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深港通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新高!港交所三季度业绩出炉,近300家IPO申请审理中
券商中国· 2025-11-06 07:24
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为77.75亿港元,同比增长45%,环比提升8% [1][2] - 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9亿港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上升10% [1][2] - 前三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18.51亿港元,创历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7% [1][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4.19亿港元,同比增长45% [1][2] - 第三季度EBITDA利润率为81%,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 [2] 市场交易活动 - 前三季度现货市场整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564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多 [3] - 前三季度联交所整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564.4亿港元,同比增长126% [4] - 前三季度北向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 [2][4] - 前三季度南向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 [2][4] - 前三季度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达170万张,同比上升11% [3] - 联交所股票期权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886千张,同比增长27% [4] IPO与融资市场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IPO融资申请已多达297家 [1][5] - 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IPO融资额居全球新股市场榜首,总集资额达1883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多 [2][6] - 2025年前三季上市后增发金额大幅回升至4572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多 [6] 战略发展与合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与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讨在市场推广、ETF、ESG产品等领域的合作 [6] - 公司致力于投资建设多元化资产生态圈,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6] 机构持股动态 - 第三季度获得贝莱德和花旗集团新进买入,持股比例均达到5.01% [7] -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增持600.14万股,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增持563.65万股 [7] - 张坤旗下两只产品持股不变,中欧基金旗下多只基金有小额增持 [7]
港交所“科企专线”落地半年 科技企业上市效率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5 23:38
港交所“科企专线”实施成效 - 港交所“科企专线”实施半年内累计有68家企业(包括67家内地企业和一家新加坡企业)在港股IPO上市,显著提升企业赴港上市效率 [1] - “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专属通道,支持保密递交申请并提供一对一上市咨询服务 [1] - 激光雷达企业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该专线实现“一日通关”的闪电进程,截至11月5日港交所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多达290宗 [1]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11月5日,年内港股IPO募资总额达2307.57亿港元,同比增长223.53% [1] - 仅11月6日当天就有4只新股上市,其中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均为通过“科企专线”秘密递交申请的中概股 [1] - 港交所第三季度港股整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2864亿港元的历季新高,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9月份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首次突破3000亿港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高达2564亿港元,较2024年前三季度上升126% [5] 上市企业多元化趋势 - 等待聆讯的企业来自机器人、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汽车零配件等领域,包括独角兽企业和A股龙头企业 [2] - 乐舒适有限公司预计于11月10日挂牌上市,将成为香港市场首家总部位于中东的上市企业,此次上市拟募资23.8亿港元 [2] - 多元化市场结构有助于丰富港股市场生态,优化板块结构,并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2] 投资者参与度与基石投资 - 今年以来基石投资总额占IPO首发募资额的比例超40% [5] - 10月份上市的12只新股中有5只未引入基石投资者但仍获市场热捧 [5] - A股公司赛力斯集团港股IPO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认购64亿港元,“A+H”公司如三一重工和上海剑桥科技的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分别达59.07亿港元和22.57亿港元,占比均超四成 [5]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将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 [6] - 备案质效提升将简化企业跨境上市流程,使科技企业更高效完成上市 [6] - 纳入更多沪深港通标的和产品可提升内地投资者参与便捷度,进而提升上市企业的流动性、估值和融资能力 [6] “科企专线”的机制优势 - 保密递交申请机制帮助企业避免在上市筹备期过早暴露商业机密,防止信息泄露削弱竞争优势 [3] - 该机制提供上市前期的制度对接与定制化辅导,标志着香港资本市场监管逻辑从“被动审核”向“主动服务”转变 [3] - 更优质的资产和更开放的政策有利于提升港股市场结构与流动性 [3]
2026年春节放假调休9天;第八届进博会今日开幕|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33
今日关注 - 商务部就安世半导体问题表示荷兰政府不当干预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2]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2] 宏观经济 - 第138届广交会累计现场达成意向出口成交256.5亿美元[4] - 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4] -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实施意见加快智能理疗技术推广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4] - 2025年药品目录谈判协商结束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药品127个参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的药品24个[6] - 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3.2点环比上涨1.2%连续六个月环比上升[7] - 贵州省商务厅征求意见拟推动酒旅酒餐等融合深入实施白酒+产业融合行动[7] 投资要闻 - 证监会副主席表示将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支持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REITs等纳入港股通[9] - 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同比翻一番前10个月香港有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9] -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征求意见稿下发一类库有69只指数入选二类库有72只指数入选[9] - 11月4日A股市场缩量调整沪指跌0.41%深成指跌1.71%创业板指跌1.96%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2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914亿[9] - 前三季度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10] - 2025年10月A股新开户231万户同比去年10月下降66%前10个月累计新开2246万户同比增长11%[11] 公司动向 - 饿了么App内测版本更名为淘宝闪购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13] - 影石创新董事长回应大疆价格战称市场竞争为市场扩容创造条件[13] - 福耀玻璃法定代表人由曹德旺变更为其子曹晖[14] - ST岭南涉嫌串通投标罪被起诉公司称事件暂未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4] - 蓝思科技与越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承诺于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15] 国际动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05%德国DAX30指数跌0.6%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17]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即将打破35天纪录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17] - 欧盟委员会通过年度扩大方案确认新成员国加入指日可待黑山阿尔巴尼亚乌克兰等多国在入盟方面取得进展[17] 南财精选 - 央行10月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当月净投放200亿元通过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953亿元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通过MLF净投放2000亿元[19] -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豪掷72亿港元购买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13层写字楼同时老牌地产玩家梁绍鸿挂牌出售东角中心物业[19] 相关ETF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跌0.87%市盈率20.60倍最新份额107.5亿份减少78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673.9万元估值分位20.62%[21] - 游戏ETF近五日涨2.48%市盈率37.84倍最新份额76.6亿份减少1.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3亿元估值分位56.14%[22] - 科创50ETF近五日跌5.82%市盈率157.55倍最新份额504.9亿份增加2.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估值分位96.41%[22]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跌2.79%市盈率96.17倍最新份额3.1亿份减少3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1.4万元估值分位81.90%[22]
年内首次扩容 “南向ETF通”新增6只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00:24
扩容核心信息 - 沪深交易所于10月31日宣布“南向ETF通”扩容名单,新增6只ETF,自11月10日起生效 [1] - 此次是“南向ETF通”年内首次扩容,产品数量从现有的17只增加至23只 [1][2] - 扩容后ETF通项下的ETF资产类别更加丰富多元,并首次出现包含非港股资产的ETF [1][2] 新增产品详情 - 新增的6只产品分别为工银南方中国、南方恒生生科、招商恒生科技、南方港股通、南方东西精选、南方港美科技 [2] - 南方东西精选ETF涵盖在港交所上市的前23只高股息股票及在美股上市的前100只优质大型市值股票 [2] - 南方港美科技ETF主要追踪港股及美股顶尖科技公司,包括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及美股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 Platforms、微软、英伟达、特斯拉) [2] - 上述两只产品跟踪的指数维持港交所上市证券与美股上市证券的分配权重上限分别为65%和35% [2] 市场表现与规模 - 自2022年7月“ETF通”启动以来,香港及内地ETF互联互通交投持续火热 [3] - 2025年初至三季度末,“南向ETF通”日均成交额突破42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28% [3] - 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香港市场日均交易量达2480亿港元,南向通日均交易量为12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4倍 [4] - 南向通中的ETF日均交易量为91亿港元,为互联互通开放以来最高水平 [4] 南向ETF通优势 - 港股交易时段更长,便于A股收盘后响应市场变化,支持“T+0”交易且无涨跌幅限制 [4] - ETF通使用港股通额度,交易额度相当充裕 [4] - 得益于成熟的做市商制度,“南向ETF通”的溢价率较低 [4] 参与机构与行业影响 - 扩容后23只产品中,有7只来自南方东英资管,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华夏基金(香港)、恒生投资和贝莱德资管北亚也各有3只产品在列 [4] - 首次纳入含美股资产的ETF让投资者能借港股通低门槛布局全球核心资产,满足分散风险需求 [5] - 此次扩容将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与生态完善 [5]
沪深交易所宣布“南向ETF通”扩容名单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0:44
南向ETF通扩容事件 - 南向ETF通标的名单于2025年11月10日进行调整并生效 [1] - 港股通ETF数量增加6只,从现有17只增至23只 [1] - 扩容后产品资产类别更加丰富多元 [1] 产品结构创新 - 首次出现包含非港股资产的ETF,具体为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与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 [1] - 丰富了沪深港通投资者的产品选择 [1] - 方便投资者以更高效的方式在香港进行资产多元化配置 [1]
沪深港通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 这些互联互通措施正筹备中
搜狐财经· 2025-10-23 00:36
沪港通机制发展与成效 - 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人民币 [1][5] - 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 [5] - 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人民币 [6] - 沪港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人民币 [6] - 2025年9月沪股通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5] 香港交易所市场表现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 [3]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上升11% [3] - 截至9月底,港股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前9个月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3] 新股与再融资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2]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其中接近一半是科技企业 [2] - 今年A+H上市企业融资额占前9个月新股总融资额的近一半 [2]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与拓展 - 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 [3] - 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3] - 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4]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今年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上升69% [3] - 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3] 沪市发展与沪港合作 - “十四五”期间,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 [7]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截至9月底科创50指数较年初上涨超50% [7] - 沪市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 [7] - 今年6月沪港两地政府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7]
港交所:2025年香港ETP市场增长强劲 板块呈现六大趋势
智通财经· 2025-10-21 15:45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市场在2025年迎来突破性增长,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增长34.1%至6.535亿港元,截至9月底成交额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1] 成交额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9月底,香港ETP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高达378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46% [2] - 香港ETP市场换手率达14.7,高居全球榜首,2023年为9.0,2024年为10.2 [2] - 增长主要受科技类交易所买卖基金(ETF)风潮以及投资者透过港股通购买合资格ETF推动 [2] 产品创新与散户需求 - 2025年3月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上市,5月推出全球首只韩股(三星电子)杠杆及反向产品 [3] - 在港上市的所有杠杆及反向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合计达36亿港元,同比上升51% [3] - 备兑认购期权ETF自2024年2月上市后受欢迎,截至2025年9月底,六只相关ETF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86亿港元,同比增加超过32倍,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跃升近77倍至1.322亿港元 [3] - 2025年10月13日,所有备兑认购期权ETF单日总成交金额首度突破十亿港元 [4] 互联互通机制贡献 - 截至2025年9月底,透过沪深股通及港股通买卖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42亿港元(同比升128%)及32亿元人民币(同比升142%) [5] - 2025年8月,港股通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91亿港元,创下单月新高 [5] - 合资格透过沪深港通交易的ETF共290只,包括273只内地上市ETF及17只香港上市ETF [5] 科技与生物科技主题产品 - 2025年前三季,香港共有14只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达1,201亿港元,同比升102%,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合计为74亿港元,同比升247%,净现金流入总额为291亿港元 [7] - 同期有3只生物科技主题ETF上市,资产管理规模总额为34亿港元,较2024年9月底增长123%,净现金流入为13亿港元 [7] 全球市场联通深化 - 2025年2月,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在香港互挂上市,5月推出亚洲首只沙特伊斯兰国债ETF [8] - 2025年9月,香港交易所与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增强市场连系 [8] 主动型ETF兴起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主动型ETF资金流入达1,830亿美元 [9] - 截至2025年9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主动型ETF共有31只,总市值约为237亿港元,较2024年的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3% [9] - 这些产品为ETF市场贡献约2.32亿港元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的4,530万港元增长411% [9]
交银国际:升置富产业信托(00778)目标价至5.92港元 料组合维持平稳、降息有助提升估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6:59
核心观点 - 交银国际维持置富产业信托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5.92港元 [1] - 香港零售市场仍需时间整固 但中长期财富效应有望稳定市场 [1] - 沪深港通潜在纳入及降息影响将成为未来12个月关键催化剂 [1] 财务预测调整 - 轻微下调2025年及2026年收入及分派预测 [1] - 预测2026年及2027年分派按年增长约2%至3% [1] 市场表现与催化剂 - 近期HIBOR波动导致股价下跌 [1] - 美联储9月或年末降息有望推动股价回升 [1] - 沪深港通潜在纳入构成未来12个月关键催化剂 [1] 资产组合表现 - 以必需消费为主的香港零售组合保持韧性 [1] - 物业出租率预计将保持高位 [1] 利率环境影响 - 降息影响大于租金调整预期变化影响 [1] - 利率和折现率下调推动目标价上调 [1]
置富产业信托(00778):料组合维持平稳、降息有助提升估值,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9-01 15: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5 86港元上调至5 92港元 潜在涨幅22 8% [1][2][3] 核心观点 - 以必需消费为主的香港零售组合保持韧性 预计维持高出租率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有助于股价回升 沪深港通潜在纳入成为未来12个月关键催化剂 [3] - 轻微下调2025年及2026年收入及分派预测 但预计2026-2027年分派可按年增长2-3% [3] - 50%负债为浮息负债 HIBOR下降预计降低融资成本40-50bps 有助于完成25亿港元再融资 [7] 财务预测 - 2025年收入预测1,743百万港元(同比-0 2%) 2026年1,782百万港元(+2 2%) 2027年1,815百万港元(+1 9%) [6][12] - 2025年每单位分派(DPU)0 362港元(+1 6%) 2026年0 373港元(+2 9%) 2027年0 382港元(+2 4%) [6] - 2025年可分派收入743百万港元 2026年773百万港元 2027年800百万港元 [6]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71 8%提升至2027年72 4% [13] 运营状况 - 置富都会广场资产提升计划延后 清空部分重新招租预计提升下半年出租率 [7] - 引入特色餐饮及新品牌(袁记云饺、24/7 fitness等)以提升客流量 [7] - 屯门华都大道商场已完成优化翻新 出租率达100% [7] 同业比较 - 交银国际覆盖的香港房地产公司中 置富产业信托潜在涨幅22 8%高于领展房托(19 8%)和新世界发展(6 7%) [10]
交银国际:上调领展房产基金(00823)目标价至49.8港元 维持“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1:48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目标价略微上调至49.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利率和折现率下调推动目标价上调 [1] - 2026财年和2027财年每单位派息预测分别下调1.5%和2.9% 引入2028财年预测 [1] 关键催化剂因素 - 潜在降息最早可能在2025年9月实施 [1] - 沪深港通潜在纳入成为未来12个月关键催化剂 [1] - 利率下调可部分缓解租金压力影响 [1] 运营表现数据 - 2026财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物业组合销售额同比下降0.8% [1] - 表现略低于香港整体市场0.4%的增幅 [1] - 零售物业出租率维持97.6%的高水平 [1] - 办公大楼出租率高达99.2% [1] 租金与成本预期 - 续约租金调整率预测为负中个位数 [1] - 预计导致2026财年收入小幅下降 [1] - HIBOR/SORA/BBSY下降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 [1] 市场环境影响 - 电商免运费服务对非必需消费品交易产生负面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