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国产化
搜索文档
软件ETF(515230)盘中回调,资金逢回调布局,近20日净流入超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7 15:11
软件ETF市场表现 - 软件ETF(515230)出现盘中回调,资金在回调期间进行布局 [1] - 近20日该ETF净流入资金超过5亿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外部扰动倒逼国产化提速,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工业软件频繁实施技术封锁 [1] - EDA等研发设计类产品面临"卡脖子"风险,国内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紧迫性升级 [1] - 国产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下,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 [1] 指数与成分股特征 - 软件ETF(515230)跟踪软件指数(H30202) [1] - 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软件开发、服务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成分股覆盖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及互联网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 [1] - 指数充分体现软件产业的高科技属性和成长性特征 [1]
机构预测国产化软件市场2027年规模将达1.2万亿,软件ETF(159852)涨超2.1%,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10-28 11:53
指数与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强势上涨2.19% [1] - 软件ETF(159852)当日上涨2.19%,冲击4连涨,近1周累计上涨3.28% [1] - 软件ETF近3年净值上涨9.90%,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9.35%,最长连涨涨幅为69.40% [3] 成分股表现 - 指数成分股金山办公领涨,涨幅达8.77%,同花顺上涨3.65%,用友网络上涨3.51% [1] - 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41%,其中科大讯飞权重最高,为13.80%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同花顺、金山办公、指南针、恒生电子等 [4] 资金流动性与规模 - 软件ETF盘中换手率为7.77%,成交额为4.51亿元 [3] - 软件ETF近2周规模增长9239.44万元,份额增长7600.00万份 [3] - 软件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184.50万元,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1.12亿元 [3] 行业前景与政策驱动 - 预计到2027年,中国政府采购带动的国产化替代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8% [3] - 政策支持加速信创发展,政府采购对国产产品给予价格优惠 [4] - 2025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250亿元,数据库市场规模预计达512亿元 [4] 细分领域进展 - 工业软件领域,CAD国产厂商市场份额提升至27% [4] - EDA工具国产化在模拟/数字电路设计取得突破,全球EDA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200亿美元 [4] - 国产算力生态持续完善,相关企业通过适配最新AI模型优化计算效率,显著降低成本 [4]
政策风险与不确定性加速推进软件国产化进程,软件ETF(159852)盘中涨近1%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47
软件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4.63%,成交金额为2.67亿元 [3] - 近1周规模增长7765.42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2.66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新资金净流入6053.55万元,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81亿元 [3] - 近3年净值上涨14.41%,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9.35% [3] -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9.4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06% [3] 软件服务指数构成 - 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41% [3]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科大讯飞、同花顺、金山办公、指南针、恒生电子、润和软件、三六零、拓维信息、用友网络、深信服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外部环境扰动和政策不确定性凸显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加速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 [4] - 信创及工业软件等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4] - 2025年1-8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4] - 政策要求搭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统一服务平台,推动资源集约化部署 [4] 产业链投资环节 - 信创领域建议关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 [4] - 工业软件领域建议聚焦产品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核心环节 [4]
计算机ETF(512720)盘中涨近2%,政策与外部环境催生国产替代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4:29
工业软件国产化现状 - 国内工业软件国产化率分化明显,经营管理类软件国产化率达70%,生产制造类软件国产化率超过50% [1] - 研发设计类高端软件如EDA、CAD等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操作系统领域仍以Android、Windows和iOS为主,国产化率较低 [1] - 数据库国产化在党政系统渗透率超过80%,但在医疗等场景渗透率不足5% [1] - 办公软件WPS在信创市场占有率超过90%,ERP国产化率为38%,CRM国产化率达60% [1]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中美博弈深化将加速软件国产化进程,行业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 [1] 计算机ETF及指数概况 - 计算机ETF(512720)跟踪CS计算机指数(930651),该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业务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CS计算机指数覆盖信息技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反映计算机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性特征 [1]
国泰海通|计算机:美拟对华“关键软件”实施管制,刺激国产软件加速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17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拟对华实施的"关键软件"出口管制将刺激中国国产软件行业发展,加速软件国产化进程,国产软件在技术、政策、市场与生态上已具备替代能力 [1] 关键软件管制范围 - 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备忘录,旨在加强软件供应链安全,确保联邦机构安全使用关键软件 [2] - 关键软件初始实施重点为独立的、内部部署的软件,类别包括身份证书和访问管理、操作系统、虚拟机监视器、容器环境、web浏览器、终端安全、网络控制与保护等 [2] - 除备忘录所列类别,工业软件、办公软件、数据库等也对软件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应被列为关键软件 [2] 国产软件替代进展 - 美国此次管制涵盖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 [1] - 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公告,其附件首次采用WPS格式,而此前公告附件多为doc或pdf格式,显示国产办公软件的应用推进 [3]
A股收评 | 三大利好提振!指数缩量反弹、沪指重回3900点、创指收涨逾2%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5:2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于10月15日出现缩量反弹,沪指上涨1.22%至3900点,深成指上涨1.73%,创业板指上涨2.36% [1]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超过4300只个股上涨,但全天成交额仅为2.0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缩量5034亿元 [1] - 盘面上市场热点轮番活跃,机器人、医药、大消费、数据中心电源、国产软件及汽车产业链等多个板块走强,而港口航运、小金属、油气等板块下跌 [2] 驱动市场的利好因素 - 高层表示将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着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并综合治理行业无序竞争以构建创新生态圈 [2] - 央行当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几个月可能结束缩表,且未打压市场对10月底会议再次降息的普遍预期 [2] 活跃板块与驱动逻辑 - 创新药板块集体反弹,多股涨停,催化因素包括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即将召开公布突破性数据、BD交易进入旺季以及亮眼的业绩预期,机构认为投资逻辑有望从情绪面修复转向基本面驱动 [4] - 大消费板块强势,美容、零售、食品饮料等方向领涨,与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相关,华泰证券指出服务消费扩容潜力巨大,消费龙头底部配置机遇凸显 [5] - 国产软件概念走强,催化因素是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DA设计软件,天风证券认为在科技竞争与供应链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国产软件已具备替代能力并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 [6] 机构后市观点 - 东方证券认为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回归均衡,哑铃策略有效性上升,建议进攻端关注医药、软件、新能源、互联网等低位板块的轮动补涨机会 [3][7] - 浙商证券判断外部冲击不改战略看多,市场可能“换挡”并将焦点部分转移至大金融、顺周期、红利等方向,建议逢低增配并做好板块内的“高切低” [8] - 华泰证券指出市场担忧情绪仍存,上方阻力较大,多空较量可能持续,市场或以震荡调整方式来消化压力 [9]
计算机行业周报:政务大模型政策出台,具身智能加速落地-20251014
上海证券· 2025-10-14 19: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00%新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将加速中国软件国产化进程,利好国产基础软件[2] - 中国首个政务领域大模型应用专项政策文件出台,政务AI招投标市场升温,多个项目预算金额显著,如北京经开区项目招标金额达4545万元[3] -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阿里已建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团队,火山引擎与赛力斯合作攻关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技术,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零部件制造成本降低90%[4][9] 市场回顾 - 过去一周(2025年10月6日至10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0.37%,创业板指下跌3.86%,沪深300指数下跌0.51%,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1.83%,跑输上证综指2.20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2.03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32个百分点,位列全行业第28名[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算力领域公司,如华丰科技、申菱环境、寒武纪、海光信息、安博通等[10] - 建议关注AIDC领域公司,如科华数据、云赛智联、弘信电子、润建股份、润泽科技、数据港等[10] - 建议关注AI应用领域公司,如金山办公、科大讯飞、鼎捷数智、汉得信息、卓易信息、普元信息等[10]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用WPS格式,计算机ETF南方(159586)强势翻红,软件国产化加速可期
格隆汇APP· 2025-10-13 10:53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低开高走,科创指数上涨1% [1] - 国产软件概念股逆势走强,金山办公股价上涨超过10% [1] - 计算机ETF南方(159586)翻红上涨0.55%,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22%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务部发布公告,首次将附件格式由Word或PDF改为WPS格式,体现国产化导向 [1] - 美国政府宣布将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1] - 市场认为上述政策为国内软件创造了国产替代及生态建设的黄金窗口期 [1] 行业与产品分析 - 计算机ETF南方(159586)跟踪中证全指计算机指数,覆盖计算机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1] - 该基金最新规模为4.24亿元,基金份额在年内大幅增长294% [1] - 长远来看,政策将加速国内关键软件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重点关注国产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数据库、办公软件等替代机遇 [1]
“关键软件”成为中美博弈新热点,工业与基础软件国产化加速可期
东方证券· 2025-10-12 22:37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 - 美国计划于11月1日起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此举是2018年中美科技博弈以来首次将关键软件纳入管制范围,凸显其战略性意义 [2][9] - 美国若对基础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将显著加速工业软件与基础软件的国产化进程 [3] - 工业设计软件从市场份额角度看国产化空间最大,而基础软件的整体市场规模更为可观 [3] 关键软件定义与范畴 - 关键软件是指支撑国家关键领域运行、保障系统安全且难以替代的软件,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9] - 关键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以及CAD、CAE、CAM、EDA等工业设计类软件和PLC、DCS等工业控制类软件 [9] 工业软件国产化现状与前景 - 工业设计软件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和“大脑”,但国内产业基础薄弱 [9] - 2024年国产CAD整体市场份额约为27%,其中2维CAD高于3维CAD,中低端产品高于高端 [9] - 2022年国产CAE市场份额不足20% [9] - 根据集微咨询数据,2022年国产EDA市场份额也不到20% [9] - 工业控制系统方面,国产PLC主要集中于中小型系统,大型PLC仍以西门子等国外厂商为主;DCS领域国产化率较高,中控技术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 [9] - 工业设计软件有望成为下一步加速国产化的重点领域 [9] 基础软件国产化现状与前景 - 操作系统方面,2023年国产PC操作系统份额达到20-25%,服务器操作系统份额约为40-50%,但工业操作系统国产化比例仅有10-15% [9] - 数据库软件方面,当前本地部署数据库软件的国产化比例约为40% [9] - 自2022年信创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性能与成熟度持续提升,未来将伴随金融、能源等领域信创加速而获得更高份额 [9]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工业软件领域相关标的包括:中望软件(买入)、华大九天(买入)、浩辰软件(未评级)、概伦电子(未评级)、索辰科技(未评级)、广立微(未评级)、能科科技(未评级)、中控技术(买入) [3] - 基础软件领域相关标的包括:达梦数据(未评级)、东土科技(未评级)、中国软件(未评级)、诚迈科技(未评级)、卓易信息(未评级)、星环科技-U(未评级) [3]
研判2025!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产品数量、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发展迅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9:02
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关系模型组织数据,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便于用户理解,由二维表及其关系组成数据组织 [1][2] - 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事务型(OLTP)、分析型(OLAP)、混合型(HTAP),其中事务型为主流 [2] - 相比其他数据库具有数据一致性、SQL查询灵活性、良好可扩展性和备份恢复机制等优势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数据库总市场规模596.16亿元(+14%),其中关系型数据库达299.8亿元(+12%),占50.3% [6][8] - 公有云部署占比65.1%(195.1亿元),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本地部署占比34.9%,金融等领域偏好私有云 [10] - 预计2029年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超750亿元,受国产化、AI应用和数字经济驱动 [21] 产品与竞争格局 - 全球数据库产品715款中关系型占228款(31.9%),中国164款中关系型占96款(58.5%),市场集中度提升 [12][14] - 公有云市场CR5达85%,阿里云、腾讯云主导;本地部署CR5为52.1%,华为、达梦等本土厂商与Oracle等国际厂商竞争 [18][19] - 国内参与者包括传统厂商、初创企业、云厂商和跨界厂商四类,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8] 技术发展趋势 - 云原生数据库持续深化资源解耦、池化和无服务器化,提升资源利用率 [21] - 集成向量引擎和多模态数据管理成为技术重点,强化对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支撑 [2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分布式改造和AI融合推动产品能力提升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