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

搜索文档
中报季半导体业绩持续见好!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盘中换手领先同类,市场交投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08
半导体行业市场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午盘强势上涨1.29%,成分股雅克科技涨4.11%,至纯科技涨3.88%,晶升股份涨3.51%,江丰电子、晶瑞电材跟涨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价格上涨1.27%至1.11元,盘中换手率达16.76%,成交额5580.68万元,流动性居同类领先 [1] - 半导体材料ETF近1周规模与份额增长显著,新增规模及份额位列可比基金第一 [1] 半导体公司业绩动态 - 49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告,37家预增,科创板半导体公司泰凌微、芯动联科、芯朋微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幅增长 [1] - 中信证券指出中报业绩期需关注半导体等自主科技领域,因业绩确定性高且存在事件催化机会 [1] 半导体材料ETF产品特性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覆盖40只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刻蚀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以及硅片/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代表沪硅产业、南大光电,反映产业链自主化升级趋势 [2] - 产品提供场外联接(A类020356/C类020357)[2]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迎量价齐升行情,机构称半导体制造自主可控逻辑坚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4:00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材料ETF盘中换手16.34%,成交5437.41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 月7日,半导体材料ETF近1年日均成交1732.44万元,排名可比基金前2。 首创证券认为,中美关系变量不改变半导体制造自主可控的底层逻辑,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 升空间,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板块。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通过横向品类扩张和纵向技 术互补的双轨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全产业链竞争力重构,龙头企业有望凭借资金规模优势和产 业链主导权实现强者恒强。 截至2025年7月8日 13点06分,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06%,成分股雅克科技上涨 4.11%,至纯科技上涨3.76%,晶瑞电材上涨3.00%,江丰电子,晶升股份等个股跟涨。半导体材料ETF (562590)上涨1.27%,最新价报1.11元。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 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指数成分股中汇聚了多家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表现突 出的龙头企业——例如在刻蚀设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以及在硅 ...
千亿估值国产存储芯片巨头发力,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11
公司动态 - 长鑫存储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公司估值已超千亿人民币 [1] - 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累计募资超200亿元,投资方包括国家大基金一期、建广资产、华登国际等 [2] - 国家大基金一期于2018年领投15亿美元融资,为公司早期技术突破与产线建设提供关键资金 [2] 行业地位 -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共同构成中国存储芯片产业的双引擎 [1] - 公司是国内唯一大规模量产DRAM的企业,专注于DRAM的设计、研发、生产一体化(IDM模式) [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突破10亿美元大关,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自主化能力进入新阶段 [1] 技术实力 - 公司技术团队深耕存储芯片领域多年,已推出多款基于19nm制程的DRAM商用产品 [1] - 产品覆盖DDR4、LPDDR4等主流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PC、服务器、虚拟现实及物联网等领域 [1]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融资获得更充裕资金,用于先进制程研发投入、产能扩充及关键技术攻坚 [2] - 公司目标是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赢得更大份额,挑战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国际领先企业 [1][2] - 公司若成功上市将增强本土存储芯片供应链自主保障能力,并影响全球存储芯片产业链竞争格局 [2]
深圳打出“政策 + 资本”组合拳支持半导体产业!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红盘震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3:27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7日10点36分,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0.73%,成分股拓荆科技上涨4.18%,晶升股份上涨3.46%,中科飞测上涨3.45%,芯源微上涨3.07%,京仪装备上涨2.21%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0.45%,最新价报1.11元,规模达3.31亿元,创近1月新高,近1周份额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1]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出台《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赛米产业私募基金",以"政策+资本"组合拳支持产业全链条优化提质 [1] 行业趋势 - 6月半导体行业持续回暖,价格涨幅扩大,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存在结构性机会 [2] - 6月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改善,手机、平板保持小幅增长,TWS耳机、可穿戴腕式设备、智能家居快速增长,AI服务器与新能源车保持高速增长,预计7月需求将继续复苏 [2] - 尽管短期供给仍相对充裕,企业库存水位较高,但整体价格仍延续上行态势且涨幅扩大,预计7月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 [2] 指数与成分股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成分股中汇聚了多家在国产替代进程中表现突出的龙头企业,如刻蚀设备领域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以及硅片、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环节的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等 [2] - 样本股的筛选聚焦行业核心赛道,体现了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升级的发展趋势 [2]
芯动联科订单充足半年最高预盈1.69亿 重视技术自主化首季研发费率31%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44
公司业绩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8亿至2.78亿元,同比增长66.04%至102.45% [1][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8亿至1.69亿元,同比增长144.46%至199.37% [1][2] - 2024年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3.17亿元、4.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1.65亿元、2.22亿元 [3] 产品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MEMS陀螺仪和MEMS加速度计 [1][2] - 产品应用于高端工业、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逐步替代光纤陀螺仪和激光陀螺仪 [3] - 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体系,在芯片设计、工艺开发、封装与测试等环节形成技术闭环 [6][7] 研发投入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763.42万元,同比增长26.66%,占营业收入31% [1][7] - 2024年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占营业收入27% [6]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96人,占总人数48%,其中硕士或博士49人 [7] - 已取得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个 [7] 毛利率与订单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85.92%、83.01%、85.03%,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83.92% [1][7] - 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上半年顺利实现交付,推动业绩增长 [1][2] 募资与项目 - 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3.54亿元,比原计划多3.54亿元,用于MEMS陀螺、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3]
科创板年内最大IPO获受理,主攻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盘中持续飘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4:05
半导体材料设备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0.78%,成分股中联动科技上涨5.79%,中船特气上涨5.19%,安集科技上涨4.08%,中晶科技上涨4.06%,芯源微上涨3.64%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0.72%,最新价报1.12元,近1周累计上涨2.69% [1] 摩尔线程IPO动态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集资金约80亿元,为年内最大IPO [1] - 公司专注于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覆盖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领域,募资将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半导体材料ETF及指数构成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精选40只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刻蚀设备)、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硅片及电子化学品)等国产替代龙头企业,反映产业链自主化升级趋势 [2] - ETF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C类(020357) [2]
合成化学研究新范式:当AI“大脑”遇上机器人“双手”
新浪财经· 2025-07-01 12:09
合成化学的现状与挑战 - 合成化学是一门以原子和分子为基础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其突破对衣食住行和人类文明有深远影响[1] - 化学家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化学空间的广袤性,理论上可合成的中小分子数量高达10^60,远超宇宙恒星数量[2] - 传统研发模式依赖化学家经验不断试错和手工操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对新物质性能的严苛要求[1][2] 传统研究方法 - "自上而下"的实验驱动模式依赖化学家知识地图和直觉,通过大量实验与试错迭代出新反应[2] - "自下而上"的理论驱动模式从量子力学原理出发,计算成本极高,难以及时指导实际合成决策[3] - 两种方法在效率和普适性上都面临巨大挑战,催生了对新工具的迫切需求[3]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 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可大幅提升实验效率,中石化上海院2010年引入高通量技术平台,用机器人执行并行实验[4] - 自动化平台能系统性设计上千种催化剂配方并快速筛选,开发出纳米片状分子筛解决工业难题[5] - 晶泰科技开发的智能合成工作站可同时进行48个实验,加速催化剂筛选并提供标准化数据[5][6] AI在化学领域的角色 - AI目前主要作为化学家的高效帮手,而非替代者,因科学洞察仍需人脑完成[6] - 在数据稀缺的前沿领域,采用"层级学习"框架,利用相关数据训练基础模型后再微调,成功预测新型镍催化剂[8] - AlphaFold因蛋白质结构预测获诺贝尔奖,显示AI在数据丰富领域的潜力,但多数领域仍面临数据不足[6] 未来发展方向 - 自主化实验室(Lab Auto-Driving)能感知环境、分析数据并自主决策,形成设计-执行-学习闭环[9] - 晶泰科技整合自动化实验与AI预测设计,实现高效干湿实验迭代,应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9] - 行业愿景是构建"AI+机器人"自主实验室,提升合成化学在多个领域的创新效率[9]
印度稀土豪赌14天!青岛急会中俄,莫迪押注40亿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1
印度稀土自主化战略 - 印度政府宣布14天内停止使用中国稀土 同时承诺投入40亿人民币(500亿卢比)推动稀土自主化发展 [1] - 印度稀土储量690万吨(全球第五) 但2022年开采量仅2900吨(不足中国1.4%) [1] - 国家稀土公司(IREL)年处理能力1万吨 产品纯度不足中国三分之一 [1] 汽车产业危机 - 76%印度整车制造商因钕铁硼磁铁短缺面临停产 库存仅够维持72小时生产 [1][3] - 塔塔、马鲁蒂铃木等车企尝试拆解旧手机回收磁铁 月产量仅0.3吨无法满足需求 [3] - 中国海关滞留印度20多份稀土进口申请长达三个月 [3] 国际供应链断裂 - 印度单方面终止与日本13年稀土供应协议 去年出口量1000吨(占年产量1/3) [3]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专利和70%产能 掌握4400万吨稀土储量 [7] 产业技术瓶颈 - 印度缺乏完整稀土产业链 基础分离技术依赖日本 [7] - 40亿投资难以突破中国20年建立的技术壁垒 美国数百亿尝试均未成功 [1] 青岛会谈背景 - 印度汽车行业代表团秘密赴华寻求审批协助 与官方"去中国化"表态矛盾 [6] - 俄印军事合作因乌克兰冲突受阻 印度急需补充武器供应 [6]
东方钽业定增夯实主业根基,多维发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8:15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12亿元资金,用于扩充产能和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承诺认购5.85亿元 [1] - 募资将重点投向三大实体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74亿元,包括湿法冶金数字化工厂建设(5.66亿元)、火法冶金熔炼产品生产线改造(2.53亿元)和高端制品生产线建设(2.55亿元) [2] - 募投项目旨在解决设备老化、产能不足问题,实现关键原材料自给,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链安全 [2] 募投项目具体规划 - 湿法冶金项目将新建年产氟钽酸钾1100吨、五氧化二铌1700吨、高纯五氧化二铌150吨、高纯五氧化二钽50吨及钽铌化合物209.5吨的生产线 [2] - 火法冶金项目将新增年产熔炼铌860吨、熔炼钽80吨的产能 [2] - 高端制品项目将新增钽铌板带制品年产能145吨 [2] - 三大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12.77%、11.06%和12.30%,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在7.72至8.45年之间 [3] 公司基本面与战略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3.94%) [4] - 公司深耕稀有金属全产业链近60年,湿法冶金与火法冶金技术全球领先,钽粉、钽丝品级国际先进 [4] - 此次定增是对公司"做全湿法、做优钽粉、做稳钽丝、做大火法、做强制品、做好延链"战略的深化 [4] 行业需求与政策支持 - 钽铌材料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大科学装置等领域需求呈结构性增长 [5] - 国家发改委将钽铌及合金产业列为"鼓励类",工信部将纯钽金属粉末、铌钨合金粉末等纳入前沿材料 [5] - 半导体靶材、超导铌材、高温合金、钽电容器等下游市场需求爆发 [5]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公司近十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6项,拥有国际专利73项 [6] - 2024年研发经费投入9172万元(同比增长11%),完成12英寸钽靶坯技术攻关并实现批量销售 [6] - 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钽粉、钽丝及铌制品质量居于国际先进行列 [6]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关系 - 2024年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665.58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1.26% [7] - 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可分配利润的10%或三年累计分红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7] - 2025年已举办17场投资者交流会议,吸引183家机构参与 [7] 市场前景与战略意义 - 本次定增是继2023年募资6.75亿元后的又一次资本运作,旨在深化"5+3"主业布局 [8] - 公司将通过新增产能提升营收规模与利润水平,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8] - 公司有望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壁垒,实现产业价值与市值共同增长 [8]
旺季需求 + 涨价预期驱动,半导体产业链获资金关注,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2.4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4:46
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2 47% 成分股中晶科技涨停 中微公司上涨4 51% 广立微上涨4 44% 中科飞测和长川科技等个股跟涨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2 47% 冲击4连涨 最新价报1 08元 盘中换手7 54% 成交2538 15万元 [1] - 半导体产业链普涨 光刻机、存储芯片等子板块表现亮眼 行业处于传统旺季 需求回升推升晶圆代工涨价预期 [1] 资金动向 - 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超过55亿元 持续领跑全市场 板块情绪回暖 [1] 指数与ETF构成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精选40只业务深度覆盖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样本股聚焦行业核心赛道 体现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升级趋势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刻蚀设备领域技术突破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 以及硅片、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环节打破海外垄断的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等龙头企业 [2]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紧密跟踪该指数 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C(0203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