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

搜索文档
瀚蓝品牌焕新发布会 | 创新,让绿色更可及
新浪财经· 2025-07-17 08:54
品牌焕新发布会 - 公司于2025年7月15日在佛山南海举行品牌焕新发布会,发布全新品牌价值体系,包括品牌愿景、主张、精神及标识(LOGO)[1] - 发布会同步揭牌"瀚蓝环境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并发布多个创新项目[1] - 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及多家投资机构高层出席活动,包括佛山市委常委刘杰、南海区区长王勇、广东恒健总经理杨晨晖等[1][9][10] 品牌战略升级 - 新LOGO象征公司25年发展基因的凝练,体现"勇于挑战、不断创新"的企业精神[6] - 公司从2000年地方供水企业成长为全国综合环境服务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全国前三、A股第一[8] - 品牌主张"创新,让绿色更可及"将作为发展核心,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协同[9] 人工智能布局 - 成立"瀚蓝环境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目标打造国内首个环保领域"行业超脑"与"企业超脑"[15] - 研究院聚焦模型、算法、智能化应用研发,合作伙伴包括瑞泊科技(拥有自研高等级大模型)[15] - 公司业务场景覆盖54个城市77个县区,日处理垃圾近10万吨,积累海量结构化数据可赋能AI研发[15][16] 战略合作动态 - 与广东恒健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股权合作、资本运营、基金投资等领域深化联动[18][19] - 联合瑞泊科技、阿里云、中兴新云等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助力绿色发展生态圈"[18] - 此前通过南海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完成并购粤丰环保,实现垃圾焚烧规模跃升[19] 政府与行业支持 - 南海区区长提出"好、强、要、赢"四维发展理念,强调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与合规运营[9] - 佛山市政府要求公司继续发挥绿色创新赋能者作用,打造全国环保领域标杆项目[10] - 会议采用100%绿色电力证书覆盖用电,实践低碳发展理念[19]
浙江推动国际工程供应链协同 赋能企业高效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5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浙江举办"浙链全球-携手出海"活动暨国际供应链对接交流会,旨在促进外贸与外经企业协同发展,助力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1] - 浙江作为外贸大省,国际工程企业已建立成熟海外市场网络,外贸企业在新能源、建材、机电等领域具备完备产业链和强国际竞争力 [1] - 推动外贸与国际工程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构建出海新格局的关键 [1] 倡议与机制 - 发布"浙链全球-携手出海"国际供应链协同发展钱潮倡议,聚焦机制助力、平台驱动等六大方向 [1] - 倡议提出构建"1+11+N"协同机制,系统性增强浙企国际供应链协同能力和竞争力 [1] 供需对接成果 - 现场发布国际工程企业采购需求清单,涵盖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11大领域近百种产品 [1] - 自由洽谈环节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为外贸与工程企业搭建精准对接桥梁 [1] 企业实践分享 - 中建六局发布覆盖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8国的专业分包及物资设备采购需求,计划通过长期合作机制和风控支持开拓国际市场 [2] - 企业代表分享全球产业链重构、绿色创新、金融支持等议题的实践经验 [2] 政府支持与规划 - 浙江省商务厅将以"浙链全球-携手出海"为载体,持续举办国际供应链对接活动 [2] - 政府将加强风险识别指引和金融支持,助力企业稳健开拓国际市场 [2]
中国绿色创新释放更多红利(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44
中国绿色创新成果 - 中国近五成企业已开展或计划开展绿色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已开展绿色创新的比例达到30.9% [2] - 中国研发出了可在5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系统,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形成显著领先优势 [2] - 2024年中国安装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2] - 中国在绿色氢能、负排放解决方案、智能电网等领域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 [2] - 中国企业以更高性价比攻克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已主导这三类产品的全球供应 [3] 清洁能源产业经济贡献 - 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10%,规模约为13.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堪比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全年GDP [4] - 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表现亮眼 [4] - 绿色创新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4] 中国"双碳"目标进展 - 中国已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 [5] - 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技术创新和战略部署方面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 - 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支出中的份额已从1/4上升至近1/3 [6] - 中国的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容量都大幅增长 [6] 全球影响与合作 - 中国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正在帮助照亮津巴布韦的农村社区,中国电动汽车在墨西哥和泰国等国家越来越受欢迎 [8] - 越来越多新兴经济体对中国绿色科技展现强烈兴趣,计划规模化引进相关技术成果 [8] - 中国持续供给优质新能源产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8] - 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构建了从关键矿产到终端产品的全供应链 [9] - 中国企业正凭借高性价比方案大力推动非洲的电气化 [9]
白电企业ESG报告: 高分者全 低分者简 供应链碳排放多缺失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27
ESG信息披露与评级表现 - 10家白色家电上市公司中有8家披露了2024年ESG报告,披露率达80%,高于A股平均披露水平45 7% [1] - ESG评级较高的公司如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美的集团多为A级或BBB级,而部分公司持续处于CCC级以下 [2] - ESG信息披露水平与评级表现存在相关性,评级高的公司披露内容更全面,涵盖环境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项议题 [2] - 过去几年白色家电上市公司ESG评级呈上升趋势,海尔智家、海信家电从BBB级升至A级,TCL智家从DDD级升至BB级 [3] - 在国际ESG评级中,56%的中国耐用消费品公司评级上调,高于全球同业的33% [3]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 - 10家公司中有7家披露了2023年、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美的集团披露了范围三排放数据 [3] - 澳柯玛、惠而浦、雪祺电气3家公司未披露任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3] - 行业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普遍缺失,全产业链碳排放追踪和报告有待加强 [3] 废旧家电回收情况 - 苏宁易购2024年回收约400万台旧家电,其中白色家电占比62% [5] - 美的集团累计回收旧家电875万台,目标到2030年达5000万台 [5] - 海尔智家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769万台,同比提升10%,实现碳减排约1 7万吨 [6] - 格力电器2024年回收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813万台(套),转化为再生资源15 76万吨 [6] - 海信家电2024年回收废旧家电120万台 [6] 绿色产品与研发投入 - 苏宁易购以旧换新国补订单占比89%,一二级能效白色家电销售额占比92% [7] - 长虹美菱数据显示,一级能效产品在以旧换新中销售额占比超90% [7] -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2024年研发费用均超100亿元 [7] - 海尔智家空调产品节能超46%,格力电器家用空调全年耗电量降低超13 6% [8] - 海信家电12款产品获碳足迹证书,海尔智家8个型号产品获认证 [8]
金融赋能绿色创新:中小微企业转型的“绿色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8:58
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现状 - 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约一半的全球GDP,是就业与创新的核心引擎 [1] - 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和80%以上城镇就业 [2] - 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渠道有限、基础设施不足、气候危机冲击等多重挑战 [1] 绿色创新实践案例 - 重庆弘凡芝圃生物科技通过"叶养蚕—枝种菇—渣作肥—肥回园"生态闭环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 度小满2024年为绿色减碳产业、新能源产业用户提供6.95亿元贷款 [2] -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专业部门,试行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 [3][4]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议建立碳账户帮助中小微企业低成本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 [3] -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在5个省份开展赋能计划,提供政策普及、金融机构引荐等服务 [4] - 北京地区金融机构推出绿色普惠金融贷款,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等问题 [4] 未来发展方向 - 绿色创新是中小微企业应对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路径 [5] - 需加强跨领域合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5] - 绿色金融应成为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的催化剂和可持续发展关键 [3]
清华大学与香港中电合作共建“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15:45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清华大学与香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正式启动本科生实习交流计划 [1] - 中电成为清华大学在香港设立的首个"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 [1] - 双方将携手培养能源行业人才 [1] 合作内容 - 自2026年暑假开始 每年安排10名清华大学自强书院本科生赴港进行为期4周的实习 [4] - 实习内容涵盖新型电力系统 低碳能源技术 人工智能与资讯技术等领域 [4] - 中电将通过"清华之友-中电控股教育基金"支持清华大学自强书院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助学金项目 [3] 双方表态 - 中电首席执行官表示将共同培养具备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团队 [3] -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表示将深化互利合作 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新路径 [3] - 中电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科技创新 [3] 参与人员 -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等出席活动 [3] - 中电首席执行官蒋东强 中国区总裁陈涛等高管参加签约仪式 [3]
中信期货受邀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会议 绿色创新赋能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7-04 14:49
活动背景与主题 - 活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办 聚焦"2025年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主题 [1] - 探讨政策扶持 行业标准建设 金融服务创新 多方协作机制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促进作用 [3]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七家标杆企业分享绿色创新实践 覆盖绿色生产 可降解材料 循环农业等领域 [3] - 展示中小微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活力与潜力 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3] 金融创新模式探讨 - 中信期货提出"保险+期货+绿色创新"模式 结合微生物技术改良土壤与金融工具保障农民收入 [5] - 模式设计"产量+价格"双保障体系 保险公司承担减产风险 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 [5] - 北京格芙生物科技等企业参与模式试点 庄河市政府表达合作意向 [5] 行业服务规划 - 中信期货计划持续优化农业风险管理服务 推广成功经验以增强农业产业韧性 [5] - 目标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5]
袁兰兰:打破国外巨头垄断“中国绿膜”全球远征
搜狐财经· 2025-06-30 15:02
公司发展历程 - 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由袁兰兰和丈夫朱龙山于2017年联合创立,专注于热固液晶薄膜技术的研发与生产 [4] - 公司成立初期即瞄准全球被国外巨头垄断40年的液晶薄膜市场,当时市场价格高达每平方米8000至30000元 [4] - 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宽幅第一、透度领先的技术优势,两年后跃升为全球最大液晶薄膜制造商,占据中国市场首位 [4] - 截至报道时公司已拥有超百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革命性突破液晶薄膜配方、工艺和设备,使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 [4] - 2025年研发的"飞天屏"创下72.66平方米的"世界最大LED网状飞天屏"吉尼斯世界纪录,融合超轻量化显示材料与无人机悬浮技术 [7] - 显示玻璃能耗仅为普通LED屏的四分之一,自发电薄膜技术探索"白天采光,夜间发电"的零碳路径 [5] - 3D透明显示玻璃技术可实现动态视觉效果,如北京国贸商城玻璃幕墙的金色凤凰动画 [2]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 - 2021年创立国际品牌"福摩贝斯Filmbase",产品销往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 [5] - 2022年建立覆盖美国、德国、迪拜等20国的联合生产网络,提供技术转让与生产指导 [5] - 产品获得中国CCC、美国UL、欧盟CE、日本PSE等全球权威认证 [6] - 液晶调光玻璃2024年应用超50万平方米,与多家世界级品牌建立深度合作 [5][6]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每年将超过40%的利润投入研发,重点布局绿色创新技术 [5] - 液晶薄膜替代厚重窗帘减少棉花种植需求,调光玻璃取代传统砖墙年减碳逾万吨 [5] - 深圳福田金融大厦71层的液晶玻璃幕墙可实现透明与私密模式转换,获国际建筑师认可 [5] - 产品全生命周期考虑资源节约,累计减少建筑垃圾并节约大量砂石资源 [5]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持续保持技术原创性,在热固液晶薄膜领域掌握国际定价权 [4] - 飞天屏技术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成为"科技强国"标杆案例 [7] - 公司技术骨干透露领导层对技术细节有极致追求,形成创新文化 [7] - 在材料行业深耕十二年基础上建立核心技术壁垒 [4] 产品应用场景 - 建筑领域:应用于幕墙、隔断等场景,实现采光调节与隐私保护 [5] - 显示领域:3D透明显示玻璃创造动态视觉效果,LED网状屏实现户外悬浮显示 [2][7] - 能源领域:自发电薄膜探索建筑一体化光伏应用 [5] - 公共空间:如深圳大运中心天地湖的72.66平方米悬浮显示屏 [7]
全球中小微企业占比超2/3,业界呼吁禁止大企业拖欠账款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0:38
全球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超三分之二,但面临融资难、技术获取受限等多重挑战 [1] - 2025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朗普政府潜在高关税、地缘冲突加剧、国际金融秩序动荡等因素冲击多边贸易体系 [1] - 人工智能治理滞后、能源转型成本高、关键矿产供应链集中化等挑战凸显 [1] 中小企业应对策略 - 中小企业应借力"双循环"战略,把握国内机遇,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1] - 利用政策支持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政策预判和合规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强化五大举措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重构,包括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政务改革和国际合作 [2] 政策与金融支持措施 - 细化财政税收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与绿色转型,降低税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2] - 禁止大企业拖欠账款,扩大结构性贷款规模,创新供应链金融等产品 [2] - 完善政府担保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以拓宽融资渠道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搭建产学研平台,开放科研资源,增加创新专项资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快速维权 [2] - 中国中小企业在智能工厂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低成本、高适配的转型范式 [2] - 绿色与数字技术共生发展,中小企业即使营收规模较小也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依托"一带一路"搭建平台,推动规则接轨与投资便利化,设立海外合作基金 [2] - 通过信用保险降低跨境风险,形成"政策-技术-市场"三维合作体系 [2] - 大会旨在推动全球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重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合作 [3]
研判2025!中国涂料助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环保政策驱动涂料助剂行业绿色转型,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25
行业概述 - 涂料助剂是涂料不可或缺的组分,用量占涂料总重量的0.01%—5%,但能显著改进涂料或涂膜的特定性能 [2] - 按功能分类包括改善生产工艺类、保持贮存稳定类、改善施工条件类、提高涂膜性能类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涂料助剂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的起步阶段、1950年至2000年的奠基阶段、2001年至2019年的环保转型阶段、2020年至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4] - 环保转型阶段中,2001年首部强制性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发布,限制VOC、甲醛等有害物质 [4] -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2023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VOCs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10%以上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环氧乙烷、氰尿酸、尿素、正丁醇、四氯化钛、二氧化硅等 [8] - 中游为涂料助剂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家具、艺术、航海、工业等领域 [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涂料助剂行业市场规模为539.59亿元,同比增长5.27% [1][12] - 水性涂料助剂、无溶剂涂料助剂等绿色产品的需求增长,部分抵消了传统助剂市场的下滑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风光股份以抗氧化剂为核心产品,覆盖受阻酚类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等,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8.39% [16] - 佳先股份专注于新型环保、无毒PVC辅助热稳定剂,2024年营业收入为5.75亿元,同比增长7.28% [18] - 常青科技主要产品包括二乙烯基苯、甲基苯乙烯系列不饱和单体,亚磷酸三苯酯系列PVC助剂等 [16] 行业发展趋势 - 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加速,到2025年溶剂型涂料助剂占比需降至30%以下 [20] - 技术迭代与智能化生产深化,如立邦通过工业4.0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 [21] -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提速,2024年涂料助剂出口量同比增长27.7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