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欧洲车企联手发力智能化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6:49
在此背景下,欧洲11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选择联手,具有明确战略意义。从成本角度看,联合开 发可避免基础软件重复投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在开发模式上,采用"代码优先"策略,成员企业直接 贡献可运行软件模块,相较传统技术文档模式,可大幅提升开发速度与效率;在技术创新层面,不同企 业的技术优势相互融合,有望突破当前欧洲汽车软件领域的技术瓶颈,推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 技术的发展。 根据规划,该汽车软件平台将于2026年交付,基于该平台的首批车辆预计将于2030年开始批量生产。若 此次合作顺利推进,将对欧洲汽车工业产生深远影响。从短期看,这将帮助欧洲车企补齐软件短板。大 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表示:"通过联合开发,我们有望在2026年前将软件研发效率提升 50%。"从长期看,此次合作将提升欧洲车企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统一的软件 平台将降低欧洲车企的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迭代速度;另一方面,开放的生态系统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加 入,形成良性循环。 然而,这一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利益协调难题,不同企业在商业目标与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差 异,从而导致各方在资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很难达成一致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全球纯电销量增长47% 中国市场燃油车稳守基本盘
中国经营报· 2025-07-10 18:56
中经记者 陈茂利 张硕 北京报道 "集团始终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拒绝不计代价地换取市场份额。基于这一战略,集团能够持续投入未来 技术发展,稳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大众(中国)方面特别强调。 开启新能源产品攻势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公布了2025年1至6月的全球销量数据。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该集团仍实现了稳 健增长,全球累计交付新车441万辆,同比增长1.3%。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表现优异,销量同比增长 47%,达46.55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11%,较去年同期的7%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共交付131万辆汽车,同比小幅下降2.3%。但6月单月销量 达24.7万辆,同比增长9%,呈现回暖趋势。在欧洲市场,大众汽车集团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89%,稳居欧洲纯电市场第一。在美国市场,该集团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24%。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副总裁张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现阶段,中国已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确立全球汽车产业引领地位。基于对中国汽车产 业趋势的研判,近年来,集团正积极推动战略转型。" 张岚介绍,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 ...
云内动力复牌:积极整改 新兴业务有望改善经营被动局面
证券日报网· 2025-07-10 16:42
行政处罚及风险警示 - 公司因2021年和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云南证监局处以600万元罚款,董事长等高管合计被罚650万元 [1] - 深交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云动",7月9日停牌一天后复牌 [1] - 公司董事会表示将落实监管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正和追溯调整,并向投资者致歉 [1] 整改措施及未来规划 - 董事长称行政处罚推动公司治理和内控提升,将强化规范运作及财务核算水平 [2] - 公司已组织财务等部门加速整改,计划一年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2] -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新兴业务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2] 主营业务及新兴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和工业级电子产品,行业形势严峻导致业绩承压 [3] - 获得200个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无人车产品覆盖物流配送等多场景 [4] - 与中国邮政云南分公司合作测试无人配送车,智能割胶机器人进入批量试生产阶段 [4] 传统业务优化及国际市场拓展 - 车用柴油机实施"一厂一策"营销策略,提升非道路柴油机装机比例并向大马力转型 [4] - 工业级电子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市场份额并提升竞争力 [4] - 瞄准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加大整车出口并开拓直通国际业务 [5]
【政策综述】关于国家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实施成效分析
乘联分会· 2025-07-10 16:37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框架 - 2020年以来国务院及部委密集出台超10项政策法规,涵盖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六大体系[4]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巩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5] - 核心政策包括《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设定2025年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目标,要求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商业化[6] 基础设施建设与试点进展 - 全国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超3.2万公里,累计测试里程1.2亿公里[19] - 试点城市完成3000+路口智能化改造,部署1万+路侧设施+50万5G基站,实现实时感知网络覆盖[19] - 分两批确定16个试点城市(首批6个含北京/上海,第二批10个含深圳/重庆),重点推进车城网平台和标准制定[7] 技术标准与准入管理 - 2023版《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设定2025年制修订100+标准、2030年140+标准的目标,构建单车智能与网联协同体系[11][12] - 产品准入试点要求车企与使用主体联合申报,分五阶段推进商业化落地,明确L3+车辆需通过安全评估[13] - OTA升级管理强化安全评估流程,要求企业建立升级影响评估、测试验证、信息记录等全流程能力[10][17]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规模 - 驾驶辅助功能渗透率从2021年23.5%跃升至2024年57.3%,L2级车型2025年渗透率预计突破70%[20] - 2023年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995.3万辆(渗透率47.3%),10-20万元价格区间渗透率达51%[20] -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具备自动驾驶公交、出租车商业化条件,无人配送/零售等场景实现规模化示范[19][20]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 2024年启动20个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要求2026年前建成统一标准的城市级项目,重点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15] - 试点内容涵盖路侧设施智能化、高精度地图应用、跨域身份认证等9大领域,推动形成新型商业模式[15] - 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运输安全指南,明确有条件/高度/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运营需在指定区域通过安全评估[14]
2025贝壳财经年会“智能网联汽车论坛”即将举办
贝壳财经· 2025-07-09 19:39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0.65万亿元 同比增长4% [5]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 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5]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85万辆 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5]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6] - 上半年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加速普及 AI大模型深度融入汽车产业 [7] -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凸显 无人驾驶出租车等场景加速规模化落地 [7] - 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强监管" 工信部对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7] 行业论坛与专家观点 - 贝壳财经年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如何重构新生态" 探讨巩固产业优势 [8] - 科技部原秘书长张景安等专家将分享智能网联汽车愿景 [9]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等企业高管参与圆桌讨论 共谋产业转型 [9] 行业活动影响力 - 贝壳财经年会已举办5届 累计邀请355位国内外专家 [9] - 举办60场主题论坛 微博话题阅读量10亿+ [9] - 直播全平台观看量过亿 成为重要行业交流平台 [9]
汽车产业要筑牢“软件安全”防线
第一财经· 2025-07-09 09:16
2025.07. 09 本文字数:139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60 次,涉及缺陷车辆506.8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召回总数增加了超百万辆。 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实施汽车产品召回行动,显著减少了市场上缺陷产品的流通,降低了消费者使用这 些产品时的安全风险。 汽车产品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自 2004年10月我国颁布施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已经累计实施汽车召回3000余次, 数量超过1亿辆。 如今,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官方网站上,汽车召回公告一栏被列在第一位,并 且在6月份连续发布了十多起召回公告。 智能驾驶系统高度依赖软件算法,其潜在软件漏洞是隐藏在科技光环下的风险。人命关天,容不得半 点马虎和敷衍,然而,智能驾驶恰恰是不少汽车生产企业的营销重点。部分广告宣传使公众误以 为"再过几年就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人在车上即可抵达目的地",却忽视了现阶段智能驾驶仍仅为辅 助功能这一关键事实。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汽车召回原因正从传统 ...
乘联分会: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29.7%;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7:12
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 同比增长181% 环比增长76% [1] - 1-6月累计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1] - 6月零售较2022年同期194万辆增长7%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 新能源乘用车6月零售1111万辆 同比增长297% 环比增长82% [1] - 1-6月新能源累计零售5468万辆 增长333% [1] 深圳无人车发展 - 深圳实现无人车全市域覆盖运营 运营车辆超300辆 [1] - 服务覆盖100多个社区商圈 日均配送量突破10万单 [1] - 服务场景从民生配送扩展至制造业供应链等12类场景 [1] Faraday Future动态 - FX系列B端付费预订总量达4100台 覆盖四大核心领域 [1] - 产品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美国首辆车下线 [1] 帕卡召回事件 - 帕卡在美召回56575辆汽车 因车灯系统故障问题 [1]
“特斯拉中国员工4年反馈了3次,美国总部都没当回事”
观察者网· 2025-07-08 16:00
特斯拉在华市场份额萎缩 - 特斯拉5月在华销量略低于4万辆 同比下降30% 而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长28% [5] -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2021年初的11%降至4% 比亚迪达29% 小米汽车占据3% [6] - 中国消费者认为特斯拉领先优势不再 本土品牌车型配备更多功能如多块大屏幕 车载冰箱 车内摄像头 [6] 产品策略与中国市场需求脱节 - 特斯拉中国团队4年内3次反馈产品跟不上本土需求 美国总部未重视 [5][9] - 中国消费者期望汽车能与智能手机无缝互联并配备更多娱乐应用 但特斯拉总部认为"非优先事项" [9] - 特斯拉承诺设计中国特色新车但搁置 转而采取"低成本策略"简化现有车型 [10] - Model Y起售价3.67万美元 比比亚迪竞品海豹07贵约1万美元 [10]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受阻 - FSD因数据安全合规问题未能在华推出完整版 [13] - 中国禁止特斯拉将车辆数据传至境外 建设本土超算中心方案因美国政府限制陷入僵局 [13] - 特斯拉试图通过软件更新推送部分FSD功能但被叫停 [14] - 3月推出的FSD免费体验活动也被迅速叫停 [15] 本土竞争对手快速崛起 - 小鹏 比亚迪等已推出先进辅助驾驶技术且价格更具优势 [14]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技术 实现1秒2公里充电速度 [16] - 小米SU7凭借智能互联功能吸引消费者 如语音控制家电互联 [8][9] 特斯拉在中国供应链与新兴领域布局 - 中国是特斯拉最大生产与出口枢纽 贡献全球约半数汽车出货量 [5] - 上海工厂向澳大利亚运送"Megapack"储能电池 [17] - "擎天柱"机器人依赖中国供应商 成本大幅下降 [18] - 中国涌现宇树科技 安吉机器人等初创企业准备与美国竞争 [19]
“闯将南沙”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新高地
科技日报· 2025-07-08 14:54
行业发展现状 - 南沙自贸片区无人驾驶车随处可见,用户可随时呼叫自动驾驶车辆前往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等地 [1] - 小马智行已积累超过4500万公里路测里程,全新第七代自动驾驶车辆在广州、深圳开启路测 [1] - 南沙自贸片区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叠加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自动驾驶创新高地 [1] - 2024年南沙自贸片区自动驾驶重点企业总营收达44.21亿元,累计测试里程近900万公里,测试车辆规模占全市20%,应用示范运营里程超500万公里 [3] 政策支持与突破 - 南沙自贸片区2017年成为国内首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地区之一,2022年获批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同年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域 [2] - 2024年南沙自贸片区率先打造国内首例集载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联动联运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体验场景 [2] - 2023年9月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开展无人商业化试点,允许主驾驶位无安全员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商业化运营 [4] - 2024年12月推动形成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互认机制 [5] - 2024年一季度修订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运营政策文件,创新发布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与创新应用工作指引 [5] 产业链生态 - 南沙自贸片区已形成超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覆盖"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车集成、下游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2][3] - 以广汽丰田为基础,以小马智行为牵引,吸引祺迹汽车科技、星河智联汽车科技、大圣科技等一批自动驾驶上下游企业落地 [3] - 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接近900公里(单向),批复4个联合体开展应用示范运营,累计投放应用示范运营车辆近90辆 [5] 企业动态与商业化进展 - 小马智行打通微信等应用的无人驾驶车入口,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打造"自动驾驶+大旅游"跨界合作模式 [2] - 小马智行与优步达成战略合作,无人驾驶车将于今年接入优步平台,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合作推进无人驾驶车部署 [2] - 小马智行在深圳市宝安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自动驾驶车队,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5] - 2家无人驾驶装备企业将场景落地南沙自贸片区 [5] 未来规划与场景拓展 - 南沙自贸片区将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运营场景,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深化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互联互通 [6] - 4月30日南沙"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智慧交通示范区"正式揭牌,2家企业获颁首批"南沙区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牌照" [6] - 未来以政策为牵引、场景为驱动,加速构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创新生态,吸引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落地,巩固自动驾驶出租车、卡车、公交小巴、环卫车、物流车等示范场景优势,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 [7]
“新央企”将落户重庆 由朱华荣掌舵?长安称未收到正式通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4:40
公司重组与更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 - 即将诞生的"新央企、新长安"为国资委直管的正局级单位,总部落户重庆,由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掌舵 [2] - 新集团名称可能在"中国长安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南方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之间选择,预计月底确定 [2] - 重庆长安、辰致科技等多个正局级单位将纳入新集团统一管理 [2] 业绩与销量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达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近八年新高 [3] - 新能源车型销量44.8万辆,同比增长48.8%,占总销量33% [3] - 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 [3] 新能源与智能化布局 - 自2015年起累计投入超400亿元发展新能源领域,升级智慧新蓝鲸3.0,首创插混、增程一体化技术 [3] - 2025年底将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 [3] - 已获批全国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单位 [3] - 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超600亿元,未来十年计划在新兴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 [3] 未来发展规划 - 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3] - 致力于海陆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3] - 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下线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