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发挥财务公司优势化解融资难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6
随着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实施,行业转型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海尔、海信等财务公司 通过金融合伙人机制整合内外资源,山东港口财务公司压缩票据占比提升资金效率等,这些探索印证了 坚守主业、服务集团、赋能产业的发展逻辑。政策层面的引导,让财务公司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找准 定位,避免脱离产业盲目扩张。 面向未来,财务公司需在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是深化产业洞察,将对单一企业的服务扩展至产业链整 体,从资金提供者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二是强化科技赋能,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服务的 智能化水平,构建数据驱动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三是加强内外协同,既发挥内部资金统筹优势,又联 合外部金融机构形成服务合力。 从经济血脉到产业神经末梢,财务公司的角色演变,折射出我国金融体系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当 金融活水融入产业肌理,当资金流动与创新节奏同频共振,经济高质量发展便有了更坚实支撑。在这片 沃土上,财务公司正以懂产业、重实干、善创新的姿态,书写着产融结合的新篇章。 中小微企业谋发展,能否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关键性问题。相较传统金融机构,集团企业 财务公司凭借贴近产业、嵌入场景、信息对称等独特优势,正逐步 ...
敢投创新的种子、营造成长的生态,5只行业第一股出自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8-01 20:06
武汉资本市场"第一股"现象 -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武汉连续诞生5家行业"第一股"上市公司,包括达梦数据(国产数据库)、星竞威武(电竞)、声通科技(交互式AI)、黑芝麻智能(智驾芯片)、元光科技(智能时序数据)[1][2][3][4][5][15] - 这些企业均将总部设在武汉,凸显武汉通过创新投资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能力[5] 代表性企业分析 黑芝麻智能 - 研发的华山A1000芯片填补国内车规级高性能辅助驾驶芯片空白,已进入该领域出货量前三[7] - 2023年8月港交所主板上市,估值3年内从不足10亿美元跃升至超20亿美元[7][27][30] 达梦数据 - 2000年成立于光谷,2024年6月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代码688692),在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位列本土厂商第一[17] 星竞威武 - 2020年落地武汉,构建电竞俱乐部+游戏发行+数字体育经纪的泛娱乐生态,2024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代码NIPG)[19][20] 声通科技 - 交互式AI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7月港交所上市(代码2495.HK),在智能语音助手等细分市场占有率领先[22][23] 武汉产业基金运作模式 - 设立武汉基金、江城基金等政府产业基金,明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单只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5年[8][10] - 建立容错机制:允许种子基金最高80%、天使基金最高60%的亏损,种子直投项目可接受100%亏损[11] - 2024年武汉净增中小企业16.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企数量全国领先[12] 城市发展战略 - 提出2027年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目标:设立50+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股权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培育500+家"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3] - 通过"投贷联动"和科技保险创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吸引全球耐心资本集聚[13]
长安银行两家网点开业 科技与民生双轮驱动区域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8-01 17:29
长安银行网点扩张与战略布局 - 长安银行在成立16周年之际相继开设西安未来之瞳支行和西安沈家桥二路支行,优化网点布局并深耕区域经济 [4] - 西安未来之瞳支行定位为科技金融"智慧引擎",与高新区政府及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5] - 西安沈家桥二路支行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金融邻里中心" [7] 政银企合作与科技金融 - 未来之瞳支行开业仪式获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及长安银行高层共同揭牌,凸显政银协同 [5] - 长安银行与西安高新管委会、独角兽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等签订合作协议,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5] - 支行设立科技企业"金融会客厅",展示金融与科技创新结合的实际成效 [6] 普惠金融与社区服务 - 沈家桥二路支行开业获长安银行副行长与街道办主任共同揭牌,强调"金融便民、金融助企"定位 [7] - 该支行通过智能化服务和便民场景设计,为新市民提供系统性金融支持 [7] - 长安银行将网点生态重构作为战略支点,推动"普惠金融+社区服务"融合实践 [9] 战略方向与行业定位 - 公司作为省属城商行,主动优化网点布局并向重点区域及核心业务倾斜资源 [9] - 未来计划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打造"特色银行、智慧银行、责任银行" [9]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显效 金融活水畅流实体经济
金融时报· 2025-08-01 10:29
货币政策实施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宽松,综合融资成本较低 [1] - 5月以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1] - 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至0 [2]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2] - 全面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亿至200亿元 [2] 信贷与融资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2.83万亿元,同比多4.74万亿元 [2] -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还原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素后增速约8% [2]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近5年年均增速超20% [6] -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44.95万亿元 [6] - 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和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69%和3.45%,同比分别下降0.66和0.6个百分点 [6]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为2024年末的1.9倍 [4]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 [4] - 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超4000亿元 [5] 消费金融支持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9] -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8] - 提出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保障体系,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8] 政策展望 - 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评估前期政策效果,根据形势调整力度和节奏 [3] - 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工具,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支持 [6] - 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 [9]
江苏上半年新增贷款全国第一主要流向制造业以及涉农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
新华日报· 2025-08-01 06:45
金融总量与信贷增长 - 6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 [1] - 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 [1] - 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 [1] - 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 [1]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镇江分行为江苏索普集团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提供22亿元银团贷款 [2] - 6月末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3个百分点 [2] - 金融机构成立制造业金融中心,提高服务主动性 [2] 科技创新金融赋能 - 推出"人才贷""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 [3] - "苏创融"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 [3] - 全省23家经营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40.4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3] 涉农与普惠金融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苏农粮贸贷"纯信用模式支持粮食收购企业 [4] - 上半年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600户 [4] - 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 [4] 绿色与养老金融 - 南京银行为南京埃斯顿发放3400万元"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 [5] -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提供5800万元贷款 [5] - 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新增8712亿元 [5] - 全省"苏农贷"累计用信147亿元,覆盖5.8万户客户 [5] 消费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无锡分行为桃产业相关项目累计投放贷款超12亿元 [6] - 六部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 [7] - 银行消费贷场景从传统消费向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拓展 [7]
泰安高新区上半年18家企业获"鲁科贷"支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5:57
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 - 山东省科技厅发布6月份"鲁科贷"风险补偿备案情况 泰安高新区8家企业贷款项目列入其中 [1] - 截至6月底 泰安高新区共有18家企业获得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支持 备案金额约9000万元 同比增长52% [1] - 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包括山东四维卓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高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 [1] - "鲁科贷"政策提供最高90%的风险补偿 企业首次还本付息后可获得省科技厅40%和市科技局20%的利息补贴 每家企业最高可贴息75万元 [1] 政策实施效果 - 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得到有效缓解 [1] - 泰安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积极走访企业宣传政策 指导对接银行 成功促成多家企业获得贷款支持 [1] - 贷款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资金压力 [1] 未来计划 - 泰安高新区将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 摸排企业需求 扩大"鲁科贷"覆盖面 [2] - 计划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更强科技金融支撑 [2]
建行湖北荆门掇刀支行:助力小微科企融资 “贷”动新未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14:37
公司融资支持 - 湖北艾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设银行"厂房快贷"获得500万元信贷资金,解决了新建厂房导致的资金缺口问题[1] - 该公司为电子零部件生产销售企业,拥有10余年历史,近年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水平实现稳步发展[1] - 建行湖北荆门掇刀支行仅用一周时间完成贷款审批发放,高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1] 银行业务发展 - 该笔贷款为建行荆门分行首笔"厂房快贷"业务[2] - 建行计划继续深耕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信贷等重点领域客群,推广普惠类特色产品[2] - 截至2025年6月底,建行湖北荆门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59.7亿元,较年初增长17.5亿元[2] 行业支持成效 - 建行信贷资金有力支持了区域科技型企业发展[2] - 该笔贷款将帮助湖北艾图科技实现年度收入和利润的进一步提升[1] - 银行服务与国家级高新区厂房资产高度契合,形成有效融资解决方案[1]
太平洋证券8月金股
太平洋证券· 2025-07-31 11:41
核心观点 报告给出8月金股名单,包括医药生物行业的华纳药厂、新能源行业的璞泰来、银行行业的邮储银行,并分析了各公司基本面数据和投资逻辑 [2] 8月金股基本面数据 - 华纳药厂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1.3、1.4、1.6,预测PE分别为41.2、37.8、34.9 [2] - 璞泰来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1.2、1.5、1.9,预测PE分别为15.3、12.4、9.8 [2] - 邮储银行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0.8、0.9、0.9,预测PE分别为8.5、8.3、7.9 [2] 8月金股基本面逻辑 医药生物行业(华纳药厂) - 消化领域铋剂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2] - 抗抑郁新药ZG - 001远期峰值超35亿元 [2] - ZG - 001有望迭代艾司氯胺酮,具备出海潜力 [2] 新能源行业(璞泰来) - 锂电负极业绩有望逐步底部反转 [3] - CVD沉积硅碳负极已取得小规模量产订单,安徽紫宸计划2025年二季度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放量应用 [3] - 隔膜优势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3] 银行行业(邮储银行) - 控股股东增持稳股价 [4] - 设立公司布局科技金融 [4] - 股息高且股价整体处低位 [4]
厚植科学城科创沃土 共创“光明”新未来
证券时报· 2025-07-31 11:08
光明科学城发展概况 - 深圳市光明区加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创业的新热土,提供最优政策、最好服务、最强保障 [1] - 光明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承载区("一城三区") [1] - 已集中布局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包括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 [1] - 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院士领衔)和深圳湾实验室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加速建设 [1] - 全区集聚59名国内外院士、超3000名高层次人才、近19万名各类人才 [1] 产业与创新生态 - 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方向,构建"3+3+1"产业集群 [2] - 已集聚9家百亿级企业、35家上市公司、1921家规上企业、2287家国高企业、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光明区连续四年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区 [2]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1]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设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创母基金、全市首只种子基金及4家市级"20+8"产业基金(智能传感器、脑科学、合成生物、超高清显示) [2] - 建成光明科技金融大厦,集聚超30家金融机构,成立光明科学城创投联合会 [2] - 举办光明科技金融大会等活动,建设高水平科技金融示范区 [2] 重点项目与考察活动 - 卫光生命科学园聚焦合成生物、脑科学领域,入驻4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含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 [5] - 深圳理工大学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高起点、国际化" [5]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近40位嘉宾考察光明科学城,重点关注生物医药、高等教育等领域 [4][5] - 光明区规划展览馆展示"科技+城市"融合发展战略,获考察团高度评价 [6]
报告征集 | 2026年中国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发展洞察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31 08:02
研究背景 - 2026年是新一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开端之年,金融科技市场将从"业技融合"迈入"数字金融"和"科技场景"建设阶段 [1] - 研究聚焦生成式AI、多模态技术、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对金融服务生态的影响 [1] - 采用专家深访与B端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金融机构对前沿技术实用性、科技场景服务能力及生产模式迭代的观点 [1] 报告目的 - 帮助产业和资本追踪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前沿实践,前瞻性布局未来市场发展机会 [2] - 发布《2026年中国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发展洞察报告》,征集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服务商参与 [2] - 探讨国内金融科技市场发展趋势,挖掘金融机构科技需求 [2] 研究内容 - 分析新一代政策背景下金融机构对数智化场景建设、前沿技术应用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的需求 [3] - 聚焦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场景,挖掘潜在增长点 [3] - 梳理金融科技行业主流趋势,发掘实践要点 [3] - 分析科技迭代和数智场景建设对金融机构五大场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赋能效用 [3][7] 研究方法 - 采用专家访谈与B端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3] - 选取具备良好实践成效和典型标杆意义的案例,入围【iResearch: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卓越服务商】 [4] - 通过专家深访提炼核心观点,以"专家名片+专家观点"形式呈现 [4] 参与价值 - 入选报告卓越实践案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6] - 报告通过艾瑞网官网和公众号发布,并有多家媒体渠道传播 [6] - 受邀参加银行数字化领域相关活动,与业内甲方、专家、投资机构深度交流 [6] 目标企业 - 金融行业客户: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支付等已开展金融科技实践的机构 [9] - 科技服务商: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包括金融科技子公司及技术公司 [9] 时间安排 - 厂商征集时间:2025年8月30日至2025年12月15日 [10][11] - 企业访谈和市场调研时间: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12月15日 [11] - 报告发布时间:2026年1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