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
搜索文档
朱红裕掌舵招商基金首只浮动费率产品,曾因重仓卫宁健康受到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5-29 13:55
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基金获批发行 - 招商基金旗下首只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招商价值严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5年5月23日正式获批,预计6月4日发行 [2] - 该基金采用业绩挂钩浮动管理费机制,旨在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 [2] - 由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资深基金经理朱红裕担任管理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 浮动管理费机制设计 - 管理费采取三档浮动模式:持有超1年且跑赢基准6%以上收取1.5%/年,跑输基准3%以上降至0.6%/年,其他情形为1.2%/年 [3] - 该机制打破传统固定管理费"旱涝保收"模式,将管理费与基金实际业绩挂钩 [3] - 设计目的为激励基金经理追求超额收益,同时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减少短期频繁交易 [3] 基金经理朱红裕背景 - 拥有18年投研经验,现任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 [3] - 管理规模曾于2023年达到119.78亿元峰值,2025年5月回落至50.8亿元 [3] - 代表产品招商核心竞争力A自2022年4月13日任职以来取得45.75%回报,年化12.8% [4] - 招商社会责任A自2023年4月26日任职以来亏损2.29%,年化-1.1% [4] 投资风格与争议 - 曾因重仓卫宁健康引发争议,招商核心竞争力在2022Q3至2024Q3期间持续重仓该股 [4] - 2023年7月卫宁健康董事长被留置后股价单月大跌31%,但基金仍继续加仓 [5] - 卫宁健康持仓市值在2023Q1达到峰值9.536亿元(占股票市值12.12%),2024Q4退出重仓股行列 [5]
招商基金朱红裕:浮动费率时代的长期主义答案
聪明投资者· 2025-05-29 10:47
浮动费率基金政策与产品设计 - 首批26支浮动费率基金密集获批并开售,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转型的历史性时刻[1] -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等主流宽基指数[1] - 管理费采取分档费率机制:年化超额收益>6%时收取1.50%/年,<-3%时收取0.60%/年,其他情况1.20%/年,持有不足一年固定1.20%/年[1] 浮动费率基金经理核心能力要求 - 需具备可持续超额收益能力,长期业绩表现靠前[1] - 能力圈需覆盖全市场选股,不局限于单一行业[1] - 需拥有成熟投资框架与资深经验,适应不同市场风格[1] 招商基金朱红裕的适配性分析 - 近20年投研经验+13年投资管理经验,穿越多轮牛熊周期[3] - 招商核心竞争力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达47.73%(2022/4/13-2025/3/31),同期沪深300下跌7.00%[3] - 近一年净值增长率30.44%,超额收益16.01%,同类排名前7%(233/3634)[3] - 具备私募管理经验,熟悉业绩挂钩收费模式[2] 投资操作案例与策略特征 - 2022年四季度逆势加仓港股地产/消费/科技板块,捕捉反弹行情[5] - 2025年一季度减持计算机个股锁定收益,增持内需相关行业[5] - 长期跟踪100余只重点股票,行业集中度低,覆盖科技/医药/消费等多元领域[8] 三重认知投资框架体系 1. **能力边界认知**:聚焦深度理解的标的,严控单一行业占比[8] 2. **产业生命周期认知**:逆向投资,在行业洗牌后介入优质公司[9][10] 3. **人性博弈规律认知**:通过企业家决策判断企业长期竞争力,执行"逆势布局、顺势离场"[13] 当前市场观点与布局方向 - 判断市场处于"盈利企稳、估值修复"过渡期,沪深300股债性价比进入机会区间[15] - 重点布局领域: - 国防军工:建军百年目标下半场,军贸与技术转化成新增长点[16] - 大众消费: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等低估值龙头具修复空间[16] - 医药生物:估值分位处十年36.3%,创新药出海与设备招标复苏驱动[17] - 资源品:铜铝供需格局重塑,黄金受益于美元走弱与全球再平衡[17] 行业转型意义 - 浮动费率基金推出是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长期能力的检验[18] - 朱红裕的投资框架为市场不确定性中锚定长期价值提供路径[18]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科创债20天发行超3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8:44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受理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并进入审核阶段 [1] - 5月以来已有南京证券、天风证券、中泰证券三家券商定增取得进展 [1] - 监管层鼓励券商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路线 未全面放开再融资 [1] - 券商资本金壮大后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1] 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开售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中16只进入发行期 [2] - 广发价值稳进拟任基金经理王明旭年化回报达13.27% 任职总回报127.92% [2] - 浮动费率基金设计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限购 - 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单日限购5万元 年内收益率31.3% [3] - 东财北证50指数发起式基金限购20万元 [3] - 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基金限购5万元 [3] 科创债市场快速发展 - 5月7日至27日科创债发行规模达3242.42亿元 [4][5] - 金融机构发行的科创债占比65.04% 其中银行债19只、券商债22只 [4] - 国有大行与政策性银行发行规模1700亿元 占比超50% [5] - 产业类机构发行97只科创债 规模1083.42亿元 [5]
连续冰点!A股转机在即?!
格兰投研· 2025-05-28 22:29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发行 标志着行业新一轮变革开启 [2] - 管理费与业绩直接挂钩 收益率超过基准6%可升档至1.5%/年 低于基准3%则降档至0.6%/年 [3][5][6] - 基准管理费率为1.2%/年 持有第一年业绩决定第二年费率调整 [6] - 新机制促使公募基金更倾向配置沪深300等大盘权重股 抑制炒小炒差风气 [8] 珠宝首饰行业新趋势 - 黄金珠宝消费结构剧变 婚庆用金占比从50%降至25% 悦己消费占比升至75% [11]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产品力 IP联名和定制化设计推动情绪价值消费 [12] - 金价高企背景下 企业通过差异化设计维持毛利率而非依赖存货规模 [10][12] 当前A股市场特征 - 指数微跌0.76%但个股普跌 3480只股票收跌 成交量维持万亿水平 [13] - 中证2000指数换手率达3.03% 创2023年9月以来新高 小微盘股拥挤度风险积聚 [16] - 科技板块融资余额降至1.8万亿 板块活跃度跌至年内低点 [17][18] - 市场呈现低成交快轮动特征 资金在GJD持仓支撑下未形成集中抛压 [14][15]
首批16只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发行:部分产品单日销售过亿,半数基金以沪深300为比较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5-28 20:33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曲奇 5月27日,首批创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打响发行大战,16只产品同日开售,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南方等公募机构的旗下产品。 这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落地后,国内首批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费率基金。 作为公募改革方案落地的首批创新产品,这16只浮动费率基金从上报到获批仅间隔一周,获批到发行更被极限压缩至一个交易日。由此可见,监管层对这 批新基金期望殷切。 管理费率细化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 与过往浮动费率产品不同,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将管理费率细化到"单客户、单份额"维度,管理费率将与投资者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持有回报水平挂钩。 根据相关资料,当投资人赎回基金份额时,若持有期限达到一年及以上,将根据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采用三档管理费模式。 具体来看,当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为正(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且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超6%时(扣除超额管理费后),管理费率为1.50%/年; 当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及以上,管理费率为0.6%/年; 其他情形下,管理费率为1.2%/年。 如果持有人持有时间不足1年,管理费也按每年1.2%收取。 除了费率浮 ...
创新领航、成长共赢 嘉实基金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启公募新范式
财经网· 2025-05-28 18:2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权益配置,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并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转变 [1] - 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突破32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与居民家庭理财重要组成部分 [2] -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并强化长周期考核机制 [4] -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6] 浮动费率基金创新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推出,管理费按持有时间及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基准档1.2%、升档1.5%、降档0.6%) [2][3] - 嘉实创新动力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达44.14%,超额收益约32% [2] - 费率设置向上触发条件更严格,降档幅度显著大于升档幅度,激励管理人追求超额收益 [3] -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体现对成长投资的积极判断,拟任基金经理李涛专注TMT、新能源等成长领域 [3] 行业转型与投资方向 - 行业从依赖基金净值增长率评价转向重视业绩比较基准,引导投资者匹配需求 [4] - 嘉实基金股票配置占比32.57%(高于同类平均20.69%),重点布局大科技(28.74%持仓)和大消费(17.99%持仓)板块 [7] - 行业配置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互联网服务等新质行业龙头企业,紧扣国家战略方向 [7] - 成长投资被视为市场永恒主题,人工智能和内需消费领域蕴含巨大投资价值 [6][7]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嘉实基金以业绩回报基准为核心,构建"长钱长投"新生态 [1][2] - 公司通过智能与数据技术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强化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 [5] - 产品年报显示其持续布局新质生产力投资矩阵,深耕产业投研优势 [6] - 发展使命为"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26年来紧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脉络 [7][8]
首批新型产品面世!吸引力何在
搜狐网· 2025-05-28 10:54
浮动费率基金政策与发行 - 首批26只公募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于5月16日上报,4个交易日后获批,5月27日起陆续发行,计划6月底前完成募集 [1] - 政策要求未来一年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发行数量的60% [1] - 浮动费率机制分为三档:年化超额收益率超6%且持有收益率为正时管理费1.5%/年,低于基准3%时0.6%/年,其他情形1.2%/年 [2][3] - 第一年统一管理费率为1.2%,差异化收费从第二年开始实施 [3] 汇添富均衡潜力优选基金特点 - 投资范围覆盖全球市场,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4][7] - 拟任基金经理卞正管理的汇添富均衡精选基金港股持仓占比近30%,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占5只 [7] - 基金经理拥有9年投研经验,管理产品业绩突出:汇添富均衡精选近两年涨幅19.7%(基准6.01%),汇添富民营新动力近一年涨幅15.19%(基准12.6%) [8] - QDII基金汇添富全球汽车产业升级近一年涨幅32.96%(基准10.36%),同类排名前1/3 [9] 港股市场分析 - 近一年恒生指数上涨2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4%,涨幅全球领先 [5] - 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10.42x,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 [7] - 南下资金占港股交易比例已超30%,海外资金也开始关注并流入港股市场 [5][7]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重点布局制造、TMT、大消费、医药和周期五大领域 [10] - 看好中国制造业的工程师红利和完整产业链优势 [10] - 关注TMT行业中半导体自主可控产业链和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机会 [10] - 消费领域聚焦新品牌、新品类和新渠道,医药行业重点布局创新药 [10][11] - 周期行业看好公用事业、上游资源及部分消费相关周期板块 [11] 公司平台优势 - 汇添富基金将主动权益管理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注重长周期考核体系 [12] - 在费率改革前已优化投资管理流程,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12] - 强调规则化投资,实现产品与投资人员的有效匹配 [12]
5.28犀牛财经早报:银行消费贷极限逼近3%红线 苹果计划推出自己的游戏平台
犀牛财经· 2025-05-28 09:45
公募基金行业变革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同日开售,距离获批仅两个交易日,发行速度创纪录[1] - 目前还有10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档期待定,已发行的16只基金普遍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1] - 发行首日已有产品认购规模超过数亿元,显示市场对新型费率结构产品接受度较高[1] - 上一批8只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一年半以来均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回报率超过30%[2] - 新一批产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注重行业偏离度、风格暴露等组合管理指标[2] 银行消费贷市场动态 - 监管叫停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后,部分银行通过消费场景或利率券模式将实际利率压低至3%以下[1] - 招联首席研究员指出低利率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并加重债务负担[1] - 消费贷资金存在被挪用至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的风险[1]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导致存款搬家效应增强[2] - 有客户将百万规模存款转入理财产品,银行也加大增额寿险产品营销力度[2] - 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高,反映银行资金面压力增加[2] 量化交易发展 - 20余家券商已在App中推出T0算法服务,中泰证券最新加入这一行列[3] - T0算法通过高频捕捉股价波动价差为投资者降低成本、增厚收益[3] - 该服务为券商开辟了提升佣金收入的新渠道[3] 航运市场现状 - 上海到美国集装箱船再现"爆舱",订单已排到6月份[3] - 5月19日至25日上海港美线出口装箱量达5.9万标箱,环比增长49.4%[3] - 上海港美线班轮量已恢复至每周42班的正常水平[3] 智能传感器产业 - 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展示23款长三角MEMS与传感器新技术、新产品[4] - 智能手机含几十个传感器,人形机器人搭载传感器可达上百个[4]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推动传感器在大数据、应用场景等领域规模化发展[4] 合成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技术融合成为2025第二届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重点议题[4] - 合成生物产业在政策、技术、市场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通道[4] - AI在部分合成生物领域应用已有显著进展,或将重塑生命科学研究范式[4] 豆粕市场波动 - 2025年前五个月豆粕现货价格已出现两轮快速涨跌[5] - 当前市场处于多空博弈关键期,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缓解供应压力[5] - 养殖需求旺季来临和南美天气炒作成为新变量[5] 苹果游戏战略 - 苹果计划推出专门游戏应用预装在iPhone等设备上,取代现有Game Center[5] - 该应用将集成游戏成就、排行榜等功能,提升游戏体验[5] - 游戏和应用内购买为App Store贡献约三分之二收入[5] 奢侈品行业 - 香奈儿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至187亿美元,净利润大跌28.2%至34亿美元[6] - 博柏利最新财报显示营收净利双降,净利大跌90%[6] - 行业分析认为过度提价策略已开始反噬业绩[6] 酒鬼酒业绩 - 2024年酒鬼酒营收14.23亿元同比腰斩,高端品牌内参营收下降67.06%至2.35亿元[7] - 公司表示当前战略以稳价为主,短期内不追求量的大幅提升[7] 汽车行业反腐 - 东风汽车集团又有4名管理人员被查,今年以来已通报9起反腐事件[8] - 被查人员涵盖采购、计划、证券法务等关键岗位[8] 金融人事变动 - 平安资管王欣将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接替方蔚豪[8] 财务公司违规 - 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7家财务公司因违规领罚,罚金总额494万元[9] - 江西铜业集团财务公司因违规提供融资、发放贷款被罚154万元[9] - 7家中有4家违规事项涉及贷款业务[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78%,纳指涨2.47%,标普500指数涨2.05%[9] - 特斯拉涨近7%领涨科技七巨头,英伟达涨超3%[9] - 拼多多因一季度营收不及预期股价跌近14%[9] 债券市场 - 日本出手稳定债市推动日债暴力反弹,提振美债[10] - 两年期美债标售后美债收益率刷新日低[10] 外汇与商品 - 美元指数走强,日元创四周新高后一度跌超1%[11] - 原油跌近2%,期金一度跌超2%,黄金连续两日下跌[11]
抑制“赌风格追热点” 浮动费率基金锚定目标拼业绩
中国证券报· 2025-05-28 05:24
浮动费率基金表现与特点 - 上一批8只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成立一年半以来均实现正收益,平均回报率小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平均涨幅 [1] - 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超30%,超额收益率高达20%以上,股票仓位维持在60%-80%,重仓持有中国移动、美的集团等个股一年以上 [2] - 银华惠享三年定开基金追求绝对收益,操作上较为灵活,止盈止损频率相对较高 [3] - 南方前瞻共赢三年定开基金采取"谋定而后动"策略,投资动作相对稳健 [3] 新旧浮动费率基金费率结构对比 - 上一批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分为基础管理费(含固定管理费0.5%、或有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业绩报酬按超额收益的20%计提 [2][3] - 新一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分为固定管理费0.6%、或有管理费0.6%、超额管理费0.3%三部分,费率根据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情况在0.6%-1.5%之间浮动 [4] - 新费率结构下,持有不足一年按1.2%收取,超额收益超6%且正收益按1.5%收取,超额收益低于-3%按0.6%收取 [4] 新费率体系的影响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投资的约束作用,需关注行业偏离度、风格暴露、非指数成分股比例、跟踪误差等指标 [1][5][6] - 激励基金管理人提高投研能力,注重阿尔法收益挖掘,抑制"赌风格""追热点"等短期行为 [4][6] - 推动公募基金从"规模驱动"转向"投研能力驱动",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4] - 促使基金经理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和风险控制,明确投资目标 [6] 产品运作模式创新 - 新一批浮动费率基金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兼顾长期投资与流动性管理需求 [5] - 费率改革要求基金公司提升综合运营和平台能力 [5] - 引导基金管理人推出策略清晰、风险收益特征明确的产品 [6]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测评:谁是你喜欢的基金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5-27 21:11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落地。 这批新版本的浮动费率基金开启同台竞争模式。 要卖产品,最好用的就是基金经理的标签。对此,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将派出旗下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来管理浮动费 率产品,全力做好产品业绩,切实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而从他们派出基金经理的风格和业绩,或可以看出各家对浮动费率产品的定位和预期。 来盘点一下,26只浮动费率基金,谁是你喜欢的基金经理? 业绩为王 26只浮动费率基金同台竞技,最大卖点是基金经理。 不过,这次浮动费率基金产品,除了招商基金的朱红裕、东方红资管的周云、景顺长城的农冰立、博时的田俊维等人,不少基 金经理的名气不算很响。比如华商基金的张明昕,此前在申万宏源证券和英大资产做投资,今年才转入公募行业。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派出了过往长期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 特别是部分基金公司派出了当家选手。 比如华夏基金派出了王君正,他曾和鄢耀一起管理工银金融地产混合,并在2014年时夺得了当年的公募冠军,长期业绩稳定。 他去年9月离开工银瑞信基金,加盟华夏基金。 东方红资管派出了周云,在所有基金经理中有最长投资经理 ...