] 智能汽车业务 - 产品主要供给德赛西威、保隆科技、海康汽车等Tier 1厂商,主要终端客户为奇瑞、吉利、小鹏等车企 [3] 全景相机业务 - 向客户供应全景相机摄像模组,其技术和制造难度比运动相机摄像模组大 [4] - 2024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零售市场规模为53.7亿元,仅为全球运动相机零售市场规模(366亿元)的七分之一,2023 - 202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5%,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扩大 [5] 产能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整体维持较高产能利用率,募投项目“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产能逐步释放 [5]
最新报告 | TrendForce 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3Q25季度报告出刊
TrendForce集邦· 2025-07-16 17:05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年三季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技术、资本和应用场景三大维度持续拓展,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1] - 头部企业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上迭代显著,多场景试点应用落地范围扩大 [1] 主要厂商动态 - 厂商重点转向寻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如高难度工作、易部署版本、适应工厂与家务环境等 [2] - 特斯拉、波士顿动力、Agility Robotics、Hexagon、Figure AI、傅利叶智能、乐聚机器人等海内外整机厂持续升级软硬件研发 [2][8][9] 关键零部件剖析 - 人形机器人BOM成本中心智层占23%、感测层占15%、运动层占55%、动力层占7% [3] - 低中高阶MCU、可脱机运行的嵌入式LLM及机器视觉存在多种技术路线 [3] - 嵌入式LLM支持边缘AI运行,牺牲精准度换取部署弹性 [3] - MCU层级分工清晰且易于扩充维护,整机用量约30颗 [14] 季度趋势展望 - 行业呈现软件先行、硬件跟上的趋势,LLM决定任务方向后设计硬件 [4] - 2025下半年厂商重点将转向LLM与模拟训练平台的发布 [4] 重点产品规格与零组件 - 机器视觉技术中多模态感测融合与视觉AI为大厂主流方案 [14] - 关键零组件包括镜头及相机模块、六维力矩传感器、系统单芯片等 [15] 行业数据与厂商分类 - 欧美厂商与中国厂商在零组件供应链中均有布局 [13]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推出,加速行业商业化 [23]
中邮证券:首次覆盖弘景光电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16 15:12
公司业务战略 - 公司深耕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践行"3+N"产品战略,"3"代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三大业务领域,"N"代表新兴业务领域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0.92亿元,同比+41.24%,其中智能汽车类产品营收2.29亿元,同比+30.79%,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类产品合计营收8.52亿元,同比+44.49% [2] - 新兴业务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实现较好的营收增长 [2] 智能汽车领域 - 公司车载镜头产品获得戴姆勒-奔驰、日产、本田、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埃安、蔚来、小鹏等车厂和Tier1定点及量产出货 [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车载光学镜头市场占有率3.70%,全球排名第七 [3] 智能家居领域 - 公司成为欧美市场中高端智能家居摄像头品牌Ring、Blink、Anker的重要供应商 [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包含消费级室内和室外摄像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 [3] 全景/运动相机领域 - 公司研发设计领先于行业的4,800万像素全景相机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与影石创新建立深度合作 [3] - 2024年影石创新在全球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公司作为其核心供应商,在全球全景相机镜头模组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 [3] - 目前部分研发项目已进入产品验证阶段,部分项目初步实现落地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5.31/20.45/25.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3.25/4.24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2倍、23倍、18倍 [4] 市场评级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 [6]
中科通达(688038)每日收评(07-08)
和讯财经· 2025-07-08 17:25
公司股价与主力成本 - 当前股价为15.66元,当日主力成本15.50元,5日主力成本15.51元,20日主力成本15.40元,60日主力成本15.40元 [1] - 短期压力位15.74元,短期支撑位15.36元,中期压力位16.25元,中期支撑位14.84元 [2]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跌停0次 [1] 技术面与资金流 - K线形态为光头阳线,后市看涨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36万元,占总成交额2%,大单净流入50.3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3.54万元 [2][3] - 短线与中期趋势均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04元,营业利润0.04亿元,净利润4,377,834.58元 [2][3] - 销售毛利率21.418%,市盈率数据未披露 [2][3] 行业关联 - 关联行业包括软件开发(1.57%)、机器视觉(1.28%)、生物识别(1.52%)、数字孪生(1.12%) [2][3]
易思维“90后”研发主管变财务负责人,董事长年薪不足9万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29
公司概况 - 易思维专注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成功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并推动国内汽车制造数智化进程 [3]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轨交运维与航空领域,持续探索新应用场景 [3] - 实际控制人郭寅合计控制公司56.13%股份,并长期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23亿元→3.55亿元→3.9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0.5% [3][4] - 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640.12万元→6103.86万元→8546.06万元,2024年同比增速达40% [3][4] - 资产负债率显著改善:从2022年46.43%降至2024年32.78% [4] - 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但仍超30%:2022年38.87%→2024年30.06% [5] 管理层与薪酬 - 董事长郭寅2024年薪酬仅8.25万元,远低于财务负责人崔鹏飞(63.78万元)和其他核心成员 [8][11] - 高管团队中薪酬最高者为外籍核心人员QIAN FENG(钱锋),达73.7万元 [11] - 财务负责人崔鹏飞由研发主管转岗,具备天津大学博士学历背景 [7] 资本市场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已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9.84%,较2022年2.26%显著提升 [5]
天准科技(688003)每日收评(07-04)
和讯财经· 2025-07-04 16:40
公司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42.27元,综合得分偏弱 [1] - 主力成本分析显示:当日主力成本43.60元,5日主力成本44.88元,20日主力成本45.73元,60日主力成本47.15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无跌停记录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45.90元,短期支撑位44.44元 [2] - 中期压力位47.80元,中期支撑位43.62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和中期支撑位,短线和中线均建议观望 [2][3] - K线形态呈现平顶,显示温和反转信号 [2][3]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09.56万元,占总成交额-8% [2] - 超大单净流出881.71万元,大单净流出127.86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85.95万元 [2] - 北向资金持股量31.83万股,占流通股0.16% [1] - 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0.17万股,5日增仓比0.02%,20日增仓比-0.033% [1]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168元,营业利润-0.43亿元 [2][4] - 销售毛利率30.439%,净利润-32,392,849.41元 [2][4] - 市盈率数据暂缺 [2][4] 行业表现 - 所属通用设备板块下跌1.46% [2][4] -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机器视觉-1.03%,边缘计算-0.61%,人工智能-0.48% [2][4]
开辟人形机器人赛道要警惕“虚火”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 - 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上海车展焦点 几乎每个展台都有展示 但部分企业租用仅为噱头 [2][3] - 全国1年内新增23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同比增长22.7% [4] - 中国工业机器人5月产量同比飙升35.5%至69056台 服务机器人增长13.8%至120万台 [4] - 中国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公司 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领跑者 [4]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以23%年增幅增长 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5] -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年增63% 从今年3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亿美元 [5] - 2030年中国预计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 2050年达3.02亿台占全球30% [5] 技术应用与瓶颈 - 人工智能 机器视觉 语音识别技术进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和自然互动 [5] - 应用领域涵盖医疗 教育 零售 制造 娱乐 服务等 [5] - 目前面临耗电快 腿部协调性差两大短板 [9] - 需突破数据 算力 软硬件协同等多道关卡 芯片和能源是关键问题 [9] 产业链布局 - 汽车产业链企业争相布局 从仿生关节到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6] - 万里扬研发谐波减速器3年 目标国产化替代 [10] - 方正电机已申请33件人形机器人关节专利 获批2件 [11] 行业挑战与思考 -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距离商业化落地仍有距离 [8] - 行业存在过热现象 类似当年新能源汽车造车热 [7] - 需警惕无序发展 建议在政策指导下集合政产学研优势 [11] - 工信部目标2025年关键技术突破 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 [10][12]
瑞松科技(688090)每日收评(07-03)
和讯财经· 2025-07-03 17:10
主力成本分析 - 当日主力成本为33.53元 [1] - 5日主力成本为31.53元 [1] - 20日主力成本为31.25元 [1] - 60日主力成本为31.25元 [1] 周期内涨跌停 - 过去一年内涨停2次 [1] - 过去一年内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为34.39元 [1][2] - 短期支撑位为32.85元 [1] - 中期压力位为34.39元 [2] - 中期支撑位为29.81元 [2] - 目前短线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目前中期趋势不明朗,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形态为★多方炮★,底部出现有上涨可能,中间出现可能是上涨中继,顶部出现是复合见顶信号 [2] 资金流数据 - 2025年07月0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46.93万元,占总成交额6% [2] - 超大单净流出24.00万元 [2] - 大单净流入270.93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55.73万元 [2]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 专用设备板块上涨0.57% [2] - 机器视觉板块上涨0.41% [2] - 新能源车板块上涨0.80% [2] - 机器人概念板块上涨0.6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