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稳健泰裕债券发起成立 规模15.5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1:23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5日讯 今日,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发布国泰海通稳健泰裕债券型发起式 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 基金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 | | 证监许可[2025]1428 号 | | | | --- | --- | --- | --- | --- | | 会核准的文号 | | | | | | 基金募集期间 | | 自2025年10月09日至2025年10月31日止 | | | | 验资机构名称 | |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 | | 募集资金划入基金托管专 | | 2025年11月4日 | | | | 户的日期 | | | | | | 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单 | | 5.629 | | | | 位:户) | | | | | | 份额缓别 | | 因素海通稳健泰 | 国泰海通稳健泰 | 合计 | | | | 裕债券发起A | 裕倩券发起C | | | 豪菲期回净认购令题(审 | | 970,833, 196, 61 | 587,761,705,58 | 1,558,594,902.19 | | 位:人民币元 ) | | | | | | 认购资金在募集期间产生 | | 3 ...
18年经验:看懂这组数据少走十年弯路
搜狐财经· 2025-11-04 23:40
最近美联储的调查结果很有意思:美国企业贷款需求回暖,但银行信贷仍在收紧。表面看是经济复苏的信号,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份报告最值得玩味的是"分化"二字——大中型企业贷款需求创三年新高,小企业却基本持平。这不正是我们A股市场的写照吗?大资金总能先知先觉,而 散户永远后知后觉。 每次行情启动,总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涨得越凶,散户越慌。无良自媒体最爱渲染"赚钱的人随时会跑路",结果反而刺激更多人恐慌性进场。这就像美 联储报告里说的"信贷条件仍偏紧",明明是企业贷款需求回暖的好消息,却被银行谨慎态度抵消。 我用量化系统18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市场不是非黑即白的买卖游戏。就像现在美联储内部对降息仍有分歧一样,股市里的资金行为也远比想象复杂。不是 涨多了就一定要卖,关键要看背后资金的真实意图。 去年我就遇到过一只典型的"倒车接人"股。当时市场恐慌性下跌,这只票也跟着调整了近20%。很多散户吓得割肉离场,但我用的大数据系统显示: 图中清晰可见,虽然股价大幅调整,但橙色柱体代表的机构资金活跃度始终维持高位。这就像美联储报告里大中型企业持续增长的贷款需求——表面风声鹤 唳,实则 ...
10月市场震荡,跟踪宽基和行业主题的量化基金跑赢基准:量化基金月度跟踪(2025年11月)-20251104
华福证券· 2025-11-04 21:2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市场震荡背景下,跟踪宽基和行业主题的量化基金整体跑赢基准,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收益率为-2.21%,而各类量化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均高于该基准[12][13] - 主动量化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在宽基、行业主题及smart beta类别中均产生显著超额收益,其中跟踪中证500指数的基金表现尤为突出[2][3] - 对冲量化基金10月绝对收益率平均为-0.01%,波动率高于年初至今但最大回撤控制更好[4][56] - 指数增强基金是量化基金中数量最多的产品,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量化基金总数达658只,指增基金占比55.02%[61][64] 量化基金概况 - 量化基金产品分为主动量化、指数增强和对冲量化三类,按跟踪指数可进一步细分[9] - 2025年10月所有量化基金类别收益率中位数均高于中证偏股基金指数(-2.21%),跟踪Smart Beta的主动量化和指增基金表现最佳,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2.99%和2.85%[12][13][15] 主动量化基金 宽基类主动量化基金 - 宽基类主动量化基金共跟踪17种指数,跟踪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800的基金数量最多,分别为70只、54只和37只[16] - 跟踪沪深300的基金10月超额收益均值为0.2%,波动率均值23.23%高于年初至今的19.52%,最大回撤-5.18%优于年初至今的-12.63%[17][22][23] - 跟踪中证500的基金10月超额收益均值为1.2%,波动率均值19.07%高于年初至今的17.81%,最大回撤-4.56%优于年初至今的-11.56%[24][28][29] - 其他宽基类基金中,跟踪中证全指的宏利绩优增长A(005903.OF)10月绝对收益5.9%,超额收益6.3%排名第一[33] 行业主题类主动量化基金 - 行业主题类基金中,跟踪恒生A股专精特新企业指数、数字经济、新兴成指指数的基金10月超额收益位列前三[34] Smart Beta类主动量化基金 - Smart Beta类基金中,跟踪中证500成长指数的招商成长量化选股A本月超额收益排名第一[35] 指数增强基金 宽基类指数增强基金 - 宽基类指增基金共跟踪27种指数,跟踪中证500、沪深300和中证A500的基金数量最多,分别为64只、66只和61只[36] - 跟踪中证500的指增基金10月超额收益均值为1.1%,跟踪误差均值5.4%高于年初至今,波动率均值22.70%高于年初至今的18.50%[39][43] - 跟踪沪深300的指增基金10月超额收益均值为0.5%,跟踪误差均值3.9%高于年初至今,波动率均值18.47%高于年初至今的14.92%[45][48] - 其他宽基类指增基金中,跟踪科创综指的基金表现突出,超额收益前三位均跟踪该指数[51] 行业主题类指数增强基金 - 行业主题类指增基金中,跟踪全指医药、500ESG、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的基金10月超额收益排名前三,分别为1.9%、1.5%和1.5%[52] Smart Beta类指数增强基金 - Smart Beta类指增基金中,跟踪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的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指数增强A(007178.OF)10月超额收益2.8%排名第一[55] 对冲量化基金 - 对冲量化基金10月绝对收益率平均为-0.01%,波动率均值4.6%高于年初至今,最大回撤均值-1.0%优于年初至今的-3.2%[56] - 工银瑞信绝对收益A(000667.OF)以2.0%的绝对收益排名第一,年化波动率5.6%[60] 量化基金新成立情况 - 2025年10月新成立8只量化基金,较上月减少27只,合计募资规模37.41亿元[64] - 新成立基金中以指数增强基金为主(6只),跟踪指数包括中证500、科创综指和沪深300等[65]
好消息,2025年创投市场回暖了!坏消息: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11-04 17:35
2)私募基金市场有多大?趋势如何? 上图有两个私募, 私募资管是持牌金融机构的各种比如定向私募理财业务。 私募基金是非持牌的直接投资业务,包括PE/VC,证券私募,量化私募等等,规模约20万亿,占12%。 剔除证券类的,投向非上市公司股权的一级市场,大概占70%左右,也就是存量约 14-15万亿 ,其中属于早期投资的大概 2-3万亿 。 (一级市场很有意义,不过在看规模的金融行业,真的就是个弟中弟, 占整个资管行业比例在 8% 上下 ) 看募资金额,高峰年募资2-3万亿(不同报告口径不同),目前是1.5-2万亿/年募资额,每年投资金额相当于募资额的35~45%。 21年是高峰,后面就是一路下滑…… 1)中国资管市场有多大?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整体资产管理规模(AUM)约为 170.1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约4.27%。 按规模从大到小: 保险>公募>银行理财>私募>信托 大家好,我是佩妮。 我经常觉得,做投资的人对于自己看的行业关注更多,但是对自己身处的行业(资管-私/公募)关注太少。我以前也是这样,日常工作已经太 忙了,没办法,也能理解。 不过,避免 灯下黑 还是很重要的,不然容易变成温水里煮 ...
量化大势研判:质量类资产盈利触底回升
民生证券· 2025-11-04 16:59
根据研报内容,现对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进行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量化大势研判行业配置模型**[1][5] * **模型构建思路:** 该模型旨在解决风格系统化轮动难题,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其核心思想是,风格是资产的内在属性,内嵌于产业生命周期中。通过全局比较不同风格资产的优势,来确定未来市场的主流风格。[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风格定义:** 根据产业周期,将权益资产划分为五种风格阶段:外延成长、质量成长、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5] * **资产比较优先级:** 遵循 g > ROE > D 的基本优先级进行考察。首先分析“有没有(好资产)”,即资产的基本面优势;其次分析“(好资产)贵不贵”,即资产的估值水平。[1][5][9] * **主流与次级资产划分:** 主流资产包括实际增速资产 (g)、预期增速资产 (gf)、盈利资产 (ROE)。只要其中之一具备优势,市场资金就会优先配置。只有当主流资产均无机会时,才会考虑次级资产(质量红利、价值红利、破产价值),次级资产的优先级主要由拥挤度决定。[9] * **优势差计算:** 用于刻画头部资产的趋势变化,计算方法类似于因子择时中的 Spread。具体而言,是计算某风格下头部资产组(如Top组)与尾部资产组(如Bottom组)在某项核心指标(如增长率g、ROE)上的差异或变化差异(如Δg, Δgf)。[21][25][27] * **具体策略选择:** * **预期成长策略:** 选取分析师预期增速 (gf) 最高的行业。[35] * **实际成长策略:** 选取超预期或业绩动量 (Δg) 最高的行业,具体使用因子:sue (标准化意外盈余)、sur (营收惊喜)、jor (盈余跳跃比率)。[37] * **盈利能力策略:** 在高质量成长和高质量红利资产中,选取低估值行业。具体采用 PB-ROE 回归残差因子,即寻找ROE较高但PB相对其ROE水平较低的行业。[40] * **质量红利策略:** 选取股息率 (DP) 和净资产收益率 (ROE) 综合打分最高的行业。[43] * **价值红利策略:** 选取股息率 (DP) 和市净率 (BP) 综合打分最高的行业。[46] * **破产价值策略:** 选取市净率 (PB) 和规模 (SIZE) 综合打分最低的行业。[49] 2. **因子名称:资产优势差 (例如 Δg, Δgf)**[21][25][27]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度量某风格下头部资产与尾部资产在关键基本面指标上的表现差异,以判断该风格的趋势强弱。[21][25][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精确的计算公式,但说明其计算类似于因子择时中的 Spread 方法。通常,优势差可以理解为某一时刻,头部组合(如前30%)的指标均值与尾部组合(如后30%)的指标均值之差,或者是这种差值的时间序列变化(如Δ优势差)。[21][25][27] 3. **因子名称:拥挤度**[27][30][31] * **因子构建思路:** 用于衡量某一风格或因子交易的热门程度,高拥挤度可能预示未来收益回落的风险。[27][30][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的构建公式,但提及了“Beta因子暴露”作为衡量ROE资产拥挤度的指标之一。[30][34] 常见的拥挤度度量方法包括估值分位数、换手率、资金流向集中度等。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量化大势研判行业配置模型**[16][19] * 年化收益:27.35% (2009年以来)[16] * 相对于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参见下表(具体年份表现)[19] 2. **预期成长策略**[35] * 历史表现:2019年以来超额显著,2014-2015年期间也有较高超额。[35] 3. **实际成长策略**[37] * 历史表现:长期超额都较为显著,在成长风格占优环境下表现更好。[37] 4. **盈利能力策略**[40] * 历史表现:2016年-2020年超额较为显著,2021年以来持续较弱。[40] 5. **质量红利策略**[43] * 历史表现:2016年、2017年、2023年超额较为显著。[43] 6. **价值红利策略**[46] * 历史表现:2009年、2017年、2021-2023年超额较为显著。[46] 7. **破产价值策略**[49] * 历史表现:2015-2016年、2021-2023年超额较为显著。[4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增速 (g_fttm)**[21][23] * **因子构建思路:** 基于分析师对未来十二个月净利润的预测来计算增长率,反映市场对公司的增长预期。[21][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g_fttm = (未来12个月预测净利润均值 / 当前财政年度实际或预测净利润) - 1。[21][23] 2. **因子名称:净利润增速 (g_ttm)**[25][27] * **因子构建思路:** 使用过去十二个月(Trailing Twelve Months)的净利润计算增长率,反映公司近期的实际增长情况。[25][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g_ttm = (当前TTM净利润 / 上一期TTM净利润) - 1。[25][27] 3. **因子名称:净资产收益率 (ROE)**[27][29] * **因子构建思路:** 衡量公司利用股东权益创造利润的效率。[27][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ROE = 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27][29] 4. **因子名称:股息率 (DP)**[31][33] * **因子构建思路:** 衡量公司现金分红相对于股价的水平。[31][3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DP = 近12个月每股股利 / 当前股价。[31][33] 5. **因子名称:市净率 (PB/BP)**[40][46][49] * **因子构建思路:** 衡量股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倍数。[40][46][4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PB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40][46][49] 6. **因子名称:标准化意外盈余 (sue)**[37] * **因子构建思路:** 衡量公司实际公布的盈余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异,并经历史波动率标准化。[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 7. **因子名称:营收惊喜 (sur)**[37] * **因子构建思路:** 衡量公司实际公布的营收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差异。[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 8. **因子名称:盈余跳跃比率 (jor)**[37] * **因子构建思路:** 可能用于衡量盈余变化的剧烈程度或持续性。[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 9. **因子名称:规模 (SIZE)**[49] * **因子构建思路:** 通常指公司的总市值,是重要的风格因子。[4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报告未给出具体公式。通常为公司总股数乘以股价。[49]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单个因子的独立测试结果(如IC值、IR值等),因子效果主要体现在其构成的策略历史表现中。*
黄金暴跌7%背后:机构早已悄然离场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15
最近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我这个量化投资老手也忍不住要说道说道。11月3日那天,港股黄金零售板块集体跳水,周大 福、老铺黄金跌幅超过7%,A股的潮宏基更是触及跌停。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我深知这绝非偶然。让我 带您从量化数据的角度,看看这波行情背后的真相。 这次黄金板块的暴跌,表面上看是受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1月1日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影响。新 政对黄金交易实行差异化税收管理,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用途,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一个投资真理:牛市中的"少赚就是输"。2025年这波牛市,指数6个月涨了快1000点,涨幅超过20%, 但个股方面只有不到四成跑赢市场。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其实都没能跑赢指数。 但作为一个量化投资者,我更关注的是国际金价的走势。11月3日早盘,现货黄金回落至3970美元/盎司下方,跌幅达 0.84%。这与10月20日触及4381.29美元/盎司的高点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剧烈波动,在我的量化系统中早已显现端倪。 这让我想起一个残酷的现实:行情好时跑不赢指数,一旦行情震荡,亏损就在所难免。赚的时候不多赚点,亏的时候拿什 么来扛?股市不缺机会, ...
重磅论坛在港举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9:41
【导读】顶尖全球机构齐聚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热议中国机遇 10月27日,"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举行。会议由另类投资管理协会(AIMA)主办、中国基 金报和安永联合主办。与会代表认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将着力统筹投融资协调发展,中国基金 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资管市场,居民财富正从储蓄向投资加速迁 移,每年释放数万亿元增量,催生巨大财富管理需求;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产业链、科技创新和 人才资源为行业构筑了坚实可持续的供给优势;互联互通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迈进,行业跨境投融资空间广阔。 本次论坛采取"内地+香港"联合路演模式,向全球展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机遇与香港独特优势, 推动两地资管行业协同发展,携手提升中国资管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非会员理事刘磊受邀致辞,向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和国际投资者宣介中国基金行 业发展机遇和对外开放政策。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主要指数。在此背景 下,本次论坛在香港举办,可谓正当其时。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行者,中国基金行业吸引 ...
重磅论坛在港举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9:34
10月27日,"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举行 。 会议由另类投资管理协会(AIMA) 主办 、中国基金报和安永联合主办。与会代表认为,"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将着力统筹投 融资协调发展,中国基金业 将 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 中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资管 市场,居民财富正从储蓄向投资加速 迁移 ,每年释放数万亿元增量,催生巨大财富管理需 求;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 的 产业链、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为行业构筑了坚实可持续的供 给优势;互联互通稳步拓展 、 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行业跨境投融资空间 广阔。 本次论坛采取"内地+香港"联合路演模式,向全球展示 中国 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新机遇与香港 独特优势,推动两地资管行业协同发展,携手提升中国资管行业的全球影响力,助力香港更 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导读】顶尖全球机构齐聚中国资产管理论坛2025(香港)热议中国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郭玟君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非会员理事刘磊 受邀致辞,向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和国际投资者 宣 介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机遇和对外开放政策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领跑 全球主要指数。 在此背景 ...
九成指增ETF年内斩获超额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1:09
九成指增 ETF 获超额收益 据 Wind 统计,截至 10 月 31 日, 29 只增强策略 ETF (剔除年内设立的新基金)今年以 来的净值表现超越基准收益,占比近九成,仅 4 只未能跑赢业绩基准。 【导读】九成指增ETF年内斩获超额收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今年以来,在显著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指数型 ETF" 增强 " 效果显著,近九成产品斩获 正超额收益,中小盘宽基产品表现尤为突出。 展望未来,业内表示,中盘宽基增强产品与行业主题增强产品,更契合长期资金偏好,且适 配赛道轮动行情,有望成为行业创新与增长的核心方向。 发展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其中,有 8 只 ETF 超额收益超过 10 个百分点,招商中证 2000 增强策略 ETF 超额收益超 过 20% ,工银中证 1000 增强策略 ETF 、海富通中证 2000 增强策略 ETF 超额收益均超 16% 。 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助理兼资产配置部总监刘欣认为,今年指数增强 ETF 的优异表现,得益 于两方面原因:一是 A 股市场有效性不高,长期看,主动股票基金均值优于宽基指数,指数 增强基金大概率能够战胜对标基准;二是今年小盘风格较强,不少 ...
九成指增ETF年内斩获超额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0:36
【导读】九成指增ETF年内斩获超额收益 今年以来,在显著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指数型ETF"增强"效果显著,近九成产品斩获正超额收益, 中小盘宽基产品表现尤为突出。 展望未来,业内表示,中盘宽基增强产品与行业主题增强产品,更契合长期资金偏好,且适配赛道轮动 行情,有望成为行业创新与增长的核心方向。 发展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ETF发展较快,目前市场上共有51只指数增强ETF,年内新成立18只;合计规模为 95.73亿元,虽较年初增长35%,但在股票型ETF中的占比仅为0.26%。这些产品具有"高增长、低渗 透"特征,51只产品主要覆盖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核心宽基指数,以及中小盘和科创主题。 民生加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何江认为,ETF在场内交易,投资者更看重其Beta属性,被动指数ETF的 Beta属性确定性更强。指数增强ETF因叠加了Alpha收益,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在刘欣看来,ETF作为交易品种,客户的关注点在于其透明性。而指数增强ETF的增强部分是非透明 的,这也是其规模较小的原因。 何江表示,指数增强ETF的发展空间主要还在宽基指数,这与指数本身的市场认知度有关,市场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