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营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601881):经纪基础稳固,业绩表现良好
西部证券· 2025-10-31 20: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6] 核心观点 - 公司经纪基础稳固,业绩表现良好,财富管理优势稳固,客户数量不断提升,自营投资表现稳健,看好公司未来盈利的稳定性 [1][2][3] - 基于成交活跃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64、162.46和177.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2%、+7.8%、+9.4% [3] 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51亿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09.68亿元,同比增长+57.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2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至8.8% [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剔除客户资金后的经营杠杆为4.23倍,较年初提升+4%,且今年以来每季度环比提升 [1] - 成本控制有效,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4.8%,但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至42%,位于行业较低水平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净收入63.05亿元,同比增长+70.7% [2] - 2025年前三季度投行业务净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股权融资规模达16.83亿元(去年同期为0),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75%至5768亿元,市场排名提升1名至第6 [2] - 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市场环境利好,前三季度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07%,公司经纪基础较好,截至2025年中客户总数突破1800万户 [2] 资金类业务与投资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22.1%,主要得益于利息支出大幅下降 [3] - 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业务收入(主要为自营投资)121.03亿元,同比增长+39.4%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自营投资收益46.98亿元,同比增长+23.6%,环比增长+10.7%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金融资产规模达4170亿元,较年初增长+9%;其中增配TPL资产,持有规模较年初增长16.3%至2567亿元 [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由年初557亿元提升至三季度末598亿元;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比率由年初27.27%提升至32.69%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331亿元,2026年为351亿元,2027年为375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2026年为162亿元,2027年为178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1.38元,2026年为1.49元,2027年为1.63元 [5] - 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P/B)分别为1.53倍、1.35倍、1.20倍 [3][5]
东方证券(600958):型渐入佳境
国信证券· 2025-10-31 17:36
投资评级 - 对东方证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127.08亿元,同比增长39.38%(调整后);归母净利润51.10亿元,同比增长54.76%(调整后)[1] - 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自营业绩高增、经纪和投行业务提升,投资回报提升 [1] - “大财富、大投行、大机构”战略布局有望持续发力 [1] - 基于三季报及市场表现,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亿元、59.9亿元、61.0亿元,同比增长73.7%、2.9%、1.9%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EPS)为0.59元,同比增长59.46%;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35%,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68元,2026年为0.70元,2027年为0.72元 [18]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32%,2026年为7.53%,2027年为7.32% [18]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PE)为16.6倍(2025E)、16.1倍(2026E)、15.8倍(2027E);市净率(PB)为1.2倍(2025E)、1.2倍(2026E)、1.1倍(2027E)[3][18] 自营投资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7%至61.95亿元,是盈利增长首要推手 [1] - 金融投资规模2253亿元,环比小幅下降5.7%,主要系资产结构调整 [1] - 资产结构优化:减配债券资产(FVOCI债权工具投资环比减少8.6%至863亿元),增配权益投资(FVOCI权益账户环比增长3.71%至276亿元)[1] - FVTPL资产环比减少5.6%至1098亿元,权益投资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1] 经纪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至23.81亿元 [2] - 客户基础夯实,2025年上半年末客户资金账户总数313.9万户,较年初增长7.52% [2] - 托管资产总额9593亿元,较年初增长9.21%,客群规模与资产托管能力稳步提升 [2] - 财富管理转型深化,2025年上半年代销金融产品907亿元,同比增长55.1%;非货产品销售金额117.28亿元,同比增长24.54% [2] - 期末非货产品保有金额565.83亿元,较年初增长1.36%,客户资产留存能力稳定 [2] 投行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至11.71亿元 [2] - 股权承销趋势向好,主承销金额142亿元,市场份额1.61%,提升1.22个百分点 [2] - 再融资规模125亿元,同比增长超15倍,市场份额1.55%,提升1.04个百分点 [2] - 首发募集资金17亿元,市场份额2.25% [2] - 债券承销金额4472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2] - 储备项目4家,位居行业第11位 [2] 资产管理及信用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资管业务收入9.73亿元,同比下降4.33% [3] - 2025年上半年末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2337.81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扩张为未来收入修复提供潜力 [3]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息业务收入7.78亿元,同比下降15.16%,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幅度加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7.20亿元,同比增长8.0%;2026年收入213.36亿元,同比增长3.0%;2027年收入217.50亿元,同比增长1.9% [4][1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8.19亿元,同比增长73.7%;2026年净利润59.88亿元,同比增长2.9%;2027年净利润61.02亿元,同比增长1.9% [4][18] - 基础数据显示公司总市值964.37亿元,收盘价11.35元 [5]
东方证券(600958):减值损失大幅压降,经纪及自营实现,资管业务迎来拐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16: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方证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4] 核心观点 - 东方证券9M25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经纪及自营投资业务是主要增量,资管业务单季度收入迎来拐点,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压缩 [4][6] - 基于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的高增长、投行业务的逆势增长以及资管业务的企稳回升,报告看好公司投资价值,并上调了盈利预测 [6]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东方证券收盘价为11.35元,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为12.35元/8.43元,市净率为1.2倍,股息率为2.60% [1] - 公司流通A股市值为84,779百万元,每股净资产为9.29元,资产负债率为81.95% [1] 业绩表现 - 9M2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1亿元,同比增长39.4%,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54.8% [4] - 3Q25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40.3%,环比增长79.7%;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8.4%,环比下降18.8% [4] - 9M2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5%,同比提升2.19个百分点 [4] 业务分项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49.1%,3Q25单季经纪业务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51.0% [6] - 投行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41.1%,2025年单季度收入均值提升至3.9亿元 [6]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9.7亿元,同比下降4.3%,但3Q25单季资管收入3.72亿元,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20%,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6] - 净利息收入7.8亿元,同比下降15.2% [6] - 净投资收益62.0亿元,同比增长51.3%,是业绩回暖主因 [6] - 前三季度累计信用减值损失为0.2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1.8% [6] 资产与投资结构 - 期末公司总资产为4,539亿元,较上年末提升8.7%,杠杆率(剔除客户保证金)为4.32倍,较2024年提升0.31倍 [6] - 期末金融投资资产为2,2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7%;其他债权投资为86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9%;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2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6%,显示公司增加了高股息类资产配置 [6] 客户资产与市场情况 - 期末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款为1,374亿元,较年初增加21.0%,环比增长14.3% [6] - 3Q25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67% [6] 盈利预测 - 报告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亿元、74.5亿元、79.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5.4%、8.3%、6.5% [5][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0.88元、0.93元 [5]
中信证券(600030):自营驱动下单季业绩创新高,龙头优势强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5 19: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信证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中信证券第三季度业绩创新高,主要由自营投资业务驱动,龙头优势得到强化 [1][5] - 基于市场持续回暖及上调的股基交易市占率假设,报告上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亿元、338亿元、3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8%和+11% [7]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公司9M25实现营收558亿元,同比+33%,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38% [5] - 3Q25单季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56%,环比+49%;归母净利润94.4亿元,同比+52%,环比+32% [5] - 9M2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15%,同比提升1.85个百分点 [5]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846.03亿元,同比增长32.63%,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13.30亿元,同比增长44.35% [6] 各业务板块分析 - **自营投资业务**:3Q25投资收益达122亿元,同比+47%,环比+40%,单季年化投资收益率5.18%,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55个百分点,驱动业绩创历史单季次高 [7] - **财富管理业务**:3Q25经纪业务净收入45.4亿元,同比+99%,环比+47%;3Q25末融出资金1917亿元,较2024年末+72%,融资余额市占率8.06% [7] - **投行业务**:9M25再融资主承销规模1711亿元,市占率22.9%,债券承销规模1.68万亿元,市占率13.8%,均位列行业第一;IPO承销规模63.8亿元,市占率8.39%,行业排名第五 [7] - **资产管理业务**:子公司华夏基金3Q25实现净利润8.66亿元,同比+39%;9M25末非货公募规模1.49万亿元,较2024年末+20%,其中非货ETF规模9035亿元,较2024年末+37%,稳居行业第一 [7] 资产负债与经营杠杆 - 3Q25末公司总资产达2.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7] - 客户资金规模4137亿元,较年初增长31%;金融投资资产9705亿元,较年初增长7% [7] - 3Q25公司杠杆率(剔除客户资金)为5.1倍,较2024年提升0.4倍,经营杠杆提升 [7] 市场数据与估值 - 报告基准日收盘价为29.87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36.49元/23.80元 [2] - 市净率为1.6倍,股息率为1.74% [2] - 基于盈利预测,2025年预计市盈率为14.43倍,预计市净率为1.55倍 [6]
招商证券自营投资收入同比减少额最多 衍生金融工具浮亏14亿元实亏近10亿|券商半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9-03 18:2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42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 同比增长31% 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 同比增长65% [1] - 自营投资业务成为业绩核心贡献 42家券商合计实现自营投资收入1123.53亿元 同比增长53.53% 收入占比近45% [1] - 自营投资资产规模达68323亿元 同比提升14% 较上年末增长10% 占总资产比重50% 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4.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大幅增长30.8% [4] 自营业务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自营投资收入190.52亿元 同比增加73.22亿元 增幅62.42% 位列行业第一 [1][14] - 国泰海通自营投资收入93.52亿元 同比增长89.58% [15] - 中国银河 申万宏源 中金公司 华泰证券 国信证券自营收入均超50亿元 增幅均超50% [15] 自营业务表现分化 - 长江证券自营收入增幅668.35% 位列行业增幅第一 [1] - 国联民生增幅459% 华西证券增幅245% 增速位列行业前三 [5] - 中原证券降幅57.18% 中银证券降幅32.55% 招商证券降幅13.25% 位列降幅前三 [1][5] 招商证券自营业务异常表现 - 自营投资收入41.24亿元 同比减少6.3亿元 降幅13.25% 为行业减少额最多券商 [1][5] -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浮亏14.4亿元 处置实亏9.6亿元 合计损失24亿元 [6][8][10] - 债权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18亿元 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6][8] - 衍生金融工具名义金额74389.61亿元 公允价值净负债227.25亿元 其中权益衍生工具负债31.32亿元 资产10.41亿元 净负债20.9亿元 [11][12] 市场环境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万得全A上涨5.83% 上证指数上涨2.76% 深证成指上涨0.48% 中证全债指数上涨1.14% [2] - 第二季度上证综指上涨3.3% 创业板指数上涨2.3% 沪深300指数上涨1.3% 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5% [2] 自营收入计算明细 - 自营投资收入计算公式: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1] - 中信证券投资净收益208.99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15.21亿元 [3] - 国泰海通投资净收益127.01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30.06亿元 [3] - 招商证券投资净收益65.44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16.94亿元 [3]
日赚一个亿,券商巨头们“股票投资账单”曝光
36氪· 2025-09-02 08:11
自营投资业务的重要性 - 自营投资是券商业务中最直接关联业绩和最能体现投资团队能力的业务领域 依赖投资团队的认知和预判能力决高下 与其他业务如经纪 投行 两融等形成鲜明对比[1]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益呈现中信证券与国泰海通双雄争霸格局 中信证券以208.99亿元投资净收益位居行业第一 日均赚约1亿元[2] - 国泰海通以127.01亿元稳居第二 虽较中信证券低约40% 但显著领先其他券商 且其在吸收合并期间实现百亿收益实属不易[2][3] - 中信证券与国泰海通是上半年仅有的两家投资净收益超百亿元的券商 预计将继续在该领域激烈竞争[3] 第一集团券商表现 - 自营投资第一集团由前十名券商组成 包括华泰证券91.70亿元 中金公司84.19亿元 申万宏源77.10亿元 中国银河72.55亿元 招商证券65.44亿元 国信证券50.66亿元 广发证券48.76亿元 中信建投46.09亿元[4][16] - 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 申万宏源和中国银河自营投入较大收益较高 招商证券 国信证券 广发证券和中信建投相对谨慎[6][7] - 第一集团券商均具备成体系 专业化的投研交易团队以及受管理层信任的业务带头人[7] 头部券商盈利策略 - 券商自营投资包括方向性资产投资如股票多头 债券多头 以及非方向性配置如衍生品投资 量化产品投资[9] - 投行业务中的包销以及对部分公司战略股权的持有也会影响当期财务表现[10] - 投资收益项不仅包括自营盘配置金融工具的收益 还包括对子公司 联营企业的投资回报 但自营投资起主导作用[10][11] 行业整体收益提升 - 2025年上半年券商投资净收益集体升档 主要受益于A股市场系统性转好 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量多次站上万亿大关[12] - 中信证券去年同期投资收益低于百亿 今年上半年突破两百亿 相当于赚取一个中型券商全年利润[12] - 国泰海通投资收益从去年上半年不到30亿元增至127.01亿元 同比增幅超300% 中国银河从去年不到2亿元飙升至72.55亿元[14] - 银河证券在权益投资交易业务中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加强在AI芯片 量子计算 生物医药 新能源材料 空天科技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投资布局[14] 第二梯队业绩改善 - 第11至20名券商呈现市场转暖带来的疤痕修复效应 东方证券 国投资本等保持稳步上行 后者增幅超两倍[17] - 兴业证券 国联民生 财通证券等去年亏损机构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 通过优化持仓结构 精选优质行业 丰富投资策略组合实现业绩翻身[18] - 这些机构绝对收益规模虽不及头部 但同比改善幅度惊人 并普遍获得更高净利润表现[18] 十亿元俱乐部券商 - 近30家券商进入十亿元投资收益俱乐部 包括光大证券13.87亿元 西部证券13.84亿元 长江证券13.74亿元 浙商证券12.41亿元 中泰证券12.34亿元 华安证券11.58亿元 东兴证券10.88亿元 国金证券10.75亿元 信达证券10.45亿元 山西证券9.06亿元[19][20][22] - 光大证券从去年同期个位数收益增至13.87亿元 浙商证券从微薄收益跃升至十亿以上 长江证券从去年亏损4.77亿元转为盈利13.74亿元[19][22] - 华安证券 东兴证券等从去年几亿元规模攀上十亿台阶 改善幅度接近翻倍 中泰证券 国金证券 信达证券等实现同比大幅提升[20][21][22] - 第21至30名券商部分实现翻倍增长或扭亏为盈 证明市场回暖不仅利好头部券商 中游梯队同样享受业绩弹性[21]
方正证券(601901):自营、经纪双轮驱动带领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31 20: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2.1%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76.4%,对应EPS 0.29元,ROE 4.8%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Q2单季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55.3%但环比下降9.0%,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09.7%且环比基本持平(-0.5%) [1] 业务板块分析 - 经纪业务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46.3%,占比营业收入41.4%,受益于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5703亿元同比增长63.3% [2] - 两融余额414亿元较年初持平,市场份额2.2%,全市场两融余额18505亿元较年初微降0.8% [2] - 投行业务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6.3%,股权承销规模同比增加10亿元,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67.4% [2] - 股权主承销规模10.2亿元行业排名第31,其中IPO募资8亿元、再融资承销2亿元 [2] - 债券主承销规模101亿元行业排名第53,公司债80亿元、ABS 20亿元 [3] - 资管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6%,资产管理规模500亿元同比下降4.6% [3] - 方正富邦基金管理公募规模828.05亿元,较年初增加19.44亿元(增幅2.40%) [3] - 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0.0亿元同比增长66.6%,Q2单季投资收益9.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9% [3] 业绩驱动因素 - 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Q2自营业务实现较高投资收益 [2] - 市场活跃度回升显著提振经纪业务收入 [2] - 平安集团深度赋能提升公司竞争力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1.11/40.36/42.81亿元(原预测23.80/25.22/26.63亿元) [4] - 对应2025年同比增速86.22%,EPS分别为0.50/0.49/0.52元/股 [4] - 当前市值对应PB估值1.33x/1.21x/1.10x [4]
中国银河(601881):经纪自营优势突出,业绩表现亮眼
西部证券· 2025-08-29 13: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47亿元和64.8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7.7%和47.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72亿元 环比增长15.1% [1] -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至5.2% [1] - 经营杠杆保持相对平稳 剔除客户资金后为4.14倍 [1]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9.22个百分点至45.1% [1]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净收入36.47亿元 同比增长45.3% 主要受益于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61.1% [2] - 投行业务净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18.9% 股权承销和重大资产重组规模分别排名市场第8和第7 [2] - 资管业务净收入2.68亿元 同比增长17.5% 银河金汇集合资管规模基本持平 [2] - 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82.8% 市场排名第6 [2] - 客户总数突破1800万户 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较年初增长1.4% [2] 投资与利息收入 - 利息净收入19.40亿元 同比增长5.5% 两融市占率5% 较年初基本持平 [3] - 投资业务收入74.05亿元 同比增长51.8% [3] - 金融资产规模4076亿元 较年初增长6.6% [3] - 增配TPL债券 持有规模增长19.2%至1648亿元 [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中股票由137.2亿元提升至162.5亿元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至净资产25.6%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63亿元、146.93亿元和160.54亿元 同比增长32.2%、10.8%和9.3%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7亿元、430亿元和453亿元 同比增长15.0%、5.9%和5.3% [4] - 对应PB分别为1.62倍、1.44倍和1.29倍 [3][4]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21元、1.34元和1.47元 [4]
中国银河(601881):经纪自营优势突出 业绩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4.72亿元,环比增长15.1% [1] -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至5.2%,经营杠杆稳定在4.14倍 [1] 费用管理与运营效率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4%至61.8亿元,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9.22个百分点至45.1% [2] 收费类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净收入36.47亿元,同比增长45.3%,受益于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61.1%增长 [2] - 投行业务净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8.9%,股权承销和重大资产重组规模分列市场第8和第7 [2] - 资管业务净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7.5%,客户总数突破1800万户,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较年初增长1.4% [2] - 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82.8%,市场排名第6 [2] 资产管理与投资业务 - 利息净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5.5%,投资业务收入74.05亿元,同比增长51.8% [3] - 金融资产规模4076亿元,较年初增长6.6%,两融市占率5%与年初持平 [3] - TPL债券持仓规模增长19.2%至1648亿元,权益工具投资股票规模由137.2亿元增至162.5亿元 [3] - 权益资产合计占净资产比重25.6%,较年初提升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63亿元、146.93亿元、160.54亿元,同比增长32.2%、10.8%、9.3% [3] - 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1.62倍、1.44倍、1.29倍 [3]
东方财富(300059):业绩符合预期 经纪两融收入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16 16:37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总收入68.56亿元,同比+38.7%,归母净利润55.67亿元,同比+37.3% [1] - 单Q2营业总收入33.71亿元环比-3.3%,归母净利润28.52亿元环比+5.1% [1] - 加权平均ROE同比+1.17pct至6.7% [1] - 25H1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3.6%,利息净收入14.31亿元同比+39.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8.47亿元同比+60.6% [1] - 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同比+5.8%,销售和研发费用均下降 [1] 基金代销业务 - 25H1天天基金非货销售额同比+25.3%至6,260亿元 [1] - 非货/权益保有规模较24年末分别增长10.5%/0.4%至6,753/3,838亿元 [1] - 非货增速高于全市场非货净值增速4.9% [1]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零售端影响有限 [1] 证券业务 - 25H1东财证券股基成交额同比+74%,市占率同比+0.25pct至4.25% [2] - 代买净收入同比+72.4%至32亿元 [2] - 两融余额同比+33.8%至583亿元,市占率同比+0.21pct至3.15% [2] - 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同比+27% [2] 金融资产投资 - 25H1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年初+45.7%至1,072亿元 [2] - 债券配置规模最大占比58.4%,银行理财/基金/股票均获增配 [2] - 自营投资收益因基数效应和债市波动减弱而下降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79/123.19/129.30亿元,同比+19.4%/+7.3%/+5.0% [2] - 对应8月15日收盘价PE估值分别为36.8/34.3/32.7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