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12.68万起 “国民增程大五座”埃安i60开启预售
扬子晚报网· 2025-11-03 23:3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埃安品牌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i60于11月3日开启预售,增程版起售价12.68万元,纯电版起售价11.98万元 [1] - 预售期间下订用户支付99元可获得价值6660元的三重礼遇,包括免费升级价值3800元的11扬声器ADiGO Sound音响、价值2600元的养护礼和价值260元的定制头枕 [1]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创新原点,自2017年创立以来已收获超180万用户的信任与认可 [2] - 公司全面打响"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旨在为国民家庭打造先进、新潮、高品质的"国民好车" [2] - i60是广汽集团首款15万元以下增程车型,汇集三大自研技术,定位为满足国民增程、电池安全、智驾辅助刚需的大五座SUV [2] - 新车开启了埃安全新产品命名序列,以"i"为名,用AI传递大爱,代表公司以先进技术普惠大众的战略方向 [2] 车辆设计与外观 - i60采用方正稳重的"国泰民安脸"设计风格,车长近4.7米,轴距2775mm,具备B级SUV的体量感 [4] - 车辆设计遵循"0.618"黄金分割定律,水切线位于车顶和车底的黄金分割点,侧窗面积大,开扬感强 [6] - 提供暖绒金、星河蓝、极地白、全息银、夜影黑6种车色选择,并有时尚黑顶搭配,以满足个性化审美 [8][10] - 采用豪车级别的"3C2B车漆喷涂工艺",比同级多一道色漆层和清漆层,漆面更精致耐磨,防腐性能更优异 [11] 内饰与舒适性 - 车内采用大量圆弧设计营造温馨居家氛围,翼展式IP带来舒展环抱感,高频触摸区域大量使用软包 [13] - 配备近4米长的32色柔光氛围灯环绕座舱,内饰色彩拥有燕麦奶白、暖绒浅棕、大溪地灰三种低饱和度柔和色彩 [13] 增程技术与性能 - 搭载广汽自研星源增程技术,油电转化效率3.73kWh/L行业第一,获中汽研《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亏电油耗5.5L/100km [15] - 增程器平台持续发电功率达85kW行业第一,保证车辆150km/h时速持续行驶,怠速充电时车内仅40分贝,获"静音之星AAA"认证 [15] - 搭载29.165度大电池,CLTC纯电里程210km,综合续航达1240km,支持3C快充,30%充至80%仅需15分钟 [15] 电池安全 - 整车按照严苛安全标准开发,实现横向和纵向360°电池托底保护,车身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和蜂窝状铝合金 [20] - 搭载广汽自研弹匣电池2.0,装车超130万,累计行驶500亿公里0自燃,提前一年满足新国标 [21] - 电池模组内部加入气凝胶确保热失控时无明火,电芯具备超强安全性,全球首创枪击不起火 [20] 智能驾驶辅助 - 搭载广汽GSD智驾辅助系统,累计主动安全测试里程超60亿公里,AEB功能误触发率40万公里小于1次,获CIASI安全指数最高等级优秀+ [23] - 系统覆盖41类主场景、392类子场景,高速场景全覆盖,支持超300种泊车场景 [23] - 采用3R7V硬件方案,硬件配置和算法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3] 行业影响与竞争定位 - i60以越级的增程技术、电池安全和智驾辅助实现科技平权,以充满惊喜的价格实现价值普惠 [25] - 车型正式开启15万元以下新能源SUV"增程低价高配"新时代 [25]
动力电池产业的责任之道:安全与创新同频共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31 20:44
行业政策与安全标准 - 工信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誉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 新规旨在唤醒和赋能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在市场规模扩张的同时回归安全与创新并重的本真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1.9GWh,累计同比增长51.4% [2] - 累计销量达1067.2GWh,累计同比增长55.8%;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2] - 1~9月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99.9GWh,同比增长45.5%,占前9月累计销量的18.7% [10] - 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29.1GWh,占总出口量64.6%,同比增长32.7% [10] 技术路线与创新 - 全固态电池因其安全性与能量密度的平衡受到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集体追捧 [2]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规划全固态电池于2030年小规模应用,2035年大规模推广 [2] - 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20Ah电芯在超低压力下循环寿命达1200周并通过200℃热箱测试 [3] - 欣旺达实验室研发出520Wh/kg的锂金属超级电池样品,软包循环突破500周 [3] - 行业预判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左右实现小批量装车,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需提升技术成熟度和控制成本,2030年前主流技术路线仍是磷酸铁锂 [4] - 固态电池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稳定性、生产工艺成熟度和成本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5][6]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 山东省枣庄市获“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称号,已聚集吉利、理想、欣旺达等278家产业链企业 [7] - 枣庄锂电产业已形成正极材料21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电解液22万吨、隔膜21.5亿平方米、电芯和PACK 50GWh、拆解5.5万吨的产能 [7] - 枣庄搭建新能源电池创新平台184个,授权有效专利2800多件,培育多家专精特新企业 [8] - 枣庄目前具备支撑独立储能电站四处,储能项目三处,装机规模达562兆瓦,1124兆瓦时 [8]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构建 - 产业链上下游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材料企业与电芯企业协同降本增效,电池企业与整车、储能企业协同优化性能,回收与生产企业协同构建闭环体系 [8] - 行业应重视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9] 全球化与合规出海 - 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度、碳足迹、材料回收等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电池产业需满足海外法规 [11]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已完成锂离子电池铜箔碳足迹报告的量化标准,为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支持 [11] - 欣旺达动力于2023年加入全球电池联盟,协同推进电池护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1] - 专业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从产品认证到合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动力电池技术标准的国际对接 [12]
比亚迪高管称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为核心问题,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
新浪科技· 2025-10-31 14:39
【#比亚迪高管回应三元锂电池起火频发#:比亚迪始终坚持安全的技术路线】在东京车展期间,比亚迪 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比亚迪李云飞 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池最核心的问题是电池安全。 "从2010年至今15年的中国公交电动化发展历程中,这么多城市,这么多电动大巴,基本没有过类似起 火爆炸这样的恶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电动大巴全都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这是很不容易的。" 在李云飞看来,基于磷酸铁锂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安全验证,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也将始终坚持这一 安全技术路线。(快科技) 他表示,明年、后年很多品牌为了续航里程可能还是使用三元锂电池,但是希望大家慎重一些。 关于近期部分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的安全问题,李云飞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些事故凸显了 比亚迪的优势,因为这些安全事故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认知。 ...
谁该为理想MEGA起火事故负责?律师详解理想MEGA起火事故责任
第一财经· 2025-10-30 17:21
事件概述 - 一辆理想MEG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起火事故 [1] - 事故引发对电池安全的新一轮公众关注 [1] - 涉事车辆储能装置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 [1] 技术责任认定 - 新能源汽车火灾调查是融合电化学、材料学与电子工程的跨学科领域 [1] - 电池“热失控”可能由电芯内部缺陷、电池管理系统故障、外部碰撞或充电管理异常等多种因素单独或共同引发 [1] - 逼近事故真相需依赖权威、专业的第三方鉴定 [1] 法律层面责任 - 生产者可能承担产品侵权责任,销售者则可能同时面临侵权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2] - 在极端情况下,若明知缺陷存在仍继续销售并导致严重后果,可能触发惩罚性赔偿 [2] - 最终责任承担者需结合专业鉴定结论和案件具体事实进行综合判断 [2] - 整车厂与电池供应商之间需通过内部责任追溯机制划定最终责任 [2]
李云飞:电池核心是安全,比亚迪坚持磷酸铁锂路线
观察者网· 2025-10-30 15:43
公司技术路线与立场 - 公司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公司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并且未来也会一直坚持[1] - 李云飞强调,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1] 行业电池技术观点 - 李云飞指出,新能源汽车电池最核心的问题是电池安全[1] - 他认为,明年和后年很多汽车品牌为了追求续航里程可能仍会使用三元锂电池,但对此表示需慎重[1] - 对于近期部分搭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发生的安全问题,李云飞表示这些事故会影响消费者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认知[1]
31省公布出生率数据,保时捷前三季利润暴跌99%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10-28 10:15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进行坦诚深入交流 达成基本共识 [2] - 美国此前向中国征收20%的额外关税 对双方生产贸易带来极大干扰 [2] - 中国在大豆进口、TikTok运营、关键矿物出口等美国民众关心的事情上释放善意信号 美国初步表示愿意降低部分不合理关税 [3] 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 -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 同比增长3.2% 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4]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 较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5.1%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增长4.9% [4]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02.08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 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0671.8亿元 增长9.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6691.0亿元 增长10.3% [4] 中国人口出生率 -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4万人 比2023年增加52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6.77‰ 提升0.38个千分点 [6] - 10个省份人口出生率超过8‰ 包括西藏、宁夏、贵州、青海、新疆、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和甘肃 [6] - 广东2024年出生人口达113万人 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 [6] - 去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合计占全国出生人口比重达58.6% [6]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转为减半征收 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8] - 奇瑞汽车、小米汽车等至少10家品牌宣布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小米此次购置税兜底投入将超20亿元 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万元 [8] - 部分新能源车品牌交付周期较长 小米等车企提车周期动辄需要二三十周 [8] 互联网本地生活行业 - 美团计划启动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常规债券发行 寻求筹集约30亿美元资金 包括约20亿美元美元票据和等值10亿美元离岸人民币票据 [10] - 美团二季度为应对京东在外卖行业竞争 净利润基本清零 三季度阿里加入战局后双方推出力度空前补贴活动 [11] - 阿里正将触手伸到即时零售 未来可能在本地生活领域全面加码 [11] 汽车制造业 - 保时捷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 较去年同期40.35亿欧元下降99% 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 [12] - 保时捷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8.6亿欧元 同比下降6% 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26%至3.2万辆 [12] - 保时捷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 并于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 [12] 科技投资与人工智能 - 软银董事会批准对OpenAI的第二笔225亿美元投资 这是今年4月软银承诺400亿美元投资的最新进展 [14] - 软银已通过贷款和债券筹集至少240亿美元资金 今年4月在日本发行6000亿日元债券 为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债券发行之一 [14] 中国股市 - 10月27日沪指涨1.18%报3996.94点 再创十年新高 盘中逼近4000点 深成指涨1.51% 创指涨1.98% [16]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4万亿元 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659亿元 超3300家个股上涨 [16] - 存储芯片概念股全天走强 算力硬件概念股延续强势 核电板块表现活跃 [16]
10秒爆燃、理想MEGA连环起火,电池安全底线何在?
理想MEGA安全事件 - 理想MEGA近期再度发生起火事故 该车型起售价为52.98万元[5] - 2024年10月23日 上海一辆理想MEGA在正常行驶中车辆底部突发爆炸并迅速燃烧 不到10秒钟车身即被烧毁 事故前未发生碰撞或底盘磕碰[9][10] - 2024年8月6日 杭州一辆理想MEGA在遭遇碰撞后起火 车主称"理想救我一命"并表示若复购仍会考虑MEGA[10][11] - 2024年6月10日 哈尔滨一辆理想MEGA在地下车库发生自燃 现场调查发现主驾座椅滑轨上方有烧焦的打火机残骸 起火原因存在争议[12][13][14] - 理想汽车宣称其电池安全标准远超新国标 具备50°C高温不起火 底部撞击无泄漏等特性 并拥有全自研的7*24小时电池监控系统[14] 理想MEGA市场表现 - 理想MEGA于2024年3月作为品牌首款纯电MPV发布 发售价格为55.98万元 其独特造型曾引发负面舆论[16] - 该车型上市后月销量长期不足千辆 2025年1月销量仅为807辆[16] - 2025年4月MEGA推出新款并新增Home家庭特别版 自5月开启交付后销量连续攀升 8月交付量突破3000台 连续三个月位居50万元以上MPV及纯电市场销量榜首[18] - 近期连续的起火事故可能影响其销量回升态势[19] 理想纯电产品线发展 - 2025年是理想汽车纯电产品发布最密集的一年[20] - 理想i8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 最初推出三个版本 但因"高价低配"质疑 上市不到一周后紧急调整方案 取消Pro与Ultra版 统一Max版配置并将售价降至33.98万元[20][21] - 理想i8销量从8月的2212辆增长至9月的5716辆 但未达月均1万辆的爆款门槛 同期竞品乐道L90持续月销过万[21][22] - 理想i6于2025年9月26日发布 定价24.98万元 公司称其为"史上毛利率最低的产品" 据称该车"5分钟大定过万"[22] 理想汽车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向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总额为3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5% 车辆销售收入为2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7% 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0.4%[24] - 公司增程产品面临增长困境 迫切需要纯电产品销量提升以拉动公司重回增长通道[24] - 理想MEGA i8 i6三款纯电产品均定位家用市场 家庭出行场景对安全性提出极高要求[24] - 公众对起火事故真相高度关注 担忧若事故发生时车内有儿童 极短的逃生时间将带来致命风险[24]
传祺向往M8宗师版上市,广汽童伟:可行驶480亿公里电池0自燃丨智驾前线
雷峰网· 2025-10-17 21:48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广汽传祺全新MPV车型向往M8宗师版于10月16日正式上市,推出激光雷达版和尊享版两个版本 [2][3] - 新车定位为高品质智能家享MPV,具备家庭与商务双重属性 [6][11] - 激光雷达版本售价28.99万元,尊享版售价26.99万元,结合上市权益后起售价进一步下探至24.99万元 [3][33] - 该定价策略旨在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价格区间已与部分中高端SUV相当 [33] 用户基础与市场地位 - 广汽传祺目前已拥有超过80万名MPV用户,其中M8系列累计贡献了45万辆以上的销量 [1][13] - 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公司MPV产品提供了持续的使用数据与反馈,支持产品细节不断优化 [13] - 在动辄3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中,宗师版以20万元级定价补齐产品矩阵,降低了高品质MPV的入手门槛 [33] 产品性能与配置 -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251/1893/1823mm,轴距为3070mm,采用2+2+3的座椅布局 [6] - 动力系统采用2.0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扭矩330N·m,最大功率300kw,配备2挡DHT智电插混系统 [8] - 搭载广汽自研弹匣电池,电池容量25.5kWh,CLTC纯电续航136km,综合续航1057km,极限综合续航可达超1400km [6][10] - 支持快充功能,电量从30%提升至80%仅需14分钟,并支持6kW对外放电 [11] 智能化升级 - 新车搭载由Momenta提供的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与城区领航 [20] - 硬件配备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达254 TOPS,全车集成27个高精度传感器,包括1颗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 [20] - 智能座舱采用自研ADiGO 6.0超感交互系统,实现全场景语音交互及99%的识别准确率 [25] - 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已搭载于超过160款车型,累计量产规模超40万台,具备成熟的量产验证能力 [22] 安全性能强化 - 车身采用“八纵十九横”笼式铠甲车体,高强度钢占比高达81.7% [27] - 配备360°环抱式安全气囊及全球首创的MPV后风窗气囊,有效提升乘员保护 [29] - 采用的弹匣电池已实现480亿公里0自燃的安全记录 [31] 舒适性与人性化设计 - 针对侧滑门进行改进,开门宽度达750mm,高度提升至1300mm,配备60mm全软包覆分段式拉手 [15] - 上下车踏板高度为365mm,宽度17公分,基于用户数据调整至最适合中国人上车的高度 [17] - 新增前排按摩功能及座椅吸振器,配备全球首创无风感空调,注重全舱乘坐体验 [17] - 第三排座椅支持整体前移与折叠,折叠后行李箱容积可扩展至1000升,可容纳约19个24英寸行李箱 [19]
小米SU7发生起火事故 电池、门把手成为关注焦点
36氪· 2025-10-13 20:48
事故核心事实 - 2025年10月13日凌晨 成都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辆小米SU7 Ultra在碰撞后起火燃烧 造成驾驶人死亡[2] - 经警方初步调查 驾驶人涉嫌酒后驾驶 车辆与前方车辆碰撞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2] - 事故发生后 有四位路人尝试破窗和拉门把手进行救援 但均未成功 车辆最终被烧毁[5] - 事故车辆为纯电动汽车 但无法从通报确认死亡是因碰撞立即发生还是后续起火导致[5] 小米汽车安全技术争议 - 公司客服称车辆检测到碰撞信号会自动触发整车解锁 但在此次事故中主驾驶车门并未解锁[7] - 小米SU7 Ultra采用固定式半隐藏电控门把手 无外部机械结构 在车辆碰撞断电的紧急情况下可能影响救援[11] - 中保研数据显示 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弹出成功率仅67% 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11] - 车内机械拉手位置靠下 车外无机械拉手 导致车外救援者只能通过砸窗或切割门框进行救援 耗时较久[11] - 公司曾重点宣传电芯倒置设计 声称在热失控时火焰会向下释放 为救援争取时间[7] - 公司声称其CTB电池拥有17层高压绝缘防护 电芯两侧铺设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 最高可抵抗1000℃高温[7] - 公司声称电池包底部使用防弹涂层 耐撕裂性能提升10倍 耐穿刺性能提升13倍[8][10] - 公司称其所有车型电池包均达成将于2026年实施的2025年电池新国标标准[13] 行业监管动态 - 2026年7月1日起 中国将实施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等要求[13] - 工信部正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建议于2027年1月1日实施[13] - 该征求意见稿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 并要求每个车门配置机械释放功能[13]
小米SU7发生起火事故,电池、门把手成为关注焦点
虎嗅· 2025-10-13 20:03
事故概述 - 2025年10月13日凌晨,一辆疑似小米SU7 Ultra的车辆在成都发生碰撞事故后起火燃烧,造成驾驶人死亡[1] - 经初步调查,驾驶人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车辆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与前方同向车辆发生碰撞后起火[1] - 事故发生后,有四位途经现场的人士尝试拉门把手、破窗等方式救援,但均未成功打开车门,最终车辆被火焰吞没,烧至仅剩铁架子[6][17] 车辆安全技术争议:电池安全 - 公司曾重点宣传电芯倒置设计,声称在碰撞或热失控时火焰会向下释放,而非朝向乘员,并为救援争取时间[6] - 公司声称其CTB电池拥有17层高压绝缘防护,电芯两侧铺设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最高可抵抗1000℃高温[7] - 公司声称电池包底部使用防弹涂层,较传统材料耐撕裂性能提升10倍、耐穿刺性能提升13倍、耐刮擦性能提升10倍[8][9] - 公司声称所有车型电池包均达成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的2025年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19] 车辆安全技术争议:车门系统 - 涉事车型采用固定式半隐藏门把手设计,为电控开关,内部有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无外部机械结构[13][14] - 中保研数据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15] - 车辆内部机械拉手位置靠下,外门把手无机械拉手,在车辆断电的紧急情况下,车外救援难度大[16] -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拟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并要求配置机械释放功能,建议2027年实施[20] 公司回应与行业影响 - 事故发生后,公司及创始人未对“车辆事故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一事发表评论[6] - 公司客服解释称车辆检测到碰撞信号会自动触发整车解锁,但在此次事故中碰撞和起火已成事实,主驾驶车门却未解锁[6] - 此次事故引发了针对电池新国标和隐藏式门把手新国标的行业讨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