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19
公司经营成果 - 2024年末总资产达12501亿元,同比增长14.6%,吸收存款8858.59亿元,增长13.5%,发放贷款7425.68亿元,增长18.7% [5]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9.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资产收益率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 [5][23] - 不良贷款率0.66%,后四类贷款占比1.08%,拨备覆盖率480%,风险抵补能力位于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5][27] 董事会重点工作 - 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全年召开股东大会4次、董事会16次、专门委员会会议80次,获"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奖项 [5] - 推动"五大特色金融行动":科技金融服务覆盖90%成都市专精特新企业,绿色信贷余额500亿元居全省第一,普惠贷款增速超20% [6] - 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累计提供信贷支持超280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3300户,投放贷款1100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4年集团口径资产总额12501.16亿元,吸收存款8858.59亿元,发放贷款7425.68亿元 [23] - 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至50.62%,贡献八成新增存款,贷款占总资产比例提升至59.35% [24][25] - 成本收入比23.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1%,一级资本充足率10.12%,资本充足率13.88% [26][27] 利润分配方案 - 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2.87亿元,按风险资产1.5%提取一般风险准备26亿元 [29] -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8.91元(含税),合计37.7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30.04% [29] 关联交易管理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总额310.5亿元,其中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关联体预计额度131.4亿元 [36][37] - 关联自然人交易单笔最高不超过3亿元,实际交易以审批机构批复为准 [36] 审计机构续聘 - 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度审计费用不超过329万元,较上年减少36万元 [31][32] - 毕马威2023年审计收入超41亿元,上市公司客户98家,金融业客户20家 [32]
中国第五大水电站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完成升级改造
新浪财经· 2025-06-08 23:08
项目概况 - 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于2025年5月31日完成"全系统+全机组+全电站"大规模升级改造,成为"十四五"期间首个实现该目标的巨型水电站 [1] - 改造覆盖8台单机容量80万千瓦机组、全厂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标志我国水电装备自主可控和智能化运维进入新阶段 [1] 技术突破 - 8台机组全部换装国产自主可控控制系统,硬件芯片和软件算法完全国产化,打破大型水电机组控制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 [2] - 8号机组采用"激光+惯性导航"双模定位技术,控制精度≤10cm,较人工操作提升巷道成型平整度25% [2] - 首创"混合动力型EPS+蓄电池"黑启动方案,全厂停电后仅需4分28秒恢复厂用电 [6] 性能提升 - 单机最优效率从94.65%提升至94.95%,稳定性运行范围从满负荷70%-100%扩展至60%-100% [4] - 机组振动、摆度值均小于1毫米,3号机组月进尺较传统工艺提升20% [4] - 构建"数据采集-治理分析-智能决策"链条,整合72套独立系统数据形成统一"数据湖" [5] 经济效益 - 2025年第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9.39%至70.40亿千瓦时,全年预计增加清洁电能30亿千瓦时 [7] - 年均发电量达307.47亿千瓦时,可替代燃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00万吨、二氧化硫30万吨 [7] - 智能技术应用使单班作业人数减少30%,设备检修周期缩短25%,年节约维护成本超千万元 [7] 行业影响 - 提供"设备自主可控、运行智慧高效"范本,相关技术入选2024年度全国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成果 [8] - 作为长江干流六库联调节点,2025年一季度六座电站总发电量同比增长9.35% [8] - 累计放流珍稀鱼类7万尾,升船机年货运量超800万吨,推动金沙江与长江航道衔接 [8]
全国县级第二!浙江永康第五次获生态环境部表彰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9:53
执法能力建设 - 永康分局2024年第五次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国县级第二)并累计获表现突出个人4人次[1] - 2024年选派执法骨干参加省市交叉执法16人次、大气监督帮扶6人次并有两名队员获全国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人员[2] - 建立"师徒结对+案例教学+实战带教"培养模式覆盖全部新兵 2024年95后年轻干部主办案件占比达55.8%[5] 执法成效数据 - 2024年查处"两打"及第三方造假案件18起 行政处罚总额1015.6万元居金华第一[2] - PM2.5浓度同比下降4.7% 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实施率84.6% 移送公安案件15起居金华第一[2] - 运用模块化流程办理五金涂装等行业案件91起 连续3年保持行政复议零纠错[4] 科技执法应用 - 累计投资520万元配置走航车、无人机等设备 建立"空中+地面"立体监管模式[3] - 环境智慧平台整合13个系统、66个监测站点 实现455家企业用电监控和100家VOCs工况实时监管[3] - 工业固废平台推送"三预警"信息 办理跨区域危废案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3人[3] 跨区域协作机制 - 与丽水缙云等县市连续10年签订执法协议 2024年查处跨区域案件7起[2] - 生态警务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共享 两起危废案件入选部级典型案例[3] - 建立"一方发现 联动响应"机制破解永武缙边界治理难题[2] 行业专项治理 - 针对五金涂装、电镀行业制定三位一体执法模板 2024年查处相关行业案件52起[4][5] - 开展行业实景演练3次 问题发现能力和科学办案能力显著提升[5] - "绿剑"系列专项行动结合零点行动强化空气质量保障[2]
海南陵水海归小镇举办生态共建大会,数智赋能产业共创出海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5-29 12:04
陵水数字文创产业生态建设 - 海南陵水举行海归小镇生态共建大会暨战略伙伴签约仪式 主题为"2025数智赋能产业 共创出海未来" 新东方 阿里国际等多家企业现场签约 [1]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海南(陵水)创新中心揭牌 将借助阿里国际在数智设计 商业生态领域优势 为陵水数字文创产业注入动能 [1] - 陵水海归小镇安置区转型为数字文创集群 形成影视短剧 游戏动漫 创意设计等核心赛道 构建"基础设施+产业政策+人才供给"三维支撑体系 [1] 产业支持政策与基础设施 - 陵水出台多领域政策支持数字文创产业 设立40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 建成直通香港与东南亚的国际海底光缆 [1] - 黎安国际教育试验区80%以上专业聚焦数字信息技术 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校企联动机制保障人才供给 [1] 多维度产业合作与布局 - 捷成股份等企业联合打造短剧产业协同链条 依托多语种人才库实现全流程覆盖 陵水着力建设"内容枢纽" [3] - 摩尔普斯与ANYMIND共建"全球品牌孵化实验室" 以"技术+本地化"驱动品牌出海探索 [3] - 新东方将在陵水建设基地 构建"教育+"业态 阿里国际设计创新中心落地 将建立产能中心培育人才推动本土文化全球化 [3] 企业战略与区域发展 - 阿里国际表示将利用税收政策红利和跨境数据流动便利 助力陵水成为"国际设计岛"战略支点 [3] - 致维科技CEO宣布将在陵水布局新业务服务区域数字化生态 [3] - 陵水海归小镇已吸引百余家企业落地 形成"小而精 特而强"的产业生态圈 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创新创业基地 [3]
数智浪潮下破圈出海,中国文化如何跨越地界与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4:56
行业表现 - 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3700亿元,占比25.8% [4]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5年1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提出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4] - 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名单发布,涵盖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 [4] - 中国建立13个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动数据资产确权交易试点,构建"文化—科技—金融"三角支撑体系 [5] -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破除数据壁垒 [5] 技术创新 - AI配音系统实现声线克隆和情绪复刻,大幅降低翻译成本与周期 [6] - 国产视频大模型"Vidu"在国际评测中名列榜首,成本低至四分钱每秒 [6] - 数字化发行网络实现《熊出没》系列电影在70多个国家"零时差"上映 [7] 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50亿元,占总营收近40%,通过"IP生态+数字化基建"双轮驱动 [8] - 华强方特将《熊出没》IP与主题乐园结合,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并成套出口 [8] - 三七互娱2024年境外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2.81%,覆盖全球200+国家和地区,发行超120款游戏 [9] 文化遗产数字化 - 故宫52%馆藏文物已完成数字化,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免费开放 [10] - "数字孪生"项目通过激光扫描与AI建模1:1复原紫禁城 [10] - 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海外传播量突破1亿 [10] 行业挑战 - 高品质中华文化数据缺乏,大模型训练依赖低质量网络内容 [11] - 海外市场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 [12] - "文化折扣"现象导致部分国产剧海外遇冷,需精细化跨文化传播策略 [12]
兴蓉环境(000598) - 2025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8:50
业务价格机制 - 自来水调价需满足相关原则,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经成本监审、听证会等程序通过后执行,遇国家或省对上游资源水价等调整时同步同幅联动 [3] - 污水调价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调价周期及公式开展,一般每2年或3年定期调价,因特定因素致成本重大变化可申请临时性调整,成都市中心城区第五期(2024 - 2026年)污水处理服务费暂定均价为2.63元/吨 [3] 项目建设情况 - 在建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规模5,100吨/日,污泥协同处理规模8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规模800吨/日,预计2026年投运 [3] - 运营及在建供水项目规模约430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规模约480万吨/日,成都市水七厂三期(剩余40万吨/日)等项目计划今年内投运 [3]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约40亿元,部分地区回款情况有所改善 [4] - 公司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开展回款催收工作并纳入考核,关注化债政策落地,与政府密切沟通推动回款 [4] 降本增效措施 - 推进厂级标准化建设及升级,多家子公司完成,提升生产运行管控和经营质效 [5] - 建设智慧云控中心一体化平台,赋能主营业务一体化管理,加强项目统一管理和调度 [5] - 推进“数字强企”行动,搭建五个中心,释放数据价值,为经营发展赋能增效 [5] 市场拓展规划 - 作为全国性水务环保综合服务商,聚焦主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业务链条 [6] - 深耕成都市场,推进成都市及周边区域资源整合,在全国布局资源、深挖细分市场 [6][7]
严禁违规频繁考试,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教育部明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8:16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 - 教育部发布通知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旨在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 [1] - 工作目标包括"五个进一步":育人为本理念深化、违规办学行为遏制、依法治教体系完善、教育生态优化、群众满意度提升 [1] - 重点任务为"一巩固、一深化、两提升":巩固规范管理成果、深化重点难点整治、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数智赋能水平 [1] 2025版负面清单重点内容 - 严禁传播反党反社会主义等错误言行,或通过各类媒介散布错误观点 [1] - 严禁违反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随意调整课程内容或挤占德育、体育等课时 [1] - 严禁布置超量作业或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加重学业负担 [1] - 严禁挤占学生睡眠时间和课间休息,违反作息时间安排 [1] - 严禁学校违规提前开学或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组织补课 [3] - 严禁中小学组织选拔生源考试,或采用竞赛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 [3] 学校管理规范要求 - 严禁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排名奖惩 [3] - 严禁教师实施体罚、辱骂、性骚扰等侮辱学生行为 [3] - 严禁制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校规校纪,不平等对待学生 [3] - 严禁纵容学生欺凌行为,校园安全排查整改形式主义 [3] - 严禁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学生食用不达标食物 [3] - 严禁违规选用教材或强制购买教辅材料、校服等牟利 [3] - 严禁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克扣学生资助资金 [3]
ESIE2025展后报告:超20万人次赴约,共话储能未来发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27 17:24
展会概况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 [1] - 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吸引超2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线上直播观众达300万人次 [1] - 汇集近800家国内外储能全产业链参展商及来自50+国家和地区的4000+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 观众分析 - 专业观众中超50%为企业高管、技术研发人员等核心决策人群 [2] - 来自50+国家和地区的核心买家及近40位驻华参赞参与,国际化程度显著 [2][12] - 观众构成覆盖政府主管部门、发电集团、电网公司、科研院所、储能技术厂商等全产业链环节 [5] - 52 23%观众具备采购决策权,管理与决策层占比可观 [6] 产品与技术关注度 - 主流电池技术最受关注,大规模电力储能、长时/短时高频储能技术及智慧能源建设需求凸显 [8] - 前沿创新与产业动态受瞩目,产品采购、代理商合作需求占比高 [10] 展商与活动 - 近800家展商展示从上游智能装备到储能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技术与产品 [16][18] - 同期举办50+场主题论坛,邀请400+位政产学研嘉宾,开幕式直播观众超230万人次 [21][23] - 特色活动包括国际创新大赛、CNESA十五周年晚宴、储能低碳跑等,强化商务交流 [25] 传播与影响力 - 构建国家级媒体+垂直媒体+海外媒体传播矩阵,100+媒体报道展会盛况 [28][29] - 官方峰会小程序浏览量超37万次,93%观众对展品丰富度满意,95%认可现场服务 [14][31] 行业趋势 - 展会全方位展现储能行业技术风向,聚焦政策导向、市场变革与技术跃迁 [18][31] - 国际化属性增强,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并链接全球50+国家核心市场 [12][31] 未来展望 - 2026年4月1-3日将举办第十四届展会,持续深化产业协同与跨界合作 [32][31]
教育部最新明确!严禁频繁组织考试、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或利用假期组织补课
第一财经· 2025-05-27 15:06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通知 核心观点 - 教育部印发《通知》旨在通过"五个进一步"目标清理违背教育规律行为,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1] - 重点整治16类负面清单行为,包括传播错误言论、违规考试补课、侵害学生权益等办学乱象[2] - 提出四大重点任务:巩固管理成果、深化难点整治、提升治校能力、强化数智赋能[8][9][10] 工作目标 - 推动育人为本理念普及,遏制违规办学行为,健全依法治教制度体系[7] - 优化教育生态,提升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2025年作为规范管理提升年[1][7] 重点任务 **巩固规范管理成果** - 建立安全底线、日常管理、师德师风常态化治理机制[8] -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突出立德树人主线与师德师风底线[8] **深化重点难点整治** - 严查"校园餐"腐败、教辅校服牟利等侵害权益问题[8] - 整治节假日补课、作息不合理等加重学业负担行为[8] - 治理违规招生、炒作升学率等影响教育公平问题[8] **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 将规范要求纳入书记/校长培训,建立跟岗研修机制[9] - 设置违规补课"哨点学校"监测制度,规范高校生源基地挂牌[9] **提升数智赋能水平** - 开发全国统一问题反映平台,实现线索分派与整改溯源[10] - 应用办学声誉评价系统,整合智能安防等信息化巡查手段[10] 工作要求 - 省级教育部门需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分级负责与问责机制[11] - 通过联席会议、清单共享等方式强化区域协同整改[11] - 畅通举报渠道,引入家长委员会等社会力量监督办学行为[12]
2024年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多部门热议合力助推文化抢滩全球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4:56
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数字文化贸易超过3700亿元,占比25.8% [1] - 商务部在全国认定112家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29家文化出口基地和14家语言出口基地 [1] - 深圳对外文化贸易营收占全国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4] 政策与平台支持 - 文旅部联合商务部建立13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金融支持 [2] - 文旅部打造"线上一张网"平台,覆盖全国文化贸易出海 [2] - 文旅部推出"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品牌活动,推动14场活动形成交易额超5亿元 [2] - 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等政策,优化数字文化营商环境 [4] 行业推动措施 - 广电总局支持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微短剧等内容建设,从创意到推广全程资助 [3] - 广电总局组织企业参加法国戛纳、新加坡电视节等国际影视节展,拓展海外渠道 [3] - 广电总局推动修订中外合拍电视剧管理规定,降低合作门槛 [3] - 商务部计划优化文化贸易支持政策、对外开放环境和平台载体建设 [4] 关键发展要素 - 文旅产业本质是内容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 推动文化贸易需聚焦内容建设、渠道建设和主体培育 [2][3] - 产权保护和创新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3] - 科技赋能与文化融合可提升文化影响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